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鄙视同样说四川话的成都邻居,认为那里的男人说话过于娘娘腔,认为成都人待人接物过分“假打”;他们甚至因此鄙视经济发达的上海,只因为那个城市的人心眼繁多,精明过头。当然,也因为他们的过于随意与豪放,显得与现代城市文明格格不入,甚至一些陈规陋习令人反感,但哪一个城市没有这样的少数市民呢?即便是北京的上流贵族,也会有许多令人厌恶的德性。也许,这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人的确很难做到像其他动物群种那样,每个个体都可以整齐划一地恪守来自遗传基因的本能和生存规则。
这样为重庆和重庆人辩白,仍然不能阻止有人会固执地将这座城市和这里豪放的人们看成是“穷山恶水”特产的“刁民”。事实上,就算对外地人灵与肉都别具魅力的重庆美女,也是这种歧见的受害者,是这座雄性城市和粗俗的市井文化的受害者。长久以来,她们都被当成绣花的糟糠枕头,认为她们看上去花枝招展,一开口却五毒俱全。在民间口水战经年不断的成渝两地,就曾因为成都媒体“妖魔化”重庆美女,而引发了一场两地媒体的口诛笔伐,最终虽然不了了之,但拿重庆美女说事儿,尤其是说些内心阴暗的事儿,还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的一大癖好。
事实上,真正能够拯救重庆美女在世人心目中形象的,只有她们自己。她们的确也是那样做的。
重庆崽儿成就:重庆崽儿的江湖名声
有血性,好冲动,做事耿直的重庆崽儿,已经很久没有什么动静了。重庆崽儿每一次让人记起,都是因为革命或运动的兴起,他们从来都是那些时代风云里推波助澜的一群躁动不安的家伙。
过早的历史不必追溯,也因为重庆作为一个从未消停过的移民城市,并没有涌现出多少值得历史记忆的英雄人物。除了宁舍首级不割城池的巴蔓子,还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邹容(也是重庆十大名片之一)在正史上代表了重庆崽儿的血性外,到了现代,重庆崽儿真正作为一个符号出现应该是在文革武斗和上山下乡的大潮中,也唯有这两大运动才将重庆崽儿骨子里的那种匪与侠的基因暴露无遗。
文革期间,重庆武斗是全国知名的,由于众多军工厂设在这里,在血性的冲动下,重庆崽儿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先是拳头木棒,接下来是铁棍钢扦,再接下来是手枪机枪,最后出动了坦克大炮,将一场人民内部的斗争打得异常惨烈。重庆崽儿的火爆脾气和不怕死的精神,也在惨烈的牺牲中悲壮地体现了出来,那足以让混乱与动荡中的中国震惊。在一纸文件结束这场经年累月的重庆武斗时,已经有数千人在混战中家破人亡,仅是沙坪公园的乱葬岗就收纳了四百多名武斗中惨死的重庆崽儿。这的确令人心痛,心惊,心寒。也许直到尸骨入土,武器入库,绝大多数重庆崽儿也没闹清楚付出那样惨重的代价是为了什么,或者说,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根本就没关心过为什么而战,为什么而死。
这就是重庆崽儿身上继承并盲目发扬的江湖义气、袍哥与土匪习气。生活在别的城市的底层青年永远也做不到这样,包括北京混混、上海瘪三,也包括山东好汉,关西大汉。老实说,这种群发性的匪性和江湖义气,在和平时期一定程度地制约了重庆崽儿的成长和成熟。
