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五五 中阿含经卷第三

一五六 业相应品第二(14)罗云经第四

      、鼻子等,所有可用于战斗的部分。罗喉罗!我说国王的这只大象在战斗时,是无
      恶不作者。同理,罗喉罗! 一个故意说谎,无羞愧心,没有自我内心反省的能力,
      又不会检讨对外行为的人,也是无恶不作者。所以,罗喉罗!你应当学习不嬉闹,
      不说谎。”
  12。 于是,世尊即说颂曰:
      “人犯一法,谓妄言是,不畏后世,无恶不作(199)。
      宁啖铁丸,其热如火,不以犯戒,受世信施(200)。
      若畏于苦,不爱念者,于隐显处,莫作恶业。
      若不善业,已作今作,终不得脱,亦无避处。”
      于是,佛陀说以下之偈颂:
      “若有人违犯妄语之法,则不在乎后世〔会如何〕,而且无恶不作。
      宁愿吞下燃烧如火的热铁丸,也不应违犯禁戒,而接受施食。
      若畏惧报应之苦,不希望受报应之苦者,则不应在公开或私下之处造作邪恶
      的行为。
      已造作的邪恶行为〔之报应〕,不论过去现在,将不可去除,也无法回避。
      ”
  13。 佛说颂已,复问罗云:“于意云何,人用镜为?”尊者罗云答曰:“世尊!欲观其
      面,见净不净。”
      佛陀说完偈颂后,又问罗喉罗:“罗喉罗!你认为人为什么要用镜子呢?”尊者罗喉
      罗回答说:“佛陀!为了要知道自己的脸是干净或不干净。”
  14。 “如是,罗云!若汝将作身业,即观彼身业:‘我将作身业,彼身业为净?为不净
      ?为自为?为他(201)?’罗云!若观时则知:‘我将作身业,彼身业。不净,或自为,
      或为他,不善与苦果受于苦报。’罗云!汝当舍彼将作身业。罗云!若观时则知:
      ‘我将作身业,彼身业◎净,或○不自为,或○不为他,善与乐果受于乐报。’罗云!
      汝当受彼将作身业。”
      “同理,罗喉罗!如果你将要造作身体的行为时,应当观照该身体的行为:‘我将要
      造作身体的行为,这个身体的行为是清净或不清净?是否会导致恼害自己?恼害他
      人?恼害自己与他人?是否为不善的身体的行为,会导致苦及苦报?’罗喉罗!如

一五七 中阿含经卷第三

一五八 业相应品第二(14)罗云经第四

      果你观照之后知道:‘我将要造作身体的行为,这个身体的行为是不清净的,会导致
      恼害自己、恼害他人、恼害自己与他人,是不善的身体的行为,会导致苦及苦报。
      ’罗喉罗!你应当舍弃这个将要造作之身体的行为。罗喉罗!如果你观照之后知道
      :‘我将要造作身体的行为,这个身体的行为是清净的,不会导致恼害自己、恼害他
      人、恼害自己与他人,是善的身体的行为,会导致乐及乐报。’罗喉罗!你应当造
      作这个身体的行为。”
  15。 “罗云!若汝现作身业,即观此身业:‘若我现作身业,此身业为净?为不净?为
      自为?为他?’罗云!若观时则知:‘我现作身业,此身业不净,或自为,或为他
      ,不善与苦果受于苦报。’罗云!汝当舍此现作身业。罗云!若观时则知:‘我现
      作身业,此身业净,或不自为,或不为他,善与乐果受于乐报。’罗云!汝当受此
      现作身业。”
      “罗喉罗!如果你正在造作身体的行为,你应当观照该身体的行为:‘我正在造作身
      体的行为,这个身体的行为是清净或不清净?是否会导致恼害自己?恼害他人?恼
      害自己与他人?是否为不善的身体的行为,会导致苦及苦报?’罗喉罗!如果你观
      照之后知道:‘我正在造作身体的行为,这个身体的行为是不清净的,会导致恼害自
      已、恼害他人、恼害自己与他人,是不善的身体的行为,会导致苦及苦报。’罗喉
      罗!你应当舍弃这个正在造作之身体的行为。罗喉罗!如果你观照之后知道:‘我正
      在造作身体的行为,这个身体的行为是清净的,不会导致恼害自己、恼害他人、恼
      害自己与他人,是善的身体的行为,会导致乐及乐报。’罗喉罗!你应当继续造作
      这个身体的行为。”
  16。 “罗云!若汝已作身业,即观彼身业:‘若我已作身业,彼身业已过去灭尽变易,
      为净?为不净?为自⊕为?为他?’罗云!若观时则知:‘我已作身业,彼身业已过
      去灭尽变易,彼身业不净,或自为,或为他,不善与苦果受于苦报。’罗云!汝当
      诣善知识(202)、梵行(25)人所,彼已作身业,至心发露,应悔过说,慎莫覆藏,更善持护
      。罗云!若观时则知:‘我已作身业,彼身业已过去灭尽变易,彼身业净,或不自
      为,或不为他,善与乐果受于乐报。’罗云!汝当昼夜欢喜,住正念正智(22),口业亦
      复如是。”
      “罗喉罗!如果你已经造作身体的行为,你应当观照该身体的行为:‘我已经造作身

