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野战事珍闻全记录-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种险恶的形势下,国民党反动派企图首先消灭中原我军,然后攻占苏皖,再进攻华北,妄想在3个月、最多6个月的时间内解决关内问题,然后再解决东北问题,最后消灭我党我军,摧毁解放区。    
    敌人执行上述的战略计划,靠的是津浦路、陇海路和平汉路几条大动脉。    
    刘伯承、邓小平心急如焚。为了迫使围追中原军区部队的国民党军回援,配合中原突围和山东、华中野战军的作战,他们主动向中央请示,计划把晋冀鲁豫野战军的作战重点放到豫东方向的陇海路徐州、开封段,从战略上调动和歼灭敌人。用刘伯承的话说:“我们的铁锤首先要击在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的大动脉——陇海线上!打乱敌人发动内战的部署和时间表!”    
    陇海线是国民党军从统帅部通向华东、华北、西北、东北的生命线,兵力靠它运送,物资靠其周转。敌人为保护这条生命线,在六七十里纵深的地带配备着重兵,到处都是据点、封锁沟、封锁墙,还派出不少支部队往来巡逻。铁路线上还有铁甲车、压道车,防守十分严密。    
    8月,在酷暑难当的豫东,刘邓率领三个纵队,临机制宜,以神奇的动作跨过黄河故道,在陇海路开封至徐州50公里宽的正面上,突然向敌人发起进攻。仅用两天的时间,在开(开封)、徐(徐州)段攻下兰封(今兰考)、三义家、罗王、李庄集、杨庄、刘堤圈、柳河集、李坝、野鸡岗等车站据点,歼敌5;000余人,控制并击毁铁路150余公里。在敌人的大动脉上,刘邓大军控制了150公里铁路,这大大震动了敌人的统帅部。    
    8月13日,国民党55师的一个旅出兵西援;第68师由开封东援;此外,蒋介石又从追逼中原军区突围兵力的队伍中,调回整编第3师、41师和47师,向开封急进。    
    刘伯承和邓小平乘敌增援未至,一面钳制敌人,一面攻克杞县、通许两城,相机又攻占陈留,随即连取虞城、砀山等地,直打得敌人猝不及防,焦头烂额。    
    这时西面敌人到达开封、新乡,东面敌人抵砀山、夏邑,妄图东西钳击刘邓大军,在此情况下,刘邓指挥部队及时撤回陇海路北休息。    
    8月23日,陇海作战胜利结束。


第一部分:兵下太行山 纵横驰骋晋冀鲁豫王疯子要“烧草铺”(1)

    “共党刘邓部异军突起,乃我心腹大患!我国军数10万正在向中原进剿,刘邓竟突破了陇海路,直逼徐州、郑州,继而威胁南京!短短10天,让他们连下5城,破路300里,你们这些人都干什么去了?!”    
    蒋介石将一枝粗大的红蓝笔扔在郑州绥靖公署的作战沙盘上,阴冷的目光直逼人称“福将”的绥靖公署主任刘峙。    
    刘邓大军一出陇海线,仅用两天时间,就在国民党中原防御体系上突破了150公里长的大豁口,这大大震动了国民党军的统帅部。蒋介石在南京黄埔路官邸呆不住了,带着陈诚等随员乘飞机亲临郑州,部署对我军的反击。    
    刘峙嗫嚅着嘴唇刚要解释,蒋介石把手一挥:“我不要听你的解释。陇海路遭破坏的事实,已经说明了你们的失职!无能!”    
    刘峙保养很好的胖手指着沙盘上的大别山,欲言又止。    
    蒋介石沉着脸:“我知道你要说在大别山进剿李先念,分不出兵来。那么我来问你,进剿了两个月,李先念的部队哪里去了?如果抓住一头,丢了一头,还算功过相抵,两头全部丢掉,你们有何颜面回报党国的信任?”    
    “报告总裁。”刘峙终于鼓足勇气,“我想说的是,只要分出一部分兵力,迅速集结于鲁西南,我敢保证,即使不能全歼刘伯承的共军,也会给予最有力的打击,使之不能在陇海路东段自由进出!”    
    “不仅仅是陇海路,还有平汉路。”蒋介石目光逼人,“这一仗不打则已,打,就要把刘邓赶回太行山去!”    
