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贞节牌坊-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花开的时节,不冷不热,繁花似锦,一边赏花,一边迎新,最是吉利。可这回,却急匆匆地赶在小雪日子就办了,倒像等不及了似的。而且上一次为着娶凤琴过门卢胡氏到聚花楼大闹的事儿传遍了青桐县,当时卢老爷是赌过誓说这是最后一次,从此再不纳妾了的。事情隔了不到三年,怎么倒又反口?那卢胡氏咋就肯了?看卢胡氏里出外进的张罗劲儿,真就不像吃醋的样子,这就更使这次纳妾处处透着股怪异。    
      宴开十席,厅里三桌都是达亲显贵,薰香煨火炉的,倒还舒适;院里七桌全是乡邻好友,可就吃苦,虽然搭了篷子,到底不蔽寒,细雪飘风不时往人身上吹上一阵,又饿,里里外外都凉透了。席未开,酒先上,于是就不时有客人喊着:“烫壶酒,烫得热热的上来!”    
      为了办喜事,在省城教书的大少爷卢长衫和已经嫁人的大小姐雅诗都赶回来了,大早地率着下人去往县门外迎花轿去了;二少爷卢短衫也难得地一早起床,带着管家阿福里外招呼着,指挥下人把火炉烧得更旺些,送酒的脚步儿勤着些,拿张作势地,俨然卢家第二代当家人了;二小姐三小姐年岁还小,帮不上什么忙,被老师领着,安静地坐在角落里等开席,都很规矩的样子;家丁每隔半个时辰就跑来报一声:花轿到辕门外了,花轿停在县志碑了,新娘子正准备拜牌坊,新娘子重新上轿的时候滑了一跤……    
      卢胡氏的脸便挂了下来。在牌坊前摔跤,这是很忌讳的事,不明指着新娘子将来注定要败坏门楣,触犯家规么?    
      县志碑前的“孝贞节烈坊”是青桐县唯一的一座牌坊,四柱三间,柱间三道额枋相连,额枋上下夹有两层字板。额枋上浮地起雕,依稀还可以看出是双龙戏珠图案,字板却早已风侵雨蚀,斑驳不清了。牌坊的主人已不可考,也不知来自哪年哪代,有次卢四爷跟外乡人喝酒时,趁着醉意顺口胡诌那是先皇赏赐卢家祖先一位可歌可泣的女性长辈的。酒醒后越想这事儿越觉可能,而且觉着了得意。后来就不仅是酒醉的时候说说,清醒的时候也常挂在嘴边了。卢会长说的话,大家就明知是假,又谁敢说破呢?何况也的确没人能说清那座贞节牌坊到底是哪朝哪代哪位皇上赐封哪家先祖的,卢家要认领,就认领了去也罢。于是渐渐的,卢会长连自己都信了,信这牌坊真就是卢家的,而且自此立了规矩,新人进卢家要先到牌坊前叩拜,以示禀承祖德,今后也要做个像牌坊主人那样的贞女节妇。    
      先进门的胡氏和慧慈没赶上——那会儿四爷还没有威风到把整个县的旌帜都当成自己家的宗谱的程度——后来的三姨娘娉婷、四姨娘荷花、乃至五姨娘凤琴却都是拜过牌坊的。荷花拜牌坊的时候,一度还引起过众人的议论,说让一个婊子拜贞节牌坊是不是有点儿那个。但是卢会长大手一挥,说不管凤琴过去是什么出身,进了卢家门可就是卢家人了,当然要照着贞女节妇的标准要求,也就当然要好好跪拜贞节牌坊,越是出身低卑越应该拜,这才没人说话了。    
      不论是拜过牌坊的还是没拜过的,卢会长的四位姨娘听到新娘子摔跤的新闻都是心头一紧,生怕老爷子生气,会怪罪到自己头上来。然而偷眼看去,四爷脸上淡淡的,好像并没太在意。姨娘们才又放下心来,重新堆上笑脸,锦袍缎袖、花插柳摆地在宾客中间招呼着,接受着众人不动声色的品头论足——那些宾客正着脸的时候都和眉善眼的正经着呢,转过脸儿便挤眉弄眼低声褒贬。姨娘们不会猜不到他们大约嚼些什么舌根子,气不得恨不得,只好越发把脸儿板着,步子端着,要笑,却笑不露齿,要行,却裙不起风。    
      真正兴头的,就只有二少爷卢短衫一个,不等开席已经酒意半酣,这会儿正和一伙狐朋狗友在边位上吆五喝六地划拳呢,眼睛又四处睃着,留意来宾中的漂亮女眷,又得空儿便在丫环屁股上拧一下摸一把的,仗着大日子谁也不敢认真闹起来,顺心遂意地只管胡颠——老爷六十岁了还纳妾呢,我二三十正当年,风流点还算个事儿吗?    
