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底,原来你们都被曹操的八十万水陆大军给吓傻了。”周瑜冷冷一笑:“果真如此,那么今日召开这场会议根本就多余了。这些日子我虽在鄱阳训练水军,但对曹军虚实了如指掌。由于北京尚未完全平定,马超、韩遂仍不可小觑,所以这次曹操实际带来的军队,不过十五六万而已,所得荆州兵众,最多也不过八万人员,要这二十万大军是精兵倒也罢了,可是之前我已分析过,他们一来水土不服,二来彼此猜疑,犯了兵家大忌,人数虽众,亦不过纸做的老虎,不足为惧。”
他说着面向孙权,信心十足地朗声说。
“主公,这是击败曹操的大好机会啊。我有把握,只要与刘备联合,让我统领五万精兵进驻夏口,以长击短,以逸待劳,绝对可以大破曹军,管叫他们仓皇逃回北方,再不敢妄想江东。”
这时,始终操持沉默的黄盖突然开口。
“此事攸关江东存亡,你可不能妄言!”
周瑜昂首挺胸,傲然道。
“刘表虽精治水军,但我江东水军船舰经过改良,兵士训练有素,个个斗志高昂,绝不会输给他们。何况加上您与程公、兴霸(甘宁字兴霸)等猛将率领的精锐士卒,以及刘备麾下关羽、张飞、赵云的结合,还怕赢不了曹操老贼?”
程普听得热血沸腾,豪气干云。
“既然如此,我程某就陪公瑾赌这一把,杀他个片甲不留!”
鲁肃见状趁机起身,提高音量。
“我等愿在主公率领下,与曹操老贼决一死战。”
他的言论,立即得到黄盖等一班将领的大力支持,孙权于是起身激昂道。
“曹操老贼早就想取代汉家天下,只是顾忌袁绍、袁术、吕布、刘表和我孙权,才不敢轻举妄动。今日除我之外,袁绍等人俱已灭亡,如果连我也归降,岂不等于坐视汉室皇朝的灭亡?今日公瑾之言,正合我意,曹操亲率大军前来送死,这是上天对我们江东的眷顾,让我们有此良机歼灭他们。”
孙权越说越激动,突然拔出腰间配刀,猛力砍向面前的奏案,斩钉截铁地说。
“我与曹操老贼势不两立,诸位若再敢有归降言论,将与此案同。”
张昭等主降者,见大势已去,只得摇头叹息,颓然入座。
周瑜倒也不乘胜追击,反而放下高姿态,向他们一揖到地。
“日后面对强曹,还有许多需要子布、文表(秦松字文表)等人的协助,希望能不计前嫌,团结一致。”
张昭颇有风度地接受了眼前联刘抗曹的结果,只是心里仍有不甘,淡淡地说。
“届时若为曹军所败,我们可就成了江东的罪人。”
“我绝不会成为江东的罪人。请您安心让我放手一搏吧。”周瑜眼神充满坚毅。
“关于孔明———”鲁肃趁机趋前问。
“等会议结束,你们和我走一趟便是。”
在牢里,周瑜见到了从容不迫的诸葛亮,十分敬佩。
“孔明深处险境而仍如此镇定自若,真了不起。”
诸葛亮看一眼张昭,微笑道。
“我与张长史不过是一场误会。误会解开就没事了。”
“适前因为归降与否,对诸葛先生多有得罪,还请见谅。”张昭倒也敢作敢当。
诸葛亮闻言眼睛一亮,喜问:“如此说来,孙将军确定联刘抗曹了?”
