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杨家将传-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运兴隆启圣明,英雄效命发长征。 

  番人弃甲抛戈遁,方显杨家救驾兵。 

  时八王单马先人城中,见真宗称贺曰:“赖陛下洪福,已取得杨六使救兵来到,杀得番众残戈败将而去。”真奈曰:“朕脱此难,卿之功也。”令宣进杨六使,拜伏御前。帝曰:“卿因误犯前罪,特悉赦之。今有救驾大功,朕决不负汝。”六使顿首奏曰:“机会难得,宜乘陛下车驾在此,威风百倍,臣率所部,直捣幽州,取萧后地图以献,永息边患。此千载之盛举,乞准臣奏。”帝曰:“卿言甚善,奈车驾久出,壮士疲困,须待回朝议之。”六使退出回营,以所捉番将,尽行枭首号令不题。 

  次日,帝以代州节度使杨光美为魏州留守,下令各营,班师回汴。军士得令,无不欢跃。文武拥护车驾离魏州,望大梁而回。但见: 

  旌旗动处黄龙舞,画角鸣时白昼闻。 

  大军一路无词,不日到汴京,车驾进入皇城。翌日设朝,群臣朝贺毕。真宗以扈从文武久困魏州,各赏赍有差。宣六使入殿前,亲慰甚厚,因谓之曰:“三关赖卿以安,可统所部,仍镇其处,使北番不敢甫下,是为社稷捍蔽。”六使奏曰:“臣正待再往佳山寨,招募雄勇,以图伐辽之计,未得圣旨。既陛下允臣立功,即便前行。”真宗大悦,加封六使为三关都巡节度使,旨敕一道,斩伐自由。六使拜受命。帝于便殿设宴,犒赏救驾将士,君臣尽欢而散。 

  六使径来无佞府,拜辞令婆起行。有子杨宗保,年纪一十三岁;欲随父往三关。六使曰:“那佳山寨乃苦寒地方,去则无益,不如侍奉令婆,待汝成丁,即来取汝。”宗保乃止。六使辞别府中,与岳胜、孟良等率军马望三关进发。有诗为证: 

  大将征场得胜回,旌旗云拥后军催。 

  须知此去存威望,径使皇家诏旨来。 

  三军一路无词,不日来到佳山寨。六使入旧营中坐定,众人参见毕,乃下令修整营栅,筑造关隘。分遣岳胜等为十二团练,各领所部,整点枪刀衣甲听令。自是三关仍前兴旺。六使每遣逻骑缉探北番消息,与诸将日议征进之计。不题。 
 
第三十二回 萧太后出榜募兵 王全节兵征大辽
 
  却说萧天佐自败归之后,萧后日夕忧虑宋朝见伐。一日与群臣议曰:“近日北兵败归,又听得南朝将为征讨之计。今杨家人雄马壮,倘或部领北征,谁可抵敌?”道未罢,韩延寿奏曰:“谚云:‘大国有征伐之兵,小国有预备之固。’今大辽宿将老帅,已不堪任。乞陛下效选举法例,出下榜文,招募各国雄勇,任以帅职,以备宋人来侵,则为长保之策。”后允奏,着文臣草招募榜文以进。其文曰: 

  北番萧太后为招募英雄,以防国难事:盖闻兵以将为贵,将以才为能。今值大辽多事之秋,戎马相寻,干戈弗息。特出榜文,招募各处豪杰。或有抱谋略于山谷,怀武艺于穷荒,摹旗、斩将、攻关、取城,不拘一技一能,可辅定霸者,威集幽州,孤亲试其才。果能称职,即授重权,尊其爵位。故兹榜示。 

  萧后看罢榜文,即令张挂城门,招取英雄。正是: 

  欲教胜敌杨家将,除是神仙降世来。 

  大中祥符四年,蓬菜山钟、吕二仙,适在三岛洞中炼丹、围棋。钟离问曰:“汝曾忆岳阳楼赏白牡丹之事乎?”洞宾答曰:“色欲之心,人皆有之。若敝弟子尚且脱胎换骨,亦被迷恋,况凡夫俗子耶。”钟离曰:“此理本然。”又问:“黄鹤楼酒舍,汝何留恋半载?此岂仙家之所宜乎?’’洞宾曰:“弟子存神炼气,此味不能断之。”钟离笑曰:“众道友论汝‘酒色神仙,犹有余染,果不虚也。”洞宾自觉愧郝,尊敬师长,弗敢与辩。忽然南北起一道杀气,冲入云汉,但见:红光万丈随火人,千条杀气进烟来。洞宾看罢,唤仙童拨开云雾视之。回报道:“却是南朝龙祖与北番龙母相斗,杀气进入于此。”钟离曰:“吾以气数推之,尚有二年杀逆未除,只是可怜黎民受其茶毒。”洞宾曰:“既师父以气数知之,还是龙母战胜,龙祖战胜?”钟离曰:“龙母逆妖之类,走下北番,霸起一国。龙祖应天运而生,以作万民之主,今遭其扰闹,不久当为龙祖灭也。”洞宾曰:“二龙争攘,百姓何辜?我仙家以救人为心,师父何不降凡,收龙母以归升,免得为民之患,岂不美哉?”钟离曰:“世界纷纷,自有人定。我等只存修养,莫将闲事恼心。”言罢径人洞中。 

