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婚姻危机 作者:周习-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看了那钓者两眼。那女人有着娇好的身段,不胖不瘦,恰倒好处,一顶大大的太阳帽罩住了半边脸。她在一片赞叹声中,站起身来,将鱼往桶里放。那鱼有二尺多长,金光闪闪的,是条白鲢鱼。庆国将目光移向那喜悦的女人,不看则已,一看连自己都敢不相信,那椭圆形的脸庞,那大大的眼睛、、、、、、“天哪!”他再定睛看看,没错,除了年纪大一点,几乎没有改变。他重重地咳嗽了一声。 

  那女人闻声抬起头来,往这边看,四目相对,那女人也愣住了。 
  跳进庆国脑海的第一个念头是:世界很大也很小。 
  她迟疑了一会儿,向他走来,他看得更清晰了。她是以左脸颊对着庆国的,有人说,女人以45度角将自己的左脸示于人,是最漂亮的。她已摘下了头上的太阳帽,头发高耸地盘在头上;一张描了眉的脸刻进岁月的痕迹,但仍然十分生动。一般女人的脸是抵不住岁月侵蚀的,而水月不然,从她的脸上看不出岁月的残酷,她成熟中带有优雅的风韵,庆国砰然心动。“赵庆国,我没认错吧!”声调略变、音质依然。 

  “是我,水月,真想不到在这里碰到你,有功夫钓鱼,兴致不错。”俗套的话,却有不同的心境,俩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心跳加快。 
  两人就这样相遇了,二十年后第一次真正地相遇;庆国想到过,却没想到要实现它。忽然梦想变成了现实,他感到世上有些事不能去想,心想事成,有一定的道理。 
  “来这里,公事?” 
  “公事。” 
  激动只是在心里,不动声色的问候中,包容了无尽的思念和关爱。两人都急于从对方眼中探寻昔日的影子。庆国感觉到水月的微笑里带着忧伤。 
  两人在河边坐着似乎有许多话要说,但又不知如何开口,他们局促不安。水月始终以左脸向着他,但庆国还是发现了水月右手腕上一个无法掩饰的秘密:一条蚯蚓状的疤痕。“这是自杀的标志。”庆国想。 

  当时庆国的心缩了一下,他有些疑惑。由于刚见面,他也不好意思多问。 
  水月不钓鱼了,还谈什么钓鱼呢。水月的心已经跳起来了,一抹红云飞上脸庞,要知道庆国是她做梦都想见的人。二十年了,她想去见见他,终久没有那份勇气。她感谢上苍对她的厚爱,让她在这儿见到了最想见的人。 

  水月抬头看到太阳已高,对庆国说;“中午这顿饭,一定在我家吃了。亲不亲,故乡人。我做梦也想不到会在这里碰上你。” 
  “没有一点准备,我还是改天再去拜访吧!”庆国有点不好意思,他想水月家里有丈夫有孩子,自己第一次去总不能两手空空吧。 
  “你怎么这么客气,走!走!”水月不容他再犹豫,把水桶放在他手里,自己拿着折叠的鱼竿,拉着他就走。 
  要去也得买上点东西,他东张西望,可是附近连个水果摊也没有,空手去实在是不礼貌呀。“别看了,家里什么都有,你就甭客气了。”水月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拽着他就往前走。他被她这么一拉一拽,有些不好意思了,脸红红的。水月见他还是那么憨厚,不禁心头一热。 

  “你家远吗?你骑自行车来的还是走着来的?”庆国问。 
  水月不语,笑了笑。拉着他来到了一辆红桑塔纳轿车边。她熟练地开了车门,朝他笑了笑,说:“上车吧!” 
  庆国太吃惊了,水月竟然有车!以前,他听说过水月日子过得不错,却没想到这么富裕。现在虽然日子好过了,能买起桑塔纳轿车的家庭毕竟还是少数。看来水月家不是一般的富裕。还有右手腕上蚯蚓样的伤疤,那是割断静脉的记号,有什么事令水月到了自杀的地步,庆国心里疑惑不解。难道水月她、、、、、、庆国心中的喜悦被水月手腕上的伤疤冲得无影无踪。 

  约有十分钟,车停在一栋楼前,这是些将军式小楼,单门独户,穿过幽雅的院落,进入房子里,落地窗帘、台灯、真皮沙发、鲜花,墙壁全用木板装饰了,只是墙上挂着一幅发财图,表达出赤裸裸的金钱观念,庆国觉得挂在这里太露骨。 

