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丘众集坐来久,唯愿世尊说从解脱!”尔时,世尊默然不答。
      于是,有一位比丘从座起身,偏袒右肩,合掌告诉佛陀:“佛陀!已经过了初夜,
      佛陀您及比丘众也已经在这里坐了很久,请佛陀为比丘众诵说戒条!”可是佛陀沈
      默不语。

五六三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九

五六四  大品第十一(122)瞻波经第六

   4。 于是,世尊复至中夜默然而坐,彼一比丘再从座起,偏袒着衣,叉手向佛,白曰:
     “世尊!初夜已过,中夜将讫,佛及比丘众集坐来久,唯愿世尊说从解脱!”世尊
      亦再默然不答。
      佛陀继续沉默地坐着,一直到中夜结束,该比丘又从座起身,偏袒右肩,合掌告诉
      佛陀:“佛陀!初夜已经过了,中夜也结束了,佛陀您及比丘众也已经在这里坐了
      很久,请佛陀为比丘众诵说戒条!”可是佛陀依然沉默不语。
   5。 于是,世尊复至后夜默然而坐,彼一比丘三从座起,偏袒着衣,叉手向佛,白曰:
      “世尊!初夜既过,中夜复讫,后夜垂尽,将向欲明,明出不久(533),佛及比丘众集
      坐极久,唯愿世尊说从解脱!”
      佛陀继续沉默地坐着,一直到后夜结束,该比丘第三次从座起身,偏袒右肩,合掌
      告诉佛陀:“佛陀!初夜、中夜都已经过了,后夜也已经结束了,太阳已经升起,
      天色已亮,佛陀您及比丘众也已经在这里坐了很久,请佛陀为比丘众诵说戒条!”
   6。 尔时,世尊告彼比丘:“于此众中有一比丘已为不净。”
      于是,佛陀告诉该比丘:“在这个比丘僧团之中,有一位比丘是不清净的比丘。”
   7。 彼时,尊者(77)大目揵连(164)亦在众中,于是,尊者大目揵连便作是念:世尊为何比丘而
      说此众中有一比丘已为不净?我宁可入如其像定(480),以如其像定他心之智观察众
      心。尊者大目揵连即入如其像定,以如其像定他心之智观察众心,尊者大目揵连便
      知世尊所为比丘说此众中有一比丘已为不净。
      此时,尊者大目揵连也在比丘僧团之中,尊者大目揵连心里想:“佛陀是因为哪一
      位比丘,而说在这个比丘僧团之中,有一位比丘是不清净的比丘呢?我何不施展伟
      大的神通,以他心通来观察比丘众的心。”尊者大目揵连便施展伟大的神通,以他
      心通来观察比丘众的心,尊者大目揵连便知道佛陀所说,在这个比丘僧团之中的不
      清净比丘。
   8。 于是,尊者大目揵连即从定起,至彼比丘前,牵臂将出,开门置外:“痴人远去!
      莫于此住!不复得与比丘众会,从今已去,非是比丘。”闭门下钥,还诣佛所,稽
      首佛足,却坐一面,白曰:“世尊所为比丘说此众中有一比丘已为不净者,我已逐
      出。世尊!初夜即过,中夜复讫,后夜垂尽,将向欲明,明出不久,佛及比丘众集
      坐极久,唯愿世尊说从解脱!”