  洞宾见钟离已去,自思:“众仙笑我酒色为重,师父指道龙祖为能。我今要亲降凡间,扶佐龙母,灭却南朝,又恐师父分上有碍。近见番界碧萝山有万年椿木,今成精怪,不如今他脱身降世,以助龙母。”即着仙童唤椿木精来到,洞宾曰:“吾今付汝三卷六甲兵书。上卷观视天文,中卷变化藏机,此二卷汝不必学;只有下一卷,人难得识,内中尽载阴文迷魂妖遁之事,教汝熟视。即今北番萧太后出下榜文,招募英勇,欲与甫朝交兵。尔可脱身降世,将此下卷兵书扶佐北番。待灭却宋朝之后,我收汝同入仙道。”椿木精拜曰:“小孽下凡,难以施展,兵书恐不能通耳。”洞宾曰:“汝先去揭取榜文,我即亲降凡间,代汝用事。” 

  椿木精即日拜辞仙主,径变身化作一道金光,震声如雷,走下北番,来到幽州城,正见各处壮勇,团立于关门外看榜。椿木精进前,叫声:“待我来揭榜。”众视之,其人生得面如黑铁,眼若金珠,身长一丈有余,两臂筋肉突起,貌极奇异。守军见揭了榜文,引进朝门,来见萧后。萧后视罢,大惊曰:“世上竟有此怪貌耶?”因问:“壮士何处人氏?”椿木精答曰:“小臣祖居碧萝山,姓椿名岩。”萧后曰:“汝有甚武艺?”岩曰:“兵书战策,一十八般武艺,无有不通。”萧后大悦,即与文武议封官职。萧天佐奏曰:“壮士初进,未见其能,陛下权封以中职;候其建立奇功,再议未迟。”后允奏,乃封椿岩为团营都总使。椿岩谢恩而退。 

  却说宋真宗以魏府之耻,欲图报雪,召集群臣计议。八王奏曰:“陛下以一统之盛,幽州一隅封宇,取之不难。争奈士马未集,尚待从容讨之。”帝未应,忽一人出曰:“不乘此时进兵,更待何时?”众视之,乃光州节度使王全节,近前奏曰:“臣有一计,可使北番拱手纳降。”帝曰:“卿有何计?”全节曰:“若起中原之兵,急难取胜。乞陛下敕澶州一路、雄州一路、山后一路,此三路乃幽州咽喉,易为粮饷;臣再提一旅之师,共四路并进。北番虽有雄勇之将,何能当之?”帝依奏,即敕三路出兵,以王全节为南北招讨使,李明为副使,部兵五万前行。全节得旨,克日领兵离汴京,望幽州进发。时初春天气,风和日暖,但见: 

  路上野花无意采,林中杜鹃动人情。 

  大军来到九龙谷下寨。 

  消息传入幽州,近臣奏知萧后:“南朝起四路兵马而来,声势甚盛。”太后大惊曰:“不意其来如此速那!”因问:“谁可部兵迎敌?”道未罢,椿岩应声出曰:“陛下勿忧,臣举一人退宋兵,如摧枯拉朽,取中原犹反掌之易。”太后问曰:“卿举何人?”岩曰:“臣之师父,姓吕名客,现在宫门外,未敢擅入。若用此人退敌,何患不克?”后即宣进吕客于阶下,视之,见其人物清雅,举止特异。自思:“此人必有奇才。”乃问曰:“卿要来应募,求进身否?”吕客答曰:“臣闻陛下欲与南朝争衡,特来相助一臂之力,取其天下。”后曰:“卿要多少人马而行?”吕客曰:“宋人善战者多,可用阵图斗之。依臣所论,幽州军马不足调遣,陛下须于五国借兵,可成大事。”后曰:“五国是谁?”吕客曰:“可修书一封,差使臣往辽西鲜卑国,见国王耶律庆,献送金帛,以结其心,问彼借精兵五万,彼必无推。又修书赍官诰往森罗国,赏赐国王孟天能,令他发兵五万相助。再遣一使往黑水国,许以成功之后,割西羌一带谢之,令助兵五万,必定悦从。又差一使臣赴西夏国,见国王黄柯环,说知中原利害,借兵五万。再着亲臣往长沙国,见国玉萧霍王,借兵五万。若得此五国兵来,仗臣平生所学,排下南天七十二阵,使宋君臣见之心胆碎裂,拱手归命矣。”萧后听罢,大悦曰:“卿真子牙重出,诸葛复生。”即日封吕客为辅国军师、北都内外兵马正使。吕客谢恩而退。 

