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一亮一黑吗?那就是它们一吐一吞啊!它们只图自己好玩,却没想到千千
万万的人没有太阳和月亮,日子过不下去啊!”
大尖哥说:“老爹爹,我们打起火把,爬山过水,就是专门来夺回我们
的太阳和月亮,给千千万万的人过好日子的。”
老爹爹说:“孩子,恶龙凶猛啊!太阳和月亮,它们一口也能吞下肚。
你们一对小夫妻能够和它们斗吗?”
水社姐说:“我们相信能夺得回来的。”
老爹爹眼瞪瞪望着他们,默默不出声。
小夫妻打起火把,的笃的笃向前走去。
走到大潭边了,看见两条大大的恶龙在潭里吞吐太阳和月亮。太阳和月
亮碰得冬冬响,潭面上一亮一黑的。
大尖哥和水社姐伏在潭边大石头上,轻轻商量着怎样杀死恶龙,怎样夺
回太阳和月亮。
恶龙的嘴巴大大的,只要舌头轻轻一伸,就可以把一对小夫妻卷进嘴里。
怎么办呢?他们谈来说去,也谈不出一个办法。
忽然大石岩下面冒出烟来。他们低头下望,大石岩下有一个深深的岩洞,
烟从深岩洞里飘出来。
大尖哥说:“这岩洞一定通到潭底恶龙住的地方,我们钻进去看看。”
水社姐说了一声“好”,跳下大石岩朝洞里钻去。大尖哥跟在后头。
洞黑里墨悄的,发出霉湿的泥土气味。
他们走了很久很久,越进去,洞越宽大。忽然看见前面发出火光,再走
过去一看,啊!原来是一间厨房,一个白发老婆婆在灶边煮饭呢。
他们看到老婆婆慈眉善目的,断定决不会是坏人。
大尖哥走过去问道:“老婆婆,你好。你在这里煮饭吗?”
老婆婆猛然听见人的声音,抬头见是两个青年男女,她急忙放下锅铲,
… Page 307…
过去抓住他们的手说:“啊!孩子,我许久没有见到我们的人了!你们叫什
么名字啊?”
大尖哥说:“我们是在溪里捉鱼的一对夫妻,她叫水社,我叫大尖。老
婆婆,你为什么在这里呢?”
老婆婆摇着满头白发,流着眼泪,说出了她的遭遇:
老婆婆年纪轻的时候,住在山腰上,一家人过着快快乐乐的日子。有一
天,她在后山锄甘蔗地,忽然一阵猛风吹来,两条粗大的恶龙在半空中用尾
巴向地上一卷,就把她卷到这个深深的岩洞里。她每天替恶龙煮饭吃。日子
一天一天的过去,不晓得过了几十年,只晓得自己青青的头发变成白白的头
发,圆润润的脸孔变成皱巴渣的脸孔。
老婆婆又说:“孩子,你们快出去吧!恶龙在潭里玩腻了,就会回洞里
来吃饭的,它们见到你们,必然一口吞下去。”
大尖哥说:“恶龙吞食了太阳和月亮,地上的人们很难生活。我们是特
地来杀死恶龙,夺回我们的太阳和月亮的。”
老婆婆想了一想,说:“孩子,你们两个人怎能杀死恶龙呢?我曾经听
见公龙和母龙在吃饭的时候谈话。
“母龙骄傲他说:‘我们是天不怕地不怕的龙啊!’公龙说:‘我们就
怕阿里山底的金斧头和金剪刀。若是有人把金斧头和金剪刀丢下潭里,金斧
头会自动地劈开我们的头壳,金剪刀会自动地剪断我们的喉咙。那我们就完
蛋了。’母龙慌了起来,说: ‘我们赶快去把它们毁掉吧!’公龙说:‘不
要紧,它们埋在深深的山底,没有人晓得,就是晓得了,也没有本事挖得出
来!’
“孩子,你们要想杀死恶龙,夺回太阳和月亮,只有到阿里山脚底下挖
出金斧头和金剪刀才行。孩子,我恨死了恶龙啊!我很想回家啊!”
大尖哥说:“老婆婆,我们相信我们一定能挖出金斧头和金剪刀。等我
们杀死恶龙再来接你回去吧!”
