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目 录 :::。。。
[卷首语]
庄稼人说诗..............................雁 翼
[好诗共享]
士兵................鲁伯特·布鲁克 傅景川 李 军 李安琴译
家园.................................樊忠慰
[开卷·大地]
乡村(组诗).............................王小妮
秋野(三首).............................心 芳
我遥远而又永在的乡村(三首).....................刘益善
太阳北上(组诗)...........................步九江
风吹草低(三首)...........................南山牛
[方阵]
现场(组诗四首)...........................张新泉
时间之叹(组诗四首).........................边新文
景象(组诗七首)...........................殷常青
她们及其他(组诗五首)........................刘 虹
祈祷书(组诗五首)..........................江一郎
玫瑰为诗人开放(外三首).......................康 桥
现居北京(组诗三首).........................凌 翼
一对找不到的比喻(组诗六首).....................熊育群
一厘米的忧伤(组诗五首).......................黄爱平
[快乐阳光·儿童诗选]
童话诗(组诗)............................傅天琳
春天很大又很小(组诗)........................王宜振
种子(外二首)............................王享良
天天快乐(外一首)..........................江 边
广场上空的风筝(外一首).......................赵明舒
小爬犁(外一首)...........................王 书
小麻拉的第一首诗(外一首)......................宋晓贤
在孩子的眼里和心里(二首)......................鲜 圣
小灯笼(组诗)............................卓 尔
冬天的土地(外一首).........................马诗博
小动物们(组诗)...........................陈子亮
[每月诗星]
河流的子孙(外十首).........................刘 歌
我的诗歌观..............................刘 歌
独立和自由的写作...........................小 海
[当代诗人群像]
当代诗人群像............................申 身等
[生命中的诗]
远山与闪电(组诗)..........................李建军
生命的另一片天地...........................洪 迪
[闪电花环]
珍珠港等..........................蔡克霖 王文海等
[旧体诗]
欧阳鹤诗词选(十首)等...................欧阳鹤 韩少锋等
[百家诗论]
十四行诗找到了儿童诗诗人金波.....................屠 岸
清澈,混沌,峰顶,冰山一角的巨鲸...................沙 克
[2005诗歌点将台]
诗歌:比激情更持久的力量.......................杨 克
走进诗歌的2005年.........................子 川
[诗歌演讲厅·在《诗刊》听讲座之十七]
诗歌:抵达事物核心的最近的路途....................彭 程
[中国新诗选刊]
对“威拉咖啡馆”的叙述等.....................李轻松 等
杂事集(组诗)............................徐 江
诗人自选诗..............................苏历铭
埃里希·傅立特诗选(九首)............埃里希·傅立特 马文韬 译
“布罗茨基诗群”三诗人诗选(三首)..........叶·莱茵等 刘文飞 译
庄稼人说诗
■ 雁 翼
诗人写诗,农人种庄稼,有多少相似?
我开始学诗,心怀神秘。得走进诗里,才从云里落到地面,明白了一些并不神秘的道理。农人要想庄稼长得好,就需勤奋地伺候土地,因为土地的肥瘦,决定着庄稼的肥瘦。假如诗人写诗类似农人种庄稼,那么,什么是诗的土地呢?
诗人的心灵!
故,需要诗人认真的伺候。
在农人心目中,土地不仅仅只是沙和泥混合的颗粒,而是千代万代祖先们的血、肉、骨、泪和喜怒哀乐的综合,才神灵般的神圣。
诗人心灵里诗的土地是什么成分构成?
写到这里,想起了我的老哥,日本侵略者打来的时候,他气闷得发怒了,说日本鬼子兵的大皮鞋,踏上家乡的土地,好像就踏在自己的胸脯上,便抗日去了。而当打走了日本鬼子后,他又回到故乡,还是伺候土地要紧。这是尽孝啊!他把自己变成了牛,对土地深犁细耙;又把自己变成雕花匠,锄草栽苗挑水浇庄稼。那样深情那样专意地伺候自己的心爱。我认为诗人也应当那样伺候自己的心灵。
前年,老哥八十岁,我回故乡看望,正遇上他大发脾气反对村人搞大棚生产地也像人,千年万代都是冬受冰雪冻、夏受烈日烤才健壮才不生病才种啥长啥!