五六五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九

五六六  大品第十一(122)瞻波经第六

      尊者大目揵连便从禅定中起,走到不清净比丘的面前,拉着该比丘的手臂,开门将
      他赶到室外,告诉他:“你这个愚痴者远离这里吧!不可以再住在这里!不可以再
      参与比丘僧团的集会,从现在开始,你已经不是比丘了。”然后关门上锁,回到佛
      陀的面前,顶礼佛足后,坐在一旁,告诉佛陀:“佛陀您所说的不清净比丘,已经
      被我赶出僧团了。佛陀!初夜、中夜都已经过了,后夜也已经结束了,太阳已经升
      起,天色已亮,佛陀您及比丘众也已经在这里坐了很久,请佛陀为比丘众诵说戒
      条。”
   9。 世尊告曰:“大目揵连!彼愚痴人当得大罪,触娆世尊及比丘众。大目揵连!若使
      如来在不净众说从解脱者,彼人则便头破七分。是故,大目揵连!汝等从今已后说
      从解脱,如来不复说从解脱。所以者何?如是,大目揵连!或有痴人正知出入,善
      观分别,屈⊕伸低仰,仪容庠序,善着僧伽梨(487)及诸衣钵,行住坐卧、眠寤语默,皆
      正知之,似如真梵行(25),至诸真梵行所,彼或不知。大目揵连!若诸梵行知者,便
      作是念:是沙门(9)污,是沙门辱,是沙门憎(1104),是沙门刺(893)。知已,便当共摈弃之。
      所以者何?莫令污染诸梵行者。”
      佛陀回答说:“大目揵连!那位,愚痴的比丘,因为扰乱佛陀及比丘僧团,将会得到
      大罪。大目健连!如果如来在有不清净者的僧团中诵说戒条,则该不清净者的头会
      破裂成七块。所以,大目揵连!从今以后你们自己诵说戒条,如来不会再为你们诵
      说戒条。为什么呢?大目揵连!譬如有愚痴人正知出入时的行为举止,即清楚地观
      察分别屈伸低仰、穿着袈裟及执持钵具时的威仪是否端正,乃至一切的行、住、
      坐、卧、眠、寤、语、默都很清楚地知道,看起来就像是一位真正的梵行者,当他
      去到真正梵行者的地方,他们可能不知道他是伪善者。大目揵连!如果他们知道他
      是伪善者,他们心里会想:‘他是修行人的污秽,修行人的耻辱,修行人的垃圾,
      修行人的障碍。’他们知道之后,会一起将他赶走,为什么呢?为了要避免他污染
      其他的修行人。”
  10。 “大目揵连!犹如居士有良稻田,或有麦田,生草名秽麦,其根相似,茎、节、
      叶、花皆亦似麦。后生实已,居士见之,便作是念:是麦污辱,是麦憎刺。知已便
      拔,掷弃于外。所以者何?莫令污秽余真好麦。如是,大目揵连!或有痴人正知出
      入,善观分别,屈伸低仰,仪容庠序,善着僧伽梨及诸衣钵,行住坐卧、眠寤语

五六七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九

五六八  大品第十一(122)瞻波经第六

      默,皆正知之,似如真梵行,至诸真梵行所,彼或不知。大目揵连!若诸梵行知
      者,便作是念:是沙门污,是沙门辱,是沙门憎,是沙门刺。知已,便当共摈弃
      之。所以者何?莫令污染诸梵行者。”
      “大目揵连!譬如居士有一块很好的稻田或麦田,但是在他的田中,生起了会影响
      稻麦的杂草,它的根、茎、节、叶、花都与稻麦的根、茎、节、叶、花相似。后
      来,当它结果时,居士看到之后心里想:‘这是稻麦的污秽,稻麦的障碍。’知道
      之后,便将它拔除,丢弃在田外。为什么呢?为了要避免杂草污染真正的稻麦。同
      理,大目揵连!譬如有愚痴人正知出入时的行为举止,即清楚地观察分别屈伸低
      仰、穿着袈裟及执持钵具时的威仪是否端正,乃至一切的行、住、坐、卧、眠、
      寤、语、默都很清楚地知道,看起来就像是一位真正的梵行者,当他去到真正梵行
      者的地方,他们可能不知道他是伪善者。大目揵连!如果他们知道他是伪善者,他
      们心里会想:‘他是修行人的污秽,修行人的耻辱,修行人的垃圾,修行人的障
      碍。’他们知道之后,会一起将他赶走,为什么呢?为了要避免他污染其他的修行
      人。”
  11。 “大目揵连!犹如居士秋时扬谷,谷聚之中若有成实者,扬便止住。若不成实及米
      糠者,便随风去。居士见已,即持扫帚,扫治令净。所以者何?莫令污杂余净好
      稻。如是,大目揵连!或有痴人正知出入,善观分别,,屈伸低仰,仪容庠序,善着
      僧伽梨及诸衣钵,行住坐卧、眠寤语默,皆正知之,似如真梵行,至诸真梵行所,
      彼或不知。大目揵连!若诸梵行知者,便作是念:是沙门污,是沙门辱,是沙门
      僧,是沙门刺。知已,便当共摈弃之。所以者何?莫令污染诸梵行者。”
      “大目揵连!譬如居士在秋天时,利用风扬去谷物的糠皮,如果谷粒饱满,则不会
      被风扬去。如果谷粒不饱满或只是糠皮者,则会被风扬去。居士看到之后,就用扫
      帚将它清扫干净。为什么呢?为了要避免不好的谷粒混杂于好的谷粒之中。同理,
      大目揵连!譬如有愚痴人正知出入时的行为举止,即清楚地观察分别屈伸低仰、穿
      着袈裟及执持钵具时的威仪是否端正,乃至一切的行、住、坐、卧、眠、寤、语、
      默都很清楚地知道,看起来就像是一位真正的梵行者,当他去到真正梵行者的地
      方,他们可能不知道他是伪善者。大目揵连!如果他们知道他是伪善者,他们心里
      会想:‘他是修行人的污秽,修行人的耻辱,修行人的垃圾,修行人的障碍。’他

