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濩音护,波落,即廓落,大而无用之意,居然,犹果然。
'五'契阔,犹辛苦。
'六'《韩诗外传》卷八:“孔子曰:学而不已,阖棺乃止。”阖棺即盖棺。诗意是说“死而
后已”。
'七'凯音记,希望之意。豁,达也。是说只要不死,总望达到自己的志愿。
… 页面 42…
'八'穷年句是说一年到头都关心人民。
'九'翁字外示尊敬,实含讥讽。弥,益也。旁人越是笑我,我却越坚决、越慷慨。
'一○'比唐玄宗。玄宗初期曾出现“开元之治”,李白亦尝称玄宗为“圣明主”。
'一一'永诀是长别。
'一二'这以上四句是比喻的说法。廊庙具,比喻朝廷百官很多都是栋梁之材,构造大厦难道
就少我这块料?但我的忠君爱国,出于天性,就象葵花的向日一般,所以总想为国家尽点力。《淮南
子·说林篇》:“圣人之于道,犹葵之与日也。虽不能与终始哉,其向之诚也。”后来诗文多葵藿连
文。藿是豆叶,葵向日,藿并不向日,这是一种“复词偏义”。把自己的忠君比作葵花的向日,这里
有着杜甫的阶级烙印和时代烙印。
'一三'蝼■辈比那班自私自利奔走干谒的人。顾惟,犹言转头一想。
'一四'大鲸是自比,应前“窃比稷与契”。胡为,为啥要。渤,渤海,海水溟溟无涯,故称溟
渤。二句自嘲自怪。
'一五'以兹误生理,是说因此耽误了自己的生计。
'一六'是说以从事钻营为可耻。用一“独”字便见得从事干谒之流,天下皆是。干谒,指登
门求见,所谓“干谒走其门”,杜甫曾多次向权贵们投诗,究与干谒不尽相同。
'一七'兀兀,穷困之意。忍为句是问话语气,正是说不能甘心忍受。”
'一八'巢是巢父,由是许由,尧时两个隐士。毕竟不肯学他们的清高,所以说终愧。但并不
是真的感到惭愧,只是一种谦虚的说法。
'一九'节就是节操或意志,也就是上文的“白比稷契”。其字,杜甫自谓,不指巢由。
'二○'是说聊且以洒自消遣。
'二一'放歌,放声而歌。鲍照有 《放歌行》。愁绝,犹愁极。“破”一作“颇”,按《寄刘峡
州》诗:“会期吟讽数,益破旅愁凝。”则作破者是。
'二二'天衢,天空。杜诗“冰雪耀天衢”。中夜发,夜半动身。
'二三'音迭。嵲,山高貌,指上骊山。骊山距长安六十里。这时玄宗和杨贵妃正在骊山华
清宫,他们每年于十月到温汤避寒,所以有“御榻”的话。
'二四'蚩尤是黄帝时的诸侯,黄帝与蚩尤战,蚩尤作大雾。这里是把蚩尤用作“雾”的代语。
杜甫凌晨过骊山,正是晓雾未开之时。这句可能也兼影时时局的昏暗。
'二五'瑶池气,即温泉上升之气,鬱律,水气氛氲貌,唐玄宗诗:“远看骊岫入云霄,预想
汤池起烟雾,烟雾氛氲水殿开,暂拂香轮归去来。”可与此句互参。
'二六'《唐会要》:“垂拱元年置羽林军”,是天子的卫兵。相摩戛,言其众多。
'二七'殷,盛也。胶葛,天空广大貌,是说乐声彻云霄。
'二八'长缨,指权贵。郑嵎 《津阳门诗》云:“宫娃赐浴长汤池。”自注:“宫内除供奉两汤
池,内外更有汤十六所,长汤每赐诸嫔御。”仇注引 《明皇杂录》:“上尝于华清宫中置长汤数十,
赐从臣浴 (令本《杂录》无此四字)。”按《旧唐书:安禄山传》:“玄宗宠禄山,赐华清宫汤浴。”
则赐从臣浴盖实有其事。短褐,贱者所服。
'二九'彤是红色的装饰。彤庭即朝廷。张衡 《西京赋》:“玉阶彤庭。”《通鉴》卷二百一十
六,“天宝八载二月,引百官观左藏,赐帛有差。是时州县殷富,仓库积粟帛,动以万计。杨钊 (国
忠)奏请所在糶变为轻货,及征丁租地税皆变布帛输京师。屡奏帑藏充牣,古今罕俦,故上 (玄宗)
帅群臣观之,上以国用羊衍,故视金帛如粪壤,赏赐贵宠之家,无有限极。”这便是以下几句所反映
