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汪精卫与陈璧君 作者:程舒伟 郑瑞伟_2-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诤凸实氖犹尬颐窃谑煲阅诖砗谩!耙环呋螅龆ㄓ善呤木晒け慷又葱星ㄒ迫挝瘢幌鼙玖畈吭诖似诩渑杀H文谕饩洌暇腥私煌ǎ恍砣魏稳私咏辉谇ㄒ剖保暇┦姓扇诵H挝翊筇宸峙渲螅沓缌蚯裎锝樯芰擞泄赝裟沟那榭觥K担骸闭飧龇啬沟墓こ蹋颜觳旃歉纸罨炷恋慕峁梗啬共惶螅嗟奔峁獭!敖幼盼是袢绾伟阉傻簦裎锼担骸闭夂芗虻ィけ械氖钦ㄒ缶员C埽裨虿灰耸褂帽疲皇奔湟驳贸湓P!坝谑锹沓缌嫠咔瘢骸弊茏囊馑际鞘奔溆煊茫蛭挂砗徒ㄉ璞鸬亩鳌W詈迷谝磺谐浞肿急负玫奶跫拢艘桓鲆辜渚桶阉砗谩!坝捎谑奔浣羝龋笔本龆ㄊ褂帽疲倮闷渌粝炖囱诟牵苑佬姑堋>驼庋桓龌倌狗偈募苹ㄏ吕戳恕;嵋樯钜共沤崾�

  从1月18日开始,中山陵与明孝陵之间,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断绝行人,禁止游览,紫金山被宪兵戒备得水泄不通。这种阴云压城的恐怖态势,引起社会上的种种谣言,有的说又要查捕汉奸,有些在敌伪时期做过坏事的人,惊慌失措,有的向外逃跑,有的四处藏匿。爆破坟墓的任务,已具体下达给七十四军五十一师工兵营。据工兵技术侦察报告,大约要使用TNT烈性炸药一百五十公斤,才能将汪坟全部炸开。汪精卫死后,尸体是用一具不大的楠木棺材葬于此地的。

  汪伪政府准备花一大笔民脂民膏的巨款来建一座规模相当大的陵墓。据一位工程师透露,陵墓图案是仿孙中山的陵墓设计的,造价预算伍千万伪币。坟墓刚把核心工程初步完工,日本帝国主义就投降了,施工也告停止。爆破时,马崇六、马超俊和邱维达亲临现场监督。工兵爆破作业分两个步骤:第一步,炸开了墓的外层混凝土部分;第二步,炸开了盛棺的内窖。随着一声轰隆的响声之后,内窖裂开,棺材露出,揭开棺盖,只见尸体上面覆盖着一面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子,尸体身着伪政府文官礼服,系藏青色长袍马褂,头戴礼帽,腰佩大绶,真是生当大汉奸,死为卖国鬼;面部略显褐色而有些黑斑点。由于入棺时使用过“防腐剂”,整个尸体尚保持完整,没有腐烂。马崇六命令不必要的人员暂时退离墓地,由马超俊进行棺内检查,主要是寻找有什么葬物。检查结果,除在死者马褂口袋内发现一张长约三寸的白纸条以外,别无其他物品。这张纸上用毛笔写着四个字“魂兮归来”,下款署名陈璧君。看来,陈璧君还想以汉奸亡灵,支撑其摇摇欲坠的伪政权。之后,汪精卫的尸体及棺材被运到清凉山火葬场,全部焚化。一代人妖,化作一缕青烟,魂飞体灭了。

  2月初的南京,已是春光明媚。这时,梅花山的景物已经改观。原来的汪坟上,建立起一座小亭,供游人憩息。山的南北两面,新开拓了两条小路,路旁各种花木丛生。周围环境修刷一新,与中山陵的秀丽壮观景色,遥相映对,风景如画。谁能想到,此地曾经是大汉奸汪精卫葬身之地呢?

