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杜月笙野史_2-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英美两国已经公开出面调停,但是日本外交惯伎一向不赞成第三国介入,同时野村更恐当众“示弱”,有失
日本海军颜面,画虎不成反类犬。所以,他宁愿采取秘密途径,穿过强有力的民间人士,试探中方的“和平意愿”。
    在他的心目中,杜月笙是最佳人选,一则杜月笙是支持“一。二八”抗战最有力量的社会领袖,其次,杜月笙和中
方在上海的军政领袖吴铁城、俞鸿钧、蔡廷锴等都很熟悉,同时,他在中央处理沪局的大员如孔祥照、宋子文、顾维钧
等人的面前也有说话的资格。
    还有第三层原因,日本人对于杜月笙崛起市井,显赫沪滨,早已寄予密切的注意。1927年4月12日清党之役
后,日方就已千方百计企图拉拢杜月笙。在杜月笙的周围做好手脚,下过功夫,他们不惜派些北洋政府的失意政客,挟
资巨万,以“投其所好”的方式,设法跟他接近。
    于是,在杜月笙所参加或由他所邀约的赌局中,便常时会有鲜衣怒马、出手阔绰的北方人物出现,如名气响亮、曾
为民初政坛活跃角色的李老六李立阁,以及他的本家弟弟,排行十一,爱打大麻将,一输十万八万却无吝色的李择一。
在华格臬路杜公馆,在辣斐德坊姚夫人的香闺,李氏兄弟经常为座上豪客。1931年、1932年之交,姚夫人的香
闺非常热闹,杜月笙每天晚上在她那边,最低限度有一桌麻将,一桌牌九,呼卢喝雉,通宵达旦。
    李择一跟日本人很熟,说一口流利的日本话,他曾在1921年,担任中国出席华盛顿会议代表团最高顾问周自齐
的随员,他长住上海,和杜月笙结为好友,杜月笙在上海从赌场鸦片干到金融工商,他交际广阔,头绪极多,跟东洋人
打交道,机会也不在少。李择一满口日文,一副东洋腔调,跟日本驻上海的外交官、特务机关、金融工商各界的日侨都
有来往,都有私交。因此,在“日本事务”方面,他由于和杜月笙非常接近,自然而然成为杜月笙的顾问,有时候居间
介绍,代为联络,传传话,递递信件,为杜月笙效劳。野村急于邀约杜月笙作投石问路式的私人接触,其所谈的问题必
然与中自两国未来前途有关,日本军方要试探停火谈和的可能性,因此,野村一找便找到了杜月笙的朋友李择一,他命
李择一去跟杜月笙接洽。
    李择一受命之后,马上见到了杜月笙,寒暄已过,他便开口说:“日本军方认为中日间的问题,应该面对面的自行
解决,他们不赞成有第三国参与其间,这样反而多生枝节。假使杜先生能以抗敌后援会的身份,祈求避免上海人民生命
财产的损失,而想从中促成的话,兄弟可以想个法子,约一位野村中将的高级幕僚来谈一谈。从他的谈吐之中,也许摸
得出他们的停火方案。”
    玩味李择一的这一番话,杜月笙胸中很清楚,李择一说的并非他自己的意见,最低限度他是得到日本军方同意而来
的,他心里虽然十分欢喜,但是仍在表面上装做声色不动地回答:“这件事情,就算对我个人来讲,也是极严重的,你
可否让我考虑一下。”
    李择一懂得这事重大,知道杜月笙的意思是这事必须事先征得中国官方的同意,才可应允跟日本军见面,因此,他
连声应允,说道:“当然可以,杜先生什么时候考虑好了,务请赐我一个电话。”
    “一定,一定。”
    送过了客,杜月笙自己先沉思默想,李择一的话是真是假?有否不良的用心?日本人真想停火吗?还有,为什么要
找上他?他将这几点全想过了,有了几分把握,认为这件事情值得一试,于是邀集他的那几位好朋友、学生子,亦即他
的高级智囊团,前来商议。通常,遇有任何重大政治、外交问题,他都要跟他们详细研讨过后,才自己下判断,做决定。
    杜月笙向在座诸人叙述李择一来访的经过,其人的略历及其背景,然后,他说出自己深思长虑,所作的初步结论:
“至少对于我个人,这里面不至于有什么圈套,我认为这件事值得向官方一提,因为闸北、虹口几成一片瓦砾,中国百
姓正遭日军的残暴屠杀,十九路军未必能够尽歼日军,达成全面胜利。仗在中国地界打,多拖一天,就不知道要遭到多
大的损失,最要紧的,中央可能不愿在此时此地,和日本付诸决战。”
    一介平民杜月笙,居然能够侧身国际交涉,成为居间交流、打破僵局的重要角色。这个消息使座中各人大为兴奋。
于是,大家踊跃发言,贡献意见,大多数人赞成杜月笙的主张,有人说:“先生应该尽量促成中日停火的实现。这样做
不但对国家社会有重大的贡献,而且足以解民倒悬,对于先生个人声望与地位的增长与提高,这更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不过也有人持相反的论调,反驳说:“日军最不容易打交道,”一。二八“那天日本军方和外交当局分道扬镳,各
行其是,脸上微笑,手下动刀,便是最好的例证。野村中将想找先生居间干旋,准定是不打好主意。”
    正当持此论调的人反复陈词,侃侃而谈的时候,无意之间触发了灵感,有人猜中了日方的秘密,于是当即有人欢声
大叫:
    “对啦,东洋军这两天损失很大,这一定是他们要增援了,在用缓兵之计?”
