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资治通鉴 全译-第10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屋荡尽,士民皆衣纸。回纥悉置所掠宝货于河阳,留其将安恪守之。

  回纥军队进入东京,肆意杀掠,死者数以万计,大火几十天都没有熄灭。朔方、神策军也因为东京、郑州、汴州、汝州都是叛军控制的区域,所过之处大肆虏掠,三个月之后才停止。一排排的房屋被毁坏荡尽,百姓都只好穿上纸衣。回纥可汗将他们所掠的财物全部存放到河阳,留下他的将领安恪看守。

  十一月,丁丑,露布至京师。

  十一月,丁丑(初二),捷报传到京师。

  朝义自濮州北渡河,怀恩进攻滑州,拔之,追败朝义于卫州。朝义睢阳节度使田承嗣等将兵四万余人与朝义合,复来拒战;仆固击破之,长驱至昌乐东。朝义帅魏州兵来战,又败走。于是邺郡节度使薛嵩以相、卫、、邢四州降于陈郑、泽潞节度使李抱玉,恒阳节度使张忠志以赵、恒、深、定、易五州降于河东节度使辛云京。嵩,楚玉之子也。抱玉等已进军入其营,按其部伍,嵩等皆受代;居无何,仆固怀恩皆令复位。由是抱玉、云京疑怀恩有贰心,各表言之,朝廷密为之备;怀恩亦上疏自理,上慰勉之。辛巳,制:“东京及河南、北受伪官者,一切不问。”

  史朝义从濮州北渡黄河,仆固怀恩进攻并攻克了滑州,又在卫州追上史朝义,将他击败。史朝义的睢阳节度使田承嗣等人率兵四万多人与史朝义会合,又前来抵抗。仆固将他们击败,长驱直入,到达昌乐县东面。史朝义率领魏州的军队前来交战,又兵败退走。于是邺郡节度使薛嵩献出相州、卫州、州、邢州,向陈郑、泽潞节度使李抱玉投降。恒阳节度使张忠志献出赵州、恒州、深州、定州、易州,向河东节度使辛云京投降。薛嵩是薛楚玉的儿子。李抱玉等人已进军到薛嵩的军营中,检查他的部队,薛嵩等人都接受李抱玉派人取代。没过多久,仆固怀恩让他们都官复原位。因此,李抱玉、辛云京怀疑仆固怀恩怀有二心,分别上表说到此事,朝廷暗地里防备仆固怀恩。仆固怀恩也上书为自己辩护,代宗安慰和勉励他一番。辛巳(初六),代宗下制令:“东京以及河南、河北接受伪职的人概不追究。”

  '56'己丑,以户部侍郎刘晏兼河南道水陆转运都使。

  '56'己丑(十四日),代宗任命户部侍郎刘晏兼任河南道水陆转运都使。

  '57'丁酉,以张忠志为成德军节度使,统恒、赵、深、定、易五州,赐姓李,名宝臣。初,辛云京引兵将出井陉,常山裨将王武俊说宝臣曰:“今河东兵精锐,出境远斗,不可敌也。且吾以寡当众,以曲遇直,战则必离,守则必溃,公其图之。”宝臣乃撤守备,举五州来降。及复为节度使,以武俊之策为善,擢为先锋兵马使。武俊,本契丹也,初名没诺干。

  '57'丁酉(二十二日),代宗任命张忠志为成德军节度使,统领恒州、赵州、深州、定州、易州,赐姓为李,名为宝臣。从前,辛云京率领军队将要东出井陉,常山副将王武俊劝李宝臣说:“如今河东军队十分精锐,出境远征,势不可敌。况且我们以少挡多,以曲遇直,如果交战就必定会众叛亲离,固守就必然会溃败,你应该好好考虑。”李宝臣便撤除守备,率五州前来投降辛云京。等到李宝臣又任节度使后,认为王武俊的计策很好,提拔他为先锋兵马使。王武俊本是契丹族人,原名没诺干。

  郭子仪以仆固怀恩有平河朔功,请以副元帅让之。己亥,以怀恩为河北副元帅,加左仆射兼中书令、单于、镇北大都护、朔方节度使。

  郭子仪因为仆固怀恩有平定河朔的功劳,请求代宗将副元帅的职位让给他。己亥(二十四日),代宗任命仆固怀恩为河北副元帅,加任左仆射兼中书令、单于、镇北大都护、朔方节度使。

  史朝义走至贝州,与其大将薛忠义等两节度合,仆固追之至监清。朝义自衡水引兵三万还攻之,设伏击走之。回纥又至,官军益振,遂逐之;大战于下博东南,贼大败,积尸拥流而下;朝义奔莫州。怀恩都知兵马使薛兼训、兵马使郝庭玉与田神功、辛云京会于下博,进围朝义于莫州,青淄节度使侯希逸继至。