  但此曲奏毕还有余音,也是在2月中的一天,一位三十来岁的女人,说是刚从国外赶回来,自称是汪精卫的女儿。

  先到南京市政府,要见马超俊,气势汹汹。马知道此人为何事而来,感到难以应付,拒不接见。这个女人又跑到黄埔路陆军总部,要求见何应钦,被卫兵拦住,不准进入。以后她每天来一次,见没有结果,耍起无赖,又哭又闹,破口大骂。

  她指责何应钦不应该把她父亲的坟墓搞掉,说什么:“南京不能葬,就让我运回广东好了,难道又碍你们的事吗?”最后又搬出汪生前那一套臭名昭著的丑恶历史作为要挟的资本,真不知天下还有羞耻之事。后来,肖毅肃看到这样闹下去不好交待,于是叫一个参谋来,带上两个警卫,身佩盒子枪,先给这女人来一个下马威,让她立即离开,否则,以捣乱秩序和袒护汉奸罪论处。这样,才把她的气势压下去。她见来势不妙,只好溜之大吉。至此,这段尾声也就结束了。

  24汪伪巨奸的末日

  1945年8月,日本海空军太平洋战场一败涂地;苏联红军直入我国东北,横扫日本关东军;中国各抗日武装力量举行大规模反攻,给予日寇以致命的一击。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

  日本主子垮台了,南京汉奸傀儡戏也就到了停锣收场的时候。8月14日,日本驻南京大使谷正去找到陈公博,说日本已决定投降。大小汉奸得此消息,知道末日已到,大祸临头,吓得六神无主,乱作一团。陈公博急电上海的伪行政院长周佛海,并召集其他大汉奸来南京商讨后事。

  16日下午,汪伪“中央政治会议”在南京召开,死到临头,仍争闹不休。周佛海先发制人,首先发言,主张发表一篇简短的宣言,宣布伪南京政府结束就行了,其余问题,会上一概不必谈。接着,他的死党梅思平拿出一份事先草拟好的“宣言”稿子,当场念了一下,没经讨论,即算通过。陈公博急得汗流满面,急切地说:“结束机构容易,但我们所涉及的人很多,如何善后,应该想个办法。”周佛海立即打断:“宣言通过就算了,还谈什么其他问题!”说罢,拂袖而去。汪伪政府的送葬会议,就这样在慌乱中散场。

  当晚,伪南京政府宣布解散。树倒猢狲散,大小汉奸鸡飞狗跳,惶惶然各自寻找出路。他们得到的是什么样的下场呢?

  汪伪政权的二老板陈公博的被捕经过,颇为曲折。1945年8月30日,正是日本天皇通过广播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的第十五天,重庆《新民报》以“陈公博畏罪自杀”这一醒目标题,登载了一则短新闻:“南京政府”代主席陈公博,昨天自杀受伤,本日已因伤逝世。

  看到这一消息,人们拍手称快,并不以为奇。因为这个屈膝投降、卖国求荣的大汉奸,罪恶累累。如今他的主子完蛋了,他也该毙命消魂了,因为社会不需要他的存在,人民不需要他的苟活。

  但是,也有人对此存在疑问。像陈公博这样在侵略者面前丧失民族气节贪生怕死的民族败类,竟会自杀,从逻辑上讲也使人难以理解。

  当时,国民党“军统”头子戴笠是这样向蒋介石提到此事:“现在外面有传说,说陈公博已经自杀。但事实上没那么简单,学生已经派人查访去了。”蒋介石沉思一会儿说:“陈公博自杀?”遂又道:“那才见鬼哩!一定是躲到哪里去了,说不定还有许多珍珠宝贝。给我去找!”

  陈公博到底哪里去了呢?是丧生黄泉?还是匿藏在什么地方?军统特务又是如何搜寻他的下落的?结果怎样那是后话。回过头来,我们看看日本投降后第十天的下午发生在日本本州岛鸟取县西郊的米子军用机场的一幕。这个已遭战争破坏空无一人的机场,十分寂静,突然一架从西方飞来的破旧不堪的MC飞机降落在该机场。飞机停稳后,机门打开,出来的第一个人是侵华日军顾问小川大尉。随后下来的是七个中国人。小川截住一辆载货汽车把这七个人送到市区一家小旅馆中。第二天,日本外务省派来前汪伪政府经济顾问冈部长二及事务官山本和科长吉川等人,他们把这七个人用飞机接到了日本京都。他们不肯住预定的京都旅馆,移居到郊外较幽静的金阁寺。而且畏缩在寺里,不敢迈出一步。这一伙到底是何许人也?

  这其中有南京伪政府宣传部长林柏生、伪实业部长陈君慧、伪南京政府行政院秘书周隆庠、经理总监何炳贤。为首的那个人就是谣传“畏罪自杀”的伪南京政府代主席陈公博,另外两人是陈公博的夫人李励庄、秘书兼姘头莫国康。众人皆知,这七个人就是伪政权的一群死党。

  陈公博等为何要在日本投降之后,在“自杀”的烟幕下逃亡日本呢?

