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第2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的喜乐呢?有智慧的人或许走在路上、在聚会中坐、在巷道或市集中、在四衢道
      上,听到他人称誉智慧者的相关事情。如果此有智慧的人已造作种种善法,即远离
      杀生、断除杀生、远离偷盗、远离邪淫、远离妄语、远离挑拨离间、远离恶口、远
      离无意义的言语、远离贪欲、远离瞋恨、远离邪见、断除邪见,具足正见,当他听
      到他人在称誉智慧者的相关事情时,他心里会想:‘如果他人看到有人造作种种善法
      ,便会称誉他的相关善行,而我也曾经造作过种种善法,如果他人知道的话,也会
      称誉我的相关善行。’这说是在现世中,有智慧的人会经历的第一种身心上的喜
      乐。”
  44。 “复次,彼智慧人又见王人种种治贼,谓截手、截足、并截手足,截耳、截鼻、并
      截耳鼻,或脔脔割,拔须、拔发、或拔须发,或着槛中衣裹火烧,或以沙壅草缠火
      烧,或内铁驴腹中,或着铁猪口中,或置铁虎口中烧,或安铜釜中,或着铁釜中煮
      ,或段段截,或利叉刺,或以钩钩,或卧铁床以沸油浇,或坐铁臼以铁杵捣,或毒

一一一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三

一一二 后大品第十六(199)痴慧地经第八

      龙蜇,或以鞭鞭,或以杖挝,或以棒打,或活贯标头,或枭其首。彼智慧人见已,
      便作是念:‘若成就无量恶不善法者,王知捉已,如是拷治,我无是无量恶不善之法
      ,若王知者,终不如是苦治于我。’是谓智慧人于现法中,身心则受第二喜乐。”
      “有智慧的人看到国王捉到犯罪者,处以种种刑罚,即截手、截脚、截手脚,截耳
      、截鼻、载耳鼻,或把人切割成块,拔胡须、拔头发、拔须发,或关入栅栏中以衣
      服包裹着,再用火烧,或以草缠绕,再用火烧,或放置在铁驴的腹中、铁猪的口中
      、铁虎的口中,再用火烧,或放置在铜锅中、铁锅中烧,或切割成一段一段,或用
      锐利的又子刺,或用铁钩钩,或放置在铁床上,再用沸腾的油泼洒,或放置在铁臼
      中,再用铁杵捣,或用毒蛇咬之,或用鞭子抽,或用板子打,或用棍棒打,或活活
      地贯穿于柱子上,或斩首悬挂于竿上。他看到这样的景象,心里会想:‘如果国王捉
      到造作种种邪恶不善之法的人,便会处以如此的刑罚,而我没有造作过种种邪恶不
      善之法,如果国王知道的话,也不会对我处以如此的刑罚。’这就是在现世中,有
      智慧的人会经历的第二种身心上的喜乐。”
  45。 “复次,彼智慧人行身妙行,行口、意妙行。彼若时疾病,或坐卧床,或坐卧榻,
      或坐卧地,或身生极苦甚重苦,乃至命欲断。彼所有身妙行,口、意妙行,彼于尔
      时悬向在上,犹如晡时,日下高山,影悬向在地。如是彼所有身妙行,口、意妙行
      ,彼于尔时悬向在上,彼作是念:‘此是我身妙行,口、意妙行,悬向在上,我于本
      时不作恶,多作福。若有处不作恶者,不凶暴,不作无理事,作福、作善、作恐怖
      ,所归命、所依怙,我至彼善处。’而不生悔,不生悔已,贤死善命终。是谓智慧
      人于现法中,身心则受第三喜乐。”
      “有智慧的人以身体造作善良的行为,以嘴巴、意念造作善良的行为。后来,患极
      重病而倒卧于座、于床、于地,痛苦不堪,即将命终。因为他以身体造作善良的行
      为,以嘴巴、意念造作善良的行为,所以在他临终前,他所造作善良的行为会出现
      在他的眼前覆盖着他,譬如黄昏太阳下山时,山影会覆盖于地。同理,因为他以身
      体造作善良的行为,以嘴巴、意念造作善良的行为,所以在他临终前,他所造作善
      良的行为会出现在他的眼前覆盖着他,他心里会想:‘我以前所做善良的行为,现在
      出现在我的眼前覆盖着我,以前我没有做邪恶的行为,只做会生福德的行为。对于
      一个不凶恶残暴,没有罪恶,作福、行善、没有畏惧、有依靠、有归处的人,他再

