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中国三十年[美]唐徳刚-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子炮和纸老虎

  再者就在毛氏精力衰竭,渐入老境之时,中苏之间发生了「珍宝岛之战」(一九六九年三月),此时苏联正在暗中游说美国,搞冷战解冻,企图与华府合作,在对华纠纷中从事「根本解决」。苏联之所谓「根本解决」者,便是取得美国谅解,把刚开头的中国原子工业,一举炸平也。为此苏方在对北京交涉中,亦不隐瞒,有时甚至作公开恐吓。毛公「家里光棍,一里侯」,大言不惭,牛皮通天,一再扬言,帝国主义只是个「纸老虎」。可是那时俄美两帝,真的要携起手来,用联合空军(像他们近年在科索伏的干法),把我们的罗布泊炸掉,您老毛能吹个屁?其实,毛公左右开弓,大骂美帝苏修,也是色厉而内荏也。且再回头看看,一开五八年由毛公在北戴河亲自指挥的「八、二三金门炮战」的经过便可知其大略。

  原来在一九五八年夏,毛公正在推动「高级化」,如火如荼之时,老人家或许想的是攘外可以帮助安内,乃不声不响地,组织了一出「炮打金门」的闹剧。从八月二十三日开始,出其不意的对国民党军所防守的大小金门岛阵地,万炮齐发。一日之间,国军阵地,往往落弹在十万发上下。如此连续十余日,眼见守军补给困难,金门解放,就在旦夕。台湾蒋氏父子不得已,乃援引「中美协防条约」向华府乞援。因此在双方炮战最高潮时,艾森豪威尔威尔总统乃密令以美军中的最新武器的「原子炮」(atomic howitzer)运上金门前线增援。当时主其事者,副总统尼克松也。尼氏固知原子武器不可轻用,乃故意泄密,暗示毛司令员,足下之百万发巨弹,固不敌艾帅之一尊小炮也。主席得报大惊,好汉不吃眼前亏,所以毛公才为「人道」着想,改连续炮击为「单打双歇」云。

  【笔者附注:关于美国以「原子炮」增援金门事,台美双方公私史料,均有实据。只是何以有炮未放?台方则归功于老蒋总统,说蒋公不愿以美国原子弹炸死中国同胞,手令不许开炮。此说可信,亦不尽可信。因此时蒋夫人适在美国,在电视新闻中,有记者问蒋夫人,美国若以原子武器炸中国,中国人民将有何种反应?夫人答曰,中国人民久苦于共产暴政,「将会欢迎美军之动用原子武器」,云云。这次电视访问,笔者便在当时的电视节目中,亲见亲闻。其时华裔小区对此一新闻之反应,见仁见智,也颇为热烈也。至于有炮未放的真正原因,还是毛氏突然改变战术,变不断炮击为「单打双歇」的结果。毛司令员何以来个功败垂成,停止炮击?那就是尼克松故意泄密的结果(尼氏此一暗示为毛氏所领悟。英雄识英雄,这显然就是他二人神交的开始)。再一点,就是北京也曾援引「中苏友好条约」,乞援于莫斯科,而为赫鲁晓夫所婉拒的结果。笔者有暇,当为中国国际关系立一专篇,再细论之。此处限于篇幅,就说到此为止吧。】

  毛周病危,小平复出

  中美解冻的另一正面影响,那就是它导致邓小平的二度回朝,因为四老帅原与邓皆是一样的被打倒的对象。只是邓某情节较重,被视为仅次于刘少奇的第二号走资派「司令」,下放劳改。其它四人只是「靠边站」而已。如今靠边站者已悉数回朝,重据要津,则小平案情之递减,亦可能在意料之中也。果然在「九.一三事变」之后,毛周二公都生了绝症(毛生的是罕有的「内侧纵索硬化症」;周生的也是少有的「三癌并发」),二人体力上都不耐繁剧了。毛是全国的最高统帅,而唯一副统帅和法定接班人又已叛国亡身,代替无人,也就算了。可是周总理却是全国的「总管家」,不可一日无此君也。然当时遍观全国,有其才智,有其经验,而能举重若轻,胜任愉快,代拆代行,足能代替老周者,邓小平之外,实鲜有第二人。小平因此在江西劳改三年之后,乃蒙尽赦原罪,于一九七三年三月,二度回朝重掌政柄了【详见下节】。

