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后期军事史-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的战争类型,对于为达到既定目的所要采取的作战行动的范围,都可能发 

生某种程度的影响”,因而战争发动者还应注意作纯军事的考虑。 

     在关于民众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上,他认为在侵略性战争中,侵 

略者若是碰到不惜一切牺牲的民族奋起抵抗,后果是非常危险的。在民族性 

战争中,一个民族全体自动奋起抗战的景象是十分壮观的。由于民众参加可 

以大大增强抵抗者的力量,因而任何精锐的军队,在其实力不足以占领全国 

所有的重点,无法保护一切交通线等情况下,若是碰到一个心怀怒火的强大 

民族,那注定要归于失败。但他对民族奋起抗战本身,则以人道主义的观点 

给予否定。 

     在进攻与防御的问题上,若米尼论述了攻防相反相成、相互转化的关系, 

从攻防各自的利弊方面探讨了二者的地位和作用。他强调作战中进攻的价 

值,认为进攻优于防御,克敌制胜的唯一方法不是实施旨在威胁其交通线的 

机动,而是交战;为粉碎敌人,必须采取坚决的战略,及时把主力投到具有 

决定意义的地点,以闪电速度实施突击,并适时转入追击。若米尼在防御作 

战上也主张“攻势防御”。他把防御区分为消极防御与积极防御两种,指出 

 “消极防御总是极为有害的,而积极防御则能取得巨大成功”。被迫采取防 

御的指挥官,决不能“采取单纯消极防御,也就是说,决不在固定的点上停 

留不动,静待敌人对其实施突击。反之,他应使自己的作战行动倍加活跃, 


… Page 113…

并争取主动,利用一切机会攻击敌人的弱点”。他还进一步指出,攻势防御 

战争“不论在战略或战术上,都是有利的采取这种作战行动,可以利用攻防 

两种优势”。 

     在集中兵力问题上,若米尼把它看作是适用于一切战争环境的伟大的原 

理,是战争的格言。他指出,一些军事名将在战争中大获全胜的秘密,就在 

他们善于“集中他的主力去攻击敌人的一翼”,而拿破仑集中兵力攻敌一点 

的方法是一种最好的方法。因此,“分散兵力是兵家的大忌”,而“只要集 

中兵力,就能取胜”。 

     若米尼强调国家应重视军事的发展,建立健全完善的军事制度和良好的 

军事政策,大力提倡民族的尚武精神。他十分重视科学技术,认为武器本身 

虽然并不能获得胜利,但却是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肯定振奋士气的 

重要性,指出士气对战争命运有重大影响。他阐述了慎选将帅的重要意义, 

认为优良的将帅是保证胜利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并对将帅的选拔及其应具 

备的条件作了较详细的论述,认为优良的将帅应精通战争理论,具有决策和 

指挥才能,具有勇敢、正直、坚定、冷静等优良品质,选拔将帅必须严格、 

审慎,明智和公正等等。 

     若米尼的军事理论,在战争哲学思想方面不如克劳塞维茨那样丰富、深 

刻,但在对战争规律的一些认识问题上,又比克劳塞维茨的看法更清晰、辩 

证。若米尼的军事著作,以其论述的通俗简明,与克劳塞维茨推究思辨的风 

格迥然别异,而倍受欢迎,成为欧美各国军队普遍采用的权威性军事教材。 

无论如何,若米尼和克劳塞维茨在军事科学史上堪称一代两璧。 



                 2。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军事理论 



      (1)军事科学史上的崭新理论 

     18世纪至1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同时,也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军 

事理论,为无产阶级军事科学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是自由资本主义高度发展并逐步走向与其 

上升时期相反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趋尖锐和 

激化。无产阶级开始有组织地同资产阶级进行多种形式的尖锐斗争,从工人 

罢工等和平斗争方式逐渐开始走向武装起义等暴力斗争的道路。社会的发 

展,造成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产生的历史前提。无产阶级进行军事斗争的 

需要,又现实地提出了创立无产阶级自己的军事科学理论的任务。这个时期 

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实践,主要是欧洲1848年至1849年的革命,特别是具 

有划时代意义的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武装起义,提供了无产阶级武装斗争的 

经验,从而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无产阶级的军事学说奠定了初步的实践基 

础。与此同时,马克思特别是恩格斯,运用他们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比较系统地研究了西方军事学术发展史,尤其是武器发展史、 

