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剽界-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洹便在一片喝彩声中,捧走了“剪裁术最诡异的剽客”桂冠。 

  眼看“剽界十最”所剩无多,“沈三投”沈万删不觉焦躁起来。等到又一个助兴节目过去,唐娜一宣布“最具幽默意义的剽窃传奇”奖项时,立刻授意关鹏上台,向大家讲述了一段奇遇。关鹏本怕“脱女郎”花无叶认出他来,这时也只好硬着头皮上了台。 

  关鹏成了沈家的女婿,剽窃功力自然而然有了提高,他不再固守“轶事流”一派,而是到处出击。有一次,看到一篇叫《荒唐的闹剧》的文章,觉得非常好,立刻施展“原样糊贴功”,用“隐身法”投到另三家杂志社去。谁知岳父沈万删与他“英雄所见略同”,也看中了这一篇文章,也将内容原封不动地克隆下来,只是换了个题目,加上了自己的名字,抄了好几份,遍地撒网投了出去。结果有两篇稿子翁婿俩投到同一家杂志社去了,却分别到了两个不同的编辑手里。两个编辑都中意这篇文章,将它交给了主编。偏巧那天主编忙着赶飞机,就把各编辑交上来的稿子匆匆地浏览了一下篇目,全部签发了。经过打字、排版、校对、出片……诸般程序,谁也没留意这事,最后这两篇题目不同,内容一样的文章,竟在同一本杂志,同一期上刊登了出来。翁婿俩同时收到三百元的稿费和样刊,这才发现这么一件荒唐绝顶的事,笑痛了肚皮。更好笑的是,关鹏撒出去的那些克隆稿,有一篇竟投到原作者本人的手中。原作者同时还收到了两篇。原来还有其他人也看上了这篇文章,把它贩卖到原作者手中。原作者也是一家杂志的编辑,恰巧与同时刊登这两篇文章的杂志编辑相熟。弄清了这事以后,特意写了一篇叫《关于的荒唐闹剧》的文章。更为荒唐的是,翁婿俩将这篇文章也同样盗到其他杂志上赚了一笔。 

  关鹏讲完故事,殷切地望着唐娜,希望她给予帮助。沈万删站在九指老人的身后,轻轻地替老人敲着背,讨好之意溢于言表。九指老人拍拍他的手,以示安慰。 

  又有几人上台讲述他们的剽窃奇遇,都是各有传奇色彩。有个原样糊贴派高手,专从科普杂志上剪裁克隆各类小知识,常会有读者通过报刊社来寻求答案。什么样的都有。有求医问药的,有问鱼虾养殖的,有问机械修理的……把他当成了万事通。甚至还有人不远千里,跑上门来呢。有一次,从安徽来了婆媳俩,找到他家寻生男生女的宫廷秘方。原因是他将一篇传奇故事改写成散文,登在一家小报上,被她们看到。抱孙心切,就特意寻上门来,要花钱讨这配方……评选开始时,众人议论纷纷,各有偏爱,一时难分上下。关鹏、沈万删均感十分紧张。 

  九指老人示意沈万删把他推到台上。他端坐在轮椅上,面色肃然,夜风吹来,白须飘拂,别有威严。他用锐利的目光扫视了一眼台下,群贤霎时寂静无声。九指老人语调不高,但每一句话大家都听得清清楚楚:“刚才大家都听了许多剽窃佳话,的确难分轩轾,但若论幽默色彩之浓厚,我以为还是沈家翁婿的经历最为奇特,简直可以载入吉尼斯大全。不知大家以为如何?” 

  群贤见东道主定下了调子,一时无人出声。仔细一想,也的确认为这对翁婿的经历不但幽默,在那主流文人看来,更具有讽刺意味。 

  唐娜不失时机地举起话筒道:“我同意!有不同意的请举手。” 

  群贤愣了一下,刚有人要提反对意见,沈万删带头鼓掌。 

  关鹏跟着举手鼓掌,一边朝文亦凡、赵北方看过去。文亦凡只好跟着抬起手。 

  掌声稀稀落落地响起,犹犹豫豫的,终于连成一片。 

  关鹏意外获奖,备感荣耀。而沈万删仍有些神色黯然,以他“文坛四大怪才”之一的声望,本是有心角逐“天下第一枪”的,谁知两次都得了半个奖项,还比不上排名在他后面的“西长袖”欧阳袖,教他如何不失望。 

