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第3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40。 娑若鞞罗迟子:巴利文为“Sanjaya Belatthiputta; Sanjaya
      Velatthiputta”,又译“删阇耶毗罗瑟智、散若夷毗罗梨沸”,
      是佛陀时代的六师外道之一。有关他的主张可参考《长阿含第二七经
      沙门果经》。
2041。 波复迦旃:巴利文为“Pakudha Kaccayana; Pakudha Katiyana”,
      又译“婆浮陀伽旃那、迦罗拘陀迦旃延子”,是佛陀时代的六师外道
      之一。有
                                                                                 465

                                                                                 466
      关他的主张可参考《长阿含第二七经沙门果经》。
2042。 阿夷哆鸡舍剑婆利,巴利文为“Ajita Kesakambali”,又译
     “阿夷多翅舍钦婆罗、阿阇罗翅舍钦婆罗”,是佛陀时代的六师
      外道之一。有关他的主张可参考《长阿含第二七经沙门果经》。
2043。 昔时不兰迦叶数在弟子众举手大唤:‘汝等可住,无有人来问汝
      等事,人问我事,汝等不能断此事,我能断此事。’ 而弟子于其
      中问更论余事,不待师说事讫:对应之巴利文为
     “Bhutapubbam Purano Kassapo anekasataya parisaya dhammam
      desesi。 Tatr' anntaro Puranassa Kassapassasa savako saddham
      akasi: Ma bhonto Puranam Kassapam etam attham pucchittha;
      n' eso etam janati: mayam etam janama; amhe etam attham
      pucchatha; mayam etam bhavatam byakarissamati; Bhutapubbam
      Purano Kassapo baha paggayha kandanto na labhati: Appasadda
      bhonto hontu; ma bhonto saddam akattha; n' ete bhavante
      pucchanti: amhe ete pucchanti; mayam etesam byakarissamati。
      Bahu kho pana Puranassa Kassapassa savaka vadam aropetva
      apakkanta: Na tvam imam dhammavinayam ajanasi; aham imam
      dhammavinayam ajanami。 Kim tvam imam
      dhammavinayam ajanissasi? Micchapatipanno tvam asi; aham
      asmi sammapatipanno。 Sahitam me; asahitan te。 Pure vacaniyam
      paccha avaca; paccha vacaniyam pure avaca。 Adhicinnan te
      viparavattam; aropito te vado; niggahito si; cara 
      vadappamokkhaya; nibbethehi va sace pahositi”(MN。 II。 p。
      3),中文译为“过去,不兰迦叶曾对数百人的群众说法。当时,他
      的某一位弟子发出声音说:‘各位贤者!不要向不兰迦叶问这个
      义理,他不知,道这个义理。我知道这个义理,问我吧!我会回答你
      们。’ 不兰迦叶曾挥臂哭泣说:‘各位贤者!请安静!各位贤者!
      请不要制造噪音!这些尊者不是乱在问你们,他们是在问我,我会回
      答他们。’ 但是没有作用,而且不兰迦叶的许多弟子如此反驳
      他之后便离去:‘你不知道这个法律,我知道这个法律。你怎
      么会知道这个法律呢?你是邪行者,我是正行者。我是〔言行〕一
      致者,你不是〔言行〕一致者。应被先说者你最后才说,应被
      后说者你却先说。我是殊胜者,你是卑劣者。你所想的是相反的,
      你的话已被驳斥,你是被折伏者。去吧!再学习吧!如果可能
      的话,使自己〔从被驳斥的言论中〕解脱吧!’”
2044。 粗衣知足,称说粗衣知足:对应之巴利文为“santuttho itaritarena
      civarena itaritaracivarasantutthiya
                                                                                 467