    陈诚赶忙接过话来,他手指沙盘,说道:“遵照总裁部署,现着令徐州绥靖公署之第5军、整编第10师及第88师所属5个旅,分3路自徐州、砀山、虞城地区向单县、成武、鱼台地区进击;着郑州绥靖公署第5绥靖区孙震之整编第3、第41、第47师全部及第四绥靖区刘汝明之整编第55、第68师各1个旅,分3路自封丘、开封、考城、商丘地区向东明、定陶、曹县地区进击。目前,刘伯承在陇海路得手后,远离后方,既不敢南下,又不肯过河,因此我军形成钳击之势后,就打他个立足未稳,举棋不定!至于这次会战的总指挥……”    
    陈诚的目光转向蒋介石。蒋介石微阖双目,点了一下头。    
    陈诚提高声调:“仍由郑州绥署长官刘峙担任!”    
    “校长!……”刘峙自己也没想到,打了败仗还能升官,一时激动得嘴唇颤抖,话也说不下去了。    
    在场的徐州绥署主任薛岳等人睨视着一身肥膘的刘峙,看着他那肥唇、肥腮、肥肚“噗哧、噗哧”,好像又吃又喝紧忙乎的样子,目光无不带着几分讥讽。    
    刘峙在国民党军队里虽威望不高,但也算得上老资格了。他191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堂,1924年又当上了黄埔军校的教官。因此,国民党军人中最吃香的两大派系——保定派、黄埔系他都沾得上。但是,论战绩,刘峙却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记录。令人奇怪的是,他却一直受到蒋介石的赏识,官运亨通。久而久之,也不知是羡慕,还是挖苦,他的同行们就送给他这么一个雅号:“福将”。    
    刘峙终于把所有的激动全部吃喝下去了,运足了底气道:“校长!担此重任,刘峙虽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    
    “要迅速掩蔽,马上开进……”蒋介石的眼睛睁开了,巡视了一下众人,“要亲临前线督导!”    
    “是,马上开进!”刘峙命令王仲廉、王敬久、刘汝明、赵锡田各归本部,立即按照蒋介石的命令:“马上开进。”    
    菏泽,一间普通的农舍里,刘伯承、邓小平和各纵队领导坐在一张铺着地图的农家饭桌四周,久久没有人说话。    
    空气有些沉闷,屋外,狂风暴雨,电闪雷鸣,似乎要把这间茅草盖顶的屋舍掀翻。一道雪亮的闪电光亮射入低矮的窗棂,划过饭桌上的地图。刹那间,地图上从东西两个方向伸过来的蓝色箭头,像是两颗正在咬合的鬼牙,尖利、阴森。    
    邓小平和刘伯承交换了一下目光,站立起来,打破了沉闷:“情况大家清楚了,敌人从津浦路方向上过来的共3个师,其中两个是蒋介石的王牌部队。蒋介石一共有五大王牌,这一下把两个拿出来了。第5军和11师全部美械装备,战斗力强,比较难对付。西边来的敌人数量多,但战斗力不强。针对这一情况,我考虑有两个方案:一个是暂时避开敌人的锋芒,将我主力迅速撤到老黄河以北休整一个短时间,尔后再寻机会,南下歼敌。这个方案我们从局部情况考虑,是比较有利的,但这样一来,势必增大对陈毅、李先念的压力,对全局不利。另一方案是咬紧牙关再打一仗。这样,我们的包袱会背得重些,但陈毅,李先念他们那里就轻松多了!我的意见以第二方案为好。”    
    刘伯承笑着看了看他的战将们:“我同意邓政委的意见。蒋介石是饭馆子战术,送来一桌还不等你吃完,又送来一桌,逼着你吃,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送来了,我们就放开肚皮吃哟!”


第一部分:兵下太行山 纵横驰骋晋冀鲁豫王疯子要“烧草铺”(2)

    往常这个时候,刘伯承一席风趣的话,肯定会引起战将们的哄堂大笑。然而今天,他们实在有些笑不出来。如果他们只是一个士兵,一声令下,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冲锋陷阵,但他们都是带兵的人,是领兵一方的将领,他们的肩头担着千钧重担,他们需要考虑部队的承受能力。连续半个月的陇海战役,部队极度疲劳。伤亡很大,伤员来不及转运,弹药来不及补充,而面临的敌情又是如此严重,如果打,必将是一场残酷的恶战。这种情况,换成谁,都会掂量掂量个中的沉重。    
    作为野战军的两位统帅,刘伯承、邓小平理解他们的心情。    
    邓小平走到窗前,缓缓说道:“我们这个部队,在外边名声很大,都叫什么刘邓大军。其实我们就这么点家底,兵不足5万,外加几门山炮、迫击炮,弹药也很缺。我们部队的这一批战士,大部分是翻身解放的农民子弟,素质很好。陇海战役伤亡5;000人,补充不多,拿这批骨干打,实在有些心疼……”    
    “邓政委!不要说了……”王近山霍地站起来,“我赞成打!就用我们六纵打吧!比起其他纵队,我们六纵最年轻,拿我们去拼,即使拼光了,只要对全局有利,一个字:‘值’!”    