另一场关于重庆崽儿的传说,长久以来都只尘封在那些老知(支)青的记忆里。他们在讲述里并没有多少荣耀和感慨,更多的是一种无奈和辛酸。同样发生在文革时期的这场上山下乡运动,前一部分是知识青年唱主角,他们的故事相对来说更具有文学性和戏剧性,而后一部分由支边的初中生主演的上山下乡,则可以看作前一部分的尾声。但就是在这个尾声里,重庆崽儿以他们临近青春期的弱小身体发出最强的声音,从而使得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结束在悲壮而辛酸的高潮里。在重庆崽儿支边的山村和农场,还有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其他支青,他们大多年龄长出一截,身材高大一倍,但在因为生存或原因不明的争斗中,个子矮小的重庆崽儿并没让那些人高马大的对手占到便宜,因为他们是出了名的亡命之徒,仿佛个个都是巴蔓子的谪系后裔。也因此,重庆崽儿在江湖上的名声远扬,尽管没什么了不起的荣誉。
江湖风云,终究会烟消云散,意气风发的码头,也迟早会“门前冷落车马稀”,当重庆由一个水路畅达的码头江湖变成一个相对闭塞的内陆城市的时候,在百废待兴的和平建设和发展时期,重庆崽儿渐渐被新的江湖遗忘。因为新的江湖有了新的游戏规则,讲义气和不怕死只能是侠客小说家卖钱的梦话。
自改革开放以来,重庆崽儿已经被世人相忘于江湖。
重庆崽儿成就:在外龙,在家虫
有嫁到北方的重庆美女,在感受了一番真正的大男子主义之后,由衷地感慨妇女在重庆的家庭地位,的确没有什么地方可以相提并论。
不管死要面子的重庆崽儿承不承认,“粑耳朵”在他们当中普遍存在,虽然他们通常笑话别人是“粑耳朵”。不要小看了这个“粑耳朵”,他们绝不是在家里家外都饱受欺凌而且乐于享受欺凌的“面瓜”。在跨出家门以前,“粑耳朵”可以俯首帖耳地侍候老婆孩子,惟命是从;一旦跨出家门,他就完全变成了一个铁骨铮铮的男子汉,甚至有些粗俗,敢跟人拳脚相向,敢于打破牙齿和血吞,敢为朋友义气两肋插刀在所不辞,甚至敢于舍得一身剐把皇帝拉下马。重庆崽儿这种内外有别的双重人格,是普遍存在的,而且他们能有奥斯卡影帝都不及的演技,把双面人演得出神入化,仿佛“粑耳朵”就是他们身上的一个换档装置,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随地转换。
这个换档装置其实就操纵在女人手上,这个女人就是他们的老婆或女朋友。但女人在操控这个装置时,绝不能像玩游戏那样随心所欲,因为重庆崽儿的耳朵只有在家里才像面耳朵一样“粑”,一旦离开家就成了老虎的屁股——摸不得,即使你是那个拥用操作权限的女人。如果你当着别的人面让他难堪,或者跟他过不去,他一定睚眦必报,而且顾不得什么场合都会立竿见影地跟你翻脸,什么难听的话也许都骂得出口,严重的自然会拳脚相加。因此说,重庆崽儿其实都是危险品,尽管在家里看起来安全无比。
柏杨先生说中国人是一盘散沙,喜欢窝里斗,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一群中国人是一条虫。当然,他说得一点也不为过,至少我们应该有勇气面对和检讨。套用他的说法来说重庆崽儿,他们就是在外一条龙,在家一条虫。那条龙不管是过江猛龙,还是让人惊骇的恐龙,都象征着男子汉不可侵犯的威严。有人说,要是两个其他城市的男人发生争执,肯定是指爹骂娘地闹了半天却不敢真的动手,而重庆崽儿相反,他们话不投机半句多,干脆痛痛快快诉诸拳头。而在家里那条虫呢?也许是条懒虫,也许是条梦虫,或者是条花花绿绿的猪儿虫,但他们都是温顺的,不具攻击力和伤害力的。
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再套用这句话,每个成功的重庆美女背后都一个伟大的重庆崽儿。当然不是每个重庆美女都会很成功,但她们身后的重庆男人一定有某种伟大,正是吸引她们的魅力所在。
现在,走在别的城市街头,你能很轻易地辨认出一个重庆崽儿——通常不高不矮不胖不瘦,一头寸发,或者小平头,一张圆不溜丢的脸配着同样款形的身材,肆无忌弹地用方言谈笑,偶尔露出像名主持人李佳明(尽管他只是重庆的“邻家男孩”)那样俏皮的笑容——遇到他,你可以请他海饮啤酒,可以跟他大聊重庆美女,可以跟他称兄道弟,但千万别跟他发生争执,因为那是一件太危险的事!
