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监狱故事 作者:吴勇-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递钱物;(4)不在会见时私传信件、现金等物品;(5)不擅自使用绝缘、攀援、挖掘物品;(6)不偷窃、赌博:(7)不打架斗殴、自伤自残……”

 





  正文 第四集 冤家路宽(下)


  清河监区第二监区。

  入狱后的周浩一直对“多管闲事”、“害他坐牢”的余刚怀恨在心,并视他为心目中的仇人。这天,趁监舍无其他犯人,他对刊有余刚先进事迹的《新生导刊》狠狠地砸了一拳!他在心里骂道:“妈的,要是再让我见到你,非把你碎尸万段!”

  不多久,一分监区的犯人都知道了周浩与余刚的关系,他成了第二监区的“名人”。

  同犯们有对他无所谓的,有好奇的,也有戏谑的。有的还笑道:“嗬,哥们儿,你现在是明星了,真牛B!”

  周浩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滋味,情绪十分低落。

                        

  一分监区值班室。

  这天,汪队副又找周浩谈话,进行开导:“你应该面对现实。你不应该对余刚怀恨在心,这样很不利于你的改造。试想,如果你的行为人人都不管的话,那这个社会将会怎样?”

  周浩低下头,沉默不语。

  汪队副不到四十岁,也是警校毕业。他目光犀利,处事果断,一双剑眉和宽阔的前额带着沉着而刚毅的军人气概,他同样身材高大,令人望而生畏。犯人曾私下议论道:“即使苍蝇飞过汪队副的面前,他也能分出公和母,可别在他面前耍花样!”

  汪队副接着说道:“余刚也是个曾经坐过牢的人,他今天能够成为全国见义勇为先进分子,成为受人尊敬的人,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这是为什么?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送你一句话:谁承认了自己的罪过,谁就能得到宽恕……”

  周浩心想:你这都不过是说教而已,他破坏了我的好事,害得我坐牢,我能不恨他吗?

                        

  第二年的一天,发生了一件很意外的事,这给了周浩很大的震动。

  这天,得知母亲来会见,他来到会见室。隔着玻璃,他看到了蓬头垢面、失魂落魄的老母亲,不禁悲从中来。

  原来,母亲在探监的路上,被一帮车匪路霸给抢劫了,已身无分文,是步行几十里才来到第二监区的。

  听完母亲的哭诉,周浩气得紧握着拳头,骂道:“他妈的王八蛋!不得好死,等我出去,非扒了他们的皮不可!”

  母亲看着他,默默不语。她忽然想到,自己的儿子不就是抢劫吗?难道这就是报应吗?

  周浩似乎也感到了什么,不知再说什么好。

  母子俩拿着话筒,痛哭了一场……

  会见结束,见周母已身无分文,在场的民警捐出一百多元,给她凑足了路费。徐警官还帮她买了些吃的,并送上了车。

                        

  晚上,曹指导员把周浩叫到值班室里再次进行谈话。

  谈话是分监区民警每天必做的事。每周要找几名犯人谈话、谈多少次都有明确的规定。这是监狱为了解犯人思想动态,稳定监管改造秩序所采取的必要措施。

  一分监区的民警每人每周找犯人谈话一般都在四次以上。曹指导员已记不清自己找过多少犯人、谈过多少次话了,不过这一次可以说是他的经典谈话之一。

  曹指导员问道:“你老母亲这么可怜,那些抢劫犯可不可恨?”

  周浩答道:“当然,该千刀万剐!”

  指导员:“要是被抢的人跟你母亲一样可怜,那么别人会怎么想?”

  周浩:“那,那肯定跟我的心情一样!”

  指导员:“你现在知道抢劫有多么可恨了吧?那你为什么要去抢劫伤害别人呢?”

  周浩:“这……我……”

  指导员:“如果这时有一位像余刚那样的见义勇为的英雄,那你母亲将会怎样?”

  周浩:“这……”

  指导员:“你现在还恨余刚吗?”