的历史事实。罗大经说:“彤庭数句,即‘尔傣尔禄,民膏民脂’之意。”
'三○'城阙,指京师。京师有阙,故得称城阙。
'三一'唐人称天子通曰“圣人”,是一种习惯语。筐篚,都是盛物的竹器。筐篚恩,是指夭
子将聚敛来的锦帛赏赐群臣的恩惠。
'三二'至理,即上句“实欲邦国活”。忽是忽视。
… 页面 43…
'三三'是说凡是稍有良心的朝臣,看见这种滥赏浪费的情形都应该为之战慄惶恐,因为这样下
去,是一定要出大乱子的。这以上几句,明刺群臣,实讽人君。
'三四'天子宫禁日内,亦称大内。唐有东内、西内、南内。内金盘就是宫中统治者所用的金
盘。卫青、霍去病都是汉武帝时的外戚,故以比杨国忠。
'三五'舞一作有。神仙是指女乐说的。唐人多谓美女为神仙。烟雾,形容衣裳的轻飘。杜 《送
魏佑之交广》诗:“侍婢艳倾城,绡绮轻(一作烟)雾霏。”可与此句互参。汉《郊祀歌》:“被华
文,厕雾縠。”这是最早用雾来形容衣裳的。唐人更是常用,如李白诗“云想衣裳花想容”;白居易
诗“浅色縠衫轻似雾,纺花纱袴薄于云”;李益诗“雾袖烟裾云母冠”等都是。玉质,形容其肌肤之
洁美。
'三六'这以上四句是用扇对法,即隔句相对。橙橘是北地珍贵的果品,他们都只随意吃,极
写贵族的豪华奢侈,以便为下文“路有冻死骨”作有力的对照。
'三七'这以上四句,束上起下。巧妙的同时也是大胆的根据“铁案如山”的事实来揭露当时
统治阶级以及一切阶级社会的罪恶,因而惑染力也是巨大的。“路有冻死骨”的路,不是一般的路,
乃是杜甫此刻所走的路,所以《杜诗镜诠》说:“拍到路上无痕。”荣,即指朱门。枯,即指冻死骨。
宫墙内外,一荣一枯,一生一死,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所以说:“咫尺异”。语重心长,发人
深省。”
'三八'北辕,是说向北走。官渡是泾渭二水的渡口。又改辙,是说过官渡后,又改道。曹植诗:
“改辙登高冈。”
'三九'群冰一作群水,非。极目是一眼望去。崒兀 (cù wù),高貌。
'四○'崆峒,山名,在甘肃岷县。泾渭二水皆从陇西而下,故疑来自崆峒。
'四一'写群冰来势之猛。《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
天柱折,地维绝。”王嗣爽说这是“隐语,忧国家将覆”。按王说甚有见。唐玄宗《春晚宴两相》诗
序云:“朕以薄德,祗膺历数,正天柱之将倾,纫地维之已绝。”即是以“天柱”喻国家。
'四二'是说桥幸而未被冲毁。
'四三'枝撑,是桥的支柱。窸窣,音悉率,桥动有声也、
'四四'异县,即奉先。客居故曰寄。
'四五'庶字深厚,有求之不得的意思。是说自己这番去探望妻子,即使不能解决全家生活问题,
但能一道过苦日子也是好的。
'四六'宁,岂能、哪能。舍,割舍。这两句是说,我哪能免掉一场悲痛,连邻居都为我伤心得
哭了。
'四七'卒音猝。秋收之后,粮食不缺,原不该有人饿死,然而穷人却仍然不免发生这种意外事
故,所以说“岂知”。即韩愈文所谓“岁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意。
'四八'杜甫出身于一个“奉儒守宫”的世家,享有免缴租税和免服兵役的特权。但从这种特
权上,诗人却进一步体会到人民的加倍苦难。
'四九'抚迹,犹抚事,指上幼子饿死事。犹,尚且如此。
'五○'平人,即平民。唐人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多改“民”为“人”,改“世”为“代”。
骚屑,动摇不安之意。刘向 《九叹》:“风骚屑以摇木兮。”固,更不待言。张话说:“不自忧,而
为天下失业者忧,是何心境?”