                                                                                 468
      ca vannavadi”(MN。 II。 p。6),中文译为“于任何衣服都感
      到满足,而且称赞于任何衣服都感到满足者”。
2045。 我所持衣,随圣力割截,染污恶色,如是圣衣染污恶色,对应之巴
      利文为“Aham ……ekada gahapatani civarani dharemi dalhani
      yattha lukhani alabulomasani。”(MN。 II。 p。7),中文译为
      “我有时穿着居士布施的衣服,它是那样的细滑,以致于相较之
      下葫芦须是那样的粗。”
2046。 我食粳粮成熟,无面无量杂味:对应之巴利文为“Aham ……ekada
      nimantane pi bhunjami salinam odanam vicitakalakam
      anekasupam anekabyanjanam”(MN。 II。 p。7…8),中文译为
      “我有时受招待食,食用除去黑粒的米饭、种种的汤汁及种种
      的佐料。” 
2047。 我食如一鞞罗食,或如半鞞罗:对应之巴利文为“Aham ……ekada
      imina pattena samatittikam pi bhunjami bhiyyo pi bhunjami。”
      (MN。 II。 p。7),中文译为“我有时食用一满钵的量,甚至更多。”
      其中,“鞞罗”(beluva)是指“木瓜”。
2048。 如一拘施,或如半拘施:对应之巴利文为“kosakahara pi
      addhakosakahara pi beluvahara pi addhabeluvohara pi”
      (MN。 II。 p。6),中文译为“食用一钵食、半钵食、一个木瓜、
      半个木瓜”。
2049。 我或住高楼,或住棚阁:对应之巴利文为“Aham ……
      ekada kutagaresu pi viharami ullittavalittesu nivatesu
      phussitaggalesu pihitavatapanesu。”(MN。 II。 p。8),
      中文译为“我有时住在内外墙壁已涂抹、可以防风、门闩紧
      开、窗户紧开的楼阁。”
2050。 我常作闹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对应之导巴利文为
     “Aham ……ekada akinno viharami bhikkhuhi bhikkhunihi
      upasakehi upasikahi ranno rajamahamattehi titthiyehi
      titthiyasavakehi。”(MN。 II。 p。8),中文译为“我有时被比丘、
      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塞、国王、大臣、外道、外道弟子围绕而住。”
2051。 为法清净故:对应之巴利文为“patimokkhuddesaya”
      (MN。 II。 p。8),中文译为“为了诵说戒条”。
2052。 我有弟子,谓无上戒称说我:世尊行戒大戒,如所说所作亦然,
      如所作所说亦然:对应之巴利文为“mama savaka adhisile
      sambhaventi: Silava samano Gotamo; paramena silakkhandhena
      samannagato”(MN。 II。 p。9),中文译为“我的弟子尊敬增上戒:
      ‘佛陀是具戒者,他具足最上的戒蕴。’”
2053。 我有弟子,谓无上智慧称说我:世尊行智慧,极大智慧,若有谈论
      来相对者,必能伏之,谓于正法律不可说,于自所说不可得说:
      对应之巴利文为
                                                                                 469

                                                                                 470
     “mama savaka adhipannaya sambhaventi: Pannava samano
      Gotamo; paramena pannakkhandhena samannagato; tam vata
      anagatam va vadapatham na dakkhati uppannam va
      parappavadam na saha dhammena suniggahitam niggahissatiti;
      n' etam thanam vijjati。”(MN。 II。 p。10),中文译为“我的弟
      子尊敬增上慧:‘佛陀是具慧者,他具足最上的慧蕴。他不可能看
      不到未来的论道,或者无法以法折伏已生起的其他议论。’”
2054。 我有弟子,谓无上知见称说我:世尊遍知非不知,遍见非不见,
      彼为弟子说法,有因非无因,有缘非无缘,可答非不可答,
      有离非无离:对应之巴利文为“mama savaka abhikkante 
      nanadassane sambhaventi: Janam yev’aha samamo Gotamo
      janamiti; passam yev' aha samano Gotamo passamiti; 
      abhinnaya samano Gotamo dhammam deseti; no anabhinnya;
      sanidanam samano Gotamo dhammam deseti; no anidanam;
      sappatihariyam samano Gotamo dhamma deseti; no
      appatihariyan ti”(MN。 II。 p。9),中文译为
      “我的弟子尊敬殊胜的智见:‘当佛陀说:我知,他真的知道;
      当佛陀说:我见,他真的见到。佛陀是以证智而说法,没有以非
      证智〔而说法〕;佛陀教说因缘法,没有不是因缘法;佛陀以示
      导的方式说法,没有不是以示导的方式〔说法〕。’”
2055。 我有弟子,谓厌爱箭:对应之巴利文为“mama savaka yena
      dukkhena dukkhotinna dukkhapareta”(MN。 II。 p。10),
      中文译为“我的弟子遭周苦、被苦所恼、被苦所征服”。
2056。 彼亦答我随所问事:在对应之巴利文经典中,在此之后尚有一段
      经文,巴利文为“Api c', Udayi; titthatu pubbanto;
      titthatu aparanto。 Dhamman te desessami: Imasmim sati;
      idam hoti; imass' uppada idam upapajjati; imasmim asati;
      idam na hoti; imassa nirodha imam nirujjhatiti。”
      (MN。 II。 p。32),中文译为“但是,优陀夷!先搁置过去事,
      搁置未来事。我要告诉你这个法: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佛陀是在说明即使有神通者也
      不是一切知者,见缘起法者才是一切知者。
2057。 飘风鬼:对应之巴利文为“pamsupisacakam”(MN。 II。 p。
      32),中文译为“泥鬼”。
2058。 汝从师学其法云何:对应之巴利文为“Kin ti pana te …
      sake acariyake hotiti?”(MN。 II。 p。32),中文译为
      “你的尊师所教导的法是什么?”
                                                                                 471