  看那“当今十大剽界之最风云榜”活动牌显示,“十大剽界之最”已经决出九个,最后一个不知是什么。场中十分安静,群贤都眼巴巴地盯着九指老人。唐娜笑了笑道:“最后一个奖项将颁发给‘剽界最友好的盟军’。先请欣赏芭蕾舞:《我是你们的朋友》。” 

  舒缓柔和的音乐声响起,一队剽友从拱形通道中翩翩舞出,身体随脚尖在台上打转。他们在台上舞动片刻,做出种种查阅、撰写、敲击电脑、发传真等不同造型,然后双手都向石壁洞口做出迎接状。追光灯照在洞口,一位编辑打扮的舞者,从拱形通道内独舞而出。这位舞者十分奇怪,一只眼睁着,一只眼闭着,有时似乎睡着,有时似乎醒着,有时又处于半睡半醒状态。这段舞蹈高明之处在于编导把哑语手势编入舞蹈:剽友百般献媚,投其所好,编辑比画出“我是你们的朋友”等等。 

  文亦凡啼笑皆非,不得不佩服天衣公司的创意。 

  群贤这时也渐渐明白九指神改的用意。“剽界”之所以渐渐能与“双流”分庭抗礼,其中“助剽为乐派”的朋友们帮了很大的忙。这派朋友跻身“双流”,却不似那些名门正派人心胸狭窄,不能容人。他们胸襟宽广,没有门户之见,没有正邪之分,没有真假之别,只认文、不认人,不管你是哪里抄来的,只要文章好就行。称他们为“剽界最友好的盟军”那是一点儿都不为过。再说,今天“助剽为乐派”就有杜瞳等几位代表在场,平时巴结还来不及,谁愿意得罪他们? 

  当下没等唐娜宣布结果,群贤就纷纷鼓起掌来,嚷道: 

  “恭喜‘助剽为乐派’的朋友荣获大奖!” 

  “你们的确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 

  有人打趣道:“你们最好把另一只眼也闭上。” 

  岛上骤然吹来一阵冷风,文亦凡打了一个寒战。他知道,真正的“妙手研枪”就要开始了,竟没来由地紧张起来。 






一一二




  76 

  已是更深夜阑。妙手岛之巅,七彩射灯像一支支巨笔,拼命地穿透夜空,疯狂地交错挥舞,企图在天幕上留下点儿什么。 

  花无叶伸了个懒腰,打着呵气道:“今天已晚,我们不如留个悬念,明天再继续吧。” 

  九指老人笑呵呵道:“写作人都是夜猫子,不能守更熬夜,怎么能在文坛上混?” 

  这句话倒是深合文亦凡的心意。群贤大多熬夜成习惯,此时正值亢奋状态,哪里肯去睡觉。花无叶想独自去,又舍不得错过这千载难逢的盛会。 

  一阵喧嚣过后,唐娜从壁洞内走出。她又换了一身绚丽夺目、光彩照人的晚礼服,充满激情地宣布:“本届妙手研枪特别奖项‘天下第一枪’,现在开始摆擂。参照比武规则,优胜劣汰,凡是自信能夺得‘天下第一’者均可登场……” 

  唐娜对比赛规则进行了详细说明。群贤情绪高昂,不少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尤其是那几个已经上了“十大剽界之最”的剽友,希图再度摘得桂冠。但看来看去,弄不清深浅,谁也不愿第一个登上场。 

  九指老人捻着雪白的胡须呵呵笑道:“怎么,没人敢上场?” 

  一个声音嗲嗲地高叫道:“哟——我来也——”群贤一听,就知道是“嗲秀才”赵北方。他高举着手中的U盘,风摆荷叶般走上台,道,“你们都怕,我不怕,我就来个抛砖引玉吧。这是我的新作,且看我剽功如何?” 

  唐娜接过U盘,插入笔记本电脑端口,他的文字立刻在电子屏幕上显示出来,供众人观赏品评。唐娜按住鼠标点击滚动轴,一页一页往下翻去。才几页,就听台下一片讥嘲声: 

  “这不是从《清水浊水》《这村那寨》《阿猫阿狗》三篇文章中剽窃的吗?” 

  “嘿嘿,剪裁之作。这样的水平也敢登台逐鹿,脸皮真厚!” 