“我们主公已任命公瑾为左督都,程公为右督都,率领众兵士与刘皇叔共同抗曹,我也被任命为赞军校尉,协助策划方略。”鲁肃点点头。
“我江东上下一心,决计与你们合作对抗曹军,因此要劳烦孔明代为引见刘皇叔,好共商大事。”周瑜微笑道。
刘备在樊口驻扎,日夜引颈盼望诸葛亮带回好消息,虽听说孙刘联合已经确定了,但还是传令士兵轮流守候江边,一见诸葛亮即刻回报。
这天,巡逻士兵发现一艘挂着孙权旗帜的大船正朝此而来,连忙飞快向刘备报告。刘备又惊又喜,吩咐开出一艘小船亲至江上迎接。
周瑜身着戎装,在鲁肃和诸葛亮的介绍下,终于见到刘备的真面目。
十四岁时,周瑜就从杜夔口中得知刘备其人,以后又不断听说,想不到二十年后,却相见于赤壁,来决定天下大势。
这一年,刘备四十八岁,征战半生,历尽艰险,但看上去却年轻许多。只有激情澎湃、前途光明的人,才会如此。他身高八尺,天庭饱满且极有光泽;双眉又长又浓,向上扬着;双耳垂得很低;眼睛里蕴藏着一种神采;嘴唇的轮廓很分明。只看着这五官,就是大富大贵之人。
刘备见了周瑜,先施一礼。周瑜急忙还礼。他对相术有几分研究,从刘备的脸上没发现一丝奸诈之相,只看到了忠厚谦让,还有一股英雄器量,令人肃然起敬。
他还听说,刘备投靠曹操时,曹操和他“出则同车,坐则同席”。他去投靠袁绍时,袁绍亲自到驻地外二百里迎接。然而,周瑜也未忘吕布之死和刘备对曹操、袁绍的背叛。由此可见,刘备将自己的野心埋藏极深,韬光养晦,深藏不露。
周瑜请刘备上座,十分尊敬。二人寒喧几句之后,就感觉到一种只有孙策才有的感染力。二人的相貌相差很远,言谈举止也大相径庭,却给人的感觉是热情、亲切和值得信赖。如果说孙策是一团烈火,那刘备就像一股春风,能把人心温暖。
大敌当前,首先要精诚团结。从刘备起兵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他东奔西投,艰苦创业,历尽风险,无安身立命之地,妻子儿女多次命悬敌手,但他却能始终如一,不折不挠。这种精神实在令人钦佩。吕布见利忘义,接连诛杀两个义父,杀死他也无可厚非。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刘备是汉室宗亲,反曹操也是舍小情而从大义。袁绍昏庸自负,成不了大事,刘备不跟随也情有可原,就像我不跟随袁术一样。
转入正题之后,刘备问:“曹操势大,江东共有多少水陆军抗强曹?”
周瑜举起右手比了个手势:“三万人左右。”
“这样恐怕少了些———”刘备闻言,显得有些失望。
“这些就很足够了,刘皇叔且看我周公瑾如何大破曹军。”周瑜淡淡一笑:“这滚滚的长江水,就是我们的百万雄兵。”
刘备仍半信半疑,转脸望向诸葛亮,只见他神情安定,朝自己微笑点头,于是再问。
“曹操随时都有可能渡江而来,都督可有破敌之计。”
“这个也请您放心,我已做好随时与曹军交锋的准备了。只是临战之前,我们两军要统一调度,相互配合。”
刘备闻言立即点头。
“那是当然,我二弟关羽的水军,就由都督节制,不听指挥者,军法论处。另外,我和大公子刘琦的陆军,也全归都督统领。”
周瑜见刘备如此干脆爽快,不禁称赞道。
“人称刘皇叔胸襟宽广,非常人可比,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公瑾十分感激。”
“都督言重了,毕竟孙刘齐心协力,合为一体,方能战胜强曹。因此关于调兵遣将,还请都督千万不要有所顾忌。”刘备连忙摇手。
周瑜闻言,便不再客气。
“那好,就让关羽的水军驻扎在夏口和汉阳,另派几队步兵分别驻守鲁山与平靖、武胜、大胜三关,护卫应城和应山,不让曹军有任何可乘之机。”
刘备见周瑜安排得宜,顿时信心大增。
“都督对水陆之战都了然于胸,令人既敬佩且放心。”
“好。”周瑜松了口气:“皇叔所需粮草和辎重,请开一个清单,我会尽数送去。”
“多谢都督。”刘备大喜。
统一调度之事达成协议后,周瑜话锋一转。
“有件事恐怕还得劳烦皇叔帮忙。”
“都督莫要客气,有什么我帮得上忙的,但说无妨。”刘备十分豪爽。
周瑜沉吟道:“北方人不习水战,曹操的数十万大军,不足为江东所虑,只是荆州水军训练有素,船坚甲利,令我很不安。皇叔,你在荆州素有人望,刘琦又和你在一起,若能把这六万水军拉过来,那我们就胜券在握了。”
“我和军师也想过此事,只是现在,荆州的水军由蔡瑁掌管。蔡瑁和曹操两家的渊源极深,关系密切。曹操占据荆州,曾经到蔡家拜谒过蔡瑁的母亲。”
对于刘备的回应,周瑜似乎一点也不惊讶。
“这六万荆州水军是我的一块心病!据我所知,荆州水军中,有两个德高望重的将领,一个叫王威,一个叫刘寿,他们若是肯临阵倒戈,至少会有一半水军相随。我还知道,大公子刘琦待他们有恩。刘表临终时虽然授权蔡瑁节制水军,但蔡瑁只会玩弄权术,一不会治军,二不能打仗,许多水军将领都不服他。”
刘备听了,一阵心惊。
周瑜远在吴郡,却对荆州的上层机密了解得如此详细,真是匪夷所思。我的秘密,他知道多少呢?在此之前,我只留意曹操,忽略了江东的英雄人物。他们都是新崛起的一代人,如孙权、周瑜、鲁肃等人。长江后浪推前浪,难道他们真的要取代我们了?也包括曹操。
刘备心里想着,竟然忘记回答周瑜的话。
诸葛亮忙把话接过来:“数年前,王威和刘寿是受过大公子的恩惠,但自从蔡氏一族把持荆州之后,彼此就很少来往了,这件事,我会再和大公子商量,看是否有可能进行煽动。”
刘备离开时,周瑜亲自送上岸,再骑马相送数里。在刘备的一再坚持下,他才止步,似乎是依依不舍。
回来后,鲁肃问他:“刘备如何?”
