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阿含经 林崇安-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當呵我言:應如是問,不應如是問。眾人聞者,謂我無智,損我名稱。 
(22b)設沙門瞿曇問我義者,我答或不稱彼意,彼沙門當呵我言:應
如是答,不應如是答。眾人聞者,謂我無智,損我名稱。 
(22c)設我默然於此還者,眾人當言:此無所知,竟不能至沙門瞿曇
所,損我名稱。 
(22d)若沙門瞿曇問我婆羅門法者,我答瞿曇足合其意耳。 
(23)時,種德於伽伽池側作是念已,卽便前行下車步進,至世尊所,
問訊已,一面坐。   218
(24)時,瞻婆城諸婆羅門、長者、居士,或有禮佛而坐者,或有問訊
而坐者,或有稱名而坐者,或有叉手向佛而坐者,或有默然而坐者。 
(25)眾坐既定,佛知種德婆羅門心中所念,而告之曰: 「汝所念者,
當隨汝願!」 
(26)佛問種德: 「汝婆羅門成就幾法,所言諏崳懿惶撏俊埂
(27)爾時,種德默自念言:甚奇!甚特!沙門瞿曇有大神力,乃見人
心,如我所念而問我義。 
(28)時,種德婆羅門端身正坐,四顧大眾,熙怡而笑,方答佛言: 「我
婆羅門成就五法,所言至眨瑹o有虛妄。云何為五? 
一者、婆羅門七世已來父母真正,不為他人之所輕毀。 
二者、異學三部諷誦通利,種種經書盡能分別,世典幽微靡不綜練,
又能善於大人相法、明察吉凶、祭祀儀禮。 
三者、顏貌端正。 
四者、持戒具足。 
五者、智慧通達。 
是為五。瞿曇!婆羅門成就此五法,所言諏崳瑹o有虛妄。」 
(29)佛言: 「善哉!種德!頗有婆羅門於五法中捨一成四,亦所言
實,無有虛妄,得名婆羅門耶?」 
(30)種德白佛言: 「有。所以者何?瞿曇!何用生為? 
若婆羅門異學三部諷誦通利,種種經書盡能分別,世典幽微靡不綜
練,又能善於大人相法、明察吉凶、祭祀儀禮; 
顏貌端正; 
持戒具足; 
智慧通達。 
有此四法,則所言諏崳瑹o有虛妄,名婆羅門。」 
(31)佛告種德: 「善哉!善哉!若於此四法中捨一成三者,亦所言
實,無有虛妄,名婆羅門耶?」 
(32)種德報言: 「有。所以者何?何用生、誦為? 
若婆羅門顏貌端正; 
持戒具足; 
智慧通達。 
成此三者,所言真眨瑹o有虛妄,名婆羅門。」 
(33)佛言: 「善哉!善哉!云何若於三法中捨一成二,彼亦所言至眨
無有虛妄,名婆羅門耶?」   219
(34)答曰: 「有。所以者何?何用生、誦及端正為?」 
(35)爾時,五百婆羅門各各舉聲,語種德婆羅門言: 「何故呵止生、
誦及與端正,謂為無用?」 
(36)爾時,世尊告五百婆羅門曰: 「若種德婆羅門容貌醜陋,無有種
姓,諷誦不利,無有辯才、智慧、善答,不能與我言者,汝等可語;
若種德顏貌端正,種姓具足,諷誦通利,智慧辯才,善於問答,足堪
與我共論義者,汝等且默,聽此人語。」 
(37)爾時,種德婆羅門白佛言: 「唯願瞿曇且小停止!我自以法往訓
此人。」 
(38)爾時,種德尋告五百婆羅門曰: 「鴦伽摩迹裨诖吮娭校俏彝
甥,汝等見不?今諸大眾普共集此,唯除瞿曇顏貌端正,其餘無及此
