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第3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paccanubhonti; seyyathidam cakkhundriyam
      sotindriyam ghanindriyam jivhindriyam kayindriyam”
      (MN。 I。 p。295),中文译为
     “这五根,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各有不同的
      对象,不同的行处,他们不会经验彼此的对象与行处。” 
2106。 谁为彼尽受境界?谁为彼依耶:对应之巴利文为
     “kim patisaranam; ko ca nesam gocaravlsayam
      paccanubhotiti”(MN。 I。 p。295),中文译为“什么是
      他们的所依?谁能经验他们的对象与行处呢?”
2107。 意者依何住耶:对应之巴利文为“Imani kho … panc'
      indriyani kim paticca titthantiti。”(MN。 I。 p295),
      中文译为“这五根依何而住?”
2108。 先灭身行,次灭口行,后灭意行:对应之巴利文为“pathamam
      nirujjhati vacisankharo; tato kayasankharo; tato
      cittasankharo”(MN。 I。 p。302),中文译为“先灭口行,次
      灭身行,后灭意行”。在二禅灭觉与观,在四禅停止出入息,
      在灭尽定灭受与想。
2109。 先生意行,次生口行,后生身行:对应之巴利文为“pathamam
      uppajjati cittasahkharo tato kayasankharo; tato vacisankharo”
      (MN。 I。 p。302); 中文译为“先生意行,次生身行,后生口行”。
      注释书说:先生受与想,次生呼吸,后生口行。
2110。 不移动触,无所有触,无相触:对应之巴利文为“sunnato phasso;
      animitto phasso; appanihito phasso”(MN。 I。 p。302),
      中文译为“空触,无相触,无显触”。
2111。 郁头随若:巴利文为“Ujunna”,又译“委若”,是拘萨罗国的
      城市。
2112。 普棘刺林:巴利文为“Kannakatthala; Kannakatthamigadaya”,
      又译“金槃鹿野林”,位于拘萨罗国郁头随若城的附近。 
2113。 贤及月姊妹:对应之巴利文为“Soma ca bhagini Sakula ca bhagini”
      (MN。 II。 p。125),中文译为“月及贤姊练”。她们是波斯匿王
      的妻子。
2114。 本无,当不有,今现亦无,若有余沙门、梵志一切知、一切
      见者,对应之巴利文为“Na 'tthi so samano va brahmano va yo
      sabbannu sabbadassavi aparisesam nanadassanam patijanissati;
      n' etam thanam vijjatiti。”(MN。 II。 p。126),中文译为
     “没有一切知、一切见的修行人、婆罗门会自称是完全的知见者。
      这是不可能的。”
2115。 鞞留罗:巴利文为“Vidodabha”,又译“毗娄勒、
                                                                                 487

                                                                                 488
      毗流勒、琉璃”,是波斯匿王的儿子。后来,他与长作将军
      (Dilgha Karayana)串通,推翻波斯匿王,自称为王。
      他成为拘萨罗国王之后,率军消灭佛陀的故乡,迦毗罗卫国。
2116。 想年少吉祥子:巴利文为“Sanjaya Akasagotta”,
      是波斯匿王的婆罗门大臣。
2117。 颇有异说异受,沙门瞿昙忆所说耶:对应之巴利文为
     “Siya nu kho … Bhagavata annadeva annadeva kinci
      sandhaya bhasitam; tan ca jano annatha pi paccagaccheyya?
      Yathakatham pana; bhante Bhagava abhijanati vacam
      bhasita ti?”(MN。 II。 p。127),中文译为“你是否曾有与此相
      关的说法,但是有人理解错误?佛陀!你是否记得那样的说法?”
2118。 本无,当不有,今现亦无,若有余沙门、梵志一时知一切,一时
      见一切:对应之巴利文为“Na 'tthi so samano va brahmano va
      yo sakideva sabban nassati sabbam dakkhiti; n' etam 
      vijjatiti。”(MN。 II。 p。127),中文译为“没有修行人、
      婆罗门能够同时知一切、见一切。这是不可能的。”这是说
     “没有人能够以单一个识,同时知见过去、现在与未来。”
2119。 沙门瞿昙所说如师,沙门瞿昙所说如善师:对应之巴利
      文为“Heturupam Bhagava aha; saheturupam pana Bhagava
      aha”(MN。 II。 p。127),中文译为“佛陀所说的是合理的,
      佛陀所说的是有理的。”
2120。 五断支:对应之巴利文为“Panc' ……padhaniyahgani”
      (MN。 II。 p。128),中文译为“五精勤支”。
2121。 此有四种,刹利、梵志、居士、工师:对应之巴利文为“Cattaro
      'me … vanna; khattiya brahmana vessa sudda; te c' assu
      imehi pancahi padhaniyarigehi samannagata”(MN。 II。 p。128
      …129),中文译为“这四种人,即王族武士、婆罗门、居士、工师,
      都具足这五精勤支”。
2122。 此有四种,刹利、梵志、居士、工师,此有胜如,此有差别于断行也:
      对应之巴利文为“Ettha kho nesaham; maharaja; padhanavemattam
      vadami。”(MN。 II。 p。129),中文译为“此中,大王!
      我说:在他们之中有精勤的差别。” 
2123。 此有四种,刹利、梵志、居士、工师:对应之巴利文为“Cattaro
      'me … vanna; khattiya brahmana vessa sudda。 Te c' assu
      imehi pancahi padhaniyangehi samannagata; te c' assu
      sammappadhana”(MN。 II。 p。129),中文译为“这四种人,即
      王族武士、婆罗门、居士、工师,都具足这五精勤支,而且是正
      精动者”。
                                                                                 489