儿孙们笑他守旧。
我却暗暗惊悟。诗人心灵土地,既要接受冰冻日烤,更要承受明枪打暗剑杀接受各种各样的耕耘,诗的土地才更肥沃。
写诗与种庄稼唯一不同的是,种子在土地里发育的时间,农人把种子播进土地,很快就会破土成苗;而播进诗人心灵土地的种子,可能多少年之后才会成诗。一九四二年为了打破敌人对抗日根据地的封锁,我们自己从土地上取碱土炼盐:“因为战士的责任,要求/血不能变淡/骨不能变软。”四十三年后我重访那片供我们炼盐的土地,想着当前社会人心的变型。“炼盐”的播种便长成了庄稼《盐碱地的诗》,最后三句是:
所以,我才特意走来,寻找
我的血我的骨我的民族
呼唤着的盐!
2005年3月14日
士兵
■ 鲁伯特·布鲁克 傅景川 李 军 李安琴译
倘若我死了,就这样想一想我:
有一片异国的田野,那里的某个角落那里,富饶的土地
将接纳更丰富的尘土。①一具尸体;是英国生他,养他,让他耳聪目明,
给他花朵让他爱,给他道路让他漫游,一具英国的躯体呼吸着英国的空气,
被河流洗涤,被家乡的太阳祝福。想一想,一切罪责消隐的这颗心
搏动在上帝的脑海中,英国赋予他的思想,同样归还那未知的永恒国度;那里有故国的风光和音响、节日般幸福的梦,
阵阵友人的笑声回荡;在英国的天空下那里有宁静之心的高贵的从容。
肖复兴解读:《士兵》一诗,是布鲁克的谶言。他真的死在一战之中,“那里,富饶的土地/将接纳更丰富的尘土。一具尸体;”
这是一首对祖国充满真挚爱的情怀的短诗。足以触摸到他怦怦的心跳,说祖国在心中,这才是真正的体现与表达。
“给他花朵让他爱,给他道路让他漫游”,“那里有故国的风光和音响,节日般幸福的梦……”这是从心底里进发的诗句,朴素,却充满情感,同时这样朴素的情感有了诗人独有的诗意的表述。梦因有祖国的依托才洋溢着节日般幸福,而花朵与道路这样最为普通的景与物,也因为是祖国的给予,才让人能够“爱”与“漫游”。
《士兵》,是布鲁克最美好的墓志铭。
栏目主持人:周所同
①“更丰富的尘土”即指尸体。《旧约·创世纪》第三章有这样的句子:“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鲁伯特·布鲁克(1887—1915),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著名的英国诗人。一战中,他担任皇家海军军官,在一次航海中因患败血症去世。《士兵》、《死者》均为当时被人传诵的名篇。他也由此而获得“战壕诗人”的称号。他死后被政府和社会作为为国捐躯的爱国青年的典范。
家园
■ 樊忠慰
乡情醉了溪水和田园
蛙鸣叫颤茅屋的星天
当阳光点燃大地
石头和游子也温暖
耕牛的汗珠湿了梯田
农人的脊梁金灿灿
谁的一生让勤劳丰满
饿不着肚子,披不完布衫
几捆干柴,半筐猪草,一把弯镰
割痛少年的夏天
没有人娶走流水
没有人嫁给青山
千年了,放牛娃竹笛横吹
暖了村姑和夜晚
大风刮过多情的山冈
狗吠瘦了红豆的家园
金片的阳光,洒下潺潺的流淌
洁白的月色,穿上树林的夜晚
太阳啊,谁能比我更富有
月亮啊,谁能比你更贫穷
乱草的坟墓
埋下人类的天父和亲娘
我是个路人
抱不住你颤抖的鸡鸣和花香
泉溪解读:认识云南诗人樊忠慰是在1994年,在《诗刊》上读到他的作品。那时候我青春年少,如痴似狂地热爱诗歌。他的诗歌,我手抄过,作为我民间阅读的诗歌选本。那么多年来,他一直坚持不懈地写诗,在全国各种大刊物上发表诗歌,在诗歌写作上赢得了一席之地。应该这样说,我不是喜欢他所有的诗歌。但有了这首《家园》,我们没有理由不热爱他。这首诗歌,句式严谨,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这还不是这首诗歌真正的亮点,亮点是——他给我们提供了温暖,在温暖的氛围里,呈现干柴、猪草、弯镰。生活中无法缺失这些要素,也是这些东西让我感受活着的温暖和幸福。无疑,这是一首古典、唯美、现代的诗歌,它体现了中国诗歌典雅的精神光芒。
栏目主持人:孙文涛