  史朝义逃到贝州,与他的大将薛忠义等二节度使会合,仆固一直追击到临清县,史朝义从衡水率军三万回师反攻,仆固设下伏兵将他们击退。此时回纥军队又抵达临清县,官军势力更加壮大,于是追击史朝义。在下博县东南双方大战,贼军大败,成堆的尸体随着河流冲走了。史翰义逃往莫州。仆固怀恩部下都知兵马使薛兼训、兵马使郝庭玉在下博县与田神功、辛云京会合后,便进军莫州,围攻史朝义,青淄节度使侯希逸也随后赶到。

  '58'十二月,庚申,初以太祖配天地。

  '58'十二月庚申(十六日),首次在祭祀天地时附祭太祖。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上之上广德元年(癸卯、763)

唐代宗广德元年(癸卯,公元763年)

  '1'春,正月,己卯,追谥吴太后曰章敬皇后。

  '1'春季,正月己卯(初五),代宗追谥吴太后为章敬皇后。

  '2'癸未,以国子祭酒刘晏为吏部尚书、同平章事,度支等使如故。

  '2'癸未(初九),代宗任命国子祭酒刘晏为吏部尚书、同平章事,度支使等职务仍然不变。

  '3'初,来在襄阳,程元振有所请托,不从;及为相,元振谮言涉不顺。王仲升在贼中,以屈服得全,贼平得归,与元振善,奏与贼合谋,致仲升陷贼。壬寅,坐削官爵,流播州,赐死于路,由是藩镇皆切齿于元振。

  '3'从前,来在襄阳时,程元振曾经请求和嘱托他办事,来没有答应;等到来担任宰相后,程元振诬陷来说了对代宗不恭敬的话。王仲升在贼军中,曾因表示屈服才得以偷生,贼军被平定后,他回归朝廷,与程元振关系很好,便奏称来与贼军合谋,致使自己被贼军抓获。壬寅(二十八日),来被削去官爵,流放播州,在流放的路上被代宗赐死,因此藩镇都对程元振恨得咬牙切齿。

  '4'史朝义屡出战,皆败,田承嗣说朝义,令亲往幽州发兵,还救莫州,承嗣自请留守莫州。朝义从之,选精骑五千自北门犯围而出。朝义既去,承嗣即以城降,送朝义母、妻、子于官军。于是仆固、侯希逸、薛兼训等帅众三万追之,及于归义,与战,朝义败走。

  '4'史朝义屡次出战,都遭失败,田承嗣劝说史朝义,他亲自前往幽州征调军队,回救莫州,请求让自己留下守卫莫州。史朝义采纳了他的建议,挑选五千精锐骑兵从北门冲出包围。史朝义离去之后,田承嗣马上举城投降,将史朝义的母亲、妻子、儿子一起送到官军那儿。于是仆固、侯希逸、薛兼训等人率领三万士兵追击史朝义,在归义县追上了史朝义,双方交战,史朝义又败走。

  时朝义范阳节度使李怀仙已因中使骆奉仙请降,遣兵马使李抱忠将兵三千镇范阳县,朝义至范阳,不得入。官军将至,朝义遣人谕抱忠以大军留莫州、轻骑来发兵救援之意,因责以君臣之义,抱忠对曰:“天不祚燕,唐室复兴,今既归唐矣,岂可更为反覆,独不愧三军邪!大丈夫耻以诡计相图,愿早择去就以谋自全。且田承嗣必已叛矣,不然,官军何以得至此!”朝义大惧,曰:“吾朝来未食,独不能以一餐相饷乎!”抱忠乃令人设食于城东。于是范阳人在朝义麾下者,并拜辞而去,朝义涕泣而已,独与胡骑数百既食而去。东奔广阳,广阳不受;欲北入奚、契丹,至温泉栅,李怀仙遣兵追及之;朝义穷蹙,缢于林中,怀仙取其首以献。仆固怀恩与诸军皆还。

  当时史朝义部下范阳节度使李怀仙已经通过中使骆奉仙向朝廷请求投降,并派遣兵马使李抱忠率领三千士兵镇守范阳县。史朝义来到范阳,李抱忠不让他入城。官军即将追到,史朝义派人将大部队留在莫州、轻装骑兵前来征调军队救援的意图告诉了李抱忠,并且用君臣道理责备他,李抱忠回答说:“老天不让燕人做皇帝,唐室又复兴了,今天既然已经归顺唐朝,难道可以再反覆,就不愧对三军将士吗?大丈夫以诡计相图为可耻,但愿你能早点选择后路,考虑保全自己。况且田承嗣一定已经叛变了,不然的话,官军怎么能够追到这里呢!”史朝义十分害怕,说:“从早晨以来,我们滴水未进,难道不能让我们吃一顿饭吗?”李抱忠便让人在城东供应膳食。于是史朝义手下的范阳人一起向史朝义叩拜辞别而去,史朝义只是痛哭流涕而已,吃罢饭,独自与数百名胡人骑兵离去。史朝义向东奔赴广阳,广阳也不接收他们。史朝义想向北进入奚、契丹境内,来到温泉栅时,李怀仙派兵追上了他们。史朝义走投无路,在树林中上吊自杀,李怀仙割取了他的头颅献给朝廷。仆固怀恩与各路军队都回军。

