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隐蔽出击 作者:李李-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报告站长,机要线路架设完毕。” 
  凌肃拿起桌上的电话,接通赵世开,“情况怎么样?” 
  “不妙。”赵世开说,“十个目标都已经被搬上船。有五个目标已经被搬上了客轮,三个被搬上货轮,一个被移到渔船上,还有一个上了水下观光潜艇。” 
  “水下观光潜艇?” 
  “是近两年搞起来的一个旅游项目,就是让游客隔着玻璃看海底风光。”赵世开解释说。 
  “哦,现在还有这种东西。” 
  “如果这些目标由船舶搭载离开海岸,我们很快就会失去追踪信号。”赵世开说。 
  通过辐射源追踪目标的有效探测距离不足五百米,目标被装到船上后,受船体钢板的阻隔,辐射源信号会被严重削弱,有效探测距离会进一步缩短,这一点凌肃十分清楚。 
  “我们要不要在船离港之前动手?”赵世开建议。 
  “不行,那样会打草惊蛇。”凌肃说,“我们的目标是胶卷,现在我们还无法判断那些胶卷到底和哪个目标在一起。只有船出海了,等到那些潜水设备能派上用场的时候,漱石夏子才会自己跳出来。” 
  南海舰队作战指挥部的参谋人员根据凌肃从赵世开那里取得的资料,把分别载有被追踪潜水设备的十艘船的位置在海图上详细标注出来。凌肃一边看海图,一边思考。 
  “如果你是漱石夏子,你会用什么方法逃走?”凌肃突然问秦茹。 
  “当然是最安全的方法。”秦茹笑着说。她扭过头问舰队司令:“在海上逃跑用什么方法最安全?” 
  “应该是潜艇最安全。”司令员说,“不过潜艇也有局限,不能在太浅的海区航行。尤其是他们不熟悉的海域。” 
  “您是说,它必须远远地在外面等着?”凌肃问。 
  “是的。必须要用别的交通工具把人运过去。” 
  凌肃一拍脑门,“看来这些潜水设备就是干这个用的了。你们看,”凌肃指着海图,“这几艘船的预定航线都靠近外海,如果漱石夏子从这些地方下船,依靠潜水设备完全可以游到公海和接应的船只会合。” 
  “在海图上看起来很近,在海里要游几海里呢。”秦茹小声提醒凌肃。 
  “所以敌人用于接应的船只一定就在这些航线附近。”凌肃坚持自己意见,他对舰队司令说,“司令员,请海军协助我们把这些航线附近的海上情况搞清楚,看看那里都有哪些可疑船只。” 
  “没问题。”舰队司令说,“锁定水上目标对我们来说并不难,但难的是锁定水下目标。” 
  “您是说潜艇?” 
  “是的。潜艇在水下,雷达无法搜索到信号,只有靠反潜飞机和舰艇搜索,那么大的范围,无疑于大海捞针。” 
  凌肃看了看海图,又看看秦茹,向她征询意见。秦茹无可奉告地朝他撇了撇嘴。 
  随着追踪人员不断报告船舶的位置,海军的作战参谋不断在海图上推动目标船只的图标。同时根据侦察标出十条航线海域所有的可疑船只。 
  “会是哪一个呢?”秦茹看着海图自言自语道。 
  “你说得对,漱石夏子不会游那么远。”凌肃若有所思地对秦茹说。         尾声 海上围捕(2)      
  “什么?”秦茹没有听清楚。 
  “我在想,如果是我,我一定不会选择一个让自己在海水里泡半天的逃跑方案,漱石夏子也一定不会。”凌肃说。 
  “我也觉得哪里不对劲,可一时又想不出问题在哪儿。”秦茹说。 
  凌肃扭头问身旁一位海军中校,“你觉得在海上使用哪种途径逃跑最安全?” 
  海军中校笑了笑:“我是潜艇出身,如果我要跑,一定选择潜艇。” 
  “潜艇?又是潜艇。” 
  “如果把潜艇和潜水设备配合起来使用,会让人防不胜防。”中校说。 
  “潜艇、潜艇、潜艇……”凌肃嘴里默默念叨着,“那个观光潜艇现在的位置在哪里?” 
  海军中校指着海图最下端的这个目标:“在这里。” 
  “这个观光潜艇的航线距离外海很远。”秦茹看着海图说。 
  凌肃点头。从观光潜艇的预定航线看,在航线上任何一处离艇,距离外海都有五海里以上的距离,如果单纯依靠潜水设备是很难游出中国领海的。 
  “站长,政委要和你通话。”凌肃的属下拿着话筒喊他。 
  凌肃走过去接过话筒,“什么事?” 