五六九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九

五七○  大品第十一(122)瞻波经第六

      们知道之后,会一起将他赶走,为什么呢?为了要避免他污染其他的修行人。”
  12。 “大目揵连!犹如居士为过泉水故,作通水槽,持斧入林,扣打诸树。若坚实者,
      其声便小;若空中者,其声便大。居士知已,便斫治节,拟作通水槽。如是,大目
      揵连!或有痴人正知出入,善观分别,屈伸低仰,仪容庠序,善着僧伽梨及诸衣
      钵,行住坐卧、眠寤语默,皆正知之,似如真梵行,至诸真梵行所,彼或不知。大
      目揵连!若诸梵行知者,便作是念:是沙门污,是沙门辱,是沙门憎,是沙门刺。
      知已,便当共摈弃之。所以者何?莫令污染诸梵行者。”
      “大目揵连!譬如居士为了要制作可以取水的水管,带着利斧进入树林,敲打树
      木。如果树心是坚硬实在者,则会发出小而坚实的声音;如果树心是陈腐空心者,
      则会发出大而空虚的声音。居士知道之后,便斩挫树心是坚硬实在的树木,将之剖
      开,挖清内部,使之可以做为取水的水管。同理,大目揵连!譬如有愚痴人正知出
      入时的行为举止,即清楚地观察分别屈伸低仰、穿着袈裟及执持钵具时的威仪是否
      端正,乃至一切的行、住、坐、卧、眼、寤、语、默都很清楚地知道,看起来就像
      是一位真正的梵行者,当他去到真正梵行者的地方,他们可能不知道他是伪善者。
      大目揵连!如果他们知道他是伪善者,他们心里会想:‘他是修行人的污秽,修行
      人的耻辱,修行人的垃圾,修行人的障碍。’他们知道之后,会一起将他赶走,为
      什么呢?为了要避免他污染其他的修行人。”
  13。 于是,世尊说此颂日:
         “共会集当知,恶欲憎嫉恚,不语结(928)恨悭,嫉妒谄欺诳。
            在众诈言息,屏处称沙门,阴作诸恶行,恶见不守护。
            欺诳妄语言,如是当知彼,往集不与会,摈弃不共止。
            欺诈诳说多,非息称说息,知时具净行,摈弃远离彼。
            清净共清净,常当共和合,和合得安隐,如是得苦边。”
      于是,佛陀说以下之偈颂:
          “如果与之共住,你们将会知道他具足邪恶的欲望、瞋恨、嫉妒、覆藏恶
            法、有恶意、吝啬、阿谀谄媚、欺骗不实。
            在大众中,他伪装成柔软的言语者,像是一位修行人。事实上,在私底
            下,他具足邪恶的见解,造作种种邪恶的行为。

五七一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九

五七二  大品第十一(122)瞻波经第六

            你们应当认清楚,他是一个欺骗不实的人,当他前来要与你们共聚会时,你
           们不可与之共聚会,应当将他赶走,更不可与之共住。
           他所言虚假,都是欺骗不实的言语,不是寂静者却伪装成寂静者。具足清净
           行为的修行者应当远离他。
            具足清净行为的修行者应当与具足清净行为的修行者共同聚会,和合共住,
           如此便能得到安隐,断尽一切苦。”
  14。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陀如是说完之后,诸比丘对于佛陀所说,都很欢喜地接受。