军队发展史、作战方法发展史、主要军兵种发展史等,深刻分析总结了他们 

所处时代发生的一系列重要战争和战役战斗经验,认真研读了以克劳塞维茨 

的《战争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军事理论著作,吸取资产阶级军事科学发展 

最高成就中的精华,获得了创立无产阶级军事学说的丰富思想资料。马克思、 

恩格斯在对军事问题进理论概括的时代,虽然出现过巴黎公社的武装起义, 


… Page 114…

  但就这个时期整个斗争形势而言,无产阶级进行暴力革命的条件尚不成熟。 

  因此,马克思、恩格斯主要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当时和 

  历史上的战争,探讨战争和军事发展的规律,尤其是关于无产阶级武装夺取 

  政权的一些根本问题。 

       在论证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得出了无产阶级只有 

  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实现消灭私有制这一革命结论。1850 

  —1853年初,在总结1848—1849年欧洲革命运动的经验时,又进一步论证 

  了无产阶级革命暴力的必要性,提出工人阶级必须武装起来,建立自己独立 

  的军队。从1851年中国爆发太平天国起义到1871年法国爆发巴黎公社起义 

  的20年间,世界范围内发生了十几场比较大的战争。这期间,马克思、恩格 

  斯撰写了200多篇关于战争评论的文章,通过对具体战争的分析,冲击了军 

  事理论领域内长期充斥的宗教观、英雄史观、投机侥幸等唯心主义观点。这 

  些评论,涉及如何正确认识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艺术。同时,在总结各国人 

  民起义和反对外来侵略的武装斗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民战争的思想。 

  这些军事理论文章,阐述了军队及军事技术、战术发展的唯物主义原理,奠 

  定了无产阶级的军事历史学、军事技术学、军制学、筑城学、战略学、战术 

  学以及军事地理学等各门学科的理论基础。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马 

  克思和恩格斯总结这次革命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发展了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 

  理论,强调指出无产阶级必须创建自己的新军队。在以后撰写的理论著作中, 

  又对暴力与经济的关系、暴力在历史上的作用、战争的起源和性质等,作了 

  进一步的系统的理论概括。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专题军事著作和涉及军事问题 

  的著作以及战争评论、关于军事问题的书信共440多篇,200多万字。主要 

  有《反杜林论》、《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1852年神圣同盟对法战争的 

  可能性与展望》、《军队》、《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山地战的 

  今昔》、 《德国农民战争》、《步兵史》等等。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新的军事科学是新的社会关系的必然产物”, 

   “无产阶级的解放在军事上同样也将有它自己的表现,并将创造出自己特殊 

                         ① 

  的、新的作战方法。”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哲学,为崭新的军事学说的产生提供了科学的认识工具,使他们得以用科 

  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观察战争和解决军事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军事 

  理论,是与他们的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紧密联系 

  在一起的,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有机部分,其丰富性和深刻性都使他们的 

  前人望尘莫及。这个理论体系,科学地揭示了战争的起源和本质,论证了战 

  争的历史暂时性和战争存在的历史界限,分析了战争与经济、政治的必然联 

  系,深刻阐明了战争、武装冲突和整个暴力的阶级性质及政治本质,研究了 

  决定战争发生、进程和结局的规律,全面论述了构成战争力量和军队战斗力 

  总和的各种因素及这些因素在战争中的作用,并据此提出了许多战争和作战 

  的指导规律,制定了一系列无产阶级军事的基本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军事 

  理论的创立,不仅为各国无产阶级的军事斗争、军队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也推动了世界军事科学的发展。 



        (2)马克思、恩格斯军事理论的主要学说 



① 《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1 卷,战士出版社1982 年版,第184 页。 


… Page 115…

       ①关于战争根源的学说。马克思、恩格斯把战放到社会经济基础上来研 

  究,认为战争和军事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它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战争 

  并不是人类一产生就有的现象,也不是永恒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 

  段的产物,是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阶级社会的战争,则是私 

  有制和阶级剥削的产物。而“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 

  随之消灭。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 

         ① 

  失。”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以对整个人类社会历史 

  发展考察为基础,从理论上论证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阶级对立、阶级矛 

  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而阶级统治、奴役、暴力等种种关系,归根到底又是源 

  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他们一再申明,一切历史冲突归根到 

  底都源于社会经济运动,暴力关系根源于经济关系,这些经济关系不是简单 

  地通过政治途径所能排除掉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对战争根源的探讨中,已 

  涉及到战争本质问题。他们赞赏克劳塞维茨关于“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 

  种手段的继续”的论断,但不同意克劳塞维茨“把政治看作是整个社会的一 

  切利益的代表”的解释,而认为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战争是阶级矛 

  盾尖锐到一定程度而进行的暴力斗争。他们指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 

  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这一切历史冲突,在阶级社会里集中表现为各 

  国统治者和他们的臣民之间、国家和社会之间、阶级和阶级之间发生的冲突; 