一一三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三

一一四 后大品第十六(199)痴慧地经第八

      生的地方,就是我将会再生的地方。’因为这样的念头,他的心中不生起后悔,没
      有后悔的人会得到善终,会在有福德的情况中而命终。这就是在现世中,有智慧的
      人会经历的第三种身心上的喜乐。”
  46。 “复次,彼智慧人行身妙行,行口、意妙行,彼行身妙行,行口、意妙行已,因此
      缘此,身坏命终,必升善处,上生天中。既生彼已,受于乐报,一向可爱,一向可
      乐,而意可念。若作是念:一向可爱,一向可乐,而意可念者,是说善处。所以者
      何?彼善处者,一向可爱,一向可乐,而意可念。”
      “有智慧的人以身体造作善良的行为,以嘴巴、意念造作善良的行为,因为这样的
      缘故,在命终身体坏散之后,得生善处,甚至天界。再生至天界之后,所经历的是
      极度可爱、可乐、可念的乐报。如果有极度可爱、可乐、可念者,那就是指天界。
      为什么呢?因为天界是极度可爱、可乐、可念者。”
  47。 尔时,有一比丘即从座起,偏袒着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善处乐云何?”
      于是,有一位比丘从座起身,偏袒右肩,合掌请示佛陀:“佛陀!在天界是如何受
      乐报呢?”
  48。 世尊答曰:“比丘!善处不可尽说。所谓善处乐,但善处唯有乐。”
      佛陀回答说:“比丘!天界的乐报是说不完的。比丘!天界只有乐。”
  49。 比丘复问曰:“世尊!可得以喻现其义耶?”
      该比丘又问:“佛陀!是否可以用譬喻来说明呢?”
  50。 世尊答曰!“亦可以喻现其义也。犹如转输王(383)成就七宝、四种人如意足(1816)。比丘!
      于意云何?彼转轮王成就七宝、四种人如意足,彼因是身心受极喜乐耶?,”
      佛陀回答说:“我可以用譬喻来说明。比丘!譬如转轮王具足七宝,即轮宝、象宝、
      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主兵臣宝,及四种特质。比丘!你认为如何?当转轮
      王具足七宝及四种特质时,他是否会因此而经历身心上的喜乐呢?”
  51。 比丘答曰:“世尊!成就一宝、一人如意足,尚受极喜乐,况复转轮王成就七宝、
      四种人如意足,非为受极喜乐耶?”
      比丘回答说∶ “佛陀!如果具足一宝及一种神通时,就会因此而经历身心上的喜乐,
      何况转轮王具足七宝及四种特质时,他怎么不会因此而经历身心上的喜乐呢?”
  52。 于是,世尊手取石子,犹如小豆,告曰:“比丘!汝见我手取此石子如小豆耶?”

一一五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三

一一六 后大品第十六(199)痴慧地经第八

      于是,佛陀拿起一粒小如豆子的石子,问说:“比丘!你看到我手中这粒小如豆子的
      石子吗?”
  53。 比丘答曰:“见也,世尊!”
      比丘回答说:“看到了,佛陀!”
  54。 世尊复问曰:“比丘!于意云何?我取石子,犹如小豆,比雪山王,何者为大?”
      佛陀又问:“比丘!你认为如何?我手中这粒小如豆子的石子与喜玛拉雅山相比,哪
      一个比较大?”
  55。 比丘答曰:“世尊手取石子,犹如小豆,比雪山王,百倍、千倍、百千万倍,终不
      相及,不可数、不可算、不可譬喻、不可比方,但雪山王极大甚大。”
      比丘回答说:“喜马拉雅山比佛陀手中这粒小如豆子的石子大上百千万倍,佛陀手中
      这粒小如豆子的石子是无法与喜玛拉雅山相比的,因为喜玛拉雅山是极为庞大
      的。”
  56。 世尊告曰:“比丘!若我取石子,犹如小豆,比雪山王,百倍、千倍、百千万倍,
      终不相及,不可数、不可算、不可譬喻、不可比方,但雪山王极大甚大。如是,比
      丘!若转轮王成就七宝、四种人如意足,彼人身心受极喜乐,比诸天乐,百倍、千
      倍、百千万倍,终不相及,不可数、不可算、不可譬喻、不可比方。所谓善处乐,
      但善处唯有乐。”
      佛陀便说:“没错,比丘!喜玛拉雅山比我手中这粒小如豆子的石子大上百千万倍,
      我手中这粒小如豆子的石子是无法与喜玛拉雅山相比的,因为喜玛拉雅山是极为庞
      大的。同理,比丘!天界的乐是比转轮王具足七宝及四种特质时,所经历身心上的
      喜乐更快乐百千万倍,转轮王具足七宝及四种特质时,所经历身心上的喜乐是无法
      与天界的乐相比的,因为天界只有乐。”
  57。 “比丘! 云何善处乐?彼有善处?名六更乐,若众生生彼中,既生彼已,若眼见色
      ,意所喜可,彼是喜可;意所润爱,彼是润爱;意所善乐,彼是善乐。耳所闻声、
      鼻所嗅香、舌所尝味、身所觉触、意所知法,意所喜可,彼是喜可;意所润爱,彼
      是润爱;意所善乐,彼是善乐,是谓善处乐。比丘!我为汝等无量方便说彼善处,
      说善处事,然此善处乐不可具说,但善处唯有乐。”
      “比丘!在天界是如何受乐报呢?有一个天界,名为‘六触’,众生再生至彼天界之