'五一'忧端齐终南是说忧虑烦多,千头万绪,堆积得和终南山一样高。辛弃疾词 “新恨云山
千叠”,与此同意,澒音哄。 《淮南子:精神篇》:“鸿蒙澒洞,莫知其门。”高诱注:“皆无形之
象。”这里用来形容忧的汗漫无边,以致不可收拾。所谓“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一结正与开首自
比稷契相应。——按《开元天宝遗事》云:“进士杨光远,性多矫饰,不识忌讳,游谒王公之门,干
索权豪之族,未尝自足。稍有不从,便多诽谤,常遭有势挞辱,略无改悔。时人多鄙之,皆曰:杨光
远惭颜厚如十重铁甲也。”又高适 《行路难》诗:“有才不肯学干谒,何用年年空读书。“足见当时
… 页面 44…
干谒成风,故杜甫有“独耻事干谒”之言。
… 页面 45…
后出塞五首 *
'一' '二'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 ?召募赴蓟门 ,
'三' '四'
军动不可留。千金装马鞭,百金装刀头 。闾里送我行,亲戚拥道周 。斑
'五' '六' '七' '八'
白居上列 ,酒酣进庶羞 。少年别有赠 :含笑看吴钩 。
* 这几首诗当作于天宝十四载 (七五五)冬安禄山反唐之初。目的在于通过一个脱身归来的
士兵的自述,大声疾呼的揭露安禄山的反唐真相,叫唐明皇快快清醒过来,并指出养成禄山反叛的原
因,即在于他自己的好大喜功,过宠边将,以致禄山得以边功市宠、形成养虎贻患。可是已经晚了,
人民的浩劫已成为不可避免的了。然而杜甫关怀祖国命运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感动的,此诗表现手法,
基本上和 《前出塞》相同,都是由一个从军的老百姓以正面人物出场,也都是从辞家写起,五首只如
一首。但由于强迫徵调与自动应募的不同,人物形象却很有差别。
'一'上句“有”字喑含讽意,揭出功业的罪恶本质。“旧丘”犹“故园”,即“老家”。
'二'召募,这时已实行募兵制的“扩(音廓)骑”。蓟门,点明出塞的地点。其地在今北京
一带,当时属渔阳节度使安禄山管辖。
'三'这两句模仿《木兰诗》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辕”的句法。
'四'道周,即道边。
'五'斑白,是发半白,泛指老人。居上列,即坐在上头。
'六'酒酣,是酒喝到一半的时候。庶羞,即莱肴。白居易诗“人老意多慈”,老人送别,只
希望小伙子能多吃点。
'七'别有赠,即下句的“吴钩”。“别”字对上文“庶羞”而言。
'八'吴钩,春秋时吴王阖闾所作之刀,后通用为宝刀名。深喜所赠宝刀,暗合自己“封侯”的
志愿,所以“含笑”而细玩。——第一首从军者自叙应募动机及辞家盛况。浦起龙说:“首章便作高
兴语,往从骄帅者,赏易邀,功易就也。”
'九' '一○' '一一'
朝进东门营 ,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肃 。平沙列
'一二' '一三' '一四'
万幕 ,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
'一五' '一六'
壮士惨不骄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
'九'洛阳东面门有“上东门”,军营在东门,故日“东门营”。由洛阳往蓟门,须出东门。这
句点清徵兵的地方。
'一○'河阳桥在河南孟津县,是黄河上的浮桥,晋杜预所造,为通河北的要津。
