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
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小杂感》,《而已集》,《全集3》P532
前曾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致许寿裳/1918年8月20日》,《全集11》P353
刘邦'1'除秦苛暴,“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而后来仍有族诛,仍禁挟书,还是秦法。
法三章者,话一句耳。
《小杂感》,《而已集》,《全集3》P533
愚民的发生,是愚民政策的结果,秦始皇'2'已经死了二千多年,看看历史,是没有再用这种政策的了,然而,那效果的遗留,却久远得多么骇人呵!
《上海所感》,《集外集拾遗》,《全集7》P411
在中国的王道,看去虽然好像是和霸道对立的东西,其实却是兄弟,这之前和之后,一定要有霸道跑来的。
《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且介亭杂文》,《全集6》P10
儒士和方士,是中国特产的名物。方士的最高理想是仙道,儒士的便是王道。但可惜的是这两件在中国终于都没有。据长久的历史上的事实所证明,则倘说先前曾有真的王道者,是妄言,说现在还有者,是新药。
《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且介亭杂文》,《全集6》P11
中国向来的历史上,凡一朝要完的时候,总是自己动手,先前本国的较好的人,物,都打扫干净,给新主子可以不费力量的进来。现在也毫不两样,本国的狗,比洋狗更清楚中国的情形,手段更加巧妙。
《致萧军、萧红/1935年2月9日》,《全集13》P52
自有历史以来,中国人是一向被同族和异族屠戮,奴隶,敲掠,刑辱,压迫下来的,非人类所能忍受的楚毒,也都身受过,每一考查,真教人觉得不像活在人间。
《病后杂谈之余》,《且介亭杂文》,《全集6》P180
五六年前考虐杀法,见日本书记彼国杀基督徒时,火刑之法,与别国不同,乃远远以火焙之,已大叹其苛酷。后见唐人笔记,则云有官杀盗,亦用火缓焙,渴则饮以醋,此又日本人所不及者也。岳飞'3'死后,家族流广州,曾有人上书,谓应就地赐死,则今之人心,似尚非不如古人耳。
《致杨霁云/1934年5月24日》,《全集12》P427
我们看历史,能够据过去以推知未来,看一个人的以往的经历,也有一样的效用。
《答KS君》,《华盖集》,《全集3》P111
……翻翻过去的血的流水帐簿,原也未始不能够推见将来,只要不将那帐目来作消遣。
《〈争自由的波浪〉小引》,《集外集拾遗》,《全集7》P305
以过去和现在的铁铸一般的事实来测将来,洞若观火!
《〈守常全集〉题记》,《南腔北调集》,《全集4》P525
'1'刘邦(前247…前195) 即汉高祖,字季,沛县(今江苏沛县)人。西汉王朝的建立者。陈胜、吴广起义反秦,刘邦起兵响应。前206年10月率军攻入咸阳,秦王投降;其时,刘邦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并宣布废除秦朝的一切严刑苛法。见《史记·高祖本纪》。
'2'秦始皇(前259…前210) 即嬴政。秦皇朝的建立者。为了加强专制统治,销毁民间兵器,焚毁过去各国史书及民间所藏的儒家经典及诸子书籍,坑死方士儒生四百六十多人,史称“焚书坑儒”。
'3'岳飞(1103…1142) 字鹏举,河南汤阴人,宋代民族英雄。1134年,金兵大举入侵,岳飞率“岳家军”奋起抵抗,收复大片失地。在继续北伐之际,宋高宗和秦桧向金求和,解除岳飞兵权,又以“莫须有”罪名逮捕下狱,后被毒死,著有《岳武穆集》。
权力者(1)
四权力者
……至今为止的统治阶级的革命,不过是争夺一把旧椅子。去推的时候,好像这椅子很可恨,一夺到手,就又觉得是宝贝了,而同时也自觉了自己正和这“旧的”一气。
《上海文艺之一瞥》,《二心集》,《全集4》P301