      (一二三)中阿含大品沙门二十亿经第七

   1。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1),在胜林给孤独园(2)。
      以下是我所听到的:曾经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城的胜林给孤独园。
   2。 尔时,尊者(7)沙门(9)一十亿(1105)亦游舍卫国,在合林(121)中,前夜(382)、后夜学习不眠,精勤
      正住,修习道品(793)。于是,尊者沙门二十亿安静独住,宴坐(80)思惟,心作是念:若有
      世尊弟子精勤学习正法律者,我为第一,然诸漏(3)心不得解脱。我父母家极大富
      乐,多有钱财,我今宁可舍戒罢道(318),行欲布施,修诸福业耶?
      有一次,尊者二十亿也游行至舍卫城,住在闇林中,在前夜及后夜,他学习不睡
      觉,努力修习三十七道品。于是,尊者二十亿独自在安静处禅坐思惟,心里想:
      “在佛陀的弟子努力学习佛陀的教法与戒律的人之中,我是最努力的人,但是我的
      心依然不能解脱烦恼。在我父母的家中,有许多的财富,我何不舍弃佛陀的教诫而
      还俗,一方面享受欲乐,一方面广作布施,造作福德的行为呢?”
   3。 尔时,世尊以他心智(483)知尊者沙门二十亿心之所念,便告一比丘:“汝往至彼,呼沙

五七三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九

五七四  大品第十一(123)沙门二十亿经第七

      门二十亿来。”
      佛陀以他心通知道尊者二十亿心中的想法,便告诉某一位比丘∶ “你去二十亿的住
      处,告诉二十亿说:‘佛陀找你。’”
   4。 于是,一比丘白曰:“唯然。”即从⊕座起,稽首礼足,绕⊕一匝(303)而去,往至尊者沙
      门二十亿所而语彼日:“世尊呼汝。”尊者沙门二十亿闻比丘语,即诣佛所,稽首
      作礼,却坐一面。
      该比丘回答说:“是的,佛陀!”便立刻从座起身,顶礼佛足,右绕三圈复离去,
      前往尊者二十亿的住处,对尊者二十亿说:“佛陀找你。”尊者二十亿听到之后,
      便前往佛陀的住处,顶礼佛足之复,坐在一旁。
   5。 世尊告曰:“沙门!汝实安静独住,宴坐思惟,心作是念:若有世尊弟子精勤学习
      正法律者,我为第一,然诸漏心不得解脱。我父母家极大富乐,多有钱财,我今宁
      可舍戒罢道,行欲布施,修诸福业耶?”
      佛陀便问:“比丘!你是否独自在安静处禅坐思惟,心里想:‘在佛陀的弟子努力
      学习佛陀的教法与戒律的人之中,我是最努力的人,但是我的心依然不能解脱烦
      恼。在我父母的家中,有许多的财富,我何不舍弃佛陀的教诫而还俗,一方面享受
      欲乐,一方面广作布施,造作福德的行为呢?’”
   6。 彼时,尊者沙门二十亿羞耻惭愧,则无无畏:世尊知我心之所念。叉手向佛,白
      曰:“实尔。”
      此时,尊者二十亿心怀羞耻,惭愧不已,内心恐惧地想:“佛陀知道我内心所想的
      事。”便合掌告诉佛陀:“是的,佛陀!”
   7。 世尊告曰:“沙门!我今问汝,随所解答。于意云何?汝在家时,善调弹琴,琴随
      歌音,歌随琴音耶?”
      佛陀便说:“比丘!我现在问你,你可以依据你认为是对的来回答。你在家时,是
      否擅长于调弦弹琴,使得你的琴声与歌声一致,歌声与琴声一致呢?”
   8。 尊者沙门二十亿白曰:“如是,世尊!”
      尊者二十亿回答说∶ “是的,佛陀!”
   9。 世尊复问:“于意云何?若弹琴弦急,为有和音可爱乐耶?”
      佛陀又问:“你认为如何?如果琴弦太紧,是否能弹出令人可爱、欢喜的声音

五七五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九

五七六  大品第十一(123)沙门二十亿经第七

      呢?”
  10。 沙门答曰:“不也,世尊!”
      尊者二十亿回答说:“不能,佛陀!”
  11。 世尊复问:“于意云何?若弹琴弦缓,为有和音可爱乐耶?”
      佛陀又问∶ “你认为如何?如果琴弦太松,是否能弹出令人可爱、欢喜的声音呢?”
  12。 沙门答曰:“不也,世尊!”
      尊者二十亿回答说:“不能,佛陀!”
  13。 世尊复问:“于意云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