  “我们在十分钟前失去了那个观光潜艇上的追踪信号。”赵世开说,“由于海水的阻隔,观光潜艇出海时我们在海面上能够捕捉的辐射源信号就非常微弱,十分钟前,这艘观光潜艇的追踪信号完全消失,估计是潜艇增加了下潜深度的原因。” 
  凌肃皱起眉头,他沉思片刻,又看了看海图上装载被追踪的潜水设备的各个船只的位置。 
  “抓人。”凌肃说。 
  “可我们还无法确定漱石夏子的具体位置。”赵世开说。 
  “全部围起来!”凌肃果断地说,“合围的时候动作要慢一些,给船上的人留出穿上潜水服跳海的时间。” 
  “你是要逼迫漱石夏子自己跳出来。”赵世开领会了凌肃的意图,“可是那个观光潜艇怎么办?” 
  “潜艇的事交给我,行动吧!”凌肃说。 
  放下电话,凌肃找到正在听取作战处长汇报情况的南海舰队司令员,把失去观光潜艇踪迹的情况简要向他叙述了一遍。 
  “现在这艘潜艇去向不明,我们用什么办法可以找到它?”凌肃问。 
  “我们可以马上向这里派反潜飞机和猎潜艇。”司令员用手在海图上画了个圈,“目标大体方位明确,需要搜索的海域范围不是很大,我们一定能找到它!” 
  “那还等什么?”秦茹说。 
  司令员转过身对作战处长说:“命令部队封锁15号海区!派舰艇和飞机拦截那艘潜艇!” 
  “是!” 
  随着一声令下,两架反潜飞机紧急飞赴15号海区,对该海域进行密集搜寻。四艘在海中游弋的猎潜艇接到命令后立刻调转航向,也向15号海区驶去。 
  就在反潜飞机和猎潜艇紧急赶赴15号海区的同时,各地边防、海关、渔政部门的巡逻艇满载全副武装的士兵,分别朝着九艘载有被追踪潜水设备的船只合围过去。载有潜水设备的船只被勒令停船检查。士兵手持漱石夏子的通缉照片登上船,手持辐射源追踪仪的国家安全机关特工站在船上,密切关注着被追踪潜水设备的情况。 
  “什么?九套潜水设备根本就没有打开包装?”凌肃接到赵世开的电话非常意外。 
  “我让他们再仔细搜查一遍。”赵世开说。 
  “不用搜了,漱石夏子在观光潜艇上。”凌肃说,“那些潜水设备是用来扰乱视线的。” 
  “报告,反潜飞机发现水下目标。”一名作战参谋报告。 
  凌肃放下电话立刻来到巨大的海图前,“在哪里?” 
  “在这里。”作战参谋指着海图的右下方,“观光潜艇已偏离其预定航线,正向外海驶去。” 
  “命令猎潜艇迅速将其包围。军舰封锁15号海域,不准任何船只接近目标。”舰队司令下达命令。        尾声 海上围捕(3)       
  “是。” 
  凌肃对舰队司令说:“如果我没猜错,这艘观光潜艇已经被劫持,我们必须想办法让敌人离开潜艇。” 
  “有什么办法?” 