称为神的和称为魔的战斗了,并非争夺天国,而在要得地狱的统治权。所以无论谁胜,地狱至今也还是照样的地狱。
《杂语》,《集外集》,《全集7》P75
若在中国,则一派握定政权以后,谁还来明白地唠叨自己的不满。
《〈奔流〉编校后记(十二)》,《集外集》,《全集7》P191
官场有不测之威,一样的事情,忽而不要紧,忽而犯大罪。
《致杜和銮、陈佩骥/1936年4月2日》,《全集13》P343
政治家最不喜欢人家反抗他的意见,最不喜欢人家要想,要开口。
《文艺与政治的歧途》,《集外集》,《全集7》P113
政治家想不准大家思想,而那野蛮时代早已过去了。
《文艺与政治的歧途》,《集外集》,《全集7》P117
暴君治下的臣民,大抵比暴君更暴;暴君的暴政,时常还不能餍足暴君治下的臣民的欲望。……暴君的臣民,只愿暴政暴在他人的头上,他却看着高兴,拿“残酷”做娱乐,拿“他人的苦”做赏玩,做慰安。
《随感录六十五·暴君的臣民》,《热风》,《全集1》P366
约翰弥耳'1'说:专制使人们变成冷嘲。我们却天下太平,连冷嘲也没有。我想:暴君的专制使人们变成冷嘲,愚民的专制使人们变成死相。
《忽然想到》,《华盖集》,《全集3》P43
约翰穆勒说:专制使人们变成冷嘲。
而他竟不知道共和使人们变成沉默。
《小杂感》,《而已集》,《全集3》P530
但天下有许多事情,是全不能以口舌争的。总要上谕'2',或者指挥刀。
《忧“天乳”》,《而已集》,《全集3》P468
无论是何等样人,一成为猛人,则不问其“猛”之大小,我觉得他的身边便总有几个包围的人们,围得水泄不透。那结果,在内,是使该猛人逐渐变成昏庸,有近乎傀儡的趋势。在外,是使别人所看见的并非该猛人的本相,而是经过了包围者的曲折而显现的幻形。
《扣丝杂感》,《而已集》,《全集3》P486
凡为当局所“诛”者皆有“罪”。
《小杂感》,《而已集》,《全集3》P533
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
《捣鬼心传》,《南腔北调集》,《全集4》P617
世间只要有权门,一定有恶势力,有恶势力,就一定有二花脸,而且有二花脸艺术。
《二丑艺术》,《准风月谈》,《全集5》P198
周围捣着鬼,无论如何严肃的说法也要减少力量的,而不利于凶手的事情却就在这疑心和笑声中完结了。
《帮闲法发隐》,《准风月谈》,《全集5》P273
当上司对于下属解释的时候,你做下属的切不可误解这是在征求你的同意,因为即使你绝对的不同意,他还是干他的。他自有他的梦想,只要金银财宝和飞机大炮的力量还在他手里,他的梦想就会实现;而你的梦想却终于只是梦想,……
《同意和解释》,《准风月谈》,《全集5》P287
“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若要富,跟着行在卖酒醋。”这是当时的百姓提取了朝政的精华的结语。
《田军作〈八月的乡村〉序》,《且介亭杂文二集》,《全集6》P286
孔夫子'3'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是那些权势者或想做权势者们的圣人,和一般的民众并无什么关系。
《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且介亭杂文二集》,《全集6》P316
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这就是“礼不下庶人”。成为权势者们的圣人,终于变了“敲门砖”,实在也叫不得冤枉。
《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且介亭杂文二集》,《全集6》P318
权力者(2)
无论古今,凡神像,总是放在较高之处的。
《“题未定”草(六至九)》,《且介亭杂文二集》,《全集6》P427
俄皇'4'的皮鞭和绞架,拷问和西伯利亚,是不能造出对于怨敌也极仁爱的人民的。
《〈争自由的波浪〉小引》,《集外集拾遗》,《全集7》P304
狐狸方去穴,桃偶'5'已登场。
《哀范君三章》,《集外集拾遗》,《全集7》P425
