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55-幼幼集成-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儿冷疝作痛,阴囊浮肿。川楝子去核五钱,吴茱萸二钱五分,炒研为末,酒打面糊为丸小豆大。每服十丸, 
盐汤化下。 
小儿疝久,阴囊坚硬如石,名为木肾。用栝蒌连皮带子二钱,荜茇二钱、生姜二钱、葱白二钱,酒煎,热 
服,被覆暖卧,取汗出效。 

卷四
啼哭证治
属性:小儿初生,百日一周之内,神安意静,不妄笑多哭者易养。如日夜啼哭不止,为母者心诚求之,渴则饮之, 
饥则哺之,痛则摩之,痒则抓之,其哭止者,中其意也;如哭不止,当以意度之。盖小儿初生,性多执拗,凡有 
亲狎之人,玩弄之物,一时不见,其心不悦而哭,谓之拗哭,急与之,勿使怒伤肝气致病也。假如又不止,请医 
视之。如大哭昼夜不止者,肝热也,泻青丸;如日夜啼哭,身热烦躁者,心热也,导赤散,俱用灯芯汤服。 

卷四啼哭证治
入方
属性:x泻青丸x 此肝经之主药。凡幼科中截风定搐之方,多用金石脑麝,无益有损。惟此方清心平肝,疏风凉 
血。凡小儿作热不退,将成风搐,或已成风搐,但服此丸,其应如响。方虽古方,人不知用。予昔游潭州遇师指授, 
始能用之。凡幼科中抱龙、保命、至保、新安金药、苏合香丸,一概不取。惟此方为幼科截风定搐之第一神方也。 
川羌活 正川芎 黑山栀 龙胆草 全当归 北防风(以上俱各一两) 锦庄黄(五钱) 
上药合为一处,以火烘燥,研为细末,炼蜜为丸,青黛为衣,如大豆大。每服一二丸,清茶化下。 
x导赤散x 治心经有热,一切烦啼不安,皆效。 
怀生地(二钱) 川木通(一钱五分) 枯黄芩(一钱) 生粉草(五分) 淡竹叶(十四片) 灯芯(十根) 
水煎,热服。 

卷四
夜啼证治
属性:小儿夜啼有数证∶有脏寒、有心热、有神不安、有拗哭。此中寒热不同,切宜详辨。 
脏寒者,阴盛于夜,至夜则阴极发躁,寒 
甚腹痛,以手按其腹则啼止,起手又啼。外证面青手冷,口不吮乳,夜啼不歇。加减当归散。 
心热烦啼者,面红舌赤,或舌苔白涩,无灯则啼稍息,见灯则啼愈甚,宜导赤散加麦冬、灯芯,甚则加川 
连、胆草。 
神不安而啼者,睡中惊悸,抱母大哭,面色紫黑,盖神虚惊悸。宜安神丸定其心志。及吐泻后及大病后夜啼, 
亦由心血不足,治同上。 
凡夜啼见灯即止者,此为点灯习惯,乃为拗哭,实非病也。夜间切勿燃灯,任彼啼哭,二三夜自定。 

卷四夜啼证治
入方
属性:x加味当归散x 方见卷四疝证门。 
x导赤散x 方见卷四啼哭门。 
x十味安神丸x 治神虚惊惕,至夜则啼。 
官拣参 白茯神 大杭冬 怀山药 正龙齿( ,以上各二钱) 镜面砂(水飞) 寒水石(水飞) 粉甘 
草(以上各五分) 梅花片(一分) 赤金箔(十片) 
共为细末,炼蜜为丸芡实大。每服一丸,灯芯汤下。 