水社姐忽然想起,挖山没有锄头怎么行?她问道:“老婆婆,你有锄头
吗?借两把给我们挖山啊!”
老婆婆给他们一把大锅铲,一把大火杈,说:“这是龙的东西,你们拿
去挖山吧,大概会比锄头好用。”
大尖哥和水社姐接过锅铲火杈,辞别了老婆婆,从洞里钻了出来,点起
火把,一直朝阿里山跑去。
他们到了阿里山脚。男的用火杈凿地,女的用锅铲掀土,凿呀凿,掀呀
掀,不晓得过了多少日子,山脚底下挖出了一个深深的大洞。忽然深深的洞
里轰隆一声放出了红光,金斧头和金剪刀出现了。
大尖哥拣起金斧头,水社姐拣起金剪刀,跑出洞来。
小夫妻好喜欢啊!
他们大跑小跑,一直朝恶龙住的大潭跑去。恰好公龙和母龙又在潭里游
来游去,把太阳和月亮吐出吞进,一碰一击的。
大尖哥站在潭边大石岩上把金斧头丢下潭去。只听见“空隆,空隆”的
声音,两条恶龙在潭底翻翻滚滚,浪花掀起几丈高。
忽然,两条恶龙满头是血,伸了出来,要向天空飞去。
水社姐急忙把金剪刀丢下潭去。只听见“咔嚓,咔嚓”的声音,恶龙的
头沉下潭水里。一会儿,潭水平静了,一对恶龙直挺挺地躺在潭底,颈脖子
… Page 308…
上冒着鲜血,把潭水也染红了。
金斧头和金剪刀在潭里一晃,不见了。
太阳和月亮圆滚滚的从恶龙的口里滚出来,在潭里一浮一沉的,好光亮
啊!
大尖哥和水社姐站在潭边大石头上拍手大笑。
大尖哥说:“恶龙是杀死了,可是太阳和月亮还沉在潭里也没有用呀,
怎样使它们仍旧在天上走呢?”
他们呆呆的望着潭水,想不出办法。
水社姐说:“我们还是去找老婆婆商量吧。”
他们两口子又钻进大岩石下深深的洞里,又见到老婆婆摇着白头发在灶
边煮饭。
大尖哥说:“老婆婆,恶龙杀死了,请你出去吧!”
老婆婆一听恶龙死了,笑得两眼冒出泪花,她颤声说:“孩子,好孩子,
我们出去看看吧!”
老婆婆和一对青年夫妻出去站在潭边大石岩上。
太阳和月亮在潭里一浮一沉的。
大尖哥说:“老婆婆,怎样才能够把太阳和月亮送上天去呢?”
老婆婆想了一想,说:“我听过老前辈说,人吃了龙的眼珠,会身长力
大,你们取来吃了,把太阳和月亮抛上天去吧。”
小两口都会游水,他们听说,即刻扑通跳下潭去。
大尖哥摘下公龙的两颗眼珠,一口吞下肚,水社姐摘下母龙的两颗眼珠,
也一口吞下肚;忽然,他们变成又高又大的人,站在深潭里象两座高山。
他们捧起太阳往天上就抛。太阳在半空中飘了一会,又落下潭里,抛了
三次,落了三次。
老婆婆站在潭边大声说:“孩子,潭边有两株高大的棕榈树,拔来托太
阳上天好啦!”
两夫妻伸手到潭边,各人拔了一根几十丈高的大棕榈树。
两夫妻抬起太阳用劲抛上天空,他们急忙用棕榈树向上托着,一冲一冲
的。这样整整冲了三天,把太阳冲上天空去了。
太阳红彤彤的,照旧在天上行走。
地上的花草树木活了,人们笑了。
两夫妻又抬起月亮用劲抛上天空,他们又用棕榈树向上托着,一冲一冲
的,整整冲了一天。当着太阳走往西边的时候,月亮上了天空。
晚上月亮明光光的,照旧在天上行走。
地下的人们在月光下,拍手,唱歌,欢舞。
大尖哥和水社姐爬上大岩的东边来,手拿着大棕榈树,笔挺挺地分站在
潭的两边。大尖哥仰起头来望天上,水社姐低下头来望潭里。
老婆婆对大尖哥说:“大尖哥,恶龙杀死了,太阳和月亮也到天上了。
我们回家去吧!”