                                                                                 472
2059。 色过于色,彼色最胜,彼色最上:对应之巴利文为“Ayam paramo
      vanno; ayam paramo vanno ti。”(MN。 II。 p。32),
      中文译为“这是最上的光芒,这是最上的光芒。”
2060。 犹如紫磨,极妙金精,金师善磨,莹治令净,藉以白练,安着
      日中,其色极妙,光明照耀:对应之巴利文为“Seyyathapi;
      bhante mani veluriyo subho jatima atthamso suparikammakato
      pandukambale nikkhitto bhasati ca tapati ca virocati ca;
      evamvanno atta hoti arogo param marana ti。”(MN。 II。 p。33),
      中文译为“譬如清净高贵,有八个切割整齐棱角的琉璃宝珠,
      放置在橘黄色布上,发出光芒、问烁着、照耀着。这样的光芒是
      死后的永恒光芒。”注释书说:这是指三禅最高之遍净天的光芒。
      但是他只是听说,尚未有此成就。 
2061。 太白星平旦无曀光明照耀:对应之巴利文为“rattiya
      paccusasamayam viddhe vigatavalahake deve osadhitaraka”
      (MN。 II。 p。34),中文译为“在黎明时,清明无云之天空中的太
      白星”。其中,曀,音一ˋ,天气阴沈不清的样子。 
2062。 月殿光夜半无曀光明照耀:对应之巴利文为“tadahu 'posathe
      pannarase viddhe vigatavalahake deve abhido addharattasamayam
      cando”(MN。 II。 p。34),中文译为“在月圆十五布萨日的半夜,
      清明无云之天空中的月亮”。
2063。 日殿光秋时向中,天净无曀光明照耀:对应之巴利文为“vassanam
      pacchime mase saradasamaye viddhe vigatavalahake deve abhido
      majjhantikasamayam suriyo”(MN。 II。 p。35),中文译为
     “在秋季雨期的最后一个月时,在清明无云之天空中,正午时的太阳”。
2064。 多有诸天,今庇日月虽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佑,有
      大威神,然其光明故不及诸天光明也。我昔曾与诸天共集,共彼论事,
      我之所说,可彼天意,然我不作是说:‘彼色过于色,彼色最胜,
      彼色最上。’ 优陀夷!而汝于萤火虫光色最弊最丑,说彼色过于色,
      彼色最胜,彼色最上,问已不知:对应之巴利文为“Ato kho te …
      bahuhi bahutara deva ye imesam candimasuriyanam abha
      nanubhonti; tyaham pajanami。 Atha ca panaham na vadami:
      Yasma vanna anno vanno uttaritaro va panitataro va na 'tthiti。
      Atha ca pana tvam; Udayi: Yvayam vanno kimina khajjopahakena
      hinataro ca patikitthataro ca; so paramo vanno ti vadasi;
      tan ca vannam na pannapesiti。”(MN。 II。 p。35),中文译为
     “此外,我知道有许多天人的光
                                                                                 473

                                                                                 474
      芒胜过此等日月的光芒。但是,我不会说:‘没有其他的光芒比这个
      光芒更上、更殊胜。’ 而你,优陀夷!却把那个比萤火虫更卑下、
      更低劣的光芒,说成:‘这是最上的光芒。’ 而且没有说明那个光
      芒为何。”
2065。 世尊!悔过此说:对应之巴利文为“Acchidam Bhagava katham?”
      (MN。 II。 p。35),中文译为“佛陀它结束了谈话。”
2066。 沙门瞿昙今善检我,善教善诃:令我虚妄无所有也:对应之巴利文为
     “Te mayam; bhante; Bhagavata sake acariyake samanuyunjiyamana
      samanuggahiyamana samanubhasiyamana ritta tuccha
      aparaddha ti。”(MN。 II。 p。35),中文译为“佛陀!当
      佛陀审问、讯问、练告关于我们自己的草师的教法时,
      〔我们知道那是〕空无的、空虚的、错误的。”
2067。 瞿昙!后世一向乐,有一道迹一向作世证:对应之巴利文为
     “Amhakam; bhante; sake acariyake evam hoti: Atthi
      ekantasukho loko; atthi akaravati patipada ekantasukhassa
      lokassa sacchikiriyayati。”(MN。 II。 p。35),中文译为
     “佛陀!我们自己的尊师的教法如是说:‘有一向乐的世界,
      有合理的道迹可以体证一向乐的士界。’”
2068。 优陀夷!云何后世一向乐?云何有一道迹一向作世、证耶:对
      应之巴利文为“Katama pana sa; Udayi; akaravati patipada
      ekantasukhassa lokassa sacchikiriyayati?”(MN。 II。 p。
      35),中文译为“优陀夷!什么样合理的道迹可以体证一向乐的
      世界呢?”
2069。 杂苦:对应之巴利文为“sukhadukkhi”(MN。 II。 p。36),中
      文译为“有乐有苦”。
2070。 非为如是杂苦乐道迹作世证耶:对应之巴利文为“Api nu kho
      vokinnasukhadukkham patipadam agamma ekantasukhassa
      lokassa sacchikiriya hotiti?”(MN。 II。 p。36),中文译为
     “难道乐苦混合的道迹可以体证一向乐的世界吗?”
2071。 优陀夷!若时如来出世,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
      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佑,彼断… 乃
      至五盖、心秽、慧赢,离欲、计离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生喜、
      乐,得初禅发成就游,不共彼天戒等、心等、见等也。彼觉、观已
      息,内静、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得第二禅成就游,不
      共彼天戒等、心等、见等也。彼离于喜欲,舍无求游,正念正智而
      身觉乐,谓圣所说、圣所舍、念、乐住、空,得第三禅成就游,不、
      共彼天戒等、心等、见等也。优陀夷!是谓世一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