  甲辰,朝义首至京师。

  甲辰(三十日),史朝义的头颅被送到了京师。

  '5'闰月,己酉夜,有回纥十五人犯含光门,突入鸿胪寺,门司不敢遏。

  '5'闰正月己酉(初五)夜里,有十五名回纥人侵犯含光门,冲进鸿胪寺,守门人不敢制止他们。

  '6'癸亥,以史朝义降将薛嵩为相、卫、邢、、贝、磁六州节度使,田承嗣为魏、博、德、沧、瀛五州都防御使,李怀仙仍故地为幽州、卢龙节度使。时河北诸州皆已降,嵩等迎仆固怀恩,拜于马首,乞行间自效;怀恩亦恐贼平宠衰,故奏留嵩等及李宝臣分帅河北,自为党援。朝廷亦厌苦兵革,苟冀无事,因而授之。

  '6'癸亥(十九日),代宗任命史朝义部下的降将薛嵩为相、卫、邢、、贝、磁六州节度使,田承嗣为魏、博、德、沧、瀛五州都防御使,李怀仙仍在故地担任幽州、卢龙节度使。当时河北各州都已投降,薛嵩等人迎接仆固怀恩,在他坐骑前叩拜,恳求让他们留在军中效力,仆固怀恩也害怕贼军平定后会失宠,所以上奏让薛嵩等人以及李宝臣留下来,分别统率河北各藩镇,成为他的党羽外援。朝廷也厌恶战争,只希望天下无事,因而将河北交给他们。

  '7'回纥登里可汗归国,其部众所过抄掠,廪给小不如意,辄杀人,无所忌惮。陈郑、泽潞节度使李抱玉欲遣官属置顿,人人辞惮,赵城尉马燧独请行。此回纥将至,燧先遣人赂其渠帅,约毋暴掠,帅遗之旗曰:“有犯令者,君自戮之。”燧取死囚为左右,小有违令,立斩之。回纥相顾失色,涉其境者皆拱手遵约束。抱玉奇之,燧因说抱玉曰:“燧与回纥言,颇得其情。仆固怀恩恃功骄蹇,其子好勇而轻,今内树四帅,外交回纥,必有窥河东、泽潞之志,宜深备之。”抱玉然之。

  '7'回纥登里可汗回国,他的部众在所经之地搜劫财物,由官府供给他们粮食,稍有不如意的地方,就动手杀人,无所顾忌。陈郑、泽潞节度使李抱玉想派遣下属官吏设办理招待和供应的事,但因为害怕,人人都推托,唯独赵城县尉马燧请求去办理。等到回纥军即将到达时,马燧先派人贿赂他们的首领,约定不得残暴抢劫,首领给他留下了一面旗,说道:“如果有违反命令的人,你可以自行杀掉他们。”马燧让死囚作随从,稍有违令,便立即杀掉。回纥人互相对视,大惊失色,于是经过境内的回纥人都拱手遵守规约。李抱玉十分惊奇,马燧借此机会劝说李抱玉,说道:“我与回纥人交谈过,对他们情况颇为了解。仆固怀恩自恃有功,傲慢不顺,他的儿子仆固喜欢逞能,轻率浮躁,如今在国内树立田承嗣、李宝臣、李怀仙、薛嵩四员将帅,对外结交回纥,一定有窥视河东、泽潞的志向,应当好好地防备他们。”李抱玉认为确实如此。

  '8'初,长安人梁崇义以羽林射生从来镇襄阳,累迁右兵马使。崇义有勇力,能卷铁舒钩;沈毅寡言,得众心。之入朝也,命诸将分戍诸州,死,戍者皆奔归襄阳。行军司马庞充将兵二千赴河南,至汝州,闻死,引兵还袭襄州;左兵马使李昭拒之,充奔房州。崇义自邓州引戍兵归,与昭及副使薛南阳相让为长,久之不决,众皆曰:“兵非梁卿主之不可。”遂推崇义为帅。崇义寻杀昭及南阳,以其状闻,上不能讨。三月甲辰,以崇义为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留后。崇义奏改葬,为之立祠,不居听事及正堂。