知识和强有力是冲突的,不能并立的;强有力不许人民有自由思想,因为这能使能力分散,在动物界有很显的例;猴子的社会是最专制的,猴王说一声走,猴子都走了。在原始时代酋长的命令是不能反对的,无怀疑的,在那时酋长带领着群众并吞衰小的部落;于是部落渐渐的大了,团体也大了。一个人就不能支配了。因为各个人思想发达了,各人的思想不一,民族的思想就不能统一,于是命令不行,团体的力量减小,而渐趋灭亡。在古时野蛮民族常侵略文明很发达的民族,在历史上常见的。现在知识阶级在国内的弊病,正与古时一样。
《关于知识阶级》,《集外集拾遗补编》,《全集8》P189
……唱高调就是官僚主义。
《致萧军、萧红/1934年12月6日》,《全集12》P586
阮大铖'6'虽奸佞,还能作《燕子笺》之类,而今之叭儿及其主人,则连小才也没有,“一代不如一代”,盖不独人类为然也。
《致杨霁云/1935年2月4日》,《全集13》P43
青年之遭惨遇,我已目睹数次,真是无话可说,那结果,是反使有一些人可以邀功,一面又向外夸称“民气”。当局是向来媚于权贵的。
《致曹靖华/1935年12月19日》,《全集13》P271
抓到一面旗帜,就自以为出人头地,摆出奴隶总管的架子,以鸣鞭为唯一的业绩——是无药可医,于中国也不但毫无用处,而且还有害处的。
《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全集6》P538
我常叹新官僚不比旧官僚好,旧者如破落户,新者如暴发户,倘若我们去当听差,一定是破落户子弟容易侍候,若遇暴发户子弟,则贱相未脱而遽大摆其架子,其蠢臭何可向迩哉。夫汉人之为奴才,三百多年矣,一旦成为主人,自然有手足无措之概,……
《致章廷谦/1927年7月28日》,《全集11》P562
别国的硬汉比中国多,也因为别国的淫刑不及中国的缘故。我曾查欧洲先前虐杀耶稣教徒的记录,其残虐实不及中国,有至死不屈者,史上在姓名之前就冠一“圣”字了。中国青年之至死不屈者,亦常有之,但皆秘不发表。不能受刑至死,就非卖友不可,于是坚卓者无不灭亡,游移者愈益堕落,长此以往,将使中国无一好人,倘中国而终亡,操此策者为之也。
《致曹聚仁/1933年6月18日》,《全集12》P185
将来未可知,若已往,则治人者虽然尽力施行过各种麻痹术,也还不能十分奏效,……
《春末闲谈》,《坟》,《全集1》P204
'1'约翰弥耳(John Stuart Mill;1806—1873) 鲁迅也译作弥尔、约翰·弥尔、约翰·穆勒,今通译为约翰·密尔,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逻辑学家,为古典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谈自由》、《功利主义》、《逻辑体系》等。
'2'上谕 皇帝发布的命令或公告。
'3'孔夫子 即孔子。
'4'俄皇 俄国皇帝,亦称沙皇。
'5'桃偶 用桃树梗刻成的木偶,指政治傀儡。
'6'阮大铖(约1587…约1646) 怀宁(今属安徽)人,明末大臣,曾挟嫌打击东林党人,后来降清。《燕子笺》是他作的一本传奇。
奴隶与奴才
五奴隶与奴才
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灯下漫笔》,《坟》,《全集1》P211
奴才做了主人,是决不肯废去“老爷”的称呼的,他的摆架子,恐怕比他的主人还十足,还可笑。
《上海文艺之一瞥》,《二心集》,《全集4》P302
……狼是狗的祖宗,一到被人驯服的时候,是就要变而为狗的。……狗也是将人分为两种的,豢养它的主人之类是好人,别的穷人和乞丐在它的眼里就是坏人,不是叫,便是咬。然而这也还不算坏,因为究竟还有一点野性,如果再一变而为叭儿狗,好像不管闲事,而其实在给主子尽职,那就正如现在的自称不问俗事的为艺术而艺术的名人们一样,只好去点缀大学教室了。
《上海文艺之一瞥》,《二心集》,《全集4》P298
叭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
《小杂感》,《而已集》,《全集3》P532