  周浩:“……”

                        

  通过几年的法律和监狱政策的学习,周浩对自己的犯罪逐步有了清醒的认识,他也逐步认识到自己受到法律的处罚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尤其是面对同犯们学英雄的热潮,周浩渐渐地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感到了可耻。

  “对可耻行为的追悔是对生命的拯救。”慢慢地,周浩对余刚的仇恨也与日俱减。他也参加了学习,他在学习心得中还这样写道:

  “通过监狱民警的挽救教育,通过向余刚学习,我感到了惭愧。我不该怨天尤人,更不该对英雄一直怀恨在心……”

                        

  五年后——

  这一年,《新生导刊》开辟了“大墙内外鸿雁传真”专栏,刊登了许多犯人和亲属之间的信件。这些信件感情真挚,催人泪下,在读者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许多服刑人员给编辑部去信,畅谈了读后的感受。

  周浩也被这些信件所感染,特别是其中一封犯人写给受害者的忏悔信,使他看后深受震动,感触颇多,他被这名犯人的勇气深深打动了:

  “……我知道,我没有理由向你解释,更无颜求你原谅,我也知道向你只说‘对不起’不够分量。不瞒你说,我曾发过誓:如果哪一天你能原谅我,我愿意在你面前下跪!……而今,我只有用自己的双手洗刷灵魂的污垢,用积极改造来弥补良心上的愧疚。我已多次受到表扬和记功奖励,我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向你证明:我不是一个永久的恶人……”

  看着看着,周浩萌发了给余刚写信表示忏悔的想法。

  可是,他不知道余刚的地址,不知信写好后发往哪里。想着想着,他猛然间想到了《新生导刊》的吴记者:“对,就写给吴记者试试!”

                        

  《新生导刊》编辑部。

  这天,吴记者上班后,收到了周浩的来信。看完信,觉得很有意义,于是在转交给了余刚后,还复印一份,发表在《新生导刊》的“大墙内外鸿雁传真”专栏里:

  “尊敬的余刚先生:我叫周浩,见到这个名字,你也许还有印象。你成了英雄,全国人民都在向你学习;而我却成了令人不耻的阶下囚……我的犯罪不仅对你和他人的伤害太大,同时也给我父母和家中亲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他们每时每刻都在为我牵肠挂肚,寝食难安。如果不是你遏制了我的犯罪行为,也许我对父母的伤害会更大。天下没有后悔药,过去的只有用劳动的汗水去洗刷……余刚先生,我现在改好了,已由法盲变成了知法懂法守法的特殊公民,还掌握了生产技术,担任了生产组长……我心中一直想着如何向你忏悔。因为我今后还要做人,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想见到你,当面向你忏悔和道歉。我将用你的精神鼓舞我走好下半生的人生道路。余刚先生,你能帮我实现我的愿望吗?”

                        

  余刚看到信后,当得知周浩表现较好并被评为改造积极分子和获得减刑时,他非常高兴。几天后,他给周浩写了封回信,送到了《新生导刊》编辑部。

  吴记者也将此信在“大墙内外鸿雁传真”专栏里发表了:

  “周浩:你好!得知你在清河监区的改造情况,还受到了减刑,我为你感到高兴……周浩,如果你能从内心深处过好认罪关,深刻地认识到它的影响和危害,那么你就会在思想和劳动改造中以十二分的力量投入进去,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你要珍惜党和政府给你的学习和改造的机会。你还很年轻,你的前途还是美好的……在我干了一点好事的时候,人民政府就及时地给予表彰和奖励,这充分说明了党和政府的政策的英明伟大……希望你收到信后,立即行动起来,积极争取早日回到社会,回到你亲人的怀抱,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望不断听到你的喜讯。”

                        

  余刚和周浩的通信发表后,在清河监区第二监区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一时间“英雄与囚犯”的故事再次流传开来,成为服刑人员议论的热门话题。

  许多犯人议论道:“余刚真的会来吗?那就不是冤家路窄,而是冤家路宽了……”

  曹指导员接到吴记者的电话,得知余刚已答应去监狱看望周浩。

  曹指导员问道:“我们分监区下个月要召开服刑改造积极分子表彰大会,周浩也被评上了,能不能请余刚下个月来呢?”