      然而偏偏丫环秋菊就不识相,二少爷第三次趁她添酒捏她奶子时,忽然就大叫起来,至于把酒壶都泼了。而且不待大太太卢胡氏审问,直接就招了:“二少爷摸我。”招的时候双手还按在胸前,脸蛋胀得绯红,叫大太太装听不见都不行。短衫的混劲儿上来,也不等胡氏发话,扬手便给了秋菊一巴掌,骂道:“我不过是天冷手僵,不留神碰到你,你竟然诬赖少爷我摸你!也不撒泡尿照照,就你这芦柴杆的模样儿身条儿,哪点值得让我摸你?聚花楼的姑娘见到少爷,哪个不上赶着排队让我摸?我摸你?你脱光了我看也不看。”    
      一句话把凤琴惹恼起来,她既然从了良,生平就最恨人家提到出身处聚花楼,更恨人家轻贱聚花楼,便酸溜溜刺了句:“一个丫头罢了,就说错做错什么,到底是老爷大喜的日子,二少爷也该得饶人处便饶人,哪里就值这么着?”    
      这时候起了一阵阴风,雪忽然就下得紧了,而且凭空响了一记焦雷,吓得胡氏一个哆嗦,就把逼到嘴边的一句骂人话给咽了回去,反常地竟没有发作,只等风过去了,才淡然对秋菊说:“五姨娘说得对,今天是老爷的好日子,别又哭又闹的,还不快去把脸洗了呢?”又转过身来指使阿福照看被风吹歪的花灯,把场面给混过去了。    
      众宾客原本打算看一场好戏的,也被这风把情绪吹散了,便都拾过刚才的话头继续有一搭没一搭地扯闲篇儿,一个说:“淑妃文绣前脚闹离婚,首创大清国妃子离婚的壮举,婉容娘娘后脚就弄出秽闻来,这三宫六院都不肯安份的,敢情不是皇帝爷不行了吧?”另一个便接口说:“皇帝老儿现在窝在天津协昌里‘静园’,好说是休养,难听点就是‘软禁’,软来软去的,下面也就难免软起来了吧。”众人便露出薰黄的牙齿嘎嘎笑起来。    
      四爷最听不得“不行了”“软了”这些个话,怒又怒不得,笑又笑不出。正无聊处,远远地听到鼓乐声响,接着门外有家丁高喊一声:“新人来了!”这便鞭炮大作起来,于是大家一拥而出去看新娘。    
      轿子从侧门抬进来,再绕回到正门影壁前,喜娘一脚踢开红地毯,卢四爷便拱了手笑嘻嘻迎出来,喜娘讨了见面礼,这才唱着喏打起帘子来,满堂宾客忽然间鸦雀无声,都看着新娘子发起呆来。    
      新娘子并不见得有多么耀眼的美丽,她只是精致。宜妆扮的那种精致。生动的嘴脸和死板的眼神使她有别于同她竞选的所有佳丽,在柔弱中平添了一种近乎绝望的高贵和端庄,仿佛在无声地证明:她是有资格走进深宅大院里做一个太太的――六太太。正是她那种深刻的绝望的端庄,才勾了人们的魂儿去,满院子的人,竟就没有一个注意到新娘子没盖头帘儿——后来才听说,盖头在新娘拜牌坊摔跤时落了地,沾了泥泞,盖不成了。    
      卢四爷自己也是头一回见到新娘子,在这之前,他只听媒婆说过这闺女属蛇,十四岁,闺名就叫小蛇。相片上看也不过是五官齐整罢了,木木的也不咋地,最终到底点了她,是因为媒婆那关键的一句:别看是穷苦人家,可是真正的三寸金莲哪,我亲手量过的。四爷想着这话,眼神便往新娘子脚下溜过去。喜娘有什么不明白的,一边喊着“新娘下轿”一边趁着搀扶便故意将新娘裙角提了一提,露出脚来,穿着一双喜上梅梢的大红绣鞋,果然玲珑精致。四爷倒又惆怅起来。    
      穿着喜梅绣鞋的一双小脚稳稳地落了地。    
      说来也奇,就在新娘子小蛇迈出轿门落在红地毯上的一刹,阴了半晌的天忽然放晴了,阳光透过云隙放出亮来,跳跃在新娘子的凤冠霞帔上,照眼分明——那是一套足有十斤重的全绣褂裙,一身花团锦簇,千针万线密不透风,都是真的金银。金丝和银线借了阳光的生气在她身上跳跃,叮咚繁琐的环佩手镯发着奇光异彩。    
      在座的人的眼忽然就盲了。有一半以上的男宾不自觉地采取了起立的姿态,而女人的眼中在瞬间射出妒恨与艳羡——她们并不知道,那些都只是道具,新娘子暂借来充充场面的,到了晚间卸妆的时候,她就要一样样地把它们从头上、颈上、腕上拆除下来,收进一个描金匣子,交还给大太太。    