一五九 中阿含经卷第三

      业相应品第二(14)罗云经第四

      体的行为,这个已经过去、结束、不复存在之身体的行为是清净或不清净?是否会
      导致恼害自己?恼害他人?恼害自己与他人?是否为不善的身体的行为,会导致苦
      及苦报?’罗喉罗!如果你观照之后知道:‘我已经造作身体的行为,这个已经过去
      、结束、不复存在之身体的行为是不清净的,会导致恼害自己、恼害他人、恼害自
      已与他人,是不善的身体的行为,会导致苦及苦报。’罗喉罗!你应当前往善知识
      、梵行者的住处,向他们表白、忏悔自己已经造作之身体的行为,不应掩饰、覆藏
      ,应当小心防护〔不再造作不善的身体的行为〕。罗喉罗!如果你观照之后知道:‘
      我已经造作身体的行为,这个已经过去、结束、不复存在之身体的行为是清净的,
      不会导致恼害自己、恼害他人、恼害自己与他人,是善的身体的行为,会导致乐及
      乐报。’罗喉罗!你应当日夜欢喜,维持正念正智,对于嘴巴的行为也应当如此观
      照。”
  17。 “罗云!因过去行故,已生意业,即观彼意业:‘若因过去行故,已生意业,彼意
      业为净?为不净?为自为?为他?’罗云!若观时则知∶ ‘因过去行故,已生意业
      ,彼意业已过去灭尽变易,彼意业不净,或自为,或为他,不善与苦果受于苦报。

      ’罗云!汝当舍彼过去意业。罗云!若观时则知:‘因过去行故,已生意业已过去
      灭尽变易,彼意业净,或不自为,或不为他,善与乐果受于乐报。’罗云!汝当受
      彼过去意业。”
      “罗喉罗!如果你已经造作意念的行为,你应当观照该意念的行为:‘我已经造作意
      念的行为,这个已经造作之意念的行为是清净或不清净?是否会导致恼害自己?恼
      害他人?恼害自己与他人?是否为不善的意念的行为,会导致苦及苦报?’罗喉罗
      !如果你观照之后知道:‘我已经造作意念的行为,这个已经过去、结束、不复存在
      之意念的行为是不清净的,会导致恼害自己、恼害他人、恼害自己与他人,是不善
      的意念的行为,会导致苦及苦报。’罗喉罗!你应当舍弃这个已经造作之意念的行
      为。罗喉罗!如果你观照之后知道:‘我已经造作意念的行为,这个已经过去、结束
      、不复存在之意念的行为是清净的,不会导致恼害自己、恼害他人、恼害自己与他
      人,是善的意念的行为,会导致乐及乐报。’罗喉罗!你应当日夜欢喜,维持正念正
      智。”
  18。 “罗云!因未来行故,当生意业,即观彼意业:‘若因未来行故,当生意业,彼意业

