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位大朋友家串门。其时他已是村里的支部书记,正赶上两位农民因玉米地的一段纠纷来这里要求评理。支书还没说多少话,他的干练的媳妇却三下五除二地断了个清楚,双方比较满意地走了。这件事给了我以深刻的印象。但当时,我也被蚊子咬了个遍。
不过,回到天津,这段感受却促使我不能不写一首诗,头天晚上下班后灵感来了,写了一稿子,次日早晨醒来不满意,又蹲在床上就桌面又改成另一稿(那时我的办公室与宿舍是合二而一的)。寄至《诗刊》,幸于当年五月号上刊出。发表后,在当时京城举办正盛的诗歌朗诵会上经常作为节目之一,由北京艺术师院的教师史琳同志以山东方言朗诵,据说效果还不错。这首诗还被选人“文革”前唯一的《朗诵诗选》中(作家出版社)。后来我还自我解嘲地对诗友说过:“毒蚊子咬出了一首诗”。
“文革”十年中,我因《文明地狱》被打成以“美化资产阶级”为罪名的“特大毒草”而横遭迫害,但完全“落实政策”则是十二年后的1978年。不过,在1977年,《诗刊》与《北京文艺》几乎是同时发表了我的诗歌作品。《诗刊》于1977年8月号发表我的《念贺龙》两首悼念贺龙的诗。尽管很短,毕竟在我来说是十二年后的首次开禁,那种感慨系之的心情可想而知。在昏暗的麻袋中与整日拉车的重轭下早已不再企望还能重操诗笔,当时还真有些生疏了呢。但与之同时,确实也有一种解放之感,记得在那以后不久的悼念周总理的诗歌朗诵会上(首都体育馆内),又朗诵了我写的一首新作。这首诗是我由天津回北京探家时,在《诗刊》的办公室直接交给李季和葛洛同志的,而且李季当时就看了,并得到他们的首肯。
从那以后,这么多年了,一直与《诗刊》未疏离过。充分证明与它是有缘的。每在我的诗歌创作乃至生命历程的关键时期,《诗刊》都给我留下了良性记忆:在“文革”前我在诗歌创作进入状态的年月;“文革”后的转折时刻;新时期开始的跨世纪的关头,都有。屈指算来,已是四十多年,作者与一个刊物之间能够如此也实在是很不错了。
我觉得,《诗刊》办刊的路子一直是比较正的,而且对诗歌艺术的本身也一直是比较重视的。作为一家全国性的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诗歌刊物,对于今后诗歌的发展无疑是关系重大。我对诗歌的真正的振兴前景是有信心的。在这当中,诗歌园地和诗人本身的共同努力至关重要。五十年的风风雨雨,不易;五十年走到今天,光荣。真可谓:世纪半阙跨世纪,东风有信又东风。
当代诗人群像
母亲头上的白发
是被村边水塘里多事的芦苇染白的
是被芦苇的儿女们的亲事染白的
是被灶膛里的火苗染白的
是被她缝补日子的心事染白的
母亲头上的白发
是她青春的咏叹调
有一根白发飘落在地
我便能听到她生命的声音
——《母亲的白发》
刘兰松,1936年生,河北省吴桥县人。中共党员。承德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科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曾任承德地区作协副主席,现任承德市郭小川研究会会长。自1958年开始创作,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诗刊》、《诗神》等报刊发表作品。曾多次在省市国家级获奖。并入选多种选集。主要作品有短诗集《人字瀑》、《那边风景》,长诗集《剑峰情》、《离宫梦》,散文集《凝望》、《欧洲六国行》,故事集《避暑山庄七十二景传说》,电视剧本《离宫春梦》、《紫塞风情》、《香妃》等。歌曲《美丽的热河泉》于1983年由河北电台播出每周一歌,《山庄有一群小鹿》、《远方的云》、《金鹿饮泉》、《小溪》1987年由北京电台音乐专题节目播出。《多采的风情流成河》由歌唱家演唱,中央电视台播出。
近况:
正在整理在欧洲六国写的短诗,计划出一本诗集。平时喜爱打太极拳、剑,准备去英国教练。
犁是硬弓
铧是利箭
你用千钧之力
绷紧全身的肌肉
迈开稳健的四蹄
拉紧呼呼春风
拽亮阳光万缕
头,倔强地向前低垂
两只犀利的角
直指远方,奔突而去……
在辽阔的大野上
你的犁铧放射一道道
力与韧性的深深轨迹
翻开,一个播种金色希望
生长花香鸟鸣与幸福的新天地!