  邓小平(一九○四-一九九七)是人民中国唯一「命大」、而能禁得起「三起三落」的戏剧化的领袖,他这次复出也是充满戏剧性的。小平虽然是连个中学教育也没有完成的草莽英雄,但是此人天才横溢,文武兼资。年方十六,往法国「勤工俭学」时,便卷入共产革命。俄国受训归来,年方二十三就当上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总书记(编者按:或作中央秘书长)。当他身畔的伙伴,成批的被蒋介石捉去枪毙了,小平命大,独能漏网。一九三三年小平潜往江西服务时,适逢国际派当权,彼此观念不投,小平被夺权下放边区,是为邓氏平生有名的「三起三落」之「第一次起落」也。此后朱毛红军「长征」两万五千里,小平「跟着走」【见小公主毛毛着「我的父亲邓小平」】,也征到陕北。抗战期中在八路军和敌后「民主根据地」中迭任要职。解放战争时,竟能与独眼龙刘伯承,合将二野,打赢淮海战役,进占南京,横扫西南,威震全国。五十年代初期被老毛看中,调回北京。不数年便再度出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一九五九年赫鲁晓夫访华,在临别酒会上,毛泽东曾暗告赫氏,那个「小矮子」非池中物,能力非凡,将来可能接他的班。说得赫秃大惊,忙持香槟专访联络,备极亲昵,而「小矮子」不知也【见赫氏回忆录】。其后中苏共在意蒂牢结上闹分裂,邓小平这位中学未毕业的马列主义理论权威,竟能代表中共远征列宁故都,大打其理论官司而名扬国际。可是枪打出头鸟,文革一起,毛泽东要「炮打司令部」【详见上章】,他这个矮司令,一下就被打得灰溜溜,不久就被送到江西的「五七干校」去劳动改造了。是为小平之「第二次起落」,时在一九六六年,距第一次起落,已三十三年矣。

  须知在人民中国里,能被毛泽东封为「司令」的,都非等闲之辈也。这种「司令」,如一旦被下放劳改,简真是林冲发配,凶多吉少。一九六九年小平被发配江西,便是如此。因江西革委会主任程世清倾向林彪。小平如落人程某之手,就不得了也。事为周恩来所知,乃连夜急电江西地方当局,严令保护。才为小平留下一条小命。【参见上引「细说周恩来」,页七五四,「尽心竭力护小平」。】可是他底上级「司令」刘少奇,就没这么幸运了。刘被留在中南海的牢室之中,迨被磨折至死亡边缘,始被专机送往开封就死。因此纵有门生故吏、同志旧友,想临场抢救也为时已晚矣。主席笃定要他惨死,就不能幸免了。悲夫,关于小平的「第三次起落」,那就是周恩来死后之事了,下节再续叙之。

  周恩来为邓小平巧妙平反

  周恩来在江西救了小平一命,再由江西把他弄回北京,二度官复原职,也是十分戏剧化的。事缘人民共和国发展至此,当年开国功臣,今日白头老帅,纵能幸免于人为的斗争之灾,终难逃避自然的凋零之果。那位搞出「二月逆流」(一九六七年二月公开「否定」文化大革命)的英雄陈毅,终因癌症辞世。陈因曾与林四为敌,死后应有的「告别仪式」,原被安排得十分低级。孰知事机不密为毛公所知。他老人家轸念故旧,闻讯乃自病榻上一跃而起,来不及更换睡衣便赶来八宝山参加丧仪。【见张玉凤自述】因此这项「低级」的丧仪,乃于顷刻之间,变成了特级的追悼大会,弄得天下小乱。

  当陈总的遗孀,哭成个泪人儿,连连向主席请罪,抱怨亡夫,「不该也反对过主席」主席闻言心有不忍,也自含泪告诉这位年轻貌美的未亡人张茜说,陈毅和邓小平的情形,与刘少奇不同。陈毅和邓小平虽也曾反对过他,但那只是「人民内部的矛盾」,不算什么。不像刘少奇的反对他,那是「敌我矛盾」,不能饶恕也……。主席固言之无心也;陈夫人张茜,亦听之无意也。想不到在一旁侍立的周总理也听到了。事后周乃悄悄地告诉这位未亡人及其子女,主席的话是封她亡夫亡父的嘉许和平反,劝陈家上下,把主席之言「传出去」张茜果然就大大的转述一番,弄得全国皆知。陈故元帅固然因之死有余荣,待罪江西的劳改犯邓矮子,也就随之平反了。可能也是得到周总理的暗示吧,小平就向主席写了两封信,表示想戴罪立功,虽然年已六十八岁了,精力犹旺,在主席的领导之下,还可以为党、为人民,继续服务。主席读信大悦,小平就于一九七三年三月,二次奉诏回京了。