卷四夜啼证治
夜啼简便方
属性:小儿心热面赤,夜多啼泣,朱砂五分,牛黄一分,共为末。每一二分,犀角磨汤调下。又治同前证夜啼。青 
黛研筛过,每服二分,灯芯十茎,煎汤,调服。 
小儿一百二十日内夜啼,用蝉蜕四十九个,煎去前半截,用后半截,焙干燥,研末。每服四分,钩藤汤下。 
x又方x 用蝉脱十四个,去翅足,焙干,入朱砂一分,共研末,蜜调涂母乳头上,令儿吮之,纳儿口中亦可。 
小儿夜啼,不论有余不足皆有效。用五倍子研末,口中津唾和作饼子,纳肚脐,以带扎之,效。 
x又方x 以灶心土研末二钱,朱砂飞过一 
钱,麝香少许,共为末,蜜丸绿豆大。每服五丸,水调下。 

卷四
二便证治
属性:经曰∶北方黑气,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夫二阴者,前阴窍出小便,后阴窍出大便。又云∶前阴主气,后 
阴主血。盖膀胱之津液,血所化也,由气而后能出;太阴之传送,气之运也,由血而后能润。此便溺之流通,见 
气血之根据附,而人之所以为生者,以其有此出入关窍耳。清阳出上窍,谓呼吸也;浊阴出下窍,谓大小二便也。 
倘一息不运,则机缄穷而死矣。故二便不通,加以腹胀气喘,呕哕烦躁者,不可治也。凡二便秘,宜八正散; 
外用掩脐法、蜜导法,则前后俱通矣。 

卷四二便证治
入方
属性:x八正散x 治热聚下焦,二便不通。 
淮木通 白滑石 黑栀仁 车前子 瞿麦穗 锦庄黄 白芒硝 蓄(俱等分,看儿大小加减之) 
除大黄、芒硝在外,将六味水煎极熟,加入大黄,再煎十数沸,取起,斟出澄清,以芒硝冲服。 
x掩脐法x 治中下二焦积热,大小便秘。 
连须葱七茎不洗,生姜一大块、淡豆豉三钱、食盐三钱,同捣烂作一饼,铫子烘热,掩肚脐,以帛扎定。良 
久,气通二便自利。 
x蜜导法x 治二便不通,以此通其大便,则下焦气行,而小便自通矣。 
用冬蜜八两,炼至滴水成珠不散,入皂角细末二钱,和匀,稍冷,捻如小指大一条,外以葱涎涂上,轻轻插 
入谷道中,气通则便利矣。 

卷四二便证治
二便不通简便方
属性:大小便不通,经二三日危急者,以皂角烧灰研末,米汤调下一钱,立通。 
x又方x 以蜂蜜一盏、皮硝一钱、白汤一盏。空心调下;另以皂角于桶内烧烟,令儿坐桶上熏之,即通。 
x又方x 用草乌一个,削去皮,略以麝香搽上,抹以香油,轻插谷道内。名霹雳箭,至捷。 
二便不通,百方不效。肚腹胀痛,咽喉窒塞,或痰壅气喘,水米不下,死在须臾,宜急救之。用甘遂五分, 
面包煨熟,取出为末,入麝香三厘,捣饭为丸。小儿服二分,大人五分,姜汤送下。 
x又方x 以小竹筒抹以葱涎,插入谷道,以芒硝五钱研细,香油半盏,皂角末少许,令人口含,灌入谷道 
中,少时即通。 

卷四
小便不利证治
属性:经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又曰∶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又曰∶肝有热则 
小便先赤。凡小便赤涩为热,小便自遗为寒。热者火有余,水不足,治宜泻心火、滋肾水,加味导赤散;寒者火 
不足,水有余,治宜温肾水、益心火,益智散。 
小便不通,乃由脏气虚,受热壅滞,宣化不行,非塞非痛,但闭而不通,腹胀紧满。宜五苓散加车前、灯芯。 
大病之后,气虚津液不足,而小便闭者,不可利之。利则中气日虚,津液愈涸。宜人参散。 
小儿患淋,小便淋沥作痛,不必分五种,然皆属火热。宜清利之,海金砂散。 
小儿久病气虚而淋病者,不可利小便,宜六味地黄丸,滋其化源。 
小便自出而不禁者,谓之遗尿;睡中自出者,谓之尿床。此皆肾与膀胱虚寒也。益智散加附、桂、龙骨。 
小儿初便黄赤,落地良久,凝如白膏者,谓之尿白。伤脾所致,久而成疳。胃苓丸,盐 
汤下。 
小儿小便出时,色白混浊,随尿而来,谓之白浊。此心经虚热,宜清心莲子饮。 