  庆国在心里想:“爆发户,绝对是个爆发户,水月丈夫肯定是个爆发户。” 
  他那么想了,嘴上却说:“你家里这么阔气,发财了吗? 
  她看了他一眼,把一杯茶水放在他面前,庆国却发现水月右手的中指骨节粗大,扭曲变形。他吃了一惊。 
  “发什么财?凑付着过呗。”水月回答她。 
  “你丈夫中午回来吗?他在哪里上班呢。” 
  “不回来。他原先在纸厂上班,辞了职,到深圳好几年了。” 
  “这么说,他是大老板了。” 
  “大老板有什么稀奇,我也是老板呀。” 
  “你们俩还真行!他现在做什么买卖?” 
  “别提他了,你喝着水,我去做饭。”她顺手打开了电视机,进了厨房。 
  庆国环顾四周,想着水月提到丈夫时的语气,竟有些莫名其妙的快意,他自己也意识到,水月也许故意在他面前贬低丈夫,也许她丈夫真的与她感情不好。他无形中与水月丈夫在暗中进行比较。 

  待她端上一碗甜玉米,庆国想起了胡同里的碾,“街上有那么多的碾,还有老婆婆在碾玉米,是专门给游人看的吗?” 
  “有点,但确实用得着,这里经济发展还是不算快的,思想不开放,除了旅游没有先进的东西,一家人都靠孔子生活呢。” 
  庆国静静地听着。 
  “咱那里发展得很快,电视上常有咱家乡的镜头,大菜市场真出名啊,是江北第一家吧?” 
  “现在呀,都走向世界了,出口的菜多,他们说北海县城有蔬菜联合国之称。就这样叫起来了,确实,你想到的蔬菜品种有,你没想到的也有。我们那里最近举行中国蔬菜博览会呢,有30多个国家参加了。我们那里农民的口号是:让世界了解北海,让北海走上世界。老百姓确实占了光,去年一个种‘肯特杏’的,一个博览会上只卖苗就收入了380万,今年每天6个面包车往家拉客人,你猜他能挣多少钱。”庆国说起自己家乡来,非常自豪。 

  “那我们的政府真是为老百姓做了好事。”水月诚恳地说。“前几年,回去勤,没好意思找你,那时我就听说王店子乡政府组织了一些农民到美国去种菜呢。” 
  “是呀,那是快十年的事了”庆国应道。 
  “这几年,生活倒是好了,心情却不好,一直没回去,家乡的事知道的少了,常做梦回家哩。” 
  庆国听着水月幽幽的话语,伤感、悦耳。生活好了,心情不好是什么意思?”庆国反复琢磨起这句话。 
  “你应该带着孩子去看看的,那里的观光农业,确实令人开眼界,城市里的学生看了都不想走。” 
  水月又进了厨房。 
  有钥匙开锁的声音,庆国抬头一看,进来一个十六岁的少年,眉眼像极了水月。 
  “腾腾,快叫舅舅,从你姥姥那儿的来的,快叫!”水月从厨房里出来对儿子说。 
  “舅舅来了!” 
  小男孩很听话,说完话咧开嘴笑了笑,表示礼貌。 
  庆国答应着脸却红了,他心里暗暗骂自己没出息,在孩子面前都害羞还干什么大事,怪不得在单位混不出个名堂来,庆国对自己是个销售科主任老觉得不满意。 
  “腾腾!赶紧洗手吃饭。”水月喊到。腾腾非常听话洗了手坐到了庆国边上,三个人在餐桌上吃起来。庆国却有意无意地瞥着水月的右手。 
  孩子上学去了,水月和庆国面对面坐着,两个人都觉得气氛有些不自然,千言万语却无从说起。 
  “你的小日子过得真好!保养得也好,比做姑娘时更漂亮了。”还是庆国主动找话说。 
  “日子过的不算好。也就是你说我好,我觉得这几年,我做的事多,没让自己闲着。一个女人搞美容挺时髦的,本人也沾了点光。化妆方面成了内行。”水月似乎不愿提这样的话题。聪明的庆国似乎听出了弦外之音。 