大尖哥说:“我要守住太阳和月亮,不让它们再掉下潭里。我要使太阳
和月亮永远在天上明明亮亮的照着,让人们过着美美的日子!”
老婆婆对水社姐说:“水社姐,恶龙杀死了,太阳和月亮已到天上了。
我们回家去吧!”
水社姐说:“我要守住恶龙,不让它们再活转来。我要使太阳和月亮永
… Page 309…
远在空中明亮亮的照着,让人们过着美美的日子!”
老婆婆说:“你们都是好孩子啊!”她飘着白头发独自回她老家去了。
大尖哥和水社姐笔挺挺地站在潭边守着,守着。
一天一天的过去,一月一月的过去,一年一年的过去。
大尖哥和水社姐变成两座雄伟的大山。这两座大山永远守在大潭的旁
边。
后来的人们把这个大潭叫做日月潭,把这两座大山叫做大尖山和水社
山。
人们天天想念着大尖哥和水社姐。每年秋天,大家穿着美丽的服装,拿
起竹竿和彩球来到日月潭边。他们把球抛上天空,然后用竹竿向上冲击,不
让球落下地来。他们学大尖哥和水社姐托太阳、月亮上天的样子。
高山族人们把这种玩法叫托球舞。
… Page 310…
天下第一关
'中国'
①
古长城山海关 东门箭楼上,挂着一块横额巨匾,上面写着:“天下第一
关”五个大字,笔法苍劲有力,庄重而不呆滞,潇洒而不轻佻。其中的“一”
字长一丈三尺三寸;繁写的“关”字一竖长一丈四尺五寸;“一”字一笔不
显单薄;“关”字多笔不显纷繁。“天下第一关”这块名匾,传说是明朝的
一位书法家写的。
②
在明朝成化年间,山海关附近有个叫萧显的举子,少年时代就擅长书
法。由于他的字写得好,当地人还把他写的字刻在石碑匕呢!萧显的书法虽
然很出名,但他家里很穷,所以仍然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有一年,皇帝下了一道圣旨,要开科考试。消息传到萧显耳朵里,他也
想到京城去赶考,可是穷得连一两银子也没有。去向别人借吧,穷人没有钱,
富人又不肯借,萧显实在为难。俗话说:“穷帮穷,富帮富。”邻居中有位
孤老太婆,没儿没女,大家都叫她“孤老”,听说萧显有难处,她就把家传
的一块古砚拿出来,卖了十两银子,给萧显送去了。萧显非常感谢孤老,他
说:“我萧显虽然很穷,但也不能轻易要您的银子。听说皇上要给山海关东
门箭楼上挂块 ‘天下第一关’的横匾,我现在把字写好,等皇上下了圣旨,
您老人家把字交给总镇大人献上去,一定有您的好处。”萧显说完,提笔一
挥而就。孤老一看萧显写了“天下第关”四个大字,其中还缺个“一”字,
就说:“五个字你只写了四个,这怎么行呢?”萧显听了,微微一笑,说:
“老人家请尽管放心,您把这四个大字交给总镇大人,如果他问您,就说那
个 ‘一’字在晾晒时,被一阵风刮走了。‘一’字很好写,大人就痢耠人补
写一个吧!这个 ‘一’字如果补写不上,他就得向皇上奏本,皇上定会下圣
旨找人补写,到那时您再来找我好了。”说完,收拾行李,带上银两,上京
赶考去了。
萧显走后不久,皇帝果真下了一道圣旨,贴出皇榜,招聘天下名士书写
“第下第一关”的横匾。孤老听说,就带上“天下第关”四个大字,去见山
海关总镇大人。总镇看见这苍劲有力的几个大字,非常高兴,但仔细一看,
少一个字,就说:“皇上要的是‘天下第一关’五个字,你怎么只有四个呢?”
孤老回答说:“写匾的人当初是写了‘天下第一关’五个字,没想到在
晾晒的时候,被风刮走了个 ‘一’字。大人,这‘一’字不难写,您就痢耠
人补上吧!”总镇大人一想,可不是,写个“一”还不容易?于是挥挥手,
对孤老说:“这里没你的事了,回去吧!”