卷四小便不利证治
入方
属性:x加味导赤散x 治心热肝热,小便赤涩。 
淮木通 怀生地 炙草 枯黄芩 黑栀仁 泽泻 北柴胡(以上各一钱) 
淡竹叶七片灯芯十茎 
水煎,空心热服。 
x益智散x 治水有余,火不足而遗溺。 
益智仁(五钱,盐水炒) 补骨脂(三钱,盐水炒) 白云苓(五钱,酒炒) 
共为细末,每服一钱,盐汤调下。 
x五苓散x 方见卷二暑证门。 
x人参散x 治气虚津液不足,小便不通。 
官拣参(一钱) 大麦冬(二钱) 川黄柏(五分) 炙甘草(一钱) 
生姜三片,水煎服。 
x海金砂散x 治小儿诸淋,皆属于热。 
香附米(酒炒) 正川芎(酒炒) 赤茯苓(屑炒,以上各五钱) 白滑石(水飞,一钱) 陈枳壳(炒) 
宣泽泻(焙) 陈石苇(焙) 尖槟榔(炒,以上各一钱五分) 
共为细末,每服一钱,淡盐汤调下。 
x胃苓丸x 方见卷二湿证门。 
x清心莲子饮x 专治白浊。 
建莲子(二钱) 白云苓(一钱五分) 益智仁(一钱) 远志肉(五分) 大麦冬(一钱) 官拣参(五分) 
石菖蒲(五分) 车前子(五分) 漂白术(六分) 宣泽泻(四分) 生甘草(三分) 
灯芯十茎,水煎,空心服。 

卷四小便不利证治
小便简便方
属性:凡小便不通,服药无效,用商陆五钱研末,入麝香少许,先以旧夏布盖于脐上,将药放布上。待药气入腹, 
一时即通。 
小便数日不通,遍身手足肿满,诸药不应者,用苏叶一斤煎浓汤,入脚盆内,令患者坐盆上熏之,冷则又添 
热汤;外用炒盐熨 
脐上,及遍身肿处。良久,便通肿消而愈。 
x又方x 用连须葱白一斤,捣烂炒热,分作二处,各以布包,轮流热熨脐下,即通。小便闭结不通,药 
不能效。用食盐一两,调温水服之;良久,以指入喉中探吐,一吐即通。盖上窍不通,下窍闭也。 
x又方x 以皂角研末,吹些微入鼻中,令其喷嚏,亦是上升之意。如水注闭其上窍,则下窍不通,稍升 
提之,实时通矣。 

卷四
大便证治
属性:经曰∶太阴司天,阴痹,大便难,阴气不用,病在于肾。又曰∶太阳之胜,隐曲不利,互引阴股。夫饮食之 
物,有入必有出也。苟大便不通,出入之机几乎息矣。急宜通之,使旧谷去而新谷得入。然有实闭、有虚闭, 
最宜详审。如形实气实脉实又能食者,的有可下之证,则下之,如八正散、承气汤、木香槟榔之类,择而用之, 
中病即止,不可过也;而形虚气虚脉虚而兼食少者,虽有可下之证,宜缓不宜急,但用保和丸加枳实微利之;如 
平素便难者,血不足也,宜润汤丸、蜜导法。 

卷四大便证治
入方
属性:x八正散x 方见卷四二便门。 
x承气汤x 方见卷二伤寒门。 
x木香槟榔丸x 方见卷三伤食门。 
x保和丸x 方见卷三伤食门。 
x润肠丸x 治老人虚人,小儿产妇,大便闭结。 
火麻仁(去壳) 光杏仁(去皮) 光桃仁(去皮) 当归尾(酒润) 陈枳壳(以上各七钱五分) 金 
井胶(炒) 萝卜子(炒) 家苏叶(以上各三钱) 
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一二钱,量人加减,白汤送下。 
x蜜导法x 方见卷四二便门。 