司马迁'1'说:“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2',“乱”之和“犯”,决不是“叛”,不过闹点小乱子而已,而况有权贵如“五侯”'3'者在。
“侠”字渐消,强盗起了,但也是侠之流,他们的旗帜是“替天行道”。他们所反对的是奸臣,不是天子,他们所打劫的是平民,不是将相。李逵劫法场'4'时,抡起板斧来排头砍去,而所砍的是看客。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5'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
《流氓的变迁》,《三闲集》,《全集4》P155
专制者的反面就是奴才,有权时无所不为,失势时即奴性十足。……做主子时以一切别人为奴才,则有了主子,一定以奴才自命:这是天经地义,无可动摇的。
《谚语》,《南腔北调集》,《全集4》P542
凡活着的,有些出于心服,多数是被压服的。
《半夏小集》,《且介亭杂文末编》,《全集6》P596
久受压制的人们,被压制时只能忍苦,幸而解放了便只知道作乐,悲壮剧是不能久留在记忆里的。
《黄花节的杂感》,《而已集》,《全集3》P409
一个活人,当然是总想活下去的,就是真正老牌的奴隶,也还在打熬着要活下去。然而自己明知道是奴隶,打熬着,并且不平着,挣扎着,一面“意图”挣脱以至实行挣脱的,即使暂时失败,还是套上了镣铐罢,他却不过是单单的奴隶。如果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抚摩,陶醉,那可简直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他使自己和别人永远安住于这生活。
《漫与》,《南腔北调集》,《全集4》P588
叫人整年的悲愤,劳作的英雄们,一定是自己毫不知道悲愤,劳作的人物。在实际上,悲愤者和劳作者,是时时需要休息和高兴的。古埃及的奴隶们,有时也会冷然一笑。这是蔑视一切的笑。不懂得这笑的意义者,只有主子和自安于奴才生活,而劳作较少,并且失了悲愤的奴才。
《过年》,《花边文学》,《全集5》P440
暴露者揭发种种隐秘,自以为有益于人们,然而无聊的人,为消遣无聊计,是甘于受欺,并且安于自欺的,否则就更无聊赖。因为这,所以使戏法长存于天地之间,也所以使暴露幽暗不但为欺人者所深恶,亦且为被欺者所深恶。
暴露者只在有为的人们中有益,在无聊的人们中便要灭亡。
《朋友》,《花边文学》,《全集5》P457
奴隶只能奉行,不许言议;评论固然不可,妄自颂扬也不可,这就是“思不出其位”。譬如说:主子,您这袍角有些儿破了,拖下去怕更要破烂,还是补一补好。进言者方自以为在尽忠,而其实却犯了罪,因为另有准其讲这样的话的人在,不是谁都可说的。一乱说,便是“越俎代谋”,当然“罪有应得”。倘自以为是“忠而获咎”,那不过是自己的胡涂。
《隔膜》,《且介亭杂文》,《全集6》P44
帮闲的盛世是帮忙,到末代就只剩了这扯淡。
《从帮忙到扯淡》,《且介亭杂文二集》,《全集6》P345
人民真被治得好像厚皮的,没有感觉的癞象一样了,但正因为成了癞皮,所以又会踏着残酷前进,这也是虎吏和暴君所不及料,而即使料及,也还是毫无办法的。
《偶成》,《南腔北调集》,《全集4》P585
'1'司马迁(前145…约前86)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时历史学家、文学家。汉武帝时,因替李陵辩护,下狱遭腐刑(阉割)。出狱后任中书令,著《史记》一书。
'2'“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语见《韩非子·五蠹》,司马迁曾在《史记》中引用。
'3'“五侯”汉成帝时,外戚王谭、王逢时、王根、王立、王商兄弟五人同一天封侯,时称“五侯”。据《汉书》载,“五侯”豢养许多儒侠之士。
'4'李逵劫法场见一百二十回本《水浒》第四十回。
'5'“替天行道”是《水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