  '8'从前,长安人梁崇义以羽林射生军跟随来镇守襄阳,历经升迁,任右兵马使。梁崇义有勇力,能够弯卷铁器,舒展铁钩,生性刚毅,沉默寡言,很得人心。来入朝时,命令诸将分别戍守各州,来死后,戍守各州的将士都纷纷逃回襄阳。行军司马庞充率领二千士兵奔赴河南,到达汝州时,听说来去世,便率军回袭襄州。左兵马使李昭抵抗庞充,庞充逃往房州。梁崇义从邓州率领戍守的军队返回襄阳,他与李昭和节度副使薛南阳互相推让不肯做统帅,很长时间决定不下,大家都说:“军队非梁崇义统帅不可。”于是推举梁崇义为统帅。不久梁崇义杀掉了李昭和薛南阳,并向代宗作了奏报,代宗不能讨伐他。三月甲辰(初一),代宗任命梁崇义为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留后。梁崇义奏请为来改葬,并建立祠堂,自己不在来的厅堂和正堂居住。

  '9'辛酉,葬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于泰陵;庙号玄宗。庚午,葬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于建陵;庙号肃宗。

  '9'辛酉(十八日),代宗将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葬在泰陵,庙号为玄宗。庚午(二十七日),将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葬在建陵,庙号为肃宗。

  '10'夏,四月,庚辰,李光弼奏擒袁晁,浙东皆平。时晁聚众近二十万,转攻州县,光弼使部将张伯仪将兵讨平之。伯仪,魏州人也。

  '10'夏季,四月庚辰(初七),李光弼奏称已经抓获袁晁,浙东地区的叛乱全部平息。当时,袁晁聚集了近二十万人马,辗转进攻州县,李光弼派遣部将张伯仪率领军队讨伐,镇压了他们。张伯仪是魏州人。

  '11'郭子仪数上言:“吐蕃、党项不可忽,宜早为之备。”

  '11'郭子仪多次进言说:“吐蕃、常项不可忽视,应当及早防备他们。”

  '12'辛丑,遣兼御史大夫李之芳等使于吐蕃,为虏所留,二年乃得归。

  '12'辛丑(二十八日)代宗派遣兼御史大夫李之芳等人出使吐蕃,他们被吐蕃扣留,二年之后才得以回到唐朝。

  '13'群臣三上表请立太子;五月,癸卯,诏许俟秋成议之。

  '13'大臣们三次上表请求立太子,五月癸卯(初一),代宗下诏允许等到秋收后商议此事。

  '14'丁卯,制分河北诸州:以幽、莫、妫、檀、平、蓟为幽州管;恒、定、赵、深、易为成德军管;相、贝、邢、为相州管;魏、博、德为魏州管;沧、棣、冀、瀛为青淄管;怀、卫、河阳为泽潞管。

  '14'丁卯(二十五日),唐代宗颁布制令分割河北各州:将幽州、莫州、妫州、檀州、平州、蓟州归属幽州统管;恒州、定州、赵州、深州、易州归属成德军统管;相州、贝州、邢州、州归属相州统管;魏州、博州、德州归属魏州统管;沧州、棣州、冀州、瀛州归属青淄统管;怀州、卫州、河阳归属泽潞统管。

  '15'六月,癸酉,礼部侍郎华阴杨绾上疏,以为:“古之选士必取行实,近世专尚文辞。自隋炀帝始置进士科,犹试策而已;至高宗时,考功员外郎刘思立始奏进士加杂文,明经加帖,从此积弊,转而成俗。朝之公卿以此待士,家之长老以此训子,其明经则诵帖括以求侥幸。又,举人皆令投牒自应,如此,欲其返淳朴,崇廉让,何可得也!请令县令察孝廉,取行著乡闾,学知经术者,荐之于州,刺史考试,升之于省。任各占一经,朝廷择儒学之士,问经义二十条,对策三道,上第即注官,中第得出身,下第罢归。又道举亦非理国,望与明经、进士并停。”上命诸司通议,给事中李栖筠、左丞贾至、京兆尹严武并与绾同。至议以为:“今试学者以帖字为精通,考文者以声病为是非,风流颓弊,诚当厘改。然自东晋以来,从多侨寓,士居乡土,百无一二;请兼广学校,保桑梓者乡里举焉,在流寓者庠序推焉。”敕礼部具条目以闻。绾又请置五经秀才科。

  '15'六月癸酉(初一),礼部侍郎华阴人杨绾上书认为:“古代选官必须考核他的操行,近代选官则专门崇尚文章。从隋炀帝开始设置进士科以来,还只是考试策论而已;到唐高宗时,考功员外郎刘思立首次上奏,考进士科要加试杂文,明经科加试帖经,从此积成弊端,又转变成习俗。朝廷的公卿大臣以此来看待士人,家中长辈以此来教导儿子,其中明经科的考试,人们背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