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沙門瞿曇無有如此事。
(10b)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自營生業,種殖樹木,鬼神所依;
沙門瞿曇無如此事。
(10c)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更作方便,求諸利養,象牙、雜
寶、高廣大牀、種種文繡、氍氀'荅*毛''登*毛'、綩綖被褥;沙門
瞿曇無如此事。
(10d)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更作方便,求自莊嚴,酥油摩身,
香水洗浴,香末自塗,香澤梳頭,著好華鬘,染目紺色,拭面莊飾,
鐶紐澡潔,以鏡自照,著寶革屣,上服純白,戴蓋執拂,幢麾莊飾;
沙門瞿曇無如此事。
(10e)如餘沙門、婆羅門專為嬉戲,碁局博奕,八道、十道,至百千
道,種種戲法以自娛樂;沙門瞿曇無如是事。
(10f)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但說遮道無益之言,王者、戰鬥、
軍馬之事,羣僚、大臣、騎乘出入、撸驁@觀,及論臥起、行步、女
人之事,衣服、飲食、親里之事,又說入海採寶之事;沙門瞿曇無如
此事。 203
(10g)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無數方便,但作邪命,諂諛美辭,
現相毀呰,以利求利;沙門瞿曇無如此事。
(10h)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但共諍訟,或於園觀,或在浴池,
或於堂上,互相是非,言:我知經律,汝無所知;我趣正道,汝趣邪
徑;以前著後,以後著前;我能忍,汝不能忍;汝所言說,皆不真正,
若有所疑,當來問我,我盡能答。沙門瞿曇無如是事。
(10i)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更作方便,求為使命,若為王、
王大臣、婆羅門、居士通信使,從此詣彼,從彼至此,持此信授彼,
持彼信授此,或自為,或教他為;沙門瞿曇無如是事。
(10j)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但習戰陣鬥諍之事,或習刀仗、
弓矢之事,或鬥鷄犬、豬羊、象馬、牛駝諸獸,或鬥男女,或作眾聲:
吹聲、鼓聲、歌聲、舞聲,緣幢倒絕,種種伎戲,無不翫習;沙門瞿
曇無如是事。
(10k)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瞻相男女,
吉凶好醜,及相畜生,以求利養;沙門瞿曇無如是事。
(10l)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召喚鬼神,
或復驅遣,種種'示*厭'叮瑹o數方道,恐熱於人,能聚能散,能苦
能樂,又能為人安胎出衣,亦能咒人使作驢馬,亦能使人聾盲瘖
現諸技術,叉手向日月,作諸苦行以求利養;沙門瞿曇無如是事。
(10m)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或為人咒
病,或誦惡咒,或誦善咒,或為醫方、鍼灸、藥石,療治眾病;沙門
瞿曇無如此事。
(10n)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或咒水火,
或為鬼咒,或誦剎利咒,或誦象咒,或支節咒,或安宅符咒,或火燒、
鼠囓能為解咒,或誦知死生書,或誦夢書,或相手面,或誦天文書,
或誦一切音書;沙門瞿曇無如此事。
(10o)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瞻相天時,
言雨不雨,穀貴穀賤,多病少病,恐怖安耄В蛘f地動、彗星、月蝕、
日蝕,或言星蝕,或言不蝕,方面所在,皆能記之;沙門瞿曇無如此
事。
(10p)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或言此國
當勝,彼國不如;或言彼國當勝,此國不如;瞻相吉凶,說其盛衰;
沙門瞿曇無如是事。』諸比丘!此是持戒小小因緣,彼寡聞凡夫以此
嘆佛。」 204
(11)佛告諸比丘: 「要有餘法,甚深微妙大法光明,唯有賢拢茏幽
以此法讚嘆如來。何等是甚深微妙大光明法,賢拢茏幽芤源朔ㄗ搰@
如來?