  太后遣下五处使臣,令赍金宝,径诣鲜卑等国而行。当下领旨使臣分头进发。自是,五国得赐敕赍,无不悦从。鲜卑国王差黑靼令公马荣为帅,森罗国王差亢金龙太子为帅,黑水国王差铁头黑太岁为帅,西夏国王差公主黄琼女为帅,长沙国王差驸马苏何庆与公主萧霸贞为帅,各助精兵五万,陆续而来。 

  不消数十日,都集幽州听候。近臣奏知萧后:“五国兵马齐到。”后宣进昌客问曰:“五国之兵已到,军师何以调遣?”吕客奏曰:“臣此行不是等闲,陛下再召回云州耶律休哥等,蔚州萧挞懒等,起倾国之兵,与臣提调,管取克伏中原。”后允奏,即下敕于云、蔚二州,调回各处军马。以鞑靼令公韩延寿为监军,都部署上盒秀以下并听调遣,统率二十五万精兵,合五国共五十万,随吕军师征进。韩延寿得旨,出往教场中,操演齐备。越数日,云、蔚二州军马皆至。吕军师同岩率五国精兵与北番人马离幽州,浩浩荡荡,望九龙谷而进。此一去,有诗为证: 

  全凭兴国扶王策,能使英雄显智来。 

  三千世界风云变,七十天门战阵开。 

  北番兵马来到九龙谷,于平川旷野下寨。对面便是宋营。次日,吕军师召集诸将,分付曰:“三月丙申支干相克之日,吾将排阵,各人须要听令。如有后期者,先斩后奏。”韩延寿进曰:“军师令旨,谁敢有违?” 

第三十三回 吕军师布南天阵 杨六使明下三关
 
  却说吕军师取过阵图一张,分付中营骑军五千,离九龙谷一望之地,筑起七十二座将台,每台令五千军守之。另外设立五坛,竖旗号,按青黄赤白黑之色;内开甬道七十二路,往来通透。待筑完备时,而后提调。骑军得令前去,按阵图筑立。不数日,台坛俱已整齐,甚是完固,回报于吕军师,亲往巡视一遍。军师择定吉日,下令诸将听调。 

  三通鼓罢,五国军乌,齐齐摆列。吕军师先令鲜卑国黑靼令公马荣率所部军,列在九龙正南,摆作铁门金锁阵。分一万军,各执长枪,按为铁门,把守将台七座;又分一万军,各执铁箭,按为铁闩,把守将台七座;再分一万军,各执利剑,按为金锁,又把守将台七座。马令公得令,一声炮响,率军排列去了。有诗为证: 

  画角齐鸣阵势开,铁门坚固巧安排。 

  对垒敌将若欲破,除是神仙秘诀来。 

  吕军师又下令,着黑水国铁头大岁率所部军,靠九龙谷左排作青龙阵。分一万军,手执黑旗,按为龙须,把守将台七座;又军一万,分四队,各执宝剑,按为四个龙爪,把守将台七座;又军一万,各执金枪,按为龙鳞之状,把守将台七座。铁头太岁得令,率所部分布去了。有诗为证: 

  青龙阵势智谋深,百万雄兵亦凛然。 

  自是中朝豪杰在,敢驰骏马入南天。 

  吕军师又令长沙国苏何庆,以部下靠九龙谷右排作白虎阵。分一万军,各执宝剑,按为虎牙,把守将台七座;分军一万,手执短枪,按为虎爪,把守将台七座。再令耶律休哥屯军一万,守将台六座于前,按为朱雀阵。耶律奚底屯军一万,守将台六座于后,按为玄武阵,绕围左右,作犄角之势。苏何庆、耶律休哥等各领所部而行。有诗为证: 

  白虎交加阵势雄,前排朱雀将台中, 

  后居玄武藏机妙,敌国兵强不易通。 

  吕军师再遣森罗国金龙太子,以所部军端守将台中座,按作玉皇大帝坐镇通明殿。令董夫人装作梨山老母。再绕中台分军一万,各穿青黄赤白黑服色,按为四斗星君。另军二十八名,披头散发,绕中台前后,按为二十八宿。又令土金牛装为玄帝,土金秀手执黑旗,排成龟蛇之状,把守二门之北。金龙太子等各得令部兵去了。有诗为证: 