  “施加压力,同时网开一面。给敌人放弃潜艇,利用潜水设备逃生的希望。”凌肃说。 
  观光潜艇的壳体是用玻璃钢制作而成,在水下可以看到外面的一切。一艘艘猎潜艇在观光潜艇的头上哗哗哗地驶过,并不时投下手榴弹对水下目标进行警告。手榴弹的爆炸声非常响亮,吓得观光潜艇里的乘客一个个心惊肉跳。惊恐的叫声渲染着恐怖,恐怖的气氛招来更加惊恐的叫声。 
  如凌肃所料,漱石夏子正是在这艘观光潜艇上。观光潜艇的两名驾驶员早已被她收买,观光潜艇的乘客关键时刻可以作为人质,这是一个她认为非常完美的选择,但她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中国特工会这么快就发现她的行踪。 
  “怎么回事?”乘客们纷纷惊恐地质问潜艇的驾驶员。乘客们并不知道这艘观光潜艇实际上已经被劫持,正全速驶向公海,试图与公海上接应的美国海军潜艇会合。 
  漱石夏子强作镇定地坐在乘客中间,她是以观光客的身份上潜艇的。漱石夏子明白,现在要想摆脱中国海军的追踪,必须马上离开潜艇。她起身来到潜艇的驾驶室。 
  “大小姐,我们现在怎么办?”年轻的潜艇副驾驶员一脸恐慌地望着漱石夏子。 
  “我们必须分开,否则一个也走不了。”漱石夏子套上潜水服。 
  “大小姐,你不能这样扔下我们,你答应让我们去美国定居的!”年轻的潜艇副驾驶员再也无法控制自己。 
  “好吧,我成全你!”漱石夏子掏出无声手枪,一枪将年轻的潜艇副驾驶员打死在驾驶台前。 
  中年驾驶员见状“扑通”一声给漱石夏子跪下,“大小姐……” 
  “起来,我不会杀你的。”漱石夏子说,“你现在把潜艇开回码头,就说潜艇是被我劫持的。有这个死人在这里,他们一定会相信的。” 
  中年驾驶员见漱石夏子不杀他,立刻诚惶诚恐地爬起来,“谢谢大小姐,谢谢大小姐……” 
  漱石夏子提着手枪走出驾驶舱,用枪指着吵闹的人群大喝一声:“安静!” 
  乘客们被漱石夏子的警告吓得马上噤了声,面面相觑地望着漱石夏子手里的枪。 
  “我正式通知你们,这艘潜艇已经被劫持了。”漱石夏子沉稳地说,“谁动我就打死谁!” 
  “喂,你这样……”一个膀大腰圆的男人站起来。 
  “噗!”这个男人话未说完,就已经被漱石夏子开枪射杀在座位上。在乘客中引起一阵惊呼。 
  “谁不听话,就和他的下场一样!”漱石夏子说。乘客们被吓得缩成一团,大气都不敢出。 
  漱石夏子见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便提着枪返回驾驶舱。她把一个铝箱装进胶袋,又把胶袋牢牢地系在背上。中年驾驶员为她打开隔壁的舱室,漱石夏子在中年驾驶员的唇上轻轻吻了一下,“你不会有事的,外面的那些人都会证明你是被迫的。我们美国再见!”漱石夏子走进舱室,戴上潜水面具。 
  “美国再见!”中年驾驶员为漱石夏子关上舱门,为她打开升降口的放水阀。 
  海水缓缓进入舱室,潜艇有些失去平衡。中年驾驶员急忙来到驾驶台前把潜艇调整均衡。 
  海水进满舱室之后,漱石夏子打开升降口,像一条黑色的鲨鱼,嗖地一下游出潜艇。 
  猎潜艇的声纳兵从声纳站的荧光屏上发现了一个从潜艇上分离出来的回波信号,机警的声纳兵马上把这一情况报告给艇长,艇长又把这一情况报告给乘直升机赶来的凌肃和秦茹。秦茹命令直升机下降高度, 
  南海的海水非常清澈,阳光可以照到水下十几米的深度。飞机在天上就可以看清十几米深水中的一切。漱石夏子使用的是轻潜水装具,不可能潜得很深,所以她在水中的一切行动,都被直升机上的凌肃和秦茹看得一清二楚。      尾声 海上围捕(4)    
  直升机遵照秦茹的指示悬停在漱石夏子潜水海域的上方,凌肃和秦茹穿上潜水装具,同两名强悍的海军潜水员一起跳入漱石夏子前方的海面。猎潜艇也放下小艇配合潜水员。一场水中追逐开始了。 
  水下的漱石夏子忽然发现前方出现两个黑影,定睛一看,是两个和她穿着同样颜色潜水衣的潜水员。这两个人正是凌肃和秦茹。 
  漱石夏子从腰间拔出潜水刀。凌肃和秦茹也拔出潜水刀。漱石夏子用力向凌肃刺去,凌肃用潜水刀猛地向外一拨,漱石夏子刺了个空。一旁的秦茹顺势游到她身后,一刀割断她的氧气管,漱石夏子顿时失去战斗力,本能地挣扎着迅速蹿向水面,手中的潜水刀也在慌乱中丢掉。 
  漱石夏子刚一露出海面,立刻被猎潜艇放下的小艇包围。紧随其后追上来的两名海军潜水员一人抓住她的一只胳膊,将她夹在中间。漱石夏子不甘心束手就擒,奋力挣扎,却动弹不得。凌肃和秦茹这时也钻出海面,游到她的背后,秦茹用潜水刀割开漱石夏子背上的胶袋,取出那个装胶卷的铝箱。 
  “你输啦!”秦茹对漱石夏子说。 
  见大势已去,漱石夏子终于停止了挣扎,她骄傲地昂着头,被海军战士押上一艘猎潜艇。 
  公海中等待接应漱石夏子的美国潜艇通过潜望镜目睹了眼前发生的一切。 
  夕阳中,中国海军编队胜利返航。甲板上,秦茹对凌肃说:“你要不要下去见一见她?” 