      但是这会儿,那些镯子环佩是属于她的,那些光芒灿烂是属于她的,那些青睐和瞩目也是属于她的,她清俏端庄地站在那儿,穿着十斤重的礼服,像一个衣服架子,不语也不动,以一种异样的坦然迎接着她卢府六姨娘的生涯,迎接着男人的贪婪和女人的猜忌,迎接着越来越新鲜灿烂的阳光照耀——在这样的灿烂光芒下,连卢胡氏的心情也好起来,把新姨娘来路上在牌坊前摔了一跤的霉头也忘记了。    
      鞭炮和锣鼓再度热闹起来,家人簇拥着四爷和新姨娘在礼案前站定了,拜堂行礼这才正式开始。满堂宾客是自打新娘进门就都有些痴痴的,痴痴地看着新娘出了轿,痴痴地看着卢四爷挽了新人的手,痴痴地看着新郎新娘拜天地拜祖宗牌位对拜再拜,看着新人被搀进了新房——直到完全看不见新娘的衣风裙角儿了,这才都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回过神来。当下轰天价道起贺来,抓着卢四爷半真半假地死命敬酒,一则是闹婚,二则也不无要灌醉这花心不死的老头子想看他出洋相的意思。    
      卢四爷偏就不怕灌,下面不争气,酒量却是好的,来者不拒,喜笑颜开。这一通滥饮,直到夕阳西下才算收场。    
      送走宾客,已经是掌灯时候。月亮铺满一地。四爷带着酒劲儿,推开家丁搀扶独自往新房里去,犹自一边想着:保不齐冲一回喜,兴许自己就好了呢?保不齐的。    
      想着的时候,下面真就一耸一耸地有些动静,四爷大喜,越走越急,越走越硬,进了房,不及掩门就往床上摸来,一摸却摸了个空,定睛再看,小蛇缩成一团,却躲在床根儿里发抖,真就像条盘成一团的小蛇。四爷欲火焚身,既欢喜自己重振雄风,又担心不能长久,顾不上轻怜蜜爱,急扯过来叫道:“美人儿,快!快!”一手撕开小蛇衣裳,另一只手便去扯自己裤子——就在那刀口儿上,忽听门外跨院里凄凛凛地一声惨叫:来人啊,秋菊上吊啦!    
      四爷只觉刷地一下,裤裆就湿了。    
    


 蛇鼠一窝(一) 人与草之间

      第二章 蛇鼠一窝    
      一    
      小蛇赤脚走在花园里。    
      她的长长的裙裾拖过湿粘的青草,沾染得污迹斑斑,那柔弱而痛楚的三寸金莲被尖利的石子割伤,血渗过袜子染在青草上,终究不知是人沾了草的气味,还是草吸了人的精髓。    
      然而人与草之间,自然有一种和谐,就像疼痛与割伤之间的和谐一样,草青和血腥混在一处,弥漫了整个园林。    
      卢家的园林是非常出名的,假山亭台,暖阁绣墩,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单是院与院房与房之间的连接,就有月洞门,垂花门,菱角门等十几种样式,各个不同。园里半埋着青花瓷的圆口缸,缸里有金鱼,池里有荷花。林间铺着石子儿路,路两旁种着各色花树,如今正是梅开季节,一团团逐队成球,风一吹便飘洒下来,满园里榆荚芳菲,寒香四溢。    
      冬天过去了。那么漫长而痛楚的一个冬天。    
      小蛇在一株老梅树下停下来,有些不辨悲喜的感慨。她想起大少爷卢长衫走之前跟她说的那句话:“你是不该属于这园子的。”    
      她一时听不懂。他便又解释给她听:“这园子里只能养花,不能养鸟;花自开自败,可以认命,鸟却应该自由自在,要飞出去的。”她更加听不懂。他便叹息又叹息,说:“多说也是无益,等我替你想周详了,你再自己想想吧。”她越发不解,莫非她自己想不通的事,他倒要替她思想么?但她知道他的意思是好的,他的眼神里,有一种怜惜的意思,是卢四爷和二少爷的眼里所没有的。    
      四爷也喜欢盯着她看,看的时候眼睛里又爱又恨,让她害怕,因为她知道那看下去的结果便是他对她的摧残和折磨。洞房的夜里,四爷没能成事。以后一连三个晚上,也都没有成。以后都没有成过。但是四爷仍然每天晚上都要折腾她,把她压在身底下翻过来覆过去,摸她,拧她,咬她,使她呻吟哀叫。如果她不叫,他就更加下死劲地拧她,直到她叫出来为止。也许从嫁进卢府起,她的命运便注定要与疼痛结缘而密不可分了。与四爷的蹂躏相比,石子的割伤又算得了什么呢?    
