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了,这个事情,是你们可以说的吗?”
“大人,您不能犹豫了,这次的事情明白这就是东林欲嫁祸给我们!”
“皇上整军备武的就是要打仗的,你们不要乱上折子,东林这次是完了,你们以为皇上会放着东厂、西厂不用吗?”
方从哲说完这句话,用平静的眼神,将屋里的重人扫了一圈!大家都低下了头,“不过这王再晋在搞什么鬼?按理说他是要把李如柏尽快弄死为好的!”
“是啊!”众人百思不得其解!
“难道,王再晋要……”说到这,方从哲摇了摇头。
……
皇宫内院,王安和李进忠连个人在御膳饭看着御厨给皇帝做饭,一边看,一边小声的议论着:
“王大人,在我感觉里东林办这样的事情完全就是得不偿失!”
“是啊,我也不明白,按理说,现在东林其实在朝廷的势力也不小,孙大人、王大人、叶大人都是东林党人,南京的张大人等等都是东林的人。而且皇上其实没有动东林的意思!东林根本就不用这个样子,这回就算不是东林干的事情,皇上也不会放过东林了!”
“呵呵,王大人,您可猜错了,这个事情绝对是东林干的,而且极有可能就是王再晋王大人做的!”
“为什么?”王安不解的问道!
“本来您要是不对皇上说这些,卑职是不知道的!但是现在卑职认为就是王再晋搞得!因为孙大人是帝师,根本就不会去办这样的事情,叶大人、杨大人为人刚正,不会出卖国家的!至于其他内阁和各部的大人,基本都是皇上未登基前就知道的,也不会,只有这位王大人可能!”
“可是,他这不是自己折腾自己吗?”
“要是他认为皇上就是要把东林灭了呢?”
“你的意思是说!”
“对,我的意思就是王再晋是想用东林作为记入皇上亲信的垫脚石!”
“这也太狠了!”
“狠?他王再晋这次算是完了!”
“是啊,皇上最恨的就是卖国的了!要不小的时候也不会刻个木头秦桧天天拿石头砸了!”
“王再晋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这样的事情是他能办的吗?连你我两个阉人都知道鞑子是养不熟的!他呢?知道东林有人要这样做不仅不拦不报,可能还和辽东打了招呼呢!”
“不说了,这个事情不是你我说的!”
“恩,王大人请,卑职要去东厂一趟,最近看来要发提骑了!”
“慢走!”
……
这一天,刑部大牢,一个操着辽东口音的人进了李如柏的牢室,两个人说了很久,最后这个人匆匆的出了京城,向北而去!
……
辽东建州女真部,赫图阿拉。
“明国的这些笨蛋!他们就知道自己斗,不过不错,费扬古以后和明朝内部的人接洽的事情就看你的!”
“是,大汗,不过现在李如柏被明国的小皇帝给下狱了,不知道还会不会回来!”
“回来?有可能?不过听说这个明国的小皇帝很喜欢杀人!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大汗传来的消息都认为是真的!山西太古来的商人都说这个皇帝基本隔几天就杀几个文官!”
“只要他们忙着内斗,我们就不怕,明国现在连自己的大将都给废了,哈哈,太好了。过了今冬,明年春天我们就可以南下了!”
“是啊,大汗,明朝以为可以利用我们,其实他们不知道,我们要的就是李如柏的命!只要李如柏去了,这辽东就是我大金的了!”
“不然啊……文龙兄,你可安好?”努尔哈赤没有理会额亦都的奉承,而是面向南方自言自语!良久努尔哈赤回过神来,望着额亦都“恩,额亦都说的是!只要我大金满万了嘿嘿!”
……
当那个见过李如柏的人回到沈阳后,辽东的军事单位就出现了小范围的波动,可是没有什么人知道,这不过是一场大变之前的小小的一次震颤而已。
……
这个时候皇帝在干什么?
皇帝命令孙承宗去主审这个事情,王再晋因为查案不明而被弹劾现在在自己家里呆着,不过当孙承宗对李如柏过了几次堂后就认识到了问题的复杂和牵连之广!原来李如柏不仅仅在政治上是个不倒翁,就是在辽东也是辽东武将集团的领头人,如果皇上收拾了李如柏,就要收拾辽东的整个将门集团!而辽东的将门集团又和宣大、秦镇、甘镇联姻!这就形成了北方的一个巨大的将门势力!在他们没有动的时候,没有人会注意到他们,但是如果真的出了问题,谁也不敢保证,这个巨大的将门会不会依然忠君爱国!所以这个事情,被飞快的报给了皇帝!