卷四
头项囟证治
属性:经曰∶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小儿头囟之证,多由脾胃而得。又头为六阳所会,七窍居焉, 
故小儿之头,四时宜凉,但见头热,即有病生,宜预防之。 
解颅者,谓头缝开解而颅不合也。是由禀气不足,先天肾元大亏。肾主脑髓,肾亏则脑髓不足,故颅为之开 
解。然人无脑髓,犹树无根,不过千日,则成废人。其候多愁少喜,目白睛多,而 白色。若成于病后者,尤 
凶。宜久服地黄丸,外用封囟法。 
囟肿者,囟门肿起也。脾主肌肉,若乳哺不常,饥饱无度,或寒或热,乘于脾家,致使脏腑不调,其气上冲, 
为之填胀,囟突而高,如物堆垛,毛发短黄,骨蒸自汗。然亦有寒气冲上而肿者,则牢韧坚硬;热气冲上而肿者,则 
柔软红色。然寒肿者十之一,热肿者十之九,更有因包裹严密,盖覆过浓,阳气不得外出,亦令赤肿,皆用封 
囟法。热肿者泻青丸,寒肿者参苏饮。 
囟陷者,有因泄泻久而气血虚弱,不能上充髓脑,故下陷如坑,此乃胃虚脾弱之极,宜急扶元气。若与枕骨 
同陷者,百无一救。此中有禀受父精不足,母血虚羸而陷者,有因久病而陷者。然枕陷尤甚于囟陷,二者皆肾 
元败绝之证也,俱参苓白术散或八味地黄丸。 
天柱骨倒。小儿有色肥壮,不为瘦悴。孰知形体过肥,中气愈弱,是盛于外而歉于内也。忽然项软倾倒者, 
此肝经风热也,小柴胡加粉葛、当归、白芍。 
有因久病之后,或泄泻日久,忽然颈项倾侧,名天柱骨倒,最为危候。速救真元,大全大补汤加鹿茸。 
有小儿生下颈便软者,胎气不足也。由禀父之肾元虚败,峻补先天,其庶几矣,补肾地黄丸与六君汤间服。 
天柱骨倒之证,虽则三条,总系真阳大 
败之候,为小儿之恶证。保救真元,是其大要,外以生筋等药贴之可也。 

卷四头项囟证治
入方
属性:x六味地黄丸x 方见卷一胎疾门。 
x封囟法x 治头缝不合,名曰解颅。 
天南星不拘多少,以姜汁炒枯,研细末,醋调涂于绢帛上,烘热贴囟门上,以合为度。 
x泻青丸x 方见四卷啼哭门。 
x参苏饮x 方见卷三咳嗽门。 
x参苓白术散x 方见卷三疳证门。 
x八味地黄丸x 方见卷一保产门。 
x小柴胡汤x 方见卷二伤寒门。此加粉葛、当归、白芍。 
x十全大补汤x 方见卷一保产门。 
x补肾地黄汤x 方见卷三哮喘门。 
x六君子汤x 方见卷二类搐门。 
x生脉散x 治筋软无力,天柱骨倒。 
木鳖子(六个) 蓖麻子(六十个,并去壳) 
以药研如泥,先抱头起,以手摩其颈令热,津唾调药,涂颈项。 
x又方x 贴项软。 
生附子(去皮,二钱) 生南星(去皮脐,三钱) 
共研末,姜汁调,摊贴患处。 

卷四头项囟证治
头项简便方
属性:小儿解颅,或因病后忽然囟门宽大,头缝四破。此脑髓不充,大虚之候。用鹿茸、防风、白芨、柏子仁四 
味各五钱,共为末,乳汁调作饼,贴囟门上,一日一换,以合为度。 
治小儿囟陷如坑,由久病真元不足,气血两虚,大凶之候。速宜十全大补加鹿茸、姜、枣煎服;外用狗头骨 
炙黄为末,鸡蛋清调敷之,效。 