一六一 中阿含经卷第三

一六二 业相应品第二(14)罗云经第四

      为净?为不净?为自为?为他?’罗云!若观时则知:‘因未来行故,当生意业,
      彼意业不净,或自为,或为他,不善与苦果受于苦报。’罗云!汝当舍彼未来意业
      。罗云!若观时则知:‘因未来行故,当生意业,彼意业净,或不自为,或不为他
      ,善与乐果受于乐报。’罗云!汝当受彼未来意业。”
      “罗喉罗!如果你将要造作意念的行为,你应当观照该意念的行为:‘我将要造作意
      念的行为,这个将要造作之意念的行为是清净或不清净?是否会导致恼害自己?恼
      害他人?恼害自己与他人?是否为不善的意念的行为,会导致苦及苦报?’罗喉罗
      !如果你观照之后知道:‘我将要造作意念的行为,这个意念的行为是不清净的,会
      导致恼害自己、恼害他人、恼害自己与他人,是不善的意念的行为,会导致苦及苦
      报。’罗喉罗!你应当舍弃这个将要造作之意念的行为。罗喉罗!如果你观照之后
      知道:‘我将要造作意念的行为,这个意念的行为是清净的,不会导致恼害自己、恼
      害他人、恼害自己与他人,是善的意念的行为,会导致乐及乐报。’罗喉罗!你应
      当造作这个意念的行为。”
  19。 “罗云!因现在行故,现生意业,即观此意业:‘若因现在行故,现生意业,此意业
      为净?为不净?为自为?为他?’罗云!若观时则知:‘因现在行故,现生意业,
      此意业不净,或自为,或为他,不善与苦果受于苦报。’罗云!汝当舍此现在意业
      。罗云!若观时则知:‘因现在行故,现生意业,此意业净,或不自为,或不为他
      ,善与乐果受于乐报。’罗云!汝当受此现在意业。”
      “罗喉罗!如果你正在造作意念的行为,你应当观照该意念的行为:‘我正在造作意
      念的行为,这个意念的行为是清净或不清净?是否会导致恼害自己?恼害他人?恼
      害自己与他人?是否为不善的意念的行为,会导致苦及苦报?’罗喉罗!如果你观
      照之后知道:‘我正在造作意念的行为,这个意念的行为是不清净的,会导致恼害自
      已、恼害他人、恼害自己与他人,是不善的意业,会导致苦及苦报。’罗喉罗!你
      应当舍弃这个正在造作之意念的行为。罗喉罗!如果你观照之后知道:‘我正在造作
      意念的行为,这个意念的行为是清净的,不会导致恼害自己、恼害他人、恼害自己
      与他人,是善的意念的行为,会导致乐及乐报。’罗喉罗!你应当继续造作这个意
      念的行为。”
  20。 “罗云!若有过去沙门、梵志(9),身、口、意业,已观而观,已净而净,彼一切即此

一六三 中阿含经卷第三

一六四 业相应品第二(14)罗云经第四

      身、口、意业,已观而观,已净而净。罗云!若有未来沙门、梵志,身、口、意业
      ,当观而观,当净而净,彼一切即此身、口、意业,当观而观,当净而净。罗云!
      若有现在沙门、梵志,身、口、意业,现观而观,现净而净,彼一切即此身、口、
      意业,现观而观,现净而净。罗云!汝当如是学:‘我亦即此身、口、意业,现观
      而观,现净而净。’”
      “罗喉罗!如果过去世有修行人、婆罗门观照应观照之身体、嘴巴、意念的行为,
      净化应净化之身体、嘴巴、意念的行为,则他们身体、嘴巴、意念的一切行为都已
      经被观照、已经被净化。罗喉罗!如果未来世有修行人、婆罗门观照应观照之身体
      、嘴巴、意念的行为,净化应净化之身体、嘴巴、意念的行为,则他们身体、嘴巴
      、意念的一切行为都将被观照、将被净化。罗喉罗!如果现在世有修行人、婆罗门
      观照应观照之身体、嘴巴、意念的行为,净化应净化之身体、嘴巴、意念的行为,
      则他们身体、嘴巴、意念的一切行为都会被观照、会被净化。罗喉罗!你应当学习
      :‘我应当观照应观照之身体、嘴巴、意念的行为,净化应净化之身体、嘴巴、意念
      的行为。’”
      走,世尊复说颂曰:“身业、口业、意业,罗云!善、不善法,汝应常观。
      知已妄言,罗云莫说,⊕本从他活(203),何可妄言!
      覆沙门法,空无真实,谓说妄言,不护其口。
      故不妄言,正觉之子,是沙门法,罗云当学。
      方方丰乐,安隐无怖,罗云至彼,莫为害他。”
      于是,佛陀又说以下之偈颂:
      “罗喉罗!你应当常常观照身体、嘴巴、意念的行为,是善或不善。
      罗喉罗!千万不可故意说谎,乞食为生的修行人,怎么可以说谎!
      不守护嘴巴的行为,故意说谎,虚伪不实者,是完全背离修行的。
      罗喉罗!身为佛陀之子,应当学习不说谎的修行。
      罗喉罗!若能如是,不伤害他人,则行为端正,多有快乐,安隐无畏。”
  22。 佛说如是,尊者罗云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陀如是说完之后,尊者罗喉罗及诸比丘对于佛陀所说,都很欢喜地接受。