樊忠慰,男,云南省昭通人,作品散见于《诗刊》、《十月》、《人民文学》等各种大型文学刊物。著有诗集《绿太阳》。现居云南省盐津县,云南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
乡村(组诗)
■ 王小妮
耕田的人
那个人正扶着犁翻起那座山头。
他跟在牛的后面
他们两个正用力揭开土地的前额。
暗红的伤口露出来
能看见燃烧过后的红。
刑罚过后的红。
把疼痛默默挨过去的红。
矮小的耕田人忽然不见了
刚翻出来的红泥把他埋下山坡。
他的伙伴真挺起很大的头
好像另一个耕田人戴上了牛的面具
好像犁的前后两个亲兄弟。
烟草的种子还在麻布袋子里
劳动刚刚开始。
他们停下来
一高一低地咳嗽
后来,尘土蒙住脸,四周又静了。
麦苗们
成片成片的麦苗在山坡上发抖
越向上颤得越厉害
山快把自己抖碎了。
春天正借着风
向更远处传播着恐高症。
好像天的心里藏着透明的凶器
好像危险就要垂直刺下来。
有一束光在行走
太阳准备让绿色更绿。
麦苗正在流出害怕的胆汁
山头一个接一个传递着亮了。
麦子一直一直铺进乌黑的镇子
蒸在火上的馒头裂开了。
吃饱了的人出了门
拖起一条翻滚的红土尾巴。
红尾巴人领袖一样散步山尖上
天下胆小的好像只是麦子。
绿色的害怕和锄头有关。
和镰刀那道锋利的光刃有关。
和吃面粉的我们有关。
那个人摔倒了
老太婆穿着她最好的衣服
夹着比两个老太婆还要高的芝麻秆。
全河南最小的脚走上了田埂
那生了她,又嫁了她的村庄越来越近。
她被怀里的芝麻绊倒
忽然摔在自己家挺挺的桐树下。
活过两个世纪的老太婆
在树影的迷乱里鹅一样大笑。
整个村子都忍不住动了。
像游在乡村中的金鱼
老太婆扑腾着刚染过布的两只靛蓝的手
扑累了,照照很透亮的一汪天。
她的屋里存着最细最韧的棉花
架着最结实的织布机。
满院子晒着暖暖的新玉米
想到这些,她要在门口多睡一会。
芝麻都熟了,这季节让人踏实。
乡村原本应该是好的
庄稼白猫桐树和人都该享受好的生活。
提着落花生
她站着,两手提着刚出土的落花生。
那些果实,还穿着新鲜粉红的内衣
像婴儿,像没开瓣的荷花。
身后,一块田的距离
光光的立着她的五个小孙子。
他们的屁股上不是裤子
是快要僵硬的黄泥。
三块田的距离以外
坐着她已经不能行走的小脚母亲。
没有一个人移动,乡村出奇地安静
不知道他们在等什么。
落花生看到了最初的人间
一个挖掘者,五个小光人
远方还有一个苍老的。
泥土没完全落干净
花生有点伤心。
她站着,稳稳地像任何大地方的高房子
满园鲜花的房子
管风琴奏乐的房子。
乡村的水塘远远地跳着黑汽泡
她的心正向外亮着。
人说,那妇女是个信教的。
泥屋前举着灯的那个
这种晚上举着一盏灯多不容易。
风来了,他就不见了
风停止又现出来
护着那油灯飘摇出门的人。
十分小心地走,蹑蹑地转过了,两条街。
这么深,这么没人的夜里
只看见他火炭一样紧凑的五官
一小团谦卑的脸由着黑暗,向前游动。
那片泥屋有什么可照
容不下一头毛驴的石街有什么可照
这个世间又有什么可照的。
他不管,他不听那些,只是走
也许是黄牛生了,也许是妇人生了?
黑洞洞的世界,只有一捻光
只有时断时续的谦卑。
忽然什么也看不见了
村庄里的坡路,一直向下,要下很久。
在墟市上
灰蒙蒙的墟市
半天喘一口气的慵懒墟市。
两辆摩托车在加油
有一只猪被捆在街心
磨刀人刚擦掉满鼻梁的汗。
谁会想到那猪一转眼逃跑了
油黑油黑的,逃得真快。
少了哪个都可以,但是少不得猪。
抄刀的,骑车的,拿着称杆的
全镇都在追逃
满街穿黑衫狂奔的动物们。
猪的逃跑是今天的高潮
扔下了永远跑不掉的老镇子。
石板路又露出圆润的接缝
乌的瓦一层连一层
天光也亮了
窗前开裂的泥盆,仙人掌争着开紫花。
这个时候的墟市成了桃花源
感激宣战者,感激那些不屈从的。
穿裙子的稻草人
在这个国家的茫茫田野里
有穿裙子的稻草人。
它是唯一的一个
在古夜郎国的水田里微微斜立着。
城市淑女屋里出来的这件连衣裙
每一个夏天它都度过15岁。
它能飘能旋转,有时候还能飞一飞。
农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