  吴记者答道:“应该可以!”

                        

  金桂飘香,凉风消暑。

  一辆警车向白湖监狱方向开去,车上坐着的正是余刚和吴记者。

  余刚还特意买来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心灵小语》、《公民常用法律手册》等书籍和许多水果。

  曹指导员等七名分监区民警在第二监区门口迎接。

  大约下午四点多钟,周浩被民警带到会见室。

  见到余刚,周浩既感到惊讶,又感到羞愧和不安,他激动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余刚走上前去,与他亲切握手,并风趣地说:“周浩,我们这次见面已不是敌人、仇人,而是朋友了!”

  面对余刚的风趣和大度,周浩紧张的情绪放松了许多,他低下头,嗫嚅着说:“没想到,没想到你真的来了!”

  余刚递上书籍和水果,周浩却不好意思收。在吴记者和在场的指导员和韩监区长的劝说下,周浩才羞怯地收下这些“礼品”。

  余刚首先对周浩几年来所取得的改造成绩表示了祝贺,他说:“你能有这样的改造成绩,是党和政府多年挽救教育的结果,希望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争取早日回家,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新人。”

  周浩手捧着书籍,惭愧地说:“谢谢,谢谢!”

  余刚和周浩坐下来,进行了促膝交谈。

                        

  会见结束时,周浩表示:“今天,我终于实现了我梦寐以求的愿望,我一定会努力改造,做出成绩,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吴记者走上前,打趣地说:“周浩,今天是你们第一次握手,希望你加速改造,争取早日回归社会,到新生的那一天再与余刚‘第二次握手’!……”

  在场的人都笑了。

                        

  第二天上午,清河监区第二监区一分监区、二分监区和三分监区的服刑改造积极分子表彰大会隆重召开,周浩等二十余名服刑人员受到了表彰。

  主席台上,余刚为胸戴大红花的周浩颁发了证书。

  吴记者拿出照相机,按下了“快门”……

 





  正文 第五集 非我心狠


  清晨,一轮红日从广袤的田野上冉冉升起,瑰丽的曙光给第二监区洒上了一层金辉。

  一分监区的服刑人员正在进行队例训练。这是每周必修的科目,除了齐步、跑步、踏步和正步四种基本步伐之外,还有三种转法和立正、稍息、蹲下、起立、报数等等。他们还唱起了队例歌曲《喊起一二一》。这是司法部监狱管理局推广狱内服刑人员必唱的二十首歌曲之一。

  嘹亮的歌声在监区的上空回荡:

  喊起一二一/不要把头低/迈开新生第一步/重走人生路/喊起一二一/不要再犹豫/努力改造重新做人走向光明/春去冬来我们脱胎换骨/亲人的期盼牢记心头/喊起一二一/不要再犹豫/一二三四

                        

  这天上午,一辆屁股冒着黑烟的三轮车,摇晃着驶入清河监区第二监区。

  车上,是一位母亲和她的三个孩子。母亲约三十多岁,脸色苍白,神思恍惚,那微微凸出的眼泡和额头的皱纹印记着她长期的操劳。下车后,她对孩子们说:“你们去见爸爸吧,记住爸爸叫刘青。妈去买点吃的东西,一会就回来,听话,啊!”

  “好——”三个还不太懂事的孩子高兴地答应着,朝会见室走去。

  母亲跨上车,眼里含着泪,像是自言自语:孩子,妈对不起你们了!然后,咬咬牙,毅然离去。

                        

  会见室里,三个蓬头垢面的孩子,大的不过十来岁,小的最多五六岁,他们兴奋地喊着:“我要见爸爸!我要见爸爸!”

  值班人员问明了缘由,立即通知了一分监区当班的曹指导员和汪队副。

  面对突兀而来的情况,曹指导员急忙放下手中的工作,走到大一点的女孩子面前,和颜悦色地问道:“你们从哪里来,要找谁?”

  女孩说:“我们来看爸爸,爸爸叫刘青。”

  见只有三个孩子,汪队副问道:“你们和谁一起来的?”