摩迹撸欢四{殺生、偷盜、淫逸、無禮、虛妄、欺誑,以火燒人,
斷道為惡。諸婆羅門!此鴦伽摩迹姁合洌粍t諷誦、端正,竟何
用為?」 
(39)時,五百婆羅門默然不對。 
(40)種德白佛言: 「若持戒具足,智慧通達,則所言至眨瑹o有虛妄,
得名婆羅門也。」 
(41)佛言: 「善哉!善哉!云何種德!若於二法中捨一成一,亦所言
諏崳瑹o有虛妄,名婆羅門耶?」 
(42)答曰: 「不得。所以者何?戒卽智慧,智慧卽戒;有戒有智,然
後所言諏崳瑹o有虛妄,我說名婆羅門。」 
(43a)佛言: 「善哉!善哉!如汝所說,有戒則有慧,有慧則有戒;戒
能淨慧,慧能淨戒。 
(43b)種德!如人洗手,左右相須,左能淨右,右能淨左。 
(43c)此亦如是,有慧則有戒,有戒則有慧;戒能淨慧,慧能淨戒。 
(43d)婆羅門!戒、慧具者,我說名比丘。」 
(44)爾時,種德婆羅門白佛言:「云何為戒?」 
(45)佛言: 「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一一分別。」 
(46)對曰: 「唯然,願樂欲聞!」 
(47a)爾時,世尊告婆羅門曰: 「若如來出現於世,應供、正遍知、明
行成、善逝、世間解、無上士、眨煞颉⑻烊藥煛⒎稹⑹雷穑吨T
天、世人、沙門、婆羅門中,自身作證,為他人說,上中下言,皆悉
真正,義味具足,梵行清淨。 
(47b)若長者、長者子聞此法者,信心清淨;信心清淨已,作如是觀:  220
在家為難,譬如桎梏,欲修梵行,不得自在,今我寧可剃除鬚髮,服
三法衣,出家修道。 
(47c)彼於異時,捨家財業,棄捐親族,服三法衣,去諸飾好,諷誦
毗尼,具足戒律,捨殺不殺,…… 
(47d)乃至心法四禪現得歡樂。所以者何?斯由精勤,專念不忘,樂
獨閑居之所得也。 
(48)婆羅門!是為具戒。」 
(49)又問: 「云何為慧?」 
(50a)佛言: 「若比丘以三昧心清淨無穢,柔軟眨〔粍犹帲
(50b)乃至得三明,除去無明,生於慧明,滅於闇冥,生大法光,出
漏盡智。所以者何?斯由精勤,專念不忘,樂獨閑居之所得也。 
(51)婆羅門!是為智慧具足。」 
(52)時,種德婆羅門白佛言: 「今我歸依佛、法、拢姡娐犖异
正法中為優婆塞!自今已後,盡形壽不殺、不盜、不淫、不欺、不飲
酒。」 
(53)時,種德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221
第二三經   究羅檀頭經 
(1)如是我聞: 
(2)一時,佛在俱薩羅國,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撸腥碎g,
至俱薩羅佉 '少/兔'婆提婆羅門村北,止宿尸舍婆林中。 
(3)時,有婆羅門名究羅檀頭,止佉'少/兔'婆提村,其村豐樂,人
民熾盛,園觀浴池,樹木清涼,波斯匿王卽封此村與究羅檀頭婆羅門,
以為梵分。此婆羅門七世已來父母真正,不為他人之所輕毀,異學三
部諷誦通利,種種經書盡能分別,世典幽微靡不綜練,又能善於大人
相法、瞻候吉凶、祭祀儀禮,有五百弟子,教授不廢。 
(4)時,婆羅門欲設大祀,辦五百特牛、五百牸牛、五百特犢、五百
牸犢、五百羖羊、五百羯羊,欲以供祀。 