    “舍不得卒子保不住车,为了全局,我们情愿做出牺牲!”三纵司令员陈锡联站起来。    
    “一号(刘伯承)、二号(邓小平)!下命令吧!”各纵队司令员政委“呼啦”一声全都站立起来。    
    “同志们,”刘伯承望着齐刷刷站起来的一群爱将,略显动容,“我曾经说过,我们晋冀鲁豫野战军处在四战之地,向东要协同山东、苏北的部队作战,向西要配合陕甘的部队对敌。所以人民习惯地把我们晋冀鲁豫野战军称为‘四战之军’,今天,正是全局考验我们的时候,我们要担负起四战之军的光荣!”    
    说罢,刘伯承走到地图前:“蒋介石这一次是下了大赌注,伸出两个大铁钳想把我们钳死在这里。但他这两个钳子看似一般粗,实际力量不同。西边的这一路,数量虽然多于东路,但多为杂牌军,其中只有整3师是蒋的嫡系。该师一向号称‘能攻善守,所向披靡’,中将师长赵锡田毕业于黄埔一期,与刘峙有师生之谊,又是陆军总司令顾祝同的外甥,因而骄横跋扈,目中无人。如果我们吃掉他这个主力,则可断其西路;剩下东边一路,自然成了跛脚,我则可以趁机分割围歼,各个击破!”    
    “司令员,就把歼灭整3师的任务交给我们吧!”王近山又是第一个请战。    
    “好,我支持你。”邓小平发话了。    
    “政委说了算,整3师就交给你了!”刘伯承用手指着地图,“记住,消灭整3师,要先给他让出一块地方。也就是说,要节节阻击,诱敌深入,直到把他引进大杨湖这个坟墓,再消灭他!”    
    8月25日,正在鄄城附近休整的六纵接到撤离的命令。    
    王近山还是老传统,立刻组织部队还床板、扫院子、水满缸,检查群众纪律。一切准备停当,电话铃响了。王近山一听,是邓小平打来的,立即汇报部队撤离有序,群众纪律已检查。    
    “不!”邓小平打断王近山,“不要扫院子,也不要水满缸。”    
    王近山心里直犯嘀咕,首长这是怎么啦?邓政委抓纪律一贯用铁腕,动真格的,今天是怎么了?是不是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耳机里邓小平的声音在继续:“要仓促一些,要慌一些!破烂装具可以丢一点子,背包也可扔掉它几个……撤退不是要镇静,而是要慌忙一点……”    
    “这,莫非是……”王近山想到这里,用拳头猛击一下自己的太阳穴,“兵不厌诈,这是诱敌深入啊!……”    
    原来,面对敌人新一轮的钳击,刘伯承、邓小平决心实施大踏步进退,调动敌人,避强击弱。行动之前,先造声势,后率主力秘密西进,寻机歼灭运动中的敌人。    
    国民党东西两路大军同时出动,整3师遥遥领先,连续击退共军数次阻击,正在向大小杨湖地区挺进。雨后的鲁西南,艳阳高照,天气格外晴好。刘伯承令主力放弃一部分城镇,跑步向北撤退。整3师没有费劲,就占领了大杨湖、天爷庙、大黄集地区,同侧翼整编47师远远分离。    
    此刻,整3师师长赵锡田坐在吉普车上,手持步话机,得意地向刘峙报告:“刘伯承已溃不成军,我用不了两个礼拜,就可以占领整个冀鲁豫,把他赶上太行山!”    
    刘峙虽也狂,但对刘伯承的足智多谋、英勇善战的将帅才干,却也畏惧。他告诫赵锡田,不可轻敌,并用密语问要不要飞机配合。赵锡田认为刘峙多虑,竟用明语在电话上高声说:    
    “飞机不需要了,就凭这点装备,共军就不堪一击了。”    
    刘峙斥责地问:“为什么不讲密语?”    