  玉皇驾下列星君,阵势巍然智压群。 

  不是仙家亲降世,定教中原两平分。 

  吕军师又令西夏国黄琼女,以所领女兵,手执宝剑,按为太阴星。萧挞懒率所部,各穿红袍,按为太阳星。仍令黄琼女赤身裸体,立于旗下,手执骷髅骨,遇敌军大哭,按为月孛星之状。耶律沙率所部巡视四方,按东西南北斗,结为长蛇之势。黄琼女等各引兵分布。有诗为证: 

  战鼓频挝势若雪,东西南北阵门开。 

  仙家摆作拿龙计,不想英雄识破来。 

  吕军师又令萧后单阳公主率兵五千,各穿五色袈裟,按为迷魂阵。内杂番僧五百,为迷魂长老。密取七个怀孕妇人,倒埋旗下,遇交锋之际,摄取敌人精神。单阳公主得令,引兵依法而行。有诗为证: 

  阵阵相连法甚奇,鬼神夜夜魄精迷。 

  分明一本安邦术,变作天翻地覆机。 

  吕军师下令耶律呐选五千健僧,手执弥陀珠,按为西天雷音寺诸佛。另以五百和尚分列左右,按为铁罗汉,总居六十二天门之首,以吞敌人威势。耶律呐领命而行。有诗为证: 

  堂堂阵势列方圆,万马争驰绕将台。 

  若使英雄齐角力,尽教圣主定中原。 

  吕军师排成阵势,着椿岩与韩延寿督战,每阵中以观红旗为号,指挥迎敌。果是仙家妙用,世人莫测。七十二阵,变怪奇异。昼则凄风冷雨,夜则河汉皆迷,好使人惧!正是: 

  不有真仙开妙秘,如何能破鬼神机? 

  次日,椿岩以师父阵囹已完,与韩延寿议曰:“今宋兵列营于对垒,可令人下战书与知,看他如何出兵。”延寿然其言,即遣骑军来见宋将王全节。全节批回战书。次日,引李明等出九龙谷平川之地邀战,望见正北一座阵势,如生成世界一般,大惊曰:“番家必有奇才在军中,且未可即战。”道未罢,辽帅椿岩、韩延寿二骑飞出,厉声高叫曰:“宋将若只斗武艺,即便交锋,如要斗文,试观吾阵。”全节顾李明曰:“北兵势锐,若与交战,终是不利;以阵图与言,回兵计议乃可。”明然其言。全节曰:“斗战武夫较力之事,不足为奇,待再整阵图来破,方显高低。”椿岩笑曰:“任汝去排阵来战,吾不暗算汝矣。”乃收兵还营。 

  全节归至军中,谓李明曰:“阵势小可颇谙,未见今日之异。当具奏朝廷,速遣将来辨视。”夸明曰:“事不宜迟,便速行之。”全节乃画成阵势图局,遣骑军垦夜往汴京奏知真宗。 

  真宗看罢大惊,即遍示文武,无一人识得者。寇准奏曰:“臣视阵图,内中变化必多。除是三关召回杨六使,可识此阵;其他边帅,恐不能识。”帝允奏,遂遣使臣,径赴三关,来见六使。宣读圣旨毕。六使领旨,与诸将议曰:“既主上有旨,当得赴命。”因令陈林、柴敢守寨,自率岳胜、孟良等二十二员指挥使,统领三军,离佳山寨,赴京而行。此所谓明下三关也。君恩优渥,将帅威仪,较前兄妹私行,真有天渊之隔矣。有诗为证: 

  万战丛中争六合,干军队里定乾坤。 

  英雄自有平戎策,直指旌旗入阵门。 

  军马一路无词,不日到京,六使以所部扎于城外。翌日,随班朝见。真宗帝曰:“近因北征帅将进番人排下阵势图局,文武皆不能识。朕以卿太原将种,阵图素熟,卿试看此为何阵?”六使承旨,接过阵图视之,奏曰:“臣视此阵,必有传授,番邦无人能排此阵者。须容臣亲提士马,临敌境看视,方明其理。”帝允奏,赐六使金杯御酒,即命起行。六使谢恩而退,即率所部,离汴京,望九龙谷进发。 

  哨马报入王全节军中,全节听是杨六使到,不胜之喜,与李明等出营迎接。六使下马,与全节并肩入帐中坐定,二人各叙起居。全节曰:“近因小可北征,不想番家于对垒排下阵势,甚是奇绝。今得足下来此,想有定论。”六使曰:“主上 

  以阵图视之,小可一时难明。还待出阵前观视,看他变化何如。”全节然其言,令具酒醴相待,夜静乃散。 

  次日,六使下令出军。岳胜、孟良等披挂齐备,鼓罢三通,宋军鼓噪而进。北将韩延寿亦部兵列于阵前。杨六使端坐马上,高叫曰:“北兵休放冷箭,待吾看阵。”延寿认得是杨六使,自思曰:“此人将门出身,深识阵法。”下令各营,依红旗指挥,随时变化。番营得令,一声震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