  凌肃犹豫了一下。 
  “下去看一看吧。”秦茹通情达理地说。 
  “不必啦。”凌肃果断地摇了摇头。 
  “想听我讲一个故事吗?”秦茹问眺望着大海的凌肃。 
  “什么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只痴情的老鼠,无法自控地爱上了一只年轻美丽的猫。一天,它鼓起勇气来到猫跟前表白自己的心迹。但猫说:不可能的,我们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我们是天敌……”       后记(1)     
  前不久,我写了长篇小说《隐形追踪》,现在,我又写了一部《隐蔽出击》,正好可以一起拿出来接受读者的检验。关于创作反间谍小说的一些看法,我已在《隐形追踪》的后记中说过了,但是为了让没有看过《隐形追踪》的读者了解作者的苦衷和用心,这里有必要再重复一遍在上一部书后记中说过的话: 
  按说,小说写完了,孰是孰非该由读者去评说,作者不必再拖这么一个“后记”的尾巴。但是有时还必须做些“画蛇添足”的事情,不然就可能出点什么麻烦。 
  小说正式出版之前,很多朋友传看过书稿,除了说些“故事很好看”之类鼓励的话,几乎都善意地提到几点注意事项,比如:是不是应该把书中写到的美国等国家用英文字母代替,免得引起“国际争端”。我想来想去,还是决定不用字母,不然就太“假”了。小说就是要把虚构的故事写得让人觉得像真的,引人入胜。如果书中不断出现用字母代替的国名,等于在不时提醒人们:你别看了,这是假的! 
  我手头有一本美国当代最优秀的军事小说家汤姆·克莱西创作的《追踪“红十月”号》,讲的是美国海军核潜艇和苏联海军核潜艇在海底追杀的故事。小说出版后,在美国引起轰动,连续7个月被列在《纽约时报》最畅销书的名单中。它不只是吸引了一般读者,还吸引了许多美国政府官员和国防部的高级将领,就连很少看小说的美国总统里根,也兴致勃勃地读完了这部40多万字的小说,称它是一部非常好的小说,并请作者到白宫共进午餐,还告诉作者他如何被小说吸引,拿起来就放不下。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除了小说情节设置吸引人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那就是与小说所写的对手是苏联有很大关系。试想,如果对手不是苏联,而是苏里南或者索马里,那会是什么效果?岂不如同大象踩蚂蚁一般没意思?所以,即使是假想敌,也要找个强有力的对手才能显示自己的不凡。《追踪“红十月”号》出版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来还拍了电影,那时苏联尚未解体,一部几乎风靡全世界的小说和电影,苏联人不会不知道吧?可谁也没听说苏联人因此向美国人提抗议。人家知道,那不过是一部艺术作品而已,不必大动肝火。相比较之下,我们中国人的神经就要脆弱得多了,如果有人说我们几句风凉话,就要感冒打喷嚏。这回我给英雄的中国特工安排了一个强对手——美国中央情报局特工,但愿不会惹出麻烦。也许人家美国人还没做出反应,倒是我们自己先神经过敏了。 
  还有人提出,书中的中国特工有时骂人说粗话,怕有关部门说歪曲和丑化中国特工形象。我不理解,为什么人家可以拿总统开涮,我们写个特工有点说粗话的缺点就不行?我认为,艺术形象必须要有个性,不能要求所有的人物一出场都温文尔雅。我认为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最成功的艺术形象不是忧国忧民的梁三喜,而是怪话粗话连篇的靳开来。为了维护本书人物的个性特征,我保留了那本来就很少的粗话。希望能得到有关人士的理解和谅解。 
  另外书中个别地方写到中国特工在情急之下,不得已采用了一些“过格”或者说“违规”的做法,也有人建议删掉。我思忖再三,觉得还是不必让作品中的人物那么循规蹈矩。只要不是正面提倡和张扬那些做法,也就不该将之视为“异端”。我不知道美国的巴顿将军在生活中是什么样子,但我看美国电影《巴顿》,觉得正是他的那些时常“出格”的行为使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