(12)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末劫末見,種種無數,隨意所說,
盡入六十二見中;本劫本見、末劫末見,種種無數,隨意所說,盡不
能出過六十二見中。彼沙門、婆羅門以何等緣,於本劫本見、末劫末
見,種種無數,各隨意說,盡入此六十二見中,齊是不過?
(13)諸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種種無數,各隨意說,盡入十八見
中;本劫本見,種種無數,各隨意說,盡不能過十八見中。彼沙門、
婆羅門以何等緣,於本劫本見,種種無數,各隨意說,盡入十八見中,
齊此不過?
(14)諸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起常論,言: 『我及世間常存。』
此盡入四見中;於本劫本見言:『我及世間常存。』盡入四見,齊是
不過。彼沙門、婆羅門以何等緣,於本劫本見,起常論,言: 『我及
世間常存。』此盡入四見中,齊是不過?
(15a)或有沙門、婆羅門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憶二十成
劫敗劫,彼作是說: 『我及世間是常,此實餘虛。所以者何?我以種
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憶二十成劫敗劫,其中眾生不增不減,
常聚不散,我以此知:我及世間是常,此實餘虛。』此是初見。
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計我及世間是常;於四見中,齊是不
過。
(15b)或有沙門、婆羅門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憶四十成
劫敗劫,彼作是說: 『我及世間是常,此實餘虛。所以者何?我以種
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憶四十成劫敗劫,其中眾生不增不減,
常聚不散,我以此知:我及世間是常,此實餘虛。』此是二見。
諸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計我及世間是常;於四見中,齊是
不過。
(15c)或有沙門、婆羅門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憶八十
成劫敗劫,彼作是言:『我及世間是常,此實餘虛。所以者何?我以
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憶八十成劫敗劫,其中眾生不增不
減,常聚不散,我以此知:我及世間是常,此實餘虛。』此是三見。
諸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計我及世間是常;於四見中,齊是
不過。
(15d)或有沙門、婆羅門有捷疾相智,善能觀察,以捷疾相智方便觀 205
察,謂為審諦,以己所見,以己辯才作是說,言: 『我及世間是常。』
此是四見。
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計我及世間是常;於四見中,齊是不
過。
(16)此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計我及世間是常,如此一切盡入四
見中,我及世間是常;於此四見中,齊是不過。
(17)唯有如來知此見處,如是持、如是執,亦知報應。如來所知又復
過是,雖知不著,已不著則得寂滅,知受集、滅、味、過、出要,以
平等觀無餘解脫,故名如來。是為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賢拢茏
真實平等讚嘆如來。
(18)復有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賢拢茏诱鎸嵠降茸搰@如來。何等
是?諸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起論,言: 『我及世間,半常半無常。』
彼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計我及世間半常半無常;於此四見
中,齊是不過。
(19a)或有是時,此劫始成,有餘眾生福盡、命盡、行盡,從光音天
命終,生空梵天中,便於彼處生愛著心,復願餘眾生共生此處。此眾
生既生愛著願已,復有餘眾生命、行、福盡,於光音天命終,來生空
梵天中,其先生眾生便作是念:『我於此處是梵、大梵,我自然有,
無能造我者。我盡知諸義典,千世界於中自在,最為尊貴,能為變化,
微妙第一。為眾生父,我獨先有,餘眾生後來,後來眾生,我所人成。』
其後生復作是念: 『彼是大梵,彼能自造,無造彼者,盡知諸義典,
千世界於中自在,最為尊貴,能為變化,微妙第一。為眾生父,彼獨
先有,後有我等,我等眾生,彼所化成。』
彼梵眾生命、行盡已,來生世間,年漸長大,剃除鬚髮,服三法衣,
出家修道,入定意三昧,隨三昧心自識本生,便作是言: 『彼大梵者
能自造作,無造彼者,盡知諸義典,千世界於中自在,最為尊貴,能
為變化,微妙第一。為眾生父,常住不變,而彼梵化造我等,我等無
常變易,不得久住,是故當知:我及世間半常半無常,此實餘虛。』
是謂初見。
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起論:半常半無常;於四見中,齊是不
過。
(19b)或有眾生喜戲笑懈怠,數數戲笑以自娛樂,彼戲笑娛樂時,身
體疲極便失意,以失意便命終,來生世間,年漸長大,剃除鬚髮,服
三法衣,出家修道。彼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自識本生,便作是言: 206
『彼餘眾生不數生,不數戲笑娛樂,常在彼處,永住不變;由我數戲
笑故,致此無常,為變易法,是故我知:我及世間半常半無常,此實
餘虛。』是為第二見。
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半常半無常;於四見中,
齊此不過。
(19c)或有眾生展轉相看已,便失意,由此命終,來生世間,漸漸長