当皇帝知道后会如何呢?李如柏的命运到底是什么?北方三边的将门要如何选择?请看下节——《复杂》。
希望看这本书还觉得凑合的兄弟们,看两眼《大忽悠闯大清》,非常感谢!
第二十节 复杂一
希望看这本书还觉得凑合的兄弟们,看两眼《大忽悠闯大清》,非常感谢!
以下正文:
天启元年的腊月,辽东沈阳榴花楼。
“再不动手,我们就要被小皇帝一个个的都收拾了!对军门,皇帝动不了,可会不会动我们就不一定了!”
“话不能这么说,难道我们动了,皇上就会饶了我们?”
“现在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没用了!咱们这位小皇帝,这一年半的手段你们也不是不知道!这个事情已经捅出来了,小皇帝为了地和银子连自己的亲戚都杀,难得就不会杀我们?我可是听说,皇帝小的时候就自己刻了个木头秦桧,拿石头砸呢!我们现在办的事情连秦桧都不如!皇帝能放了我们,我们现在说白了就是反还可能被招安,要是不反,就只有死路一条!”说话的李如柏的弟弟,因为李家一贯的不倒翁政策,这次的事情李如柏的弟弟没有参与,所以被有被熊廷弼拿下,但是他哥哥被押去京城,让他彻底的害怕了,按照大明律,资敌卖国是要全家抄斩、诛三族的,不巧这位就在李如柏的三族内!
“那我们就真的动手!两百年来,我大明哗变的叛乱的多的是,可是有哪个成功的?难道我们最后去投建州!建州是什么?努尔哈赤是什么?不过是老军门的家奴!”
“那你李永芳有主意?难道我们等着皇上一个一个收拾,不要忘了,我们不是毛文龙!人家可是连升三级,现在已经是实授的游击将军了,过不了几年就是总兵的前程,而且皇上一次就给他他2万两银子!我们什么时候能有这些?军门让我们闹大,我们就应该闹大!我是老军门的亲兵,不能看着老军门的后人被人欺负!”
“你还知道道理啊!当初我就说这个事情就我们几个人能劝的动军门,可是你们呢?一个个就知道搂钱,现在居然要反了,这个事情我不能同意,就是杀头也也要皇上杀!现在我们认错皇上也就是杀我们几个的头,要是我们反了就要被炒家灭族了!”说话的是毛文龙的结拜兄弟普宗华。
“你是毛文龙的结拜兄弟,你自然有人保,我们呢?”
“哼哼,我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你们以为你们手底下有几万军户、上万的兵士,而且和宣镇、秦镇几十上百年的联姻,皇帝看到你们反了,就会派人来招安了!你们不想想,要是小皇帝是能用招安的人,我大明死的那上万的皇亲国戚会死?搞明白点吧,反正不管怎么说我普宗华不反!“
“都不要说了,我二哥现在还在京里,按照我二哥说的办!我们只有闹大了,东林才不能动我们,现在最想收拾我们的不是皇上,是东林的人,只有我们全都死了,东林才能安全!”
“三爷说的是!”
“你们几个不愿意干的,就不要走了,待会马斌送你们到铁岭别院去住一段时间吧,李永芳,你留下来!”
马斌把这几个不愿意一起哗变的人给押走了。
“永芳,还是你的主意好,这么一试就知道谁和我们一伙了!好主意!好主意!”
“三爷过了,过了!”
“只要二哥最后能没事就好啊!不过二哥这个办法行吗?大明从来没有赦免过哗变的人啊!”
“三爷放心吧,老军门和大爷二爷的战功不下于戚帅,皇上不会拿二爷如何,再说了,大家都是有功的人,我们哗变和那些哗变闹饷的人能一样吗?”
“有理是有理可是为什么我心里老是惶惶的呢?”
“三爷,您这是担心二爷闹的,只要我们闹将起来,皇上要剿?拿什么剿?全国精锐尽在我辽镇!皇上要抚?谁来招抚?最后不还是二爷回来吗?您就不要自己吓自己了,我那有几个不错的萨满,回头到您府上跳一跳,您就好了!”