卷四
目病证治
属性:经曰∶诸脉者,皆属于目。又曰∶东方青气,入通于肝,开窍于目。夫目虽为肝窍, 
而五脏俱备,神之所托。故白珠属肺,黑珠属肝,瞳仁属肾,两角属心,上下眼胞属脾,五脏五色,各有所司。 
心主赤,赤甚者心实热也,赤微者心虚热也;肝主青,青甚者肝热也,淡青者肝虚也;脾主黄,黄甚者脾热 
也,淡黄者脾虚也。目无精光,及白睛多而黑睛少者,肝肾俱不足也。 
目内赤色,心经积热上攻。宜泻丙火从小便而出,导赤散加黄连、防风。 
目内黄者,脾热也,宜泻黄散;上下眼胞肿者,脾经风热,亦同上治。 
目连扎者,肝有风也。凡病或新或久,肝风入目,上下左右如风吹,儿不能任,故连扎也。泻青丸。 
目直视者,肝有热也。热气入目,障其筋脉,目之两角俱紧,不能转运,故直视也。泻青丸。 
小儿初生目闭,此胎热也。内服生地黄汤,外用胆草煎汤洗目上,一日七次,恐延缠则损目。 
小儿生下眼胞赤烂者,由产时拭洗不净,以致秽恶侵渍两目角,故两胞赤烂,至长不瘥。真金散。 
小儿久嗽,其目两眶肿黑,如物伤损,白珠红赤如血,谓之血眼。内服泻白散,外用贴法。 
小儿生下数月之内,目不见物,谓之雀目,由肝虚也。六味地黄丸,常以猪肝煮熟压药。 
小儿热病,其目羞明喜暗者,风热也。宜疏散风热,清阳散火汤。 

卷四目病证治
入方
属性:x导赤散x 方见四卷啼哭门。 
x泻黄散x 治脾经积热,白珠生黄。 
藿香梗(一钱二分) 黑栀仁(一钱) 熟石膏(一钱) 北防风(一钱) 炙甘草(五分) 
净水煎,半饥服。 
x生地黄汤x 治小儿胎热,初生眼闭不开。 
怀生地(一钱五分) 赤芍药(一钱) 正川芎(五分) 大当归(一钱) 天花粉(酒炒) 炙甘草(各 
五分) 
灯芯十茎,长流水煎,热服。 
x真金散x 治小儿眼胞赤烂。 
雅川连 川黄柏 大当归 赤芍药(各二钱) 光杏仁(去皮,尖,五分) 
上锉碎,以乳汁浸一宿,饭上蒸过,取浓汁点眼内。 
x泻白散x 治小儿久嗽,两眶黑肿,白珠如血。 
芽桔梗 炙甘草 广陈皮 桑白皮 地骨皮(各等分) 
水煎,热服。 
x贴药x 
大生地(一两) 大黑豆(一两) 
二味用水同浸一夜,取起捣为膏,贴眼皮上,其血自散。血泪即出,肿黑即消。 
x六味地黄丸x 方见卷一胎疾门。 
x清阳散火汤x 治小儿风热眼疾,羞明喜暗。 
小条芩 荆芥穗 正川芎 北防风 净连翘 黑栀仁 当归尾 熟石膏(各一钱) 川羌活 炙甘草(各五分) 
灯芯十茎,水煎,食后服。 

卷四目病证治
眼目简便方
属性:治目生 肉,赤脉贯瞳,白膜遮睛,诸般云翳,用白丁香,即麻雀屎也,倒者为雌雀屎不用,取竖立者雄雀 
屎也,不拘多少,取来研末,水飞过如飞朱砂样,渣滓不用。俟药澄底,倾去清水,晒干。每以些微同乳汁研化, 
点翳上,其翳自去。神方也。 
取麻雀屎,寺院中暨城楼上有。 
赤眼肿痛,用朴硝一撮,以碗盛豆腐一块,将硝放豆腐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