      二少爷则喜欢偷看她,吃饭的时候看,开会的时候看,洗澡的时候也看。她一想起二少爷偷看她洗澡的事就打哆嗦,又不敢告诉四爷,只好每次进澡房前都四处查看严谨,把所有的门窗关严实,而且动作总是急匆匆的,一次也没有洗舒畅。    
      但是最让小蛇害怕的,还不是人的眼睛,而是一条大黑狗的注视。大黑狗是四爷新近养的,身形高大,毛皮光亮,舌头永远吐在外面,看人的时候眼睛里闪着光,而且只看女人。四爷常带着它走进各房太太姨娘的房间,也进过小蛇的屋子,小蛇被吓得尖叫起来,连连挥手让四爷带它走,四爷阴阴笑着,不说走也不说不走,就那样笑眯眯看着小蛇闪躲,尖叫,求饶,至于哭了,这才心满意足地带着狗走了,那神情,倒好像自己终于成功地完成了一次高潮似的。    
      从此小蛇就对大黑狗避如蛇蝎,比闪避大太太卢胡氏还厉害。    
      说来奇怪,那卢胡氏硬是对大黑狗偏爱得很,大黑狗也是见了卢胡氏最亲热,见了面就往上蹭,不住地舔她的腿。有一次卢胡氏招呼小蛇一起在园子里挖蚯蚓喂鱼,大黑狗不知怎么溜了进来,冷不防从后面猛地两脚搭上卢胡氏的背,卢胡氏被吓了一跳,小蛇则手脚都软了,大叫起来。园丁忙进来把狗牵了出去。卢胡氏脸上冷冷地,斥责道:“一条狗,自家养的,也值得这么大惊小怪?还不快起来呢,让人看着成什么样子。”    
      二姨娘慧慈告诉小蛇:老葫芦有三个爱好——告状,念经,喂鱼。如今又多了一条,养狗。说这话的时候,二姨娘眼神闪闪烁烁的,笑得十分诡异,那笑容后面的暗示让小蛇一阵作呕。    
      小蛇觉得这府里每个人的眼神都是怪怪的,时而像刀子,时而像绳子,能伤人也能缠人的。早在进门第一天,在她穿着全绣褂裙站在影壁下的时候,就已经被那些眼神给刺穿了。那些敌意的警觉的猥亵的贪婪的目光在瞬间穿过她的层层装裹,穿过她锦绣的袍服,绫缎的夹袄,细麻的裙撑,软绸的亵衣,直抵心脏。    
      重重的眼神网罗下,唯一的一点善意就来自大少爷卢长衫。那双眼睛,是湖水一般的,清澈,平静,带着一点点怜惜。那怜惜,是卢府里仅有的温暖,因为稀罕,而格外庞大。    
      可惜大少爷不久就回省城了,要一年后才回来。小蛇想和大少爷说说那条狗也来不及。那条狗,是大少爷走后才来的。不知怎么,小蛇有种混沌的自信,觉得只要自己跟大少爷说起那条狗,大少爷就一定会想办法把狗弄走的。    
      小蛇有一点想念大少爷。这是她愿意和二姨娘慧慈走近的原因。她愿意听慧慈讲讲大少爷小时候的事。    
      卢家是一部有着烫金封面官印题款的硬壳巨著,每一页翻开来都写着祖上的功勋业绩,历代的贤德贞烈,以及对后辈的谆导教诲,那些都是真的,一点儿假不掺的,凭血与肉咬牙切齿挣出来的,是锋利耀眼的斧刃,是装饰华美的剑鞘,是打磨锃亮的铜镜,是镶金嵌玉的峨冠,辉煌而堂皇,摆到哪里都不容置疑的。    
      不能看的,只是插图,那些线条贲张肉欲横流的插图不是工笔,不是泼墨,不是油彩,也不是素描,而是实实在在的版画,笔力雄健,每一刀每一刻都用尽了力气,深勾出世间最阴郁角落的邪恶与淫秽,那些是常年见不到阳光的,是在臭水沟和最卑贱的心灵底层滋养孕育传播壮大的,平时收藏得极隐秘谨慎,只有在没有人也没有月亮的夜晚,才敢拿出来在昏暗的灯烛下把玩欣赏,嘴边噙着淫邪的笑,眼睛一闪一闪,把声音压得极低,身子缩至最小,并发出只有动物才会有的“咻咻”声。    
      这样的插图,是在卢家每一代当家人挺括华美的袍服下都私藏携带过的,并且不时玩票上演,一代比一代更花样翻新,一代比一代更不留痕迹,那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