    “这,”杜月笙微微地笑,“我起先也曾料到,只不过后来我又在想,东洋人想缓兵,我们自己是不是也需要缓兵
呢?还有一层,即使东洋人想缓兵待援,而我们却用不着缓它,那么,野村通过李择一跑来送秋波,这个消息,我们也
需要通知吴市长和蔡军长,要请东洋人吃败仗,这不正是好机会吗?”
    一番分析,说得头头是道,入情入理,智囊团诸人深感满意,而且一致赞成,打消异议,同意杜月笙提出过结论:
“应该先把初步接触经过通知官方,请官方指示究将如何处理。”
    官方接到杜月笙以私人身份所作的报告和说明,他们没有理由不相信话是从杜月笙嘴里说出来的,自属千真万确,
一丝不假,不过这件事情来得突然,而且蹊跷,他们需要经过长时期的研判和讨论,最后官方对此保持极为审慎的态度,
绝不介入杜月笙和日方私人间的接触,以免又中日方的诡计。吴铁城的答复是朋友式的忠告:“必须谨慎小心,步步为
营,自己先立定脚根;需不需要和日本军方人员会晤,这个问题应该由杜月笙自己决定。”
    心领神会,杜月笙懂了,他不再请示官方,私下部署会晤日本军方的事。
    但是,杜月笙没有冒然行动,他先到法国总领事馆,跟驻沪总领事甘格林接席密谈,甘格林慨然答应:“一定充分
合作。”
    得了甘格林的承诺,杜月笙不打电话,他派人去把李择一请来,当面告诉他说:“你上次所谈的事情,我考虑过了,
你的话说得很对,我想不妨一试。只不过有一点,会面的地点可否就在法国总领事馆,并且由我去邀约甘格林总领事到
场参加?”
    “这个,”李择一顿了顿,然后陪着笑脸问:“杜先生可不可以告诉敝人,你为什么要做这样地安排呢?”
    杜月笙笑吟吟的反问:“是你要问,还是东洋人必须晓得?”