“恩,上次就不错,行,明天让他们来。”
……
第二天,辽东镇抚司。
“公公,昨天辽东李系众将于榴花楼密探,内容不得而知,但是最后马斌把一些平日对朝廷忠心的将领给送到铁岭别院去了!”
“嗯?”辽东镇抚司主食太监是新来的李尽忠的人,“你们确定了?”
“回公公,昨天两拨人都证实了这个事情!而且护送的人都是内怀利刃,看情形很是紧张!细作怕被发现引起麻烦就没有敢乱动,盯到今天上午才敢回报!”
“多事之秋啊!你先下去吧,事情不要外传,办事的人都先控制起来!我得和东厂联系了!去吧!”
……
3天后,李尽忠接到了消息,也是吓了一跳,这帮人要干什么?立刻向内阁和皇帝通报了这个事情。
“你们说说这些人是什么意思?”皇上把这个密奏交给了内阁的几位大人。
“依臣看,现在辽东局势不稳,这些人无非是想李如柏回去。”方从哲不带感情的回着。
“朕是要知道这些人要干什么?”
“启禀万岁,这些虾兵蟹将,绝对不会造反,无非是闹闹哗变,臣去杀几个带头的也就压下来了!”杨涟有点鄙视的看着手里的密奏,对于辽东镇抚司的大惊小怪很是不屑。
“万岁不可,明年开春就要对建州进行讨伐了,现在要是杀大将对军心不稳啊!”叶向高病的不轻可是还是哆哆嗦嗦的跪下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皇帝!
“叶大人,您就不用多礼了,王安快去给叶大人和诸位大人个锦墩。”
“皇上,叶大人说的有理,这李如柏现在是杀不得的!”说话的是孙承宗。
“为什么?”
“李如柏在辽东势力庞大,且战功彪炳其父更是有大功于国,要是在这个时候杀了他,开春后的战事难啊。”
“臣复议。”
“臣复议。”
看着几个跪着的大臣,皇帝心中充满了无奈。因为这是他第一次在政治上遇到大的困难,而且用他脑海里的知识解决不了。
……
腊月初八,辽东数个大明的军营发生了哗变,军士多要求朝廷释放李如柏,而辽东的文官也多有希望李如柏归辽的。辽东百姓突然发现周围是哪么的不安全,于是很多人开始拖家带口的向关内转移。几条到山海关的官道上都是那样的拥挤,而看到这些的毛文龙是心中焦急。而焦急的并不只有他,在初十接到消息的朝廷被李如柏的兵狠狠的扇了个耳光,皇帝的脸面也丢尽了。
可哗变开始了!辽东乱了,这是仅仅是普通的哗变规模吗?后金什么反应?朝廷如何应对?诸党谁最后得利?李如柏命运如何?请看下节。
希望看这本书还觉得凑合的兄弟们,看两眼《大忽悠闯大清》,非常感谢!
第二十一节 复杂二
希望看这本书还觉得凑合的兄弟们,看两眼《大忽悠闯大清》,非常感谢!
以下正文:
辽东,开源。
“将军,乱套了!沈阳、辽阳都乱了!各地的兵丁要么跟随李家家将哗变就是群龙无首乱成一团麻。”
“大人,我们是不是……”说话的人还没有说完就匾被毛文龙的严厉的目光给逼的吃掉了后半句。
“我等受皇上恩典,拿的最多!用的最好!奖赏最高!现在难道和那些闹事的人一起动乱吗?”
“大人我们才一个营,就1000战兵,根本没法平乱!”
“平不了也要平!我大明现在看似歌舞升平,其实都是得益于皇上的文治,值此多事之秋,若是国家边疆不靖,我大好男儿正是发奋努力之时!若不如此,如何对得起大明天子?如何对的生养我们的辽东百姓!”
“仅遵大人将令!”
“立刻集合部队,小三,你去到开源知府哪里,就说我东江营要求平乱望开源知府大人提供给养!”
“是!”
“诸军,我们砍了8个脑袋,皇上给我了我两万两的银子!这在大明是从来没有过的!难道这个时候我们要和那些不忠不孝的东西一起背叛皇帝吗?”毛文龙慷慨激昂的说着,右手高高的举起,中指和食指直指天上的太阳!