重庆美女能有如今的无限风光,也正是因为重庆崽儿在新的江湖隐身埋名,成为重庆美女走台作秀的背景,才使得她们风芒毕现。或者可以说,重庆崽儿成就了今天的重庆美女。
重庆崽儿成就:小鸟不依人
重庆美女小鸟不依人
自古以来,做女人生下来就得遵守许多规矩,以前叫“女儿经”或“妇德”,现在虽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和标准来规范,但她们也必须按照时代的审美标准去说话、做事、打扮,塑造符合大众审美口味的自我。只是现在的标准很混乱,也很不稳定。不过,女人天生想变就变的本事,远远快过时代口味的改变。
小鸟依人状一直是女人之所以为女人的刻板画像,千百年来,女人就是用这个POSE来博得男权世界的欢心,并得以生存下来的。男人之所以喜欢并欣赏女人在自己面前做小鸟依人状,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做不出,他们生来粗鲁笨拙,除了舞刀弄枪发动战争,就是搬弄是非玩政治游戏。他们玩累了,在中场休息的时候就会特别渴望女人截然相反的表演,静下心来享受生命的柔美,生活的美好,或者构思下一场战争。于是,女人很容易成为男人的替罪羊,成为祸害千古的红颜祸水,而实际上真正的祸水都只是男人自己。比如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祸水妲己、褒姒、西施、杨玉环们,都只是她们小鸟所依的那个男人的替罪羊而已。
乾坤的坤,阴阳的阴,雌雄的雌,都是女性的代指,都只是陪伴男性一同出现的一个符号,所代表的就是阴柔、顺从、依附,这也是男权世界几千年不变的审美标准。如果哪个女人不小心生得跟男人一样健壮,办事跟男人一样火爆,那只会是她的不幸。就算处处标榜叛逆和反潮流反传统的现代社会,女性充其量也只是鼓足勇气要与男权的强硬较较劲,至于打扮和行为方式也只是尽力模仿男性,打打中性的擦边球。
但重庆美女向来不屑于这样委婉的斗争路线,她们在视觉上尽可能地保持一贯的柔美与妩媚,而在行为方式上从来不在意与男性的差别,也不刻意模仿男人的言行举止,她们用自己的方式大大方方地参与男性的游戏,更是勇敢而果断地参与男性平等的竞争。在职场上和商场上,女性白领金领层出不穷,女老板CEO也随手可抓一大把。更为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她们甚至主导了男人的生活,她们挑起酒桌上的划拳大战,她们用原创的“言子”说出和男人一样江湖的话语。也就是说,重庆美女用男人的方式或超越男人的方式,开始主导以后的生活。而实际上,她们对“男女平等”或争取女权的空话,毫不在意。
如果自从伊甸园成为失落园之后,男人和女人就开始了一场亘古持久的战争,虽然大多数时候看起来都一派阴阳调和的安定团结局面,实际上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确延续至今,而且还会继续下去。重庆美女显然找到了最有效的作战技巧,那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她们已经成为这场战争中占上风的一方,其实她们渴望的不是胜利,而只是一种参与的快乐,跟重庆崽儿喝夜啤酒、烫火锅一样的快乐。
突破中性美:非常李宇春
当阳光、帅气、潇洒这样的男性专用形容词,有一天用到一个名叫李宇春的女孩身上时,世人的那种震惊和疯狂明白无误地告诉你,这是一个审美标准无限多元的时代,已经多得搞不清楚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要是老孔看得到这一切,他势必会气得胡子直哆嗦:礼崩乐坏!
以前,看到某些女孩子打扮得前卫一点,比如头发短一些,着装大胆一些,言行举止像个半生不熟的男孩子,就会有人骂她不男不女。但是今天,如果这个女孩往舞台上一站,再来两个迈克·杰克逊基本淘汰了的动作,敞开喉咙唱上两句,这个人就是李宇春。
无疑,李宇春是2005年最具争议的人物,而近乎癫狂的“玉米”和近乎绝望的道学家造就了她无可争议的超强人气。对一个想在娱乐圈抛头露脸稳扎稳打的新人来说,人气就是硬道理。“玉米”理所当然是她今后星光大道的衣食父母,而那些骂她的人也不过是在不自主地送给她小红包,只能让她的腰包越来越饱满,让她在出道一年之内就窜上了福布斯富豪榜。
这是一个娱乐圈商业运作的经典案例,更是李宇春对传统女性路线叛逆取得的空前成功。事实上,作为一个女人,像李宇春那样的姿色,充其量只能算个中上,要想藉此在美女多如牛毛的娱乐圈混出个名堂,只能靠天上掉馅饼的运气;作为一个歌手,像李宇春那样的音质和唱功,即使加上全套以假乱真的杰克逊舞台动作,也很难有所建树。但是她成功了,为什么?很多人垂头丧气,很多人一肚子不服气,更多的人跟着盲目地起哄,为什么成功的就是李宇春,而且只是李宇春?