(5)時,佉 '少/兔'婆提村諸婆羅門、長者、居士聞:沙門瞿曇釋種
子,出家成道,從俱薩羅國人間撸校羴遥/兔'婆提村北尸舍婆
林止,有大名稱,流聞天下,如來、至真、等正覺,十號具足,於諸
天、世人、魔、若魔、天、沙門、婆羅門中,自身作證,為他說法,
上中下言,皆悉真正,義味具足,梵行清淨。 「如此真人,應往覲現,
今我等寧可往共相見。」作此語已,卽便相率,出佉 '少/兔'婆提村,
隊隊相隨,欲詣佛所。 
(6)時,究羅檀頭婆羅門在高樓上,遙見眾人隊隊相隨,顧問侍者: 「彼
諸人等,以何因緣隊隊相隨,欲何所至?」 
(7)侍者白言: 「我聞沙門瞿曇釋種子,出家成道,於俱薩羅國撸腥
間,詣佉'少/兔'婆提村北尸舍婆林中止,有大名稱,流聞天下,如
來、至真、等正覺,十號具足,於諸天、世人、魔、若魔、天、沙門、
婆羅門中,自身作證,為他說法,上中下言,皆悉真正,義味具足,
梵行清淨。此村諸婆羅門、長者、居士眾聚相隨,欲往問訊沙門瞿曇
耳。」 
(8)時,究羅檀頭婆羅門卽敕侍者: 「汝速持我聲,往語諸人言: 『卿
等小住,須待我往,當共俱詣沙門瞿曇。』 」 
(9)時,彼侍者卽承教命,往語諸人言: 「 『且住!須我往到,當共俱
詣沙門瞿曇所。』 」 
(10)諸人報使者言: 「汝速還白婆羅門:『今正是時,宜共行也。』 」 
(11)侍者還白: 「諸人已住,言:『今正是時,宜共行也。』 」 
(12)時,婆羅門即便下樓,出中門立。 
(13)時,有餘婆羅門五百人在中門外坐,助究羅檀頭施設大祀,見究  222
羅檀頭,皆悉起迎問言: 「大婆羅門!欲何所至?」 
(14)報言: 「我聞有沙門瞿曇釋種子,出家成道,於俱薩羅國人間撸
行,詣佉'少/兔'婆提村北尸舍婆林,有大名稱,流聞天下,如來、
至真、等正覺,十號具足,於諸天、世人、沙門、婆羅門中,自身作
證,為人說法,上中下言,皆悉真正,義味具足,梵行清淨。如此真
人,宜往覲現。 
(15)諸婆羅門!我又聞瞿曇知三種祭祀、十六祀具,今我眾中先學舊
識所不能知。我今欲大祭祀,牛羊已備,欲詣瞿曇問三種祭祀、十六
祀具。我等得此祭祀法已,功德具足,名稱遠聞。」 
(16)時,五百婆羅門白究羅檀頭言: 「大師勿往!所以者何?彼應來
此,此不應往。 
(17a)大師七世已來父母真正,不為他人之所輕毀;若成此法者,彼
應來此,此不應詣彼。」 
(17b)又言: 「大師異學三部諷誦通利,種種經書盡能分別,世典幽微
無不綜練,又能善於大人相法、瞻相吉凶、祭祀儀禮;成此法者,彼
應詣此,此不應詣彼。 
(17c)又大師顏貌端正,得梵色像;成此法者,彼應詣此,此不應詣
彼。(17d)又大師戒德增上,智慧成就;成就此法者,彼應詣此,此
不應詣彼。 
(17e)又大師所言柔和,辯才具足,義味清淨;成此法者,彼應詣此,
此不應詣彼。 
(17f)又大師為眾導首,弟子眾多;成此法者,彼應詣此,此不應詣
彼。(17g)又大師常教授五百婆羅門;成此法者,彼應詣此,此不應
詣彼。 
(17h)又大師四方學者皆來請受,問諸技術祭祀之法,皆能具答;成
此法者,彼應詣此,此不應詣彼。 
(17i)又大師為波斯匿王及瓶沙王恭敬供養;成此法者,彼應詣此,
此不應詣彼。 
(17j)又大師富有財寶,庫藏盈溢;成此法者,彼應詣此,此不應詣