“他从小不喜欢读书,才能韬略不如曹操和仲谋,才学更比不上,但他的英雄器量,却是他们比不上的。”
鲁肃沉默了一会儿,转移话题。
“如今孙刘两军管理调度一事已无问题,接下来,就等曹操发动攻击了。”
周瑜点点头:“当初刘备逃离樊城时,曾经想攻取江陵为立足之地。江陵乃荆州重镇,水陆皆宜,且有许多军器物资。但是,曹操亦有此远见,立即派大军攻占江陵,将兵力单薄的关羽等人驱逐出来。对曹操而言,只要占据江陵,一旦时机成熟,便可挥军沿江而下,直扑江东。”
鲁肃眉头一紧:“长江沿岸可供曹军登陆的地点很多,如此一来,就很难掌握他们确切的攻击处了。”
周瑜微笑着,示意鲁肃进入舱内,摊开地图。
“如果我的判断不差,曹操应该会选择江夏郡赤壁的陆口登陆发动攻击。多年前,我曾与伯符攻打沙羡的黄祖时,对那里的地理形势做过一番研究:陆口与柴桑要地最近,曹军若在陆口登陆,就能经过蒲圻、羊头山、阳新等地,直扑柴桑,既省时且省力。再则,赤壁对面是乌林镇,有广阔平坦的野地,可容纳曹操十余万陆军,而乌林镇与汉水、夏水相接,最适合水军驻扎,加上乌林镇邻近江陆,水陆畅通,援兵和补给十分便利。”
“此处似乎不好防守,公瑾可有良策?”鲁肃视线未离开地图,忧心忡忡。
“我已知会水军沿江而上,到赤壁扎营了。”周瑜从容道:“地图上看不出,其实赤壁那段江面狭窄,即使曹军不在赤壁登陆,我们也能阻击曹军,令其无法沿江而下。另外,从江陵沿江东下,有一条陆路叫华容道,与郝穴、虎穴等地相邻,其南就是大江,江以南有云梦泽,北则有数十个大小湖泊,湖间水道纵横,难以行军。此乃水陆之咽喉,万一曹操想出险棋,打此而过,也很麻烦,所以我暗中派公覆(黄盖字公覆)率领一支急行军,抢占此地,但是———”周瑜说着,微蹙双眉:“曹操精通兵法,加上征战多年,经验老到,我所想的,他大概也想到了,要抢占华容道,恐怕没那么简单。”
形势果然如周瑜所料,曹军先黄盖而至华容道。黄盖只好依当初周瑜所吩咐的,暂不与曹军交战,而是退回赤壁,等待周瑜率大军到来。
第十二章 赤壁烈焰
一切果然如周瑜所料,曹操继江东军之后,除在江北乌林镇扎下陆军大营外,并于赤壁陆口的江南扎下水军大营,和他们隔江遥遥相望,不久刘备也派遣部分军队前往,让周瑜统一调度。由于战船太多,曹军不得不以赤壁段长江的江面为中心,往两边排开,对孙刘联军呈合围之势。
恶战大有一触即发的可能,然后周瑜却气定神闲,不时邀请鲁肃、诸葛亮至军中谈天说地。
这日,周瑜刚送走诸葛亮,江东密探头子司马功才得以进见周瑜。
周瑜听了,丝毫不觉得意外,反而很高兴。
“曹操不派密探来刺探军情,那才是不正常的。不要急着抓他们,严密监视,为我所用。”
“有两个人,我们不好监视他们。”
周瑜知道司马功是遇到权贵了:“哪两个人?你不是可以直接找仲谋吗?”