一一七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三

一一八 后大品第十六(199)痴慧地经第八

      后,眼所见色、耳所闻声、鼻所嗅香、舌所尝味、身所觉触、意所知法都是可喜、
      令人欢喜;可爱、令人爱念;可乐、令人快乐,在天界就是如此受乐报。比丘!我
      已经以各种方法为你说明在天界受乐报的情形,但是天界的乐报是说不完的,因为
      天界只有乐。”
  58。 “比丘!若智慧人或时从善处来,下生人间,若有家者,极大富乐,钱财无量,多
      诸畜牧,封户、食邑、米谷丰溢,及若干种诸生活具。彼为云何?谓刹利大长者家
      、梵志大长者家、居士大长者家,及余○家极大富乐,钱财无量,多诸畜牧,封户、
      食邑、米谷丰溢,及若干种诸生活具。生如是家,端正可爱,众人敬顺,极有名誉
      ,有大威德,多人所爱,多人所念。彼行身妙行,行口、意妙行,彼行身妙行,行
      口、意妙行已,因此缘此,身坏命终,还至善处,生于天中。”
      “比丘!有智慧的人在天界受乐报的时间结束之后,如果再生至人道之中,将会生
      于拥有无数财宝,还有不可计数的牲畜、事业,并且有许多封地与谷物,及各种生
      活用品的家庭。哪些家庭是如此呢?即富有的王族武士、婆罗门、居士的家庭,或
      其他富有的家庭。不只是再生至这些家庭,而且相貌端正可爱,众人尊敬,有大名
      声,伟大的德行,众人爱念。此外,他会以身体造作善良的行为,以嘴巴、意念造
      作善良的行为,因为这样的缘故,在命终身体坏散之后,得生善处,甚至天界。”
  59。 “犹如二人而共博戏,彼有一人始◎取如是行,多得钱财。彼作是念:我不烟由作,然
      我始取如是行,多得钱财。比丘!此行甚少,谓多得钱财。比丘!谓此所行,行身
      妙行,行口、意妙行,彼行身妙行,行口、意妙行已,因此缘此,身坏命终,还至
      善处,生于天中。比丘!此诸行,是行最可爱、最可乐、最可意所念。比丘!非为
      具足说智慧人法耶?”
      “譬如二赌博人,其中一人一开始便赢得许多钱财。他心里想:‘没想到我一开始便
      赢得许多钱财。’比丘!一开始便赢得许多钱财的情形是很少的。比丘!这是更大
      的幸运,即以身体造作善良的行为,以嘴巴、意念造作善良的行为,因为这样的缘
      故,在命终身体坏散之后,得生善处,甚至天界。比丘!这是一切行为中,最可爱
      、可乐、可念的。比丘!我这样解说智慧法够清楚吗?”
  60。 比丘白曰:“唯然,世尊!为具足说智慧人法。”
      比丘回答说:“是的,佛陀!您这样解说智慧法够清楚了。”