彼。 
(17k)又大師智慧明達,所言通利,無有怯弱;成此法者,彼應詣此,
此不應詣彼。 
(18)大師若具足此十一法,彼應詣此,此不應詣彼。」 
(19)時,究羅檀頭言: 「如是!如是!如汝等言,我實有此德,非不  223
有也。汝當復聽我說,沙門瞿曇所成功德,我等應詣彼,彼不應來此。 
(20a)沙門瞿曇七世已來父母真正,不為他人之所輕毀;彼成此法者,
我等應詣彼,彼不應來。 
(20b)又沙門瞿曇顏貌端正,出剎利種;成此法者,我應詣彼,彼不
應來。 
(20c)又沙門瞿曇生尊貴家,出家為道;成此法者,我應詣彼,彼不
應來此。 
(20d)又沙門瞿曇光明具足,種姓真正,出家修道;成此法者,我應
詣彼,彼不應來。 
(20e)又沙門瞿曇生財富家,有大威力,出家修道;成此法者,我應
詣彼,彼不應來。 
(20f)又沙門瞿曇具賢拢洌腔鄢删停怀纱朔ㄕ撸覒劚耍瞬
應來。 
(20g)又沙門瞿曇善於言語,柔軟和雅;成此法者,我應詣彼,彼不
應來。 
(20h)又沙門瞿曇為眾導師,弟子眾多;成此法者,我應詣彼,彼不
應來。 
(20i)又沙門瞿曇永滅欲愛,無有卒暴,憂畏已除,衣毛不豎,歡喜
和悅,見人稱善,善說行報,不毀餘道;成此法者,我應詣彼,彼不
應來。 
(20j)又沙門瞿曇常為波斯匿王及瓶沙王禮敬供養;成此法者,我應
詣彼,彼不應來。 
(20k)又沙門瞿曇為沸伽羅婆羅婆羅門禮敬供養,亦為梵婆羅門、多
利遮婆羅門、種德婆羅門、首伽摩迹狄庸Ь垂B;成此法者,我
應詣彼,彼不應來。 
(20l)又沙門瞿曇為諸聲聞弟子之所宗奉禮敬供養,亦為諸天及諸鬼
神之所恭敬,釋種、俱梨、冥寧、跋祇、末羅、蘇摩皆悉宗奉;成此
法者,我應詣彼,彼不應來。 
(20m)又沙門瞿曇波斯匿王及瓶沙王受三歸五戒;成此法者,我應詣
彼,彼不應來。 
(20n)又沙門瞿曇沸伽羅婆羅婆羅門等受三歸五戒;成此法者,我應
詣彼,彼不應來。 
(20o)又沙門瞿曇弟子受三歸五戒,諸天、釋種、俱梨等,皆受三歸
五戒;成此法者,我應詣彼,彼不應來。   224
(20p)又沙門瞿曇所撸刑帲瑸橐磺腥斯Ь垂B;成此法者,我應詣
彼,彼不應來。 
(20q)又沙門瞿曇所至城郭村邑,無不傾動恭敬供養;成此法者,我
應詣彼,彼不應來。 
(20r)又沙門瞿曇所至之處,非人、鬼神不敢樱鼖疲怀纱朔ㄕ撸覒
詣彼,彼不應來。 
(20s)又沙門瞿曇所至之處,其處人民皆見光明,聞天樂音;成此法
者,我應詣彼,彼不應來。 
(20t)又沙門瞿曇所至之處,若欲去時,眾人戀慕,涕泣而送;成此
法者,我應詣彼,彼不應來。 
(20u)又沙門瞿曇初出家時,父母宗親涕泣戀恨;成此法者,我應詣
彼,彼不應來。 
(20v)又沙門瞿曇少壯出家,捨諸飾好、象馬、寶車、五欲、瓔珞;
成此法者,我應詣彼,彼不應來。 
(20w)又沙門瞿曇捨轉輪王位,出家修道,若其在家,王四天下,統
領民物,我等皆屬;成此法者,我應詣彼,彼不應來。 
(20x)又沙門瞿曇明解梵法,能為人說,亦與梵天往返語言;成此法
者,我應詣彼,彼不應來。 
〔又沙門瞿曇明解三種祭祀、十六祀具,我等宿舊所不能知;成此法
者,我應詣彼,彼不應來。〕 
(20y)又沙門瞿曇三十二相具足;成此法者,我應詣彼,彼不應來。 