——《春牛》
田牧,1940年9月生于河北省承德县。1958年5月于《诗刊》首发诗稿。写诗近50年。系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承德市作家协会、郭小川研究会理事,文化馆副研究馆员。作品曾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诗刊》等举办的全国性征文中入选、获奖,并被收入《世界华文诗选萃》等多种选集。著有《田牧诗选》。
近况:
依然坚持读诗、写诗。时有约稿函寄来,有选择地写给作品。喜赴诗会,与新老诗友切磋诗艺。坚持学习古典诗、民歌、外国诗和报刊新诗,进行诗歌创作。
晶莹的露珠,
闪耀成透明的文章。
沿着花草的野径,
体味重峦叠嶂——
篇篇醉人,
页页清香!
注释的源头,
是河?
是江?
啊,该是那大海,
快蘸着潮水,
品尝拔丝的太阳!
……
——《晨读》
步九江,蒙古族,1952年生于河北省承德市偏僻山村,从事新闻和文学的写作,在《诗刊》、《人民日报》、《中华诗词》等报刊发表过诗作,也曾在全国诗歌活动中获奖,出版诗集《九江四味集》、《乡间俚语》和《中国·承德木兰围场风光》、《托起明天的太阳》两部诗画集(后两部均与人合作),系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近况:
现任河北省承德电视台台长助理、承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郭小川研究会法人代表,准备出新诗集和散文集各一部。
八月的风飘香
枫叶映红晨起的太阳
大地涂彩披绿
把一年的个性张扬
石头高亢的喉咙
山谷里回放
夜晚霓虹闪烁
照耀漫步的星星月亮
——《乡村八月》
王振平,1959年生,满族,扶犁、牧牛,当过5年庄稼人。现任河北省隆化县政协副主席,承德市作协副主席、隆化县作协主席。1999年以来独著、合著、主编出版《走近英雄董存瑞》、《热土情深》等诗文集12部。
近况:
做好本职工作,与诗友主编《伊水》诗刊,每年出版6期,个人诗集《放飞心情》正在编辑中,策划出版《隆化诗歌三百首》。
那个冬天 已经走远等
那个冬天 已经走远
娜仁琪琪格
这个冬天,我无视了两场
雪的降临
不再想
雪和山的故事
那个冬天,已经走远——
经过前门,阳光稀薄得像
一场梦。我的目光穿越了正阳门
故宫,景山
然后想到了北海
紫竹院。在一个秋天我重返了那里
紫竹林里行走着一只喜鹊
我走近它时,它也走近了我
迎面走来了一对中年人
男的为女的采下了一片竹叶
多么美好的竹叶啊
多么干净的石板路
湖边的柳叶都黄出了层次
在水中有风则动,无风也动
“美在远方啊!美在远方……”
我突然这样大声地喊
拜年的成本
方 政
新年的祝福
沿着电话线流过去
从伊妹儿邮过去
编个短信发过去
只闻其声
不见其人
只见其文
不见其人
拜年也要核算成本
最奢侈的
是见个真人
窗台上
陈 东
土坯屋的旧木窗下
是大大的窗台