孤老一想:不对呀,他还没给我赏银呢!于是就说:“大人,这赏银到
哪里去领啊?”
“什么赏银!你把‘一’字弄丢了,这事若被皇上知道,怪罪下来,还
有你的命吗!快快离开这里。”总镇大人想独吞这笔赏银,就把孤老撵走了。
总镇连夜策马进京,把“天下第关”四个字亲自献给皇帝。皇帝见了,
① 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长城起点,北依角山,南临渤海,联接华北与东北地区,形势险要,自古
为交通要冲,有“天下第一关”之称,现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② 成化:明朝宪宗皇帝朱见深的年号 (1465 一1487)。
… Page 311…
大加赞赏。可就是缺个“一”字。皇帝问总镇:“‘一’字哪里去了?”总
镇照着孤老的话回奏了一番。皇帝说:“那么,你就招人来写个‘一’字吧。”
总镇领了圣旨,招来了许许多多能书善写的名士,可是这些名士,费了
九牛二虎之力,写来写去,写出的“一”字,不是长了,就是短了,不是粗
了,就是细了,怎么也配不上“天下第关”四个字。总镇正在着急时,有个
谋士替他出主意说:“大人可给皇上奏本,只要皇上肯出重赏, ‘一’字就
不难写出来。”总镇听谋士说得有理,当天就向皇帝奏本。皇帝见了奏本之
后,又下了一道圣旨:“谁能找到写‘天下第关’四个字的人,补上‘一’
字,就赏赐他黄金百两,白银千两;有官的加两级,无官的赏给官做。”
总镇见皇帝出的重赏,乐得心都开了花。可是,到哪里去找那个写“天
下第关”的人呢?那个谋士又给他出主意,连夜把孤老传到总镇衙门,限她
半月之内把那个写字的人找来,把“一”字给补上:如果找不到那个写字的
人,就要重重治罪。孤老听了总镇的一番话,知道皇上又下了圣旨,她想起
萧显临行时的话,就一口答应了。孤老回家收拾起包裹,拄上拐杖,上京城
找萧显去了。
孤老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了京城。终于找到了萧显的府上。萧显听说孤
老来了,忙叫仆人把老人家请进书房。孤老说明来意,萧显说:“好吧,您
老人家先休息几天,我自有安排。”
孤老在萧府休息了三天,吃的是山珍海味,盖的是锦缎绸被。萧显每天
陪着孤老闲聊,就是不见他提起写“一”字的事。这天孤老问萧显说:“萧
相公,什么时候才给我写 ‘一’字啊?”萧显说:“您老人家帮我磨墨吧。”
说着,用手指了指放在书房墙角落里的一只小缸说:“您把磨好的墨汁倒进
去,什么时候装满,我什么时候写。”
从那天起,孤老天天坐在书房里磨墨,磨呀磨,一直磨了七天七夜,墨
汁才装满一缸。这天清早,萧显叫仆人抬来一张两丈多长的条案,上面铺上
半尺厚、一丈五尺长的宣州玉版宣纸。一切准备停当,萧显这才对孤老说:
“现在还不能写,得吃过午饭才能写。不过,还得请您老人家帮忙。”孤老
说:“只要我能办到的,萧相公只管说。”萧显说:“这顿午饭还得请您老
人家像当年写 ‘天下第关’四个字的时候一样,给我做一顿白豆干饭,萝卜
粉条汤,让我吃饱了才能写好这个 ‘一’字。”孤老答应了。这天中午,她
真的给萧显做了一顿白豆干饭和萝卜粉条汤。萧显饱餐了一顿,这才准备写
“一”字。
萧显写字的方法很特别,一不用笔,二不用手,只见他把头发解开,用
绳把头发齐根扎好,像一把“绳刷子”立在头上。这时,只见他猛地把头一
低,把头上的“绳刷子”伸到墨汁缸里,用力一搅,蘸饱浓墨,又猛地一抬
头,把头发一甩,叭的一声,浓墨不偏不倚,正甩在铺好的宣纸上,接着一
挫、一拖、一顿,一个“一”字就写出来了。真是笔法如神,笔锋有力。这
时,再看萧显,只见他浑身汗湿,筋疲力尽。他休息了一会,才把写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