一一九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四

一二○ 后大品第十六(199)痴慧地经第八

  61。 世尊告曰:“是谓愚痴人法,智慧人法,汝等应当知愚痴人法,智慧人法。知愚痴
      人法、智慧人法已,舍愚痴人法,取智慧人法,当如是学!”
      佛陀说:“这就是愚痴法与智慧法,你们应当要知道愚痴法与智慧法。知道愚痴法与
      智慧法之后,应当舍弃愚痴法,学习智慧法。这就是你们应当学习的。”
  62。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陀如是说完之后,诸比丘对于佛陀所说,都很欢喜地接受。


      (二○○)中阿含后大品阿梨吒经第九

   1。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1),在胜林给孤独园住(2)。
      以下是我所听到的:曾经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城的胜林给孤独园。
   2。 尔时,阿梨吒(1917)比丘本伽陀婆⊕利(1918) ,生如是恶见:“我知世尊如是说法:行欲者无障碍
      (1919)。”诸比丘闻已,往至阿梨吒比丘所,问曰:“阿梨吒!汝实如是说:我知世尊如
      是说法:行欲者无障碍耶?”
      有一次,原本为饲鹰者的阿梨吒比丘生起如此的恶见:“如我所知世尊所说的法,那
      些被世尊称为障碍的法,不会成为受用者的障碍。”比丘众知道了之后,便前往阿
      梨吒比丘的住处,问他:“阿梨吒!你真的这样说:‘如我所知世尊所说的法,那些
      被世尊称为障碍的法,不会成为受用者的障碍。’是吗?”
   3。 时,阿梨吒答曰:“诸贤(120)!我实知世尊如是说法:行欲者无障碍。”
       阿梨吒比丘回答说:“各位贤者!我的确这样说:如我所知世尊所说的法,那些被世
      尊称为障碍的法,不会成为受用者的障碍。”

一二一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四

一二二 后大品第十六(200)阿梨吒经第九

   4。 诸比丘诃阿梨吒曰:“汝莫作是说!莫诬谤世尊!诬谤世尊者不善,世尊亦不如
      是说。阿梨吒!欲有障碍,世尊无量方便(38)说欲有障碍。阿梨吒!汝可速舍此恶见
      也。”
      比丘众便诃责阿梨吒:“你不可以这样说!你不可以诽谤佛陀!诽谤佛陀是不对的,
      佛陀不会这样说。阿梨吒!佛陀以各种方法说障碍法会成为受用者的障碍。阿梨吒
      !你应当立刻舍弃恶见。”
   5。 阿梨吒比丘为诸比丘所诃已,如此恶见其强力执,而一向说:“此是真实,余者虚
      妄。”如是再三。
      虽然比丘众再三地诃责阿梨吒比丘,阿梨吒比丘也非常固执,再三地坚持自己的恶
      见,并且说:“只有这个才是真理,其他的都是虚妄。”
   6。 众多比丘不能令阿梨吒比丘舍此恶见,从⊕座起去,往诣佛所,稽首佛足,却坐一面
      ,白曰:“世尊!阿梨吒比丘生如是恶见:我知世尊如是说法:行欲者无障碍。世
      尊!我等闻已,往诣阿梨吒比丘所,问曰:‘阿梨吒!汝实如是说:我知世尊如是说
      法:行欲者无障碍耶?’阿梨吒比丘答我等曰:‘诸贤!我实知世尊如是说法:行欲
      者无障碍。’世尊!我等诃曰:‘阿梨吒!汝莫作是说!莫诬谤世尊!诬谤世尊者不
      善,世尊亦不如是说。阿梨吒!欲有障碍,世尊无量方便说欲有障碍。阿梨吒!汝
      可速舍此恶见。’我等诃已,如此恶见其强力执,而一向说:‘此是真实,余者虚
      妄。’如是再三。世尊!如我等不能令阿梨吒比丘舍此恶见,从座起去。”
      比丘众无法使阿梨吒比丘放弃恶见,便从座起身离去,前往佛陀的住处,见过佛陀
      ,顶礼佛足后,坐在一旁,告诉佛陀:“佛陀!阿梨吒比丘生起如此的恶见:‘如我
      所知世尊所说的法,那些被世尊称为障碍的法,不会成为受用者的障碍。’佛陀!
      我们知道了之后,便前往阿梨吒比丘的住处,问他:‘阿梨吒!你真的这样说:如我
      所知世尊所说的法,那些被世尊称为障碍的法,不会成为受用者的障碍。是吗?’
      阿梨吒比丘回答我们说:‘各位贤者!我的确这样说:如我所知世尊所说的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