  “他对你好不好?”庆国用深情的眼光看着她。 
  水月警觉似的盯了他一眼,又迅速将眼光移开,低声地说“他不常回来。” 
  “这么说,你们关系。。。。。。”庆国欲言又止。 
  “这年头,还有什么好不好的,活着就好。”水月满脸的凄苦。与河边喜悦的水月判若两人。            
  七点钟,庆国从床上懒洋洋地爬起来,听见有人敲门,他敞开一看,“哟,是你啊,看我。。。。。。”庆国没想到水月今天又来看他,顿时有些不好意思。女人真是心细,水月今天化了淡妆,整个人很精神,特别是那双眼睛,水灵灵的,庆国觉得就是这一点变化不大。那张脸在庆国看来,有一股女人特有的娇气和媚气。他心里颤颤的。穿着一套裙装,很有职业女性的味道。 

  “庆国,这件体恤你看看合适不?”水月伸出保养得很好的手臂,边说边将一件用纸盒盛着的体恤衫放在庆国的床上。 
  “太不好意思了,怎么让你花钱。”庆国说。 
  水月笑着说:“没花钱。你不是让我当导游吗?我这不是快来了,那敢耽误啊。” 
  庆国就说:“水月,很对不起了,昨晚公司来电话,货物今上午到,我不能和你出去了,改天有空再做我的导游吧。”水月点点头,但脸上怏怏的。眼睛里发出忧郁的光。 
  这双忧郁的眼睛,他太熟悉了,这是一双唯一令他着迷过的异性的眼睛,除了这双眼睛,他从没对任何一双异性的眼睛着迷过,包括自己的妻子淑秀。对庆国来说那里面埋藏着一段痛苦又甜蜜的过去。 

  庆国与水月邻村,说是邻村其实就像一个村一样,上学时期水月与庆国同学,彼此印象很好。高中毕业生后,他们在上坡干活的路上常常碰面。说不上什么时候,两人就有了好感,双方都认为彼此是对方的意中人。在河边、路上、村头都留下了他们相恋的身影。在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在场院的一个大麦草垛旁,两人暗许终身,村里人也都认定了他们的婚事。庆国托与水月爹相熟的姨去提亲,水月爹一阵冷言冷语将姨轰了出来,大大挫伤了庆国的自尊心。稀里糊涂的,两人就断了联系,过了一段日子,证实水月同一个工人订了婚后,他再也没精神了,吃不好,睡不好,脸色腊黄腊黄的,痛不欲生。 

  庆国爹心疼儿子,从小对这个儿子宠爱有加。庆国出生时,庆国爹正在坡里深翻地,听说老婆给他生了个儿子,高兴得抬着头四处望,满眼是迎风招展的红旗。正是十年国庆的时候,大儿子就叫庆国了,二儿子三儿子都派庆,一个叫庆军一个叫庆明。族里的老人提醒庆国爹,庆国这一辈应派“富”字,庆国爹说,什么年头了,还说什么富字,看不到都在批判“发财致富”吗,咱村里出生的几个孩子都叫建国建军的,咱也不能落后了。后来,七十年代出生的小儿子多次提抗议,说同学们一些叫两个字的,那多洋气,他要改成叫赵明,老汉说什么也不让。 

  出了这事,老汉对庆国说:“庆国,不是咱人不好,是咱家庭不好,你要有志气,自己干出个样来,让那个闺女看看。” 
  农村孩子要有出息,唯一的出路就是考学和当兵。这一年初冬,在公社当秘书的姨夫给他报了名,他参军走了。 
  他在部队干得很好,后来因为他文化基础好,写文章好,考上了军校。在部队当干部多年,1996年,转业到了地方,被安排到了电力输送局下设的防盗门厂,跑销售工作,头衔是主任,三个业务员都挂副主任,实际上没有多大权力。他有一种不被重用的感觉,觉得自己是夹着尾巴做人。一直郁郁寡欢。生活没有乐趣,像一杯白开水,平淡无味。 

  当年定婚时,老婆淑秀虽然长得不够漂亮,可也是个正式工人,在小县城里,机关户口的女青年很少,当时吃公家粮的,可了不得,这公家户口就像一个光环,罩在人身上,矮人能变高,丑人能变俊,身份高农村人一等,所以男人能找到正式工的老婆就很有本事,农村女孩子能找个正式工人就是有福气。 

  这令他颇感自豪,很有脸面,再说他已到了结婚年龄。结婚比谈恋爱重要。但说实在的,他与淑秀之间从没出现过那种神魂颠倒、牵肠挂肚的感觉。 
  同水月见面又令他回到了十八九岁的美好年华,那澄净的天空、麦垛的柔软、麦粒的清香、打麦场上的快乐,一起回来了。 
  在单位办公室的抽屉里他还锁着一个笔记本,里面夹着一张二寸长条黑白照片,上面一位女孩扎着两条长长的粗辫子,辫子放在胸前,天真中含着幸福,笑盈盈的,头上戴着一顶太阳帽,手拿一束塑料花,这是水月上高中时在县照相馆照的,也是庆国保留在身边的唯一的一异性的照片。 