    “是我在请问,”李择一忙说:“杜先生你不要忘记,我李某也是中国人啊。”
    打了个哈哈,杜月笙答道:“这个道理很简单,我有我的立场,我的名誉地位必须有所保障。甘格林和我公谊私交
都够得上。他答应过我:万一将来事情弄僵,对于我有不好的影响,甘格林可以挺身而出,代我洗雪。”
    “但是,”李择一困惑不解地问:“甘格林是法国人呀,他怎么能够……”
    “大概是你忘记了吧,”杜月笙莞尔一笑:“甘格林兼任法租界公董局总董。我呢,从1927年起,承蒙法界各
位朋友的错爱,直到今天,我担任公董局华董,和华人纳税会会长,已经有5年了。”
    李择一这才恍然,杜月笙实在不愧黄金荣交口赞誉他的“聪明绝顶”:野村中将想利用他“上海抗敌后援会”负责
人的地位,但是杜月笙却具有多种不同的身份,他和日本军方代表在法国领事馆见面,请甘格林以法租界总董身份参加,
那么,必要的时候,他可以请甘格林出而证明,杜月笙在某月某日某时,确系以法租界华董,华人纳税会长的立场,与
日本军官某人晤谈,某日本军官意图试探向华方谋取暂时停火的可能。日方并不是向“上海抗敌后援会”常委分子的杜
月笙威协恫吓,面致哀的美敦书,而是在吁求第三国的外交官员(甘格林又是总领事),代为向中国传达意愿。
    换言之,照杜月笙的安排,野村中将的代表,届时便算是在请求第三国出面,向华方提出停火要求。
    李择一毕竟还是个中国人,他深信日本人情报工作做得再好,也搞不清楚杜月笙的多重身份可以巧妙运用,“拔一
根毫毛又变出一个孙悟空来”,他毫不犹豫地去还报野村,同时更下了点“功夫”,说服野村派遣代表赴法国总领事馆,
会晤杜月笙与甘格林,为暂时停火的可能性初步交换意见。
    到了约定时间,杜月笙一袭狐裘,两部包车,满载保镖、秘书和自备日文翻译,准时驶抵法国总领事馆,进入甘格
林的大办公室,两人略一寒喧。不久,李择一便陪着几位身着便服、西装大衣的日本军官来到,由李择一负责逐一介绍。
    谈话开始,日军代表趾高气扬,板成面孔,一开口便用中国话训杜月笙:“‘一。二八’战争的爆发,完全是你们
的19路军不遵守撤退命令,因而引起。由此可见,你们是一个没有组织、没有纪律的国家!”
    杜月笙并不是一个心浮气盛,睚毗必报的人,相反的,他一生最大的长处之一,便是“忍人之所不能忍”,从而才
能“相忍为安,任重道远”,但是,当着甘格林的面,这位日军代表声势汹汹,摆出“严词厉责”的姿态,却使杜月笙
火冒三千丈,他气涌如山,勃然大怒,他抗声而答:“19路军该不该撤退,我是老百姓,我不清楚!不过你们的关东
军司令本庄繁,不得你们政府的准许,就下命令炮轰北大营,占领中国的沈阳和东三省,倒是各国报纸上都登得有的,
日本有这么乱七八糟的关东军,难道也算是有组织、有纪律的国家?”
    这一席话不但说得慷概激昂,义正词严,而且,针对日本海军方面的心里弱点,用关东军的备受指责,直捣日军心
脏,折冲尊俎,攻心为上,也许这便是杜月笙无师自通的外交天才。总而言之,斯语一出,使日军代表为之语塞气沮。
李择一连忙出来打圆场,他陪着笑脸向杜月笙说:“杜先生,今天谈的事情很多,让我们坐下来,从长计议,好吗?”
    杜月笙却仍然不假辞色,避而不答,他注视日军代表的反应,直等那几名便衣军官全都面现尴尬,无可奈何地先坐
下去,他才傍着法国总领事甘格林,和日军代表隔一张长会议桌面对面坐着。
    日本军官的脸色好像岛国多变的气候,他们疾颜厉色唬不倒杜月笙,反被杜月笙抹下脸来训斥一顿,随即变为谦逊
恭顺,杜月笙不是初次与东洋人交手,他懂得他们的心理,李择一是土肥原系下的角色,他比杜月笙更为了然。于是,
他不吝越俎代庖,借助为筹,站在中间人的立场,说了一大堆话,用意在弥补一碰即僵的局面,重新挑成话题。
    双方以缄默表示同意。
    “杜先生是以上海市民生命财产为重,勉为其难,当仁不让,到法国领事馆来会晤日军代表,听一听日方停战的意
向,然后以私人友谊,代为转知上海军政当局,‘试探’一下可否借此重开恢复谈判之门。”
    李择一长篇大论,侃侃然说完了这一大段话,顿一顿,见日军代表并无不怿的反应和驳斥的表示。杜月笙方面他不
必考虑,因为这一席话正是为了杜月笙所说的。于是,李择一先请杜月笙发表意见。
    “我今天只带了耳朵来,”杜月笙语惊四座,不疾不徐地说,“我既跟李先生说的一样,我是来听听日方有没有诚
心停火的。”
    李择一抢着回答:“当然有,当然有,否则的话,他们这几位代表就不会来了。”
    日军首席代表又赶紧补充一句:“不过,日方停火是有条件的。”
    杜月笙机警地一语不发,他仿佛没有听见。
    甘格林眼看场面又要闹僵,他命翻译为他传言:“杜先生方才说过,他今天来此,就是为了听取日方的意见,贵方
如有条件,请提出来,让杜先生衡量一下,可否代为向华方转达。”
    于是日军代表又施展他们惯用的伎俩,极尽威胁利诱之能事,一连串的提出许多停火方案。首先,日军代表要求华
方“遵照”日本海军司令部,在1月28日深夜11时20分,向市政府和公安局所致送的最后通牒,请19路军撤出
上海,以免肇致两国军事冲突。杜月笙听了,哈哈大笑,他说:“冲突老早造成了,结果是日本军队伤亡不小,飞机被
打下来,铁甲车也被19路军活捉,现在要避免冲突,照说应该是日本海军撤出上海吧。”
    日军代表老羞成怒,怫然色变,悍然地说:“日本海军陆战队的行动完全合法,我们在事先曾经获得上海各国防军
的谅解,进驻闸北,保护经常受到攻击的日本侨民!”