大,剃除鬚髮,服三法衣,出家修道,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識本所
生,便作是言:『如彼眾生以不展轉相看,不失意故,常住不變;我
等於彼數相看,數相看已便失意,致此無常,為變易法,我以此知:
我及世間半常半無常,此實餘虛。』是第三見。
諸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半常半無常;於四見
中,齊此不過。
(19d)或有沙門、婆羅門有捷疾相智,善能觀察,彼以捷疾觀察相智,
以己智辯言: 『我及世間半常半無常,此實餘虛。』是為第四見。
諸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半常半無常;於四見
中,齊是不過。
(20)諸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半常半無常;盡入四
見中,齊是不過。
(21)唯佛能知此見處,如是持、如是執,亦知報應,如來所知又復過
是,雖知不著,以不著則得寂滅,知受集、滅、味、過、出要,以平
等觀無餘解脫,故名如來。是為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賢拢茏诱
實平等讚歎如來。
(22)復有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賢拢茏诱鎸嵠降茸摎U如來。何等
法是?諸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起論: 『我及世間有邊無邊。』彼
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起論: 『我及世間有邊無邊。』於此四
見中,齊是不過。
(23a)或有沙門、婆羅門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觀世間,
起邊想,彼作是說: 『此世間有邊,是實餘虛。所以者何?我以種種
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觀世間有邊,是故知世間有邊,此實餘虛。』
是謂初見。
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有邊;於四見中,齊是
不過。
(23b)或有沙門、婆羅門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觀世間,
起無邊想,彼作是言:『世間無邊,此實餘虛。所以者何?我以種種 207
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觀世間無邊,是故知世間無邊,此實餘
虛。』是第二見。
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無邊;於四見中,齊此
不過。
(23c)或有沙門、婆羅門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觀世間,
謂上方有邊,四方無邊,彼作是言: 『世間有邊無邊,此實餘虛。所
以者何?我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觀上方有邊,四方無
邊,是故我知世間有邊無邊,此實餘虛。』是為第三見。
諸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有邊無邊;於此四見
中,齊是不過。
(23d)或有沙門、婆羅門有捷疾相智,善於觀察,彼以捷疾觀察智,
以己智辯言: 『我及世間非有邊非無邊,此實餘虛。』是為第四見。
諸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有邊無邊,此實餘虛;
於四見中,齊是不過。
(24)此是諸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有邊無邊;盡入
四見中,齊是不過。
(25)唯佛能知此見處,如是持、如是執,亦知報應。如來所知又復過
是,雖知不著,已不著則得寂滅,知受集、滅、味、過、出要,以平
等觀無餘解脫,故名如來。是為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賢拢茏诱
實平等讚歎如來。
(26)復有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賢拢茏诱鎸嵠降茸摎U如來。何者
是?諸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異問異答,彼彼問時,異問異答;
於四見中,齊是不過。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異問異答;於
四見中,齊是不過。
(27a)或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論,作如是見: 『我不見不知善惡有報、
無報耶?我以不見不知故,作如是說:善惡有報耶?無報耶?世間有
沙門、婆羅門廣博多聞,聰明智慧,常樂閑靜,機辯精微,世所尊重,
能以智慧善別諸見。設當問我諸深義者,我不能答,有愧於彼,於彼
有畏,當以此答以為歸依、為洲、為舍,為究竟道。彼設問者,當如
是答:此事如是,此事實,此事異,此事不異,此事非異非不異。』
是為初見。
沙門、婆羅門因此問異答異;於四見中,齊是不過。
(27b)或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論,作如是見: 『我不見不知為有他世
耶?無他世耶?諸世間沙門、婆羅門以天眼知、他心智,能見遠事, 208
已雖近他,他人不見。如此人等能知有他世、無他世;我不知不見有
他世、無他世。若我說者,則為妄語,我惡畏妄語,故以為歸依、為
洲、為舍,為究竟道。彼設問者,當如是答:此事如是,此事實,此
事異,此事不異,此事非異非不異。』是為第二見。
諸沙門、婆羅門因此問異答異;於四見中,齊是不過。
(27c)或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見,作如是論: 『我不知不見何者為善?