  这种冲突日趋严重、一步步尖锐以致剑拔驽张,非诉诸武力不可,非诉诸战 

  争不可。运用这种唯物史观特别是阶级斗争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对许多 

  具体战争写了大量评论,其中包括英国—波斯战争、英国对华第一次和第二 

  次鸦片战争、克里木战争、意大利战争、摩洛哥战争、美国内战、普奥战争、 

  普法战争等。通过这些评论,揭示战争本质,进一步申明战争是阶级之间的 

  暴力斗争这一根本观点。马克思、恩格斯论证战争与政治的关系的一个重要 

  侧面,是关于战争与革命的关系问题,指出战争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既起 

  过残杀破坏作用,也起过破旧促新的作用,战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引起革命, 

  成为社会运动借以为自己开辟道路并摧毁僵化的垂死的政治形式的工具。他 

  们据此断言:无论是殖民地国家人民的革命,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里的革命, 

  都是和战争这个环节连在一起,战争最后肯定会引起革命的后果。这个革命 

  的后果,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无产阶级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将具有普遍的 

  世界意义。 

       ②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马克思、恩格斯在 《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 

  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目的, “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 

  到”。他们认为,统治者掌握着武装力量,会使用暴力对付无产阶级。无产 

  阶级在可能用和平方式的时候应当采取和平斗争方式,在必须使用武器的时 

  候就要使用武器。暴力是革命的杠杆,无产阶级不应当盲动或绝对放弃和平 

  手段,然而不可能单纯通过议会斗争取得胜利,最终必然要转到暴力革命。 

  无产阶级虽然不排除和平手段,但只有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夺取政 

  权,经过无产阶级专政,才能最终实现消灭一切战争的目的。武装起义是无 

  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暴力革命的开始形式。他们从19世纪欧洲发达的资本主 

  义工业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出发,认为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一条基本原则,是 

  以组织城市工人武装起义为中心,先占领城市,夺取国家政权。起义和战争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  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270 页。 


… Page 116…

  一样,是一种艺术,它要取得胜利就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第一,不要玩弄 

  起义,必须有充分的准备,并集中强大的优势力量,以对付在组织、训练和 

  习惯势力方面都占优势的统治集团;第二,起义一旦开始,就必须以最大的 

  决心行动起来,坚决地不停顿地进攻,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每天都应力求 

  获得新的胜利,防御是任何武装起义的死路。第三,保持起义者第一次胜利 

  的行动所造成的精神上的优势,必须争取中间的动摇势力,在敌人还没有能 

  集中力量对付起义前就迫使它退却,对起义者而言,要勇敢、勇敢、再勇敢! 

  在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总结这次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教训, 

  进一步发展了暴力革命的理论。他们在 《法兰西内战》中出了著名的“巴黎 

  公社原则”:“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 

  自己的目的”。无产阶级首先必须用革命暴力摧毁、打碎旧的国家机器,然 

  后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即用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而代之以新的国家机器, 

  并且还必须用武装来保卫新生的国家政权。 

       无产阶级暴力革命学说,是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最 

  重要的方面,也是他们的历史唯物主义战争观的一项最基本的内容。这个思 

  想不是对以往旧暴力理论的简单批判和继承,而是通过对人类社会历史及其 

  发展规律的考察得出的结论。他们在叙述阶级斗争发展历史时,特别是在叙 

  述无产阶级发展的最一般阶段的时候,循序地探讨了阶级社会内部隐藏着的 

  暴力行动和战争,指出奴隶反对奴隶主的斗争、农民反对封建地主的斗争都 

  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暴力和战争,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更是如此。马 

  克思在《资本论》中历史地考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并发现了资本原始 

  积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大多数方式中都充满着暴力。资本的原始积累 

  标志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而这一道曙光的出现正是通过直接使用暴力来 

  实现的。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肯定了暴力在历史发展上的革命作用,指出 

                                                        ① 

   “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恩格斯根据马克思的观 

  点,进一步阐述了暴力在历史上的作用。他认为暴力是建立和维持一切国家 

  的重要手段。人类的社会发展史表明,国家起源于私有财产和阶级,是通过 

  暴力手段建立和维持的。“在全部暴力论中,正确的仅有:到目前为此,一 

  切社会形式为了保存自己都需要暴力,甚至有一部分是通过暴力建立的。这 

  种具有组织形式的暴力叫做国家”;“国家和暴力恰好是到目前为止的一切 

                        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