  “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 

  “我看还是买块豆腐碰死算了。” 

  “‘剪裁店’徒有虚名。” 

  “……” 

  一片讥讽辱骂之声让文亦凡都觉得无地自容,赵北方却泰然自若。 

  沈万删听有人对“剪裁店”嗤之以鼻,生怕牵连自己,连忙随声附和:“你也配与我齐名,说什么‘南坊北店’,我真为你羞耻。”他哪里知道,关鹏每次从他这里学到点儿秘诀,就赶紧送给赵北方,一起参研,赵北方因此剽功大增,只是目前还欠火候。假以时日,“南坊北店”未必不能并驾齐驱。 

  欧阳袖瞪着鱼泡眼半开玩笑道:“沈老兄不要以大欺小嘛,他敢登台,至少勇气可嘉。要不,你也登台试试。嘿嘿,人家说‘南坊北店,皆擅铁面’,我就不信你只擅长‘面皮功’。”“文坛四大怪才”沈万删排名在他之前,他为此一直耿耿于怀,这次逮着机会,哪肯放过。 

  沈万删被激不过,昂然道:“恩师在此,哪有我说话的份。不过既然大家要瞧瞧,我也不怕献丑,权且向诸位请教。”其实他心中早已寻思过:四大怪才,自己排名第二;曲菲已逝,安靖又非道中人,欧阳袖只是长袖善舞,并无实际本领,现场比试,料他无处可以巧取豪夺;所虑者,只有师父一人。看这情形,师父是颁奖之人,自是不会争抢。本想看看形势再说,但争夺“十大剽界之最”时,自己出手太晚,两个奖项都只捞了半个。别人这一激将,他也就趁势而上。 

  沈万删拿出一只移动硬盘,长长的手臂隔着几张台子就把硬盘递到唐娜手中。看这情形,乃是有备而来。 

  唐娜将他的文章输入电脑,电子屏幕上立刻清晰地显示出洋洋洒洒的文字。随着页面的滚动,群贤为沈万删文章的浩瀚所震撼。文章立意深刻,结构奇巧,旁征博引,复杂多变,内容极是丰富。 

  沈万删素有杂家之称,实不是虚言。群贤仔细观读,一时竟看不出从何处剽来,个中只有三五高手渐渐看出点儿眉目。 

  文亦凡自练“过目神通”功夫后,阅读量何其广博,此时早已一目了然,只是他不肯点穿而已。 

  沈万删见场中一时静寂无声,心中甚是得意。为了这篇参赛文章,他是下了很大工夫的。以至于平时最为擅长的“原样糊贴功”也弃之不用,而是使出了当年师父传授的“化功大法”,普通读者根本无从分别。他连连拱手道:“请诸位品评品评,不吝赐教!”言似谦逊,意颇自傲。 

  台下忽然有人“嗤——”的一声冷笑,群贤看时,却是眯着一双小眼的朴之乍。他又恢复了原先那一贯万事不屑的神色,慢悠悠道:“就这等功夫,居然也称为怪才?” 

  沈万删神色不变,泰然自若道:“敬请阁下指教。” 

  朴之乍道:“你这篇所谓的《惑》,文意模仿的是《疑》,结构模仿的是《蛊》,文风模仿的是《酷》。” 

  沈万删脸上微微变色。 

  朴之乍这一开口,立刻给众人开了窍,不断有人看出破绽: 

  “我发现这里了……” 

  “这里,这里,还有这里……” 

  …… 

  有人讥讽道:“刚才他还瞧不起嗲秀才,原来也高明不到哪里去嘛。所谓怪,我看无非就是手特别长而已。” 

  沈万删脸上有些挂不住了,又发作不起来。 

  又有人骂道:“快滚下来吧,莫耽误了时间!” 

  沈万删在文坛一向受人尊崇,日子一久,就真以为自己是大腕了,谁知剽界同道根本就不拿他当回事。不觉涨红了脸,惭愧地低头下了台。 

  群贤都笑了起来:“人说‘南坊北店,皆擅铁面’,现在看来,沈三投‘手功’长于‘嗲秀才’,‘厚颜功’却远远不及。‘南坊北店’,那是各有千秋了。” 

  赵北方咯咯一笑,沈万删为之气结。 

  此时的夜空分外的明朗,月亮从浮云里钻出,清辉带着寒意倾泻在千岛湖上。千岛诸峰静静地漂浮在湖面之上,只有妙手岛之巅,人影幢幢,灯光闪烁,剽界的“妙手研枪”赛事正酣。 

  大名鼎鼎的“沈三投”一个回合就狼狈下台,群贤信心大增: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名家也不都是篇篇华章、字字珠玑。说不准自己一不留神,写出的就是一部《红楼梦》。君不见,好多作品成名前,作者自己哪敢确定优劣。成功,有时就是碰运气。 