    杜月笙别转脸去问甘格林:“这倒是新鲜事了,闸北是中国地界,各国防军有权准许日本军队进驻?”
    甘格林笑着摇了摇头。
    于是,杜月笙冷冷地说:“这就是了,依我说,还是日本军队开回公共租界去算了。”
    “华方也要撤兵,”日军代表强词夺理,“否则,那就不公平。”
    “华方撤兵,”杜月笙高声地问:“闸北地方秩序,由啥人来维持?”
    日军代表抗声答复:“可以商请中立国家,如法国、英国、美国派军警暂时驻防。”
    杜月笙再进一步地问:“包括那些地区呀?”
    “包括日本皇军现已占领的华界地区,和19路军驻守的防线。”
    “这便是日方的条件吗?”
    “最低限度的条件。”
    日军代表回答得斩钉截铁,这使杜月笙很生气,他站起来以手作势地说:“日本人强占了中国的地方,立刻撤退是
应该的,中国军队在自己的地方上驻防,为什么也要撤退呢?再说,日本军队在打仗之前已经进驻越界筑路区域,再加
上战后占的华界,拿这一大块地方请法、英、美军队暂时维护秩序,把中国和日本的军队分开,难道还嫌不够呀?为啥
还要把19路军的防线也让出来?”
    李择一不等日军代表开口,插嘴进来说:“杜先生,今天会见日军代表,主要是为了传达日方的愿望,方才日军代
表已经把这一点说得很清楚了。”他委婉地提醒杜月笙:“杜先生是否可以跟有关方面商量过后,再由官方采取外交途
径解决?”
    与此同时,甘格林也附和地说:“李先生说得不错,正式的交涉,原应由官方办理。”
    至此,杜月笙无话可说,只得应允。日军代表辞去,他匆匆回到家里,耿嘉基和王长春已在客厅里等侯,他很详尽
地把交涉经过告诉了他们,耿、王二人回枫林桥市政府向吴铁城复命。
    当天,吴铁城采取两项行动,其一,是下午在英国领事馆召开调停战事的会议,他改变初衷派员出席。市政府代表
当着各国领事的面,质问日本领事:
    “日军进攻闸北,是否获得上海租界各国防军委员会的谅解?而且是根据这一个委员会的防务会议拟订计划而为的?”
    日本领事不防有此一问,众目睽睽,无法抵赖也不能撒谎,他只能坦白承认:“日军进入华界,并非防务会议的原
议,而是日方为了保护闸北地区的侨民安全所采取的自由行动。”
    上海市政府代表根据日本领事的答复,立即质问:“对于日本军队的此一自由行动,日本政府是否愿负完全责任。”
    这时日本领事三浦板下脸来,大喝一声:“当然负责!”
    由于这一段对答,日方蓄意侵略,昭然若揭,在道理上先已站不住脚,这是外交战上的一大胜利,中方代表回市政
府,将经过一一陈明。吴铁城非常高兴,他立刻打限30分钟到的急电给南京外交部,请外交部电知中国驻国际联盟代
表颜惠庆向国联提出陈述。
    当日的会议席上,市府代表曾经根据杜月笙所提供的情报,正式提请日军退入租界范围,至于他们所让出的越界筑
路及其附近地带则交由英、法、美军暂时维持。日本领事这时对于军方试探停火已有所闻,只是不晓得内容,再加上法,
英、美领事一片附议之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