何者不善?我不知不見如是說是善、是不善?我則於此生愛,從愛生
恚,有愛有恚,則有受生。我欲滅受,故出家修行;彼惡畏受,故以
此為歸依、為洲、為舍,為究竟道。彼設問者,當如是答:此事如是,
此事實,此事異,此事不異,此事非異非不異。』是為第三見。
諸沙門、婆羅門因此問異答異;於四見中,齊是不過。
(27d)或有沙門、婆羅門愚冥闇鈍,他有問者,彼隨他言答: 『此事如
是,此事實,此事異,此事不異,此事非異非不異。』是為四見。
諸沙門、婆羅門因此異問異答;於四見中,齊是不過。
(28)或有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異問異答;盡入四見中,齊是不
過。
(29)唯佛能知此見處,如是持、如是執,亦知報應。如來所知又復過
是,雖知不著,已不著則得寂滅,知受集、滅、味、過、出要,以平
等觀無餘解脫,故名如來。是為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賢拢茏诱鎸
平等讚歎如來。
(30)復有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賢拢茏诱鎸嵠降茸摎U如來。何等
是?或有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謂無因而出有此世間,彼盡入二
見中,於本劫本見無因而出有此世間;於此二見中,齊是不過。彼沙
門、婆羅門因何事於本劫本見,謂無因而有,於此二見中,齊是不過?
(31a)或有眾生無想無知,若彼眾生起想,則便命終,來生世間,漸
漸長大,剃除鬚髮,服三法衣,出家修道,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識
本所生,彼作是語: 『我本無有,今忽然有;此世間本無、今有,此
實餘虛。』是為初見。
諸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謂無因有;於二見中,齊是不過。
(31b)或有沙門、婆羅門有捷疾相智,善能觀察,彼已捷疾觀察智觀,
以己智辯能如是說:『此世間無因而有,此實餘虛。』此第二見。
諸有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無因而有,有此世間;於二見中,
齊是不過。
(32)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無因而有;盡入二見中,齊是不 209
過。
(33)唯佛能知,亦復如是。
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無數種種,隨意所說;彼盡入是十八
見中,本劫本見,無數種種,隨意所說;於十八見,齊是不過。
唯佛能知,亦復如是。
(34a)復有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何等是?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末劫
末見,無數種種,隨意所說;彼盡入四十四見中,於末劫末見,種種
無數,隨意所說,於四十四見,齊是不過。彼有沙門、婆羅門因何事
於末劫末見,無數種種,隨意所說,於四十四見,齊此不過?
(34b)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末劫末見,生有想論,說世間有想;彼盡
入十六見中,於末劫末見生想論,說世間有想,於十六見中,齊是不
過。彼沙門、婆羅門因何事於末劫末見生想論,說世間有想,彼盡入
十六見中,齊是不過?
(35a)諸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論、如是見,言: 『我此終後,生有色
有想,此實餘虛。』是為初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末劫末見生想
論,說世間有想;於十六見中,齊是不過。
(35b)有言: 『我此終後,生無色有想,此實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