    “不要紧,共军没有这个东西!”赵锡田回答说。    
    此时,不但骄横的赵锡田对刘伯承的意图毫无所知,就连国民党的最高统帅部也被蒙在鼓里。一份份来自前线的战报,使身在庐山的蒋介石大受鼓舞,特地发来电报,对整3师传令嘉奖。


第一部分:兵下太行山 纵横驰骋晋冀鲁豫王疯子要“烧草铺”(3)

    刘峙的顾虑彻底打消了,立即从郑州赶到前线视察和慰劳。“为了发展大好形势,迅速扩大战果”,刘峙临时改变部署,将整3师和整47师会攻定陶的计划改为整3师单独攻菏泽,47师单独攻定陶。然而他做梦也没想到,这样一来,两师之间的间隙进一步扩大,恰恰给我军帮了个忙。    
    9月3日,敌整3师孤军奋进,又一次“击退”我军“阻击”,顺利进入大小杨湖。但是,他们再也出不来了。    
    “王近山吗?你们准备得怎么样了?”刘伯承电话打到了六纵。    
    此时的王近山已经深入到距大杨湖只有几百米的最前沿。“司令员,请你放心。我们准备好了一切,坚决歼灭整3师!六纵即使剩下一个连,我当连长,杜义德当指导员。我要求战士们把自己的子弹、手榴弹统统打到敌人身上去,最后用牙齿咬,也要把敌人咬死!”    
    “好!”刘伯承赞许道,“近山同志,你的决心很好!这一仗如若我们打不胜,冀鲁豫平原我们就站不住!还要背起包袱回太行山啊!你们今天晚上的任务很艰巨,只要消灭了大杨湖的敌人,整个战役就会有很大的变化。”    
    刘伯承放下一个电话,又拿起一个电话。听了七纵司令员杨勇的汇报,刘伯承进一步说:“杨勇同志,冀鲁豫解放区,是你们亲手创建的,是你们用鲜血从敌人手里夺来的,假如我们不把这股敌人消灭,这里的人民不但要遭受敌人屠杀,你们也将前功尽弃!”    
    “刘司令员,我懂了,我们一定要彻底消灭整3师!”杨勇的声音把电话机震得嗡嗡直响。    
    最后,刘伯承又同陈锡联、陈再道两位纵队司令员一一通了电话,询问了他们的准备情况,对邓小平说:“可以开始总攻了。”    
    邓小平点了点头:“今天晚上,我们一起到六纵去。”    
    深夜,23点30分。三颗红色信号弹从六纵主攻旅的前沿指挥所升起,如同瑰丽的朝霞染红了半个天空。紧接着,密集的炮火砸向大杨湖东南角整3师师部及其59团团部的结合部。    
    在此起彼伏的炮火中,敌人的堑壕、鹿砦、铁丝网、掩蔽部,像是大火燎着了的马蜂窝,纷纷扬扬飞向半空。    
    与此同时,担任主攻的54团1营3连战士们,像一把锋利的尖刀飞速向敌人阵地插去,首先占领了敌防御要点大土围子。    
    在漫天的硝烟中,1营教导员朱辉拎着一篮子手榴弹,带着突击小分队钉子一样往村里楔去。随后,1连在左,2连在右,成剪刀形撕开缺口,突入村内。    
    “突突突”、“叭叭叭”,被炮火震昏的敌人醒来了,拼命用机枪封锁前进的道路,子弹打得像飞蝗一般。    
    突击队前进受阻,朱辉急得两眼冒火,手一挥:“爆破组!炸掉敌人火力点!”    
    由于敌人火力太猛,一连出动两个爆破组,都没有成功。红了眼的朱辉顺手抓起九颗手榴弹,一气掖在腰里,“嗖”地站起来,亲自带着爆破组冲了上去。“轰!轰!”两声巨响,敌人的机枪哑巴了。1营的战士们像决堤的洪水卷了过去。    
    2营、3营相继从左右两翼突进去,团长卢彦山也带着指挥所随之跟进,从而牢牢地控制了大土围子核心阵地。    
    敌人惊慌了,集中主要兵力,在强大炮火的配合下,向54团坚守的大土围子包抄过来。    
    “团长,咱们被包围了!”    
    这颗钉子显然把敌人楔痛了,轮番向54团阵地发起冲击。    
    卢彦山集中全团轻重火器,组成了一道环形火网,遏制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进攻。    
    战士们依附着残垣断壁沉着地射击着,一排排密集的子弹,一阵阵冰雹般的手榴弹,把大土围子搅得像龙卷风的中心。    
    一次、两次……敌人连续9次的进攻被打退了!    
    当敌人发起第十次进攻的时候,全团的子弹几乎打光了,手榴弹成了战士们唯一的火力。    
    “节约弹药,等敌人靠近了再给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