  抗战前,陈曾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政府实业部部长等职,为国民党改组派的首领之一。抗战爆发后,他随汪投敌,当上了汪伪政府立法院院长。1944年12月20日,汪的棺材在南京梅花山下葬的前一天,陈公博正式就任国民政府“代理主席”,随之又兼任伪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宪政实施委员会委员长、新国民委员会委员长、国防最高会议主席、禁烟总监、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国民党中央军校校长等职。陈几乎囊括了所有党、政、军的头号伪职。

  陈是汪精卫的忠实信徒,死心塌地的降日贼。然而,到了日本投降前夕,陈也感到末日来临,又要改换门庭,寻条生路。他见周佛海与军统特务频送秋波,暗中来往,也紧步后尘,送函重庆,愿立功赎罪,听候驱使,表示将以三十六万大军警备南京、上海、杭州三角地区,完整交给蒋介石。

  但事实打破了陈的梦想,蒋介石对陈以外的其他汉奸的一系列任命,使他备受冷遇。他决心再做努力,又密电蒋介石,将南京政府解散经过和善后意见、日军撤退步骤等报告蒋介石,并提出许多建议,但仍杳无音信,相反,周佛海、任援道、罗君强、等人则先后得到蒋、戴的任命,并委以重任。陈公博感到极度失望,感到大势已去。

  就在陈一筹莫展之时,刚从藏江回到南京的侵华日军副参谋长今井武夫会见了陈,说重庆国民党代表即要来南京,劝他赶快离开,以免不便。他恐慌万状,涕泪交流,说话语无伦次。次日早晨,陈一行乘飞机仓皇出逃日本。

  不久,全国人民掀起了要求严惩汉奸的怒潮。9月初,陈公博“自杀”的真相在国内已尽人皆知,要求日本政府尽快交出汉奸陈公博等人的呼声越来越高。9月9日,南京受降仪式结束时,中方代表何应钦即向日方代表冈村宁次提出引渡陈等回国的正式要求。9月18、19日再次向日方提出上述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日本被迫交出了陈公博一伙。10月3日陈等被押送回国,至此,陈公博一伙在日本渡过了战战兢兢的一个月零八天的时间,最终落入法网。1946年4月12日,被苏州高等法院判处死刑,6月3日被处决。

  周佛海和陈公博,被称为汪精卫的左膀右臂,而且周一直掌握着汪伪政权的实权。随汪精卫投敌后,他出任伪南京政府财政部长、行政院长等职,并操纵汪伪特务组织。1944年11月汪精卫死后,尸骨未寒,汪伪巨奸之间争权夺势,闹得不可开交。周在伪政府代主席陈公博面前,以宁可不干行政院长和财政部长相威胁,非干上海市长不可。陈公博只好忍痛相让,这一肥缺落到了周的手里。汪死后,表面上由陈公博执政,但南京政府的真正实权却落到了周佛海手中,直到日本败降都是如此。

  一位外国的中国问题评论家认为周佛海是个朝秦暮楚的家伙,老是安定不下来,他刚刚安定下来参加伪南京国民政府,马上又开始考虑他自己背叛重庆是否明智的问题。

  原来周佛海作为“CC派”要员,又一直是蒋介石的亲信,和军统特务头子戴笠又是至友。随汪叛蒋后,他很快发现自己错误地估计了形势,所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便暗中恢复与重庆的联络,并设立了秘密电台。为重新献媚于蒋,他卖力地执行重庆的指示,为重庆方面保释、营救被捕人员,并将许多机密情况报送重庆当局。

  蒋介石和戴笠则认为,周是汪伪政权汉奸中最有实力的人物,掌握汪伪财政、特务大权,又对各部伪军有重大影响。

  控制了周,就基本上能控制汪伪政权,可以为其抢夺东南沦陷区的果实铺平道路。所以蒋、戴接受了周佛海的要求。蒋还亲自写信给周佛海,予以慰勉。其信的内容是:君有悔过思改之意,甚佳。但望君暂留敌营,戴罪立功。至于今后君之前途,将予以可靠安插,望无虑。

  戴笠为紧紧拉住周佛海,也采取了许多办法。如1945年3月,周母在息烽病危,戴采取各种医疗措施予以治疗,并将病情随时通报周佛海。6月,周母病死,戴代表周为其母守灵、安葬,并将他跪在周母灵前的照片寄给周。此事使周感恩不尽,更加义无反顾地为重庆国民党政府效力。