  返京之后,小平立即恢复原职,任国务院副总理。同年八月,中共十全大会时,邓又晋级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十二月又被提升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一九七四年十月,周总理病危住院,毛再提升小平为国务院第一副总理。对中枢大事,代拆代行。一九七五年一月五日,四届人大时,小平再被升任为军委副主席,兼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旋即擢升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真正的成为林彪以后,最有实际权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副统帅了。朋友,主席这次对邓的提拔,可说是仁至义尽了吧。而小平这次所表演的「二进宫」,将来也可以上得舞台吧?

  批材、批孔、批周的理论与实际

  因此四人帮在林彪灭门之后,强有力的造反派,便只此一家了。如今革命造反派所致力的文化大革命,既已扫尽了一切牛鬼蛇神,夺权成功,掌握了政治局,也打下了天下,主席年高病危,他们就计划由江青接主席之班,而以张春桥代周组阁,继任为国务总理了。旴衡当时政局,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发展。但是革命不是请客,政敌不打不倒。如今境外既无国际危机,国内亦鲜有争权劲敌,毛主席显然是想在培植四人帮和计划传妻的同时,也做点思想工作,把党内根深柢固的右派思想压一压,好让左派顺利接班,因而在「十全大会」开幕之前,于一九七三年五月,也就是邓小平奉诏返京约两月之后,「十全大会」开幕的三月之前,毛主席就开始构想了一个「批孔运动」表面上是一种学术性的反儒家,尊法家的思想斗争,他老人家并特地为此做了一首批评郭沫若所著「十批判书」的律诗来,让大家学习。

  「十批判书」是一九四五年,郭沫若在重庆出版的论史名著。为的是对大独裁者蒋介石指桑骂槐,书中曾把「焚书坑儒」的秦始皇大大的批判了一番。如今在人民中国里的大独裁者已经不是蒋介石,而另有其人了。大力崇法、反偏、尊秦的毛王席就要说十批不是好文章了。为这一大反周公、孔子的新运动造势,毛乃于一九七三年八月五日,写了一首即兴的律诗,全文如下:

  读「封建轮」──呈郭老(一九七三年八月五日)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待商量;祖龙虽死魂犹在,孔学高名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制,「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将子厚反文王。【见前引刘济昆编,「毛泽东诗词全集详注」,页二九六。】

  这首诗最能看出,毛泽东的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在这首诗中,他是绝对肯定中国历史上第一号大暴君和大独裁者,来为他自己的行为辩护。他竟然把中国史家诅咒了两千多年的「焚书、坑儒」,说成是「事业」。在不同的场合里,毛也曾一再自炫,秦始皇「坑儒」,只坑了四百六十几个「儒生」,他所坑的高低级知识分子,实在是百千万倍于秦始皇,相形之下,秦始皇实在是小儿科。

  再者这首诗写于他扶植四人帮至最高潮的「十大」期间;也是四人帮承旨发动「批林、批孔、批周运动」,把矛头指向「一代大儒」的周恩来的牌底。毛特地写这首政治诗,来为此一「批周夺权」的运动造势,是昭然若揭的。因此从四人帮的角度看来,一旦周公被逼让位,总理由春桥继任,毛主席自会顺水推舟也。加以主席也身罹痼疾,余日无多,旦夕身亡,则人民中国就是「武后」的天下了。这显然便是毛夫人一伙的如意算盘。因此四人帮在十大以后的活动,就更为猖獗了。