  这张照片,他夹在笔记本了,时常拿出来看看,只作为自己美好的回忆,从没奢望有什么结果。这次曲阜相遇后,他心里掀起了轩然大波。他知道水月在他心中是一个抹不去的情结,当年她毁了约定,可他还是喜欢她。他除了怨恨自己没有积极争取外,对水月竟没有愤怒,近二十年来,遇到的女孩子很多,暗暗喜欢的也不少,却总也谈不上迷恋,那种对异性的喜欢,几个月过去,便烟消云散。可是对于水月,才真正配用爱字,爱一个人是用心去感受的,他一见水月,那股遏制不住的柔情从心底迸发出来,甚之可以为她生,可以为他死。 

  现在的水月,忧郁的眼睛里多了几分深情。细细的腰身,丰满的胸脯,岁月冲淡了少女的清纯,却增添了少妇的丰韵,庆国对她,爱意不减。那个情结就像种在土壤里的芽,见水就长,他呆呆地坐在办公桌边,一遍一遍回忆两人在一起的情景。 

  抬头一望,落地钟已指向六点,走廊里一片寂静,他脑子里满是与水月在一起的镜头,想着想着,高兴起来,哼起了流行歌曲“我爱你——北方的雪。。。。。。”这首歌的歌词虽然与眼前的景象风牛马不相及,但一句“我爱你”足以表达他这时要抒发的感情。 

  “小阎你出去玩吗?”吃过早饭,庆国问同事小阎,小阎是公司新分来的大学生,这回同他一起被派到了这里。 
  他说“赵科,你去玩吧,上学的时候,我就来过多次,再说,晚上我还要上网,不陪你了,我要睡觉了。” 
  庆国很高兴,他来到宾馆外,急切切地用手机同水月联系。 
  传呼一发出,就有了回音,“喂,我是水月!今天有空吗?”手机传来水月那惊喜的、甜甜的声音。 
  “我今天没事了,你有机会出来吗?我想逛一下孔庙孔府。” 
  “我有时间,你等着,我马上过去。” 
  很快,水月开着车来了,他们决定先去孔庙,才上午八点多钟,孔庙里面就挤满了人,金发碧眼的、南腔北调的、真是游人如织。 
  水月一脸的幸福,虽然两人谁也没说什么带感情色彩的话,但两人之间弥漫着浓浓的恋情,这种看不见的情绪调动了全身的细胞,使他们兴奋、幸福、快乐。进了孔庙大门,便见这里黄瓦红垣、雕梁画栋、飞檐翼张、碑碣如林、古木参天。庆国赞叹不一。在街上,水月还与庆国保持着一定距离。在这里全是生面孔,可以不必顾虑别人的闲言碎语,水月就同年青恋人一样紧紧地依偎着庆国。 

  水月今天将碎花衬衫扎在牛仔裤里,衬出苗条的身段。她头戴白色的太阳帽,化了淡妆,神采飞扬。庆国起初还忐忑不安还有点不好意思,四顾周围,各人自得其乐,哪有注意他们的,他变得轻松起来。 

  在大中门的一个石凳上,他们坐了下来。但见古木葱郁,禽鸟翔集。很多游人在石凳休息。水月拿出带来的矿泉水、面包、火腿肠,同庆国吃起来。四周尽是些潇洒的年轻人,庆国第一次与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游玩,心里那种快乐是无法表达的,它像一首动人的音乐流淌在心间,飞扬在眉稍。 

  “大成门是怎么来的?”庆国问。 
  水月说:“我还真不知道。” 
  庆国说:“好像是由孟子文章得来的,说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所以孔子是集大成的人,是最合时代的。这个门就叫大成门了。” 

  大成殿是孔庙的主殿,高24。8米,阔45。78米;深24。89米,重檐九脊,黄瓦飞甍,周绕回廊,和故宫太和殿、岱庙宋天贶殿并称为东方三大殿。庆国抬头看去,就见重檐飞翘,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祥云缭绕,群龙竞飞。这里有孔子的塑像。 

  在一个有碑的水井旁,水月说:“乾隆在这口井里喝过水,拜了孔子为师。他来了这里八次,五次在这里提字。” 
  “快看!”水月在圣迹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