一六五 中阿含经卷第三

一六六 业相应品第二(14)罗云经第四


      (一五)中阿含业相应品思经第五

   1。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1),在胜林给孤独园(2)。
      以下是我所听到的:曾经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城的胜林给孤独园。
   2。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故作业(204),我说彼必受其报,或现世受,或后世受。若
      不故作业,我说此不必受报。于中,身故作三业,不善与苦果受于苦报。口有四业
      ,意有三业,不善与苦果受于苦报。”
      有一次,佛陀告诉比丘众:“凡是故意造作的行为,必定会在现世或后世遭受报应。
      如果不是故意造作的行为,则不一定会遭受报应。其中,身体有三种故意造作的不
      善行为,会导致苦果,遭受苦报。嘴巴有四种,意念有三种故意造作的不善行为,
      会导致苦果,遭受苦报。”
   3。 “云何身故作三业,不善与苦果受于苦报?一曰杀生,极恶饮血,其欲伤害,不慈
      众生,乃至蜫虫。二曰不与取,着他财物,以偷意取。三曰邪淫,彼或有父所护,
      或母所护,或父母所护,或姊妹所护,或兄弟所护,或妇父母所护(205),或亲亲(206)所护

一六七 中阿含经卷第三

一六八 业相应品第二(15)思经第五

      ,或同姓所护,或为他妇女,有鞭罚恐怖(207),及有名假赁至华鬘亲(208),犯如此女。是
      谓身故作三业,不善与苦果受于苦报。”
      “有哪三种是身体会故意造作的不善行为,会导致苦果,遭受苦报呢?一是杀生,
      穷凶恶极,双手沾满血腥,心存伤害,不慈愍众生,甚至昆虫亦不放过。二是不与
      而取,以偷盗之心窃取他人财物。三是邪淫,侵犯尚未结婚,依旧为父母、兄弟、
      姊妹、亲戚、宗族所保护的妇女,或者已经结婚,受到法律保护,并且受到惩罚保
      护的妇女,或者已达适婚龄的妇女或妓女。这三种就是身体会故意造作的不善行为
      ,会导致苦果,遭受苦报。”
   4。 “云何口故作四业,不善与苦果受于苦报?一曰妄言,彼或在众,或在眷属,或在
      王家,若呼彼问,汝知便说。彼不知言知,知言不知;不见言见,见言不见。为已
      为他,或为财物,知已妄言。二曰两舌,欲离别他,闻此语彼,欲破坏此;闻彼语
      此,欲破坏彼。合者欲离,离者复离,而作群党(209),乐于群党,称说群党。三曰粗言
      ,彼若有言,辞气粗犷,恶声逆耳,众所不喜,众所不爱,使他苦恼,令不得定,
      说如是言。四曰绮语,彼非时说,不真实说,无义说,非法说,不止息说(210)。又复称
      叹不止息事,违背于时而不善教,亦不善诃(211)。是谓口故作四业,不善与苦果受于苦
      报。”
      “有哪四种是嘴巴会故意造作的不善行为,会导致苦果,遭受苦报呢?一是妄语,
      当被传讯在大众前、在亲属前、在王族前作证时,不知道却说知道,知道却说不知
      道;没有看见却说看见、看见却说没有看见。为了自己或他人,或者为了财物而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