  在上篇我们曾略叙「文化大革命」的故事,和它的前因后果,一言以蔽之,它底「前因」便是毛刘两主席的权力斗争。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他二人之间,也有思想问题的隔阂(毛是个疯狂的极左派,刘则是个比较务实的社会主义者);但是思想的问题,他二人是可以用理智来协调的。只有权力斗争,才会弄得非你死我活不可。毛泽东显然是有感于自己的大权旁落,非要向刘少奇把政权党权,全部夺回来不可。这分明就是他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最主要的目的。这个结论,不特是海外隔洋观火的历史家和政论家,几乎完全一致的看法,纵是在大陆上,身历其境者的认知,也是大同小异的。文革后不久,一位「毛主席的小同乡」,湘潭籍的省级高干,就曾向返湘探亲的我的朋友任先民、何庆华夫妻教授自豪地说:「我们湖南两位主席斗一斗,中国人民死了几十万。」【见何庆华着,「红星下的故国」,页二四六。】其实这不是某一省的高级干部的看法,全国各省人民的意见,几乎无不皆然。在这场权力斗争中,刘是服输的。他曾向毛告饶乞命,请求老同学、老同志、老同乡、老朋友高抬贵手,饶他一条命,好让他「返乡务农」,但毛氏非杀之,甚至非残杀之不可。绝不心慈手软也。可是关于毛对刘的残酷杀害,到目前为止,大陆上的官私史家,很多都还把这一笔血债,上在「林四」的账上,而不及于毛,这分明是为尊者讳。他们何以如此呢?其原因盖有二端。第一是,大家现在都还在靠毛的遗产吃饭,不能不饮水思源。第二便是,三千年来,「天皇圣明,臣罪当诛」,这个崇拜权威的「酱缸文化」还在继续作邪。在我国史上,帝王专制时代,「海瑞骂皇帝」,三千年来,只此一人也。因此一般史学家,纵在转型末期,思想上硬是出不了「三峡」。我们说,毛泽东的政权是「帝王专制传统的回光返照」;如今改革开放又已二十年了,中国历史哲学的发展,仍然未能完全脱离其老窠臼也。但是,朋友,稍安毋躁,一个崭新的「中国文艺复兴」已近在眼前,那才是真正「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时候。这也是个任谁也逆转不了的历史上的「必然」啊。中年以下的读者,自会目睹之也。

  至于文化大革命的后果呢?那就是「林四」助纣为虐者,恶有恶报,与纣同诛也。不过林彪元帅之惨死,与贺龙元帅与彭德怀元帅之惨死,有异同乎?曰,其死者一也;其「惨」者,亦无殊也。然在今日大陆上官私史家(包括我的老友「文革十年史」的作者严家其、高皋伉俪)笔下,则有君子小人,圣贤禽鲁之别,何也?贺彭两元帅之惨死,死于冤狱,死于奸臣秦桧之手,故国人悲之。而林元帅,则是助村为虐,指鹿为马的赵高也、李斯也;恶贯满盈,死有余辜,故国人恨之也。可是,朋友,您如置身于巫山之巅,俯看三峡中之孤篷危舟,他们同是被暴君船长,投入激流险摊之受害者也。被投落水之方式,虽各有不同,而受害则一也。形势比人强,圣贤禽兽之别;君子小人之辨,史家落笔,能毋三思?

  「四人帮」只是几个黄门佞幸

  至于「四人帮」的作用,在今日人民政权的历史纪录上,虽然是被过分的强调了。其实他(她)们(在中国传统史学上)只是一个好权、无知而泼辣的皇妃、才人、美人,窜升皇后,伙同三个黄门佞幸,被她底爱人皇帝,蓄为鹰犬,纵容他们去咬人伤人罢了(事实上江青也是以此自况的),但是他们「狗仗人势」伤人太多,一旦老皇晏驾,他们就必然成为过街老鼠了。其实归根究柢,鹰犬有罪,罪在朕躬也。把这小窝鹰犬,扩大成政治上一大夺权的「帮派」,强调他们的罪恶,以之作替罪羔羊,好为他们的王人公的恶行开脱,就不是春秋之笔了。

  记得在一九七六年九月,毛公在大陆上「崩逝」之时(「崩逝」一词是前一年蒋公在台湾死亡时,国民党所使用的名称,今姑借用之,亦是帝制传统「回光返照」之一例也),有一位川籍教授电话告我曰:「今后中国将是『女主当权』了。」我曾断然的说「绝不可能」。彼询其故。余答曰,搞历史的人只能根据既往的史例,对现实政治,作抽象的推测;不能学预言家作具体的论断也。数周之后,余又接教授来电说,你这个「铁嘴」说对了,江青被抓起来了。其实我当时对「毛泽东的老婆」前途的看法,只是觉得她和「袁世凯的儿子」一样,二人都没有继承大位的「历史条件」罢了。「袁太子」的故事,吾固熟知之矣。至于「江皇后」的下场,吾则但知其不会有好结果而已。想不到她夫人武后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