“主公说,他也帮不了我们,让我来找你。”
周瑜来了兴趣:“别吊我的胃口了,快说,这两个人是谁?”
“一个是乔公。他不会是密探,只是被利用了。最近,有个北方人叫华战,是乔公的旧友,来探望乔公。据我所知,华战和曹操关系非同一般,他来江东,绝非探友那样简单。孙策将军死后,乔公夫妇害怕大乔寂寞,就搬到孙策将军的府邸,和女儿同住。现在,华战就住在孙策将军的家里,我们的密探很难监视他。”
周瑜稍一思想:“这好办,我给我的夫人写信,要她也住进伯符家。一家人团圆,合情合理。你去挑选两个机智干练、年轻秀丽的女密探,扮作我夫人的侍女,进入伯符家,暗中监视华战。”
“大都督,主公也是这么想的。”
“另一个人是谁啊?”
“她叫夏侯莲,是刘备手下大将张飞的妻子。”
周瑜对夏侯莲一无所知,对张飞了解也不多。但他意识到:张飞的妻子若是曹操的密探,那张飞呢?此事非同小可。孙、刘两家结盟抗曹,此事处理不当,就会相互猜忌,正中了曹操的奸计。
“夏侯莲是曹操的亲戚,按辈份说算是曹操的侄女,很值得怀疑。”
夏侯莲之父夏侯壁是夏侯渊的堂弟。她在一次郊游时,受到几个不良少年的调戏,被张飞所救,便不顾家人反对,以身相许。
“有一个自称是夏侯海的人,说是夏侯莲的堂兄,受不了族人们的歧视,来到江东,就住在张飞家里,以经商为名,四处游逛。凡是密探,言谈举止中,总有一些相同的特征。凭我们的观察,他绝对是个密探。”
“张飞知道这件事吗?”
“我们也监视过张飞几次,他绝不会是夏侯海的同伙。他和刘备,还有关羽情同手足,非一般兄弟之情可比。他粗旷豪爽,脾气暴躁,但偏偏怕老婆。这也难怪,那夏侯莲是个绝色美人,英雄难过美人关嘛。”
“继续监视夏侯海,但不要打草惊蛇。这件事我要和诸葛亮从长计议。”
诸葛亮闻听此事,又惊又喜又忧。
我和张飞家离得那么近,都没察觉夏侯海,周瑜远在赤壁,却如此清楚?难道他的耳目已经把我们都罩住了?如果不是这件事需要我们合作,他绝不会告诉我们。那我们的机密事务,他一定知道了很多。
“这个夏侯海,我倒见过。那一次,我、刘皇叔、关羽、赵云,还有刘琦,到张飞家饮酒,只是谁也没注意这个小人物。”
“那次,你们谈没谈军务呢?”
诸葛亮脸色一变:“谈了,那天,夏侯海帮他的堂妹端菜倒水,十分卑微,我们就忽略了他。”
周瑜一摆手,表示不介意:“明刀易躲,暗箭难防。但我们要把这件坏事变成好事。”
“公谨,你有计了。”
周瑜微笑点头:“不错,但要请刘琦公子助我。”
夏侯海自幼父母双亡,在亲戚家轮流长大,故而很会察言观色,讨人欢心。他读书很笨,但很机警,口齿伶俐,曾经做过铁器生意,赔了老本,是夏侯渊替他还的帐。
他在夏侯渊家住的日子最久,叔侄感情不错。夏侯渊把他推荐给曹操。曹操觉得他油嘴花舌,担心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就随便给了一个闲职。
他见夏侯家的子弟在曹操的提拔下,步步高升,十分不服气,就向曹操要官。
“你文不能出谋划策,武不能冲锋陷阵,没有功劳,绝不能升迁,夏侯家的子弟也不例外。”
“你不对我委以重任,我哪里会有功劳呢?尺有所长,寸有所短,难道我连一点长处都没有吗?军中事务,千件万件,我一件事都不能做吗?”
曹操觉得这话有道理,想了一会儿,认为他当一个密探倒很合适:“去江东刺探情报,很危险的,你敢去吗?”
夏侯海的血性也上来了:“去就去,脑袋掉了碗大个疤。”
第二天,曹操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