很快,女人们找到了答案(注意,不是男人,因为没有多少男人会爱上一个不男不女的女人),那是因为李宇春成功地完美地展示了中性美,为女人第一次争取到了阳光、帅气、潇洒那样的男性专用形容词,并且刻意拒绝穿上大多数女人喜爱的裙装,以一副不羁少年的形象示人。于是,借着李宇春超强的人气,中性美又成为新时代的审美关键词,满大街都冒出了乱鸡窝般的春式发型。以前斯文秀气的女孩铰烂曾经让人乱花迷眼的裙子,套上了随随便便的牛仔裤,在大街上像个问题男孩那样晃着肩膀走路,在KTV摆着自以为酷似李宇春的姿势作黄牛吼。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在大家都套着一样的粗布军装的革命或运动年代,从没有人去欣赏那些“不爱红妆爱武装”的女孩身上的中性美,反而在这个姹紫嫣红的时代看上了一切都平平的李宇春,这到底是因为“物以稀为贵”,还是人们的审美标准在这个秩序紊乱的年代发生了变异?
至少,在这场打着中性美的旗帜企图颠覆传统审美观的风潮中,绝大多数男人只是觉得很无聊,就像在家里或办公室听到女人搬弄家长里短一样无聊。他们觉得,也许这只是女人的一个小把戏,就像有时候搞个小恶作剧撒个娇,想引起男人更多的注意罢了。
突破中性美:都是超女
2005年的超级女声比赛,川军大胜。李宇春、张靓颖和纪敏佳的确为四川人民争了光,更为自己赢得了人气和大好“钱途”。但较有影响的超女中,不可忽视的还有重庆美女夏颖。
老实说,在超女前几强里,超女和美女似乎没有多大的直接关联,尽管各有必杀技,也远不能与美女给人的视觉感受相提并论。夏颖是典型的重庆美女,除了形象上带给人以美感以外,她的素养和行为方式都为世人提供了一个认识和了解现代重庆美女的模本。原本自己开店的她在参加超女比赛后,基本放下了原来的生意,而投身到自己喜爱的主持事业中。就像大多数重庆美女那样,只要认定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人和事,哪怕放弃其他看起来还不错的一切,都要放手一搏。
有意思的是,也许夏颖或她的粉丝“虾米”们,对外界印象中重庆美女形象有所了解,所以在百度“夏颖吧”的开篇特意写上了“一切与‘和平’‘文明’相处”的字样,似乎有意改善重庆辣妹的形象。
除了像夏颖那样上过台的超女以外,实际上重庆满街都是超女,只是她们想唱就唱的舞台不在超女的舞台,而在现实生活中。她们按照自己的原则打扮,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向去打拼,虽然不一定个个才艺精通,却都各有特色,平时没有机会上台,但一到K厅就会当仁不让地争当“麦霸”,一到迪厅则自然疯狂到底,该蹦就蹦,该跟男人一起摇骰子拼酒也毫不含糊。而且以重庆美女的高浓度比,在追求一份心仪的工作或追求一个心仪的帅哥时,那种PK的惨烈程度并不亚于超女比赛,但她们依然自信地走过街头,自信地笑对人生。
突破中性美:审美观升级变变变
虽然“审美疲劳”已经成了现代生活中常发性病症,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取向也因为不断的疲劳随时改变,这就需要不间断的新鲜刺激和升级,以保证自己没有被时尚潮流OUT。
从有文字或图像的文明史来看,人类对于女性美的审美观似乎只有到现代才变得这样纷繁复杂,这样不可预知。而早期的先民也许受限于传播业和娱乐业的极度不发达,甚至在长达几千年的寂寞岁月里,孤陋寡闻地认为长得像土豆似的“维纳斯”美若天仙(当然也许是由人类自生繁衍的重要性决定的);直到真正的断臂维纳斯被发现,人们才开始对女性的三维有了比较合乎逻辑的认识,于是花了几个世纪的时间将过多的关注投向女性人体艺术,而且多半假艺术之名掩盖男人原始的邪念。这样的审美在后现代的我们看来,似乎是可笑的,然而却是可敬的。如果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