(20z)又沙門瞿曇智慧通達,無有怯弱;成此法者,我應詣彼,彼不
應來。 
(21)彼瞿曇來至此佉 '少/兔'婆提村,於我為尊,又是貴客,宜往覲
現。」 
(22)時,五百婆羅門白究羅檀頭言: 「甚奇!甚特!彼之功德乃如是
耶?若使瞿曇於諸德中成就一者,尚不應來,況今盡具,宜盡相率,
共往問訊。」 
(23)究羅檀頭言: 「欲行者,宜知是時。」 
(24)時,婆羅門卽嚴瘢麑氒嚕c五百婆羅門及佉 '少/兔'婆提諸婆羅
門長者、居士,前後圍遶,詣尸舍婆林。到已下車,步進至世尊所,
問訊已,一面坐。 
(25)時,諸婆羅門、長者、居士,或有禮佛而坐者,或問訊而坐者,
或有稱名而坐者,或有叉手向佛而坐者,或有默然而坐者。   225
(26)眾坐已定,究羅檀頭白佛言: 「欲有所問,若有閑暇得見聽者,
乃敢請問。」 
(27)佛言: 「隨意所問。」 
(28)時,婆羅門白佛言: 「我聞瞿曇明解三種祭祀及十六種祭具,我
等先宿耆舊所不能知。我等今者欲為大祭祀,已辦五百特牛、五百牸
牛、五百特犢、五百牸犢、五百羖羊、五百羯羊,欲以祭祀,今日故
來,問三祭法及十六祭具。若得成此祀者,得大果報,名稱遠聞,天
人所敬。」 
(29)爾時,世尊告究羅檀頭婆羅門曰: 「汝今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當為汝說。」 
(30)婆羅門言:「唯然,瞿曇!願樂欲聞!」 
(31)爾時,佛告究羅檀頭曰: 「乃往過去久遠世時,有剎利王,水澆
頭種,欲設大祀,集婆羅門大臣而告之曰: 『我今大有財寶具足,五
欲自恣;年已朽邁,士眾強盛,無有怯弱,庫藏盈溢。今欲設大祀,
汝等說祀法斯何所須?』 
(32)時,彼大臣卽白王言: 『如是,大王!如王所言,國富兵強,庫
藏盈溢,但諸民物多懷惡心,習諸非法,若於此時而為祀者,不成祀
法,如遣盜逐盜,則不成使。大王!勿作是念言:此是我民,能伐能
殺,能呵能止。諸近王者當給其所須,諸治生者當給其財寶,諸修田
業者當給其牛犢、種子,使彼各各自營。王不逼迫於民,則民人安耄В
養育子孫,共相娛樂。』 」 
(33)佛告究羅檀頭: 「時,王聞諸臣語已,諸親近者給其衣食,諸有
商賈給其財寶,修農田者給牛、種子;是時人民各各自營,不相侵惱,
養育子孫,共相娛樂。」 
(34)佛言: 「時,王復召諸臣語言: 『我國富兵強,庫藏盈溢,給諸人
民,使無所乏,養育子孫,共相娛樂。我今欲設大祀,汝說祀法悉何
所須?』 
(35)諸臣白王: 『如是!如是!如王所說,國富兵強,庫藏盈溢,給
諸人民,使其無乏,養育子孫,共相娛樂。王欲祀者,可語宮內使知。』  
(36)時,王卽如臣言,入語宮內: 『我國富兵強,庫藏盈溢,多有財
寶,欲設大祀。』 
(37)時,諸夫人尋白王言: 『如是!如是!如大王言,國富兵強,庫
藏盈溢,多有珍寶,欲設大祀,今正是時。』 
(38)王出報諸臣言: 『我國富兵強,庫藏盈溢,給諸人民,使其無乏,  226
養育子孫,共相娛樂。今欲大祀,已語宮內,汝盡語我,斯須何物?』  
(39)時,諸大臣卽白王言: 『如是!如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