一一三




  于是,又有不少人自告奋勇,登台亮相。有的明知夺冠无望,只图露一露脸、亮一亮相。 

  又有三五高手比过。此时人们方知浩浩文坛,茫茫剽界,果然是藏龙卧虎,高手林立。现在把众人逼下台的是刚刚夺得“剪裁术最诡异的剽客”桂冠的魔术师师洹。他出示的是两个短篇,叫《芦花飞时》《秋风起处》。文痴师桓因《谷风》而一举成名,师洹随即施展祖传剪裁术连续炮制《夜风》《晨风》《古风》《秋风》……而抢滩书市,一时鱼目混珠,叫人难以辨别。这次他到妙手岛自然是精心准备的,对着台下群贤道:“这两篇文章一篇是文痴师桓的新作,一篇是我的仿作,请大家分辨出来。” 

  群贤盯着石壁上的电子屏幕,反复琢磨,一时无法辨明真假。有几位高手细细揣摩,一会儿觉得这篇好像是仿作,那一篇好像是原作;一会儿又好像那一篇是仿作,这一篇是原作。争论半晌,还是没个结果。 

  唐娜走近文亦凡身边,轻声叹道:“风尘之中果然有很多奇人异士,想不到师洹家传的剪裁术这么厉害。你看出点儿什么没有?” 

  刚才电子屏幕演示文稿的时候,文亦凡就祭起“一心多用”的绝技,一面用“过目神通”把所有文字尽收眼底,一面从记忆库里迅速筛选出师洹的所有作品,进行比较、鉴别,早已恍然大悟,不禁暗暗佩服师洹家传剪裁术的厉害。他转眼向九指老人看去,只见九指老人的目光从群贤脸上扫过,正好与他四目相接。二人心神相通,在目光中完成了交流,均知对方已勘破其中的关节。听唐娜询问,便低声说给她听。 

  二人窃窃私语都被靠近他们的欧阳袖听入耳中。他自上了妙手岛以来,见剽界人才济济,高手林立,也颇有自知之明。但身在此间,以堂堂省作协副主席的身份,竟被他人盖过风头,毕竟不甘心。自己拿不出东西,就想勘破别人的破绽来显出自己的能耐。然而,上台的都是剽技高超之辈,虽然也看出有异,却不知异在何处。这时听到文亦凡的低语,心中恍然,生怕文亦凡先说出去,便不顾身份,猛地站起来,振臂高呼:“我知道了,我知道了。”见大家都回转脸看他,才感觉到自己的失态,“嘿嘿”一笑道:“我知道了。” 

  文亦凡、唐娜相视一笑,暗道:“我们的想法又被他抢去了。” 

  77 

  九指老人一捋雪白的胡须,笑道:“请欧阳老师说说看。” 

  欧阳袖一字不漏地转述文亦凡的话:“这两篇文章其实都是他的剽窃之作。绝妙之处在于,原作的语言只字未动,只是从原作者的诸多作品中,套用故事结构,剪裁语句,重新组合排列,这就保持了原作者的一贯文风。一般读者自然无从分别。”他是何等样人,一旦明白其中的奥妙所在,马上能举一反三,把师洹两个作品的出处一一道来。师洹垂头丧气地下了台。 

  九指老人微微一笑道:“欧阳老师果然好本事。”这句话让人很难听出是正话还是反语。九指老人做了个请的手势,道,“欧阳老师暂为擂主,请出示大作。” 

  欧阳袖鱼泡眼里泛起温暖的笑意,谦虚道:“今天群贤毕至,上有神改老兄在此,下有众位高人在座,我哪敢作此妄想,还是请真正的高手一展雄风吧。” 

  众人心中无不舒坦,均暗自赞叹:“都说这人长袖善舞,果然不假。他自知夺冠无望,又不能不露两手。如此既可全身而退,保全自己的颜面,又让人人舒服。无怪乎他混迹文坛,能青云直上,实在是文坛一如官场,在官场混惯的人到文坛上哪还不如鱼得水。” 

  欧阳袖全身而退,台上空了下来。群贤都想展露一二绝技,也即体面下台,却又不能重复欧阳袖的做法,一时冷场。主持人唐娜连叫数声,群贤面面相觑,无人再敢登台。 

  九指老人喟然长叹道:“唉,天下这样大,真正称得上高手的竟然这样少。”话音里充满无穷的落寞和孤独。他用鼓励的目光看向文亦凡,文亦凡低下头回避了。 

  唐娜看着文亦凡,正要说什么,忽然听到有人高叫道:“我的,天下第一的——OK?”声音很是怪异,一听就是中洋混合语。 

  群贤看去,正是美国剽友克弄·弗赖耳。 

  群贤中不少人暗自嘀咕:“洋人作文必定剽自洋文,我们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