  以上也就是周为什么能够迅速得到重庆政府的宠信而摇身一一生经历复杂的周佛海。

  变重新掌握权力的原因。可见,周佛海是众汉奸中尤为出色的一个,动手之早,手段之高,乃是其他汉奸所望尘莫及的。所以,在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投降的前前后后,他成了汉奸中最为忙碌的一个。周曾亲自致电重庆,请示给予官衔,8月22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侍从室奉蒋之命,任命周佛海为军事委员会上海行动总队总指挥,罗君强为副总指挥。令其指挥伪中央税警总团、上海市保安队的警察、第十二军所属三个师、以及浙江保安队等,负责维持上海及沪、杭一带的治安。

  8月19日,周即以总指挥的身份发表了谈话,声称上海行动总司令部成立。他精神一振,准备大显身手。

  对此,美国《纽约时报》记者尔曼。德丁于9月10日评论道:周佛海在使“傀儡军变成国民党”的过程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德丁还写道:由于得到国民党政府的怂恿,周佛海在上海地区负起了“维持治安”的职责,所用的军队据说还是一支相当强大而且装备精良的部队,而且现在仍然起着维持治安的作用。周佛海控制的伪军,打着蒋军“军事委员会上海行动总队”的旗号,在上海招摇撞骗、为非作歹。

  戴笠到上海之后,几乎每天都与周佛海进行密谈,两人形影不离。在戴的指挥和导演下,周亦做到了“人尽其才”。

  他们就地取材,因利乘便,利用参加过汪伪政权的人,对付不必再利用的汪政权的人,演出了一场“以汉奸肃奸”的闹剧。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戴笠以赏月为名邀请周佛海、丁默等聚餐。席间戴安慰众汉奸说:“八年抗战,现已胜利,在座有不少人在抗战期间出任伪职,这当然有各种原因。从今天起,只要能立功赎罪,政府是宽大为怀,既往不咎的。”

  一席话说得周佛海等汉奸们满面春风,忘乎所以,以为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

  9月底,戴笠下令逮捕汉奸,原汪伪政府的大小汉奸纷纷入网。而大汉奸周佛海等人自然因有“功勋”而受特殊对待。由戴亲自用飞机送到重庆,秘密保护起来。

  对于这样的处置,民众非难之声嚣然而起。国际法学家周鲠生严厉谴责反动政府说:“国人皆曰可杀的汉奸周佛海为什么还不明正典刑以肃国纪!”在国内外舆论的压力下,国民党政府又把周召回南京。1946年10月,南京高等法院开始审判周,判处其死刑。不久,国民政府又发布特赦令,改死刑为无期徒刑。次年4月,周佛海在南京老虎桥监狱病死,结束了他罪恶累累的一生。

  汪精卫的老婆陈璧君,在汪死后一直居住广州。当日寇投降的消息传来时,这个汪伪政府的老板娘已是众叛亲离,连她的侄子都挟带着搜刮来的金银财宝,丢下这个老太婆不管,逃往香港去了。留下的一帮汉奸,都惊惶失措,惶惶不可终日。但这个顽固不化的汉奸婆却故作镇静地说:“不用慌!我们的目的是求和平,现在这个目的已经达到,我们的任务完成了。在这个时候,只有汉奸才用得着发慌,我们又不是汉奸,慌什么呢?”中国头号女汉奸居然能说出这样的话来!算得上汉奸群中的一个死硬分子。

  日本投降后,陈璧君虽话说得强硬,心里也感到绝望。催促褚民谊,寻找出路。这时,军统局在粤负责人郑介民几次来访褚民谊,并出示蒋介石的电报,内称:切望能与汪夫人各带秘书一人,来渝交谈。此间(指广州至重庆)已备有专机,不日飞穗相接。此乃是郑介民诱捕陈、褚的一计。陈、褚二人以为蒋介石尽弃前嫌,格外开恩呢!不免一改忧虑、害怕的心情,喜出望外。8月23日,郑介民又来通知,说飞机已到广州,望立即动身。

  但来的是由军统特务押车的十余辆汽车,并只允陈璧君一行人每两个人坐一辆车。陈璧君见此有异,但寻生路心切,上了汽车。汽车并没有驶向白云机场,而是开到珠江港口,岸边果然泊有一艘汽船,并有武装人员看护。郑介民待陈璧君等上船后说:“兄弟还有公务留穗区处,由何先生陪你们去重庆。”他说着指了指一位佩戴中校军衔的军官,随即跳上岸,钻进汽车去了。汽船拔锚离岸,刚开出一箭之地,何中校点头为礼:“汪夫人,褚先生,为确保旅途安全,汽船上不能带武器,如有,请马上交给我们代为保管。”“我们谁也没带武器。”陈璧君抢先回答。“抱歉得很,各位应接受例行检查。”何中校话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