'一一'大旗,大将所用的红旗。《通典》卷一百四十八:“陈(阵)将门旗,各任所色,不得
以红,恐乱大将。”这两句也是杜甫的名句,因为抓住了事物的特徵,故能集中地表现出那千军万马
的壮阔军容,下句化用《诗经》的“萧萧马鸣”,加一“风”字,觉全局部动,飒然有关塞之
'一二'幕,帐幕。列,是整齐的排列着。这些帐幕都有一定的方位和距离。
'一三'因为要宿营,所以各自集合各自的部队。
'一四'因军今森严,故万幕无声,只见明月高挂无中。上句也是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令严”
的。
'一五'悲笳,静营之号,军令既严,笳声复悲,故惨不骄。
'一六'大将,指召募统军之将。“嫖姚”同“剽姚”,汉武帝时,霍去病为嫖姚校尉,尝从
大将军卫青出塞,故以为比。——第二首接上叙述在路上的情事,尚归美主将。
… 页面 46…
'一七' '一八'
古人重守边,今人重高勋 。岂知英雄主,出师亘长云 。六合已一家,
'一九' '二○' '二一'
四夷且孤军 。遂使貔虎士,奋身勇所闻 。拔剑击大荒 ,日收胡
马群'二二';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二三'!
'一七'“古人”“今人”都指边将说。重高勋,即贪图功名。《昔游》诗所谓“将帅望三台”。
因贪功名,故边疆多事。
'一八'边将贪功,本该制止,偏又皇帝好武,所以说 “岂知”。有怪叹之意。“亘”是绵亘
不断。
'一九'天地四方为“六合”,这里指全国范围以内,全国既已统一,便无出师必要,但还要孤
军深入,故用一“且”字。且,尚也。跟上句“已”字对照。
'二○'遂使,于是使得。承上“且孤军”来,貔,音琵,即貔貅,猛兽,这里比喻战士。边
将贪功,人主好武,这就使得战士们为了统治者的企图而拼命。勇,是勇往:所闻,是指地方说的,
即下文的“大荒”“玄冥”。《汉书:张骞传》:“天子(武帝)既闻大宛之属多奇物,乃发间使,
数道并出。汉使言大宛有善马,天子既好宛马,闻之甘心,使壮上车令等持千金以请宛王善马。”即
此“所闻”二字的本意。
'二一'大荒,犹穷荒,过去所谓“不毛之址”
'二二'《安禄山事迹》:“禄山包藏涡心,畜单于护真大马习战斗者数万匹。”诗句当指此。
'二三'玄冥,传说是北方水神,这里代表极北的地方。这两句要善于体会,因为表面上好象
是对皇帝效忠,其实是讽刺,正如沈德潜说的:“玄冥北,岂可开乎?!”——第三首是到蓟门军中
之后所起的反感。黄生说:“此章满口夸大,寓讽实深。”这一首很象《前出塞》的第六首,都是大
发议论的。从人物方面来说,是一个思想上的转变,由于实践,他已认识到 ‘封侯”的骗局和肮脏。
从作者方面来说,则是杜甫微露本相的地方,因为这里面有他自己的政治观点。
'二四' '二五' '二六'
献凯日继踵 ,两蕃静无虞 。渔阳豪侠地 ,击鼓吹笙竽。云帆转
'二七' '二八' '二九'
辽海,粳稻来东吴 。越罗与楚练,照耀舆台躯 。主将位益崇 ,
气骄凌上都'三○':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三一'。
'二四'上既好武,下自贪功,故奏捷日至。 《通鉴》二百一十七:“天宝十三载四月禄山奏
击奚破之,虏其王。十四载四月奏破奚、契丹。”
'二五'点破“献凯”只是虚报邀赏。两蕃,是奚与契丹;静无虞,本无寇警。
'二六'渔阳:郡名,今河北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