上面晾着孩子用泥巴做的小人
这些小人的成长
就是一天一天恢复本来的黄土的颜色
清 明
巫 嗄
清明是一个节日
悼亡,伤生
一个节气
杜鹃花开
上午或下午,偶尔恍惚
脚下的水泥在反对你
伊恨并不神秘
神秘的是爱
化石里的鱼
尚新娇
时尚的花边缀饰着
这个热闹的时代
他们在变
我追求不变
他们在一条污染的河流
谈情说爱
而我在山谷里寻找
远古的沧海
像化石里那条
不动的鱼
留在故乡里
过 程
俞 强
在列车时刻表之外
另一种时间的引擎背道而驰
以慢镜头强调记忆对沿途窗景的挽留
没有终点
也没有起点
庞大故事的梗概
在寻找一只蚂蚁搬动一袋米的细节
短暂岁月中一个漫长的瞬间
劳动者
吴海歌
劳动者的歌,被蚂蚁扛着
被心中的碑竖着
劳动击穿了梦寐和虚幻
劳动是我的本家,而那些
辛勤的劳动者
在泪水里走远,在汗水里活着
也许,劳动本身就是一滴汗水
你看与不看,它都在那儿闪烁着……
一块补丁
赵行素
请理解一块补丁的乐趣:
千针万线 围着她旋转成涟漪
一个感情的缺口 转瞬 愈合在最后一针的飞溅
这块补丁 在人世间
不再孤苦地飘零 可以随风
在一个人的衣襟上打着秋千
也可以陪伴一位可怜的老人走过一场场风雪
谁的手指 谁的体温
谁最后的灯光
涨满了这块补丁的心
她用千丝万缕 和这个世界
拥抱在一起
自画像(二首)
欧阳斌
给 我
给我一些口水可以么?像给我一些哭,
像给我一些知觉,像给我一些味道。
像给我一些山泉,你把它们喂养在我的吟唱里吧!
不,这些还不够,你得给我一些甜,
把我和它一起放进果肉里。
你还要给我一些疼痛,给我一些麻木,
给我一些来苏——最后,你得给我一些
新鲜的旧伤口,不要给我牙印,不要给我缝合。
心 悸
不要靠近我,这里有块病
不要靠近我的影子
这里像刮灰刀一样薄
会刮疼墙壁上的一个愣怔
这里有些旧东西
有些不平
有些沙砾
有些岁月里的洞洞
可以抚摩,抚摩出那些凹凸的文火
可以企图,刮出一些血色
然后敷平它
流浪的风(外一首)
魏 旭
敲着自己歌唱
朝着炊烟默想
借你的屋檐避避风雨
借你的灯火
照亮梦中的村庄
那座高高山上
是胡麻开花的地方
胡麻花的蓝雾是我今生今世的娘
一边埋着亲娘
一边种着庄稼的黄泥山冈
今夜又将落一层白霜
如果我是山村的灯火在漆黑处亮着
如果我是冬雪深埋的庄户人家过冬的干柴
如果……
如果我只是尘世的一阵春风
刮在人心上
或者是一缕瞬间划过天际的星辰光芒
一只手突然搭在你肩上
在黑夜的山路上
一只手突然搭在你肩上
只有一只手,你再看不到别的什么
一只手拍了拍你的肩
你先是惊惧,尔后感到了温暖
你想抓住这只大手
对此你想表达什么
你转过身来
你伸出了自己的手
什么也没有
只有自己伸出去的手
孤独地悬在冷风中
初春的风
伍小华
略显粗糙而干涩。像感冒后的嗓子
从那些有棱有角的物体上喊出来
你听!它又从后山坡上摸上来了
借助草根、枯枝,以及那几个蠢蠢欲动的梦
因为没有光,它的行动是盲目的
且有点儿野蛮
它最终抱住了那条早已失去知觉的腿
哭泣。它坚持想把土地下那截儿
还带有新鲜泥土气息的部分摇醒!