  女孩答道:“和妈妈,妈妈坐车走了,说是给我们买东西吃。”

  指导员和汪队副抬头看了看,见周围并无人影,便把三个孩子带到了会见室。

  汪队副打来洗脸水,把孩子们的小手和脸蛋一一洗个干净。可是,等了一个多小时,还不见母亲的踪影,曹指导员似乎明白了:又一起丢弃孩子的事情发生了!

  这时,刘青从工地上被带回。

  看到眼前的一切,听了指导员的介绍,他的心里痛苦得像被玻璃碴儿划割着。他回想着往事,真是痛心疾首,神魂俱乱。自己当初盗窃犯罪,不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得好一点吗?可是如今自己被判刑六年,一切都事与愿违,适得其反。他不禁抱着孩子失声痛哭起来:“孩子,爸爸对不起你们啊……”

  三个孩子围着爸爸,不知所措。

                        

  见孩子们都饿了,曹指导员只好亲自下厨,为孩子们安排饭菜。很快,香喷喷的饭菜端上了桌。孩子们围拢过来,像是几天没有吃东西了,急如星火地大口吃了起来,一会儿便把饭菜吃个精光。

  吃过饭,三个孩子在树下玩起玻璃球。看到孩子们那纯真无邪、无忧无虑的身影,曹指导员的心情沉重起来。

  作为分监区的政治指导员,曹国庆可谓十分忙碌。他不仅负责分监区民警的管理教育和执法执纪监督工作,还要组织落实“日碰头、周分析、月摸排”等制度,更要掌握犯情特别是检查落实对重危犯人的承包与转化工作,此外还要做好上级安排的临时性工作等等。他深知,此时此刻对刘青来说,仅仅做些思想工作是无济于事的。于是,他拨通了清河监区分管管教的张副教导员的电话,把眼前发生的情况作了汇报。

  张副教导员在电话中说道:“要尽力把三个孩子安顿好,至于下一步怎么办,我们研究了再说吧!”

                        

  下午,清河监区会议室。

  清河监区曹书记、魏教导员、张副教导员和一分监区民警为此事专门召开会议。

  张副教导员严肃地说:“监狱虽然是个特殊的环境,但我们如果把孩子推脱出去,孩子们极有可能流浪社会,这样既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也不利于刘青的安心改造。孩子不能留在监狱,他们应当去上学,接受良好的教育。”

  曹指导员也说道:“我建议,到刘青的家乡家访,尽快解决孩子的生活问题和上学问题,解除刘犯的后顾之忧。”

  “好,就这么办吧!”曹书记最后说道。

  傍晚,汪队副把三个孩子护送到清河监区招待所,交给了正在那里等候的王阿姨。大女孩牵着弟弟、妹妹的手,小心翼翼地走进招待所。

  吃过晚饭,王阿姨还从家里拎来一大包衣服,比划着大小,给孩子们穿上。入夜,王阿姨直等到孩子们全部睡去后,才靠在床沿打起盹来。

  不知过了多久,大女孩双手在空中抓着、喊着:“妈妈,你不会丢下我们的,不会丢下我们的……”

  王阿姨被惊醒,她一边安慰一边给女孩擦去眼角的泪水……

                        

  张副教导员已与刘青家乡的乡政府和派出所取得联系。第二天,清河监区专门安排警务车,由曹指导员、汪队副和民警王方军护送三个孩子回家。他们还给孩子准备了晕车药,带上了路上吃的面包、水果和矿泉水。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急驶着。天近午时,警车驶入了蜿蜒难行的乡间小道,司机挺直腰板儿,双手紧握方向盘,路上间或有一小群牛羊悠闲地走过。再往前走,高低不一的泥路密集起来,汽车扭起了“麻花”。

  太阳渐渐西沉,他们来到了乡政府。

  曹指导员和当地乡政府及派出所的领导聚集在会议室现场办公。他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刘青的改造情况。

  派出所许所长说道:“维护监狱的正常改造和生产生活秩序,是我们公安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