“不能!”
“那我们要如何?”
“为大明尽忠,报效国家,皇上万岁!”
“开拔!镇北关!”
……
辽东,抚顺。
“李将军,父汗问您什么时候开始行动?”
“回去告诉你家大汗,本将军已经开始干了!这个事情颇大,不要着急!”
“父汗说了,只要李将军完成这个事情,我大金和大人共分关外5000里山河!他日将军如北京取代明朝小皇帝的时候我大金愿和将军结秦晋之好!”
“好,本将军立刻开始第二步行动!”
“那本贝勒在此先预祝将军成功了!”
“共祝共祝!”
……
辽东,赫图阿拉。
“父汗,李永芳要开始发力了!”
“好,好,黄台吉!干的好!只要这个事请成功了!阿玛我就可以获得这5000里辽东疆土了!”
……
北京,太和殿。
“看看吧!这个事情如何处置?”
“皇上,现在须调动精干战兵,入辽平乱!”说话的是杨涟。
“皇上,不可,现在我大明精兵都在三边,又以辽东为最,如果调动只能调动宣大军和秦军,现在察哈尔不稳,亦力巴里年初还在西边和秦军大打了一场,一旦调动,恐边疆大乱!”孙承宗赶紧出来把杨涟的话给堵上了。
“孙大人!那就看着辽东乱事越烧越大!”杨涟怒了,“皇上,历朝历代除了弱宋亡于外患,其余诸朝都是亡于内乱!如不尽快扑灭辽东乱兵,一旦他们向关内运动,恐成燎原之势!到时我大明岌岌可危矣!”
“一派胡言!”王再晋也跳了出来,“杨大人,辽东兵变本在少数,只要派员安抚就好!何必动用刀兵!”
“哈哈,王大人,那谁人去安抚?”
“臣保举一人!”
“何人?”
“山东巡抚熊文灿!(不知道这个时候的熊文灿在哪里为官,就乱写了一下!)其人多有才能,曾安抚多股海匪!定可安抚辽东乱兵!”
“王大人!我大明安抚的是没吃没喝的百姓,是无依无靠的海民!哪有给这些吃着朝廷俸禄,拿着朝廷赏银的乱兵安抚的道理!若是大明各镇都这个样子,我大明何时能够海内生平!”杨涟对王再晋的安抚之策很是不屑。
“几位大人缴是要缴的,安抚也是要安抚的!”叶向高出来了。
“启禀万岁,现在当派兵剿灭为首乱兵,其余安抚这可!”方从哲也出来了!
“兵从何来?三边不能动,浙军太远,川军更远。入之奈何?”皇帝第一次在大臣面前无奈起来!
“万岁,不知海军可用否?”这个时候杨涟也明白过来了,这几个老家伙打着皇帝的注意呢。
“召海事衙门掌印太监吴穆!”
“臣吴穆见架!”
“吴穆,海军现在如何?”皇上直接就问开了!
“启禀万岁,海军现在大炮不足,实为……”
“朕是说,那海军陆战军如何?”
“万岁,现海军陆战军有兵18000余战兵,其他辅兵若干!”
“可否一战?”
“以臣观只可战!”
“现在谁带兵?”
“兵部侍郎洪承畴洪大人为督师、卢象升大人为总兵官!现在洪大人正在海事衙门商量开拓南洋航线的事情,正在京内。”
“宣!”
“洪爱卿,海军陆战军可否一战!”
“启禀万岁,我海军陆战军所缺者维沙场鲜敌血尔!”洪承畴底气十足的回报!
“有什么要求吗?”
“皇上,海军陆战军和全国其他诸军很是不同,需要大量的火药,而且其他军需颇多,臣希望工部和户部多多支应一下!”
“万岁!不可!海军陆战军如何可与辽镇铁骑硬碰!?一旦战败我大明将覆!”王再晋跳了出来!
“万岁,臣可与京营骑军一试!若胜则臣请领兵堪乱!”
“诸位大人呢?”皇帝心里其实也不知道现在这个时候的火器部队是不是能够打赢骑兵。
“可以一试!”方从哲作为内阁首辅首先表态了!
“臣复议!”
“臣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