生命的绳(外一首)
成 路
是的,一颗钉子告诉我
我是天空下的铁,独自不能寻找情歌的云朵
和白纸在一起
上帝的绳让人觉察出了石头上沉睡着灰烬
而大风,赶一匹快马奔进了眼睛里
消冰的三月晾晒脊背上的尘埃
黄铜的塬上
有一把剪子,在结茧的手里铰日头
土窑的窗棂上长出了抓髻的胖娃娃
冉冉上升的头发,是灵魂通天的秘径
洛川塬的苹果树或者化石
——献给陕西苹果的发源地
1
让太阳屈膝
交回雨水,和血液
让血液奔跑在树干与树叶的广阔之间
一枚青苹果喂养蝴蝶
一百岁根须的儿郎
2
一头贩卖时间的瘦驴
背着苹果树苗子
在青青水样的月亮地踏碎潼关城来临了
苹果树苹果树!
和一个人的名字已经苍老成一根绿骨石
3
太阳一点一点传递着汗水
苹果树的花芽藏给了下一个春天
请回埋人的黄尘
培在苹果树的根部 也顺风修一条大道
子孙和精灵沿着大道出走
微 笑
刘 滨
同乘一艘“诺亚方舟”
递上一个微笑 便是问候
此生终点何处 不必探求
唯愿一朵温暖的心花
绽放在彼此记忆的窗口
在四平车站
姜 佐
我们手挽手走在四平站前
暖暖的阳光就像一头柔柔的长发
让我们在无限的想象中
感到,幸福轻轻伏上了肩头
长长的座椅。嘈杂的人群
我们站在晃动的生活里对视
从彼此的眼神里走出来又走进去
就像忙碌的蚂蚁等待长长的雷声
广播员的嗓子如尖尖的剪刀
剪开了栅栏,也剪断了我们共同的时光
你红红的脸蛋像秋风中的一枚苹果
迎面砸来,之后迅速落入潮水般的人流
溅起的水花飞进一双寻找的眼睛
被幸福击痛的人,说人生就像拉萨的天气
左眼在上午看见了阳光灿烂的日子
右眼在下午看见了阴云密布的部分
“生活,如分岔的河流继续进行”
岁月潇潇,火车顺流而下
四平车站就像一只巨大的弹簧
在瞬间把我们弹开,成为河流的两岸
“一切都是距离。”
我们已无力再相遇
此后,唯一沟通的方式是一场暴雨
以及雨后河面上凉凉的风
惯 性(外一首)
庄晓明
我立定了脚步
而我仍在前行
被一种惯性
推进
我从我的躯体突出
摩擦着
一列火车的
嘶鸣
一列火车的惯性
从后面
将我推进
我刹不住自己
一种惯性
来自事物的合力
我无法解析
我只能趔趄着
前行
一列火车的影子
穿过我
前行
秋 凉
乘着一场秋雨而来
然后,就盘踞在树阴里
仿佛中年的一些慢性隐疾
从某个部位浮出后
就赖着不走了
炊 烟
花 盛
母亲老了。当我写下这四个字时
风正扶着你的身子
在田间劳作,并不时地望一眼
落山的夕阳
印在大地上的一条长长的影子
是你的叹息吗?
———天黑了
李风臣的诗(八首)
■ 李风臣
古绝·望庐山瀑布
夏日清风洒江天,遥望瀑布忆诗仙。
逆流直上可揽月,陶然瑶池醉不还。
古绝·登庐山
夕阳普照霞光灿,携友乘兴逛庐山。
笑谈葱茏几百度,悠然碧树秀水间。
古绝·游韶山滴水洞
葱翠环绕碧水流,滴水洞中探清幽。
欲访领袖知安在?诗魂昭示橘子洲。
古绝·到韶山
昔日红旗如潮卷,梦寐以求到韶山。
三十九年还夙①愿,万千感慨涌心间。
①1966年那个如火如荼的年代,曾梦想到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