                                                                                 490
2124。 此有四种,刹利、梵志、居士、工师,彼等等断,无有胜如,
      无有差别于断也:对应之巴利文为“Ettha kho nesaham;
      maharaja; na kinci nanakaranam vadami; yadidam vimuttiya
      vimuttim。”(MN。 II。 p。129),中文译为“此中,大王!我说:
      在他们之中没有任何的差别,即解脱与解脱〔没有任何的差别〕。”
2125。 钵投摩木:对应之巴利文为“udumbarakattham”(MN。 II。
      p。130),中文译为“优昙婆罗木”。
2126。 若有天有诤、乐诤者,彼应来此问:对应之巴利文为“Ye te;
      maharaja; deva savyapajjha te deva agantaro itthattam”
      (MN。 II。 p。130),中文译为“那些有瞋害心的天人会来到这
      个世间”。
2127。 瞿昙!若有天无诤、不乐诤者不来此间,且置彼天。若有天有
      诤、乐诤来此问者,沙门瞿昙必说彼天福胜、梵行胜,此天得自在
      退彼天、遣彼天也:对应之巴利文为“Ye te; bhante; deva
      savyapajjha agantaro itthattam; te deva ye te deva
      abyapajjha anagantaro itthattam te deva tamha thana
      cavessanti va pabbajessanti va ti?”(MN。 II。 p。130),中文译为
      “佛陀!那些有瞋害心,会来到这个士间的天人,是否能够使那些没
      有瞋害心,不会来到这个世间的天人,从彼处死没或逐出呢?”
2128。 拘萨罗王波斯匿福胜、梵行胜故,宁得自在退去、遣去耶:对应
      之巴利文为“pahoti tattha raja Pasenadi Kosalo samanam va
      brahmam va punnavantam va apunnavantam va brahmacariyavantam
      va abrahmacariyavantam va tamha thana cavetum va pabbajetum
      va ti?”(MN。 II。 p。131),中文译为“拘萨罗国波斯匿王是
      否能够使修行人、婆罗门,有德者或无德者,有梵行者或无梵行者,
      从彼处死没或逐出呢?”
2129。 若我施设有梵,彼梵清净:对应之巴利文为“Yo so … Brahma
      savyapajjho; so Brahma aganta itthattam;yo so Brahma
      abyapajjho; so Brahma anaganta itthattan ti。”(MN。 II。
      p。132),中文译为“那些有瞋害心的梵天会
      来到这个世间。那些没有瞋害心的梵天不会来到这个世间。”
2130。 弥娄离:巴利文为“Medalumpa”,又译“鹿堂、吉祥”,是释迦
      族的城镇。
2131。 长作:巴利文为“Digha Karayana”,又译“长行”,是波
      斯匿王的将军。后来,波斯匿王的儿子“鞞留罗”(Vidudabha)与
      他串通,推翻波斯匿王自称为王。
2132。 邑名城:巴利文为“Nahgaraka”。
2133。 拘娄舍:巴利文为“kosa”又译“俱卢舍”,是衡
                                                                                 491

                                                                                 492
      量距离的单位,约四分之一由旬(参考注解18)。
2134。 见我有何等义,而自下意稽首礼足,供养承事耶:对应之巴利
      文为“Kim pana tvam… atthavasam sampassamano imasimm
      sarire evarupam paramanipaccakaram karosi; mittupaharam
      upadamsesiti? ”(MN。 II。 p。120),中文译为“你是见到了什
      么样的理由,而对〔我的〕这个身体行五体投地之礼,
      并且展现如此的友好呢?”
2135。 我于佛而有法静,因此故,我作是念:如来、无所著、正尽觉
      所说法善,世尊弟子众善趣向也:对应之巴利文为“Atthi kho
      me … Bhagavati dhammanvayo hoti: Sammasambuddho bhagava;
      svakkhato Bhagavata dhammo; supatipanno bhagavato
      svakasangho ti。”(MN。 II。 p。120),中文译为“根据法,我推测
      佛陀:‘世尊是正等正觉者,法是由世尊善说,世尊的弟子僧众是
      正行者。’”
2136。 我见一沙门、梵志,或九月或十月,少多学行梵行,舍随本服,
      复为欲所染,染欲着欲,为欲所缚,憍傲受入,不见灾患,不见
      出要而乐行欲,对应之巴利文为“Idhaham … passami eke
      samanabrahmame pariyantakatam brahmacariyam carante
      dasa pi vassani vissatim pi vassani timsam pi vassani 
      cattarisam pi vassani。 Te aparena samayena sunahata 
      suvilitta kappitakesamassu pancahi kamagunehi samappita
      samangibhuta paricarenti。”(MN。 II。 p。120),中文译为
      “我看到有一类的修行人、婆罗门,行有限的梵行,十年、二十
      年、三十年、四十年。后来,他们善沐浴,涂油,整理须发,
      享受已具足、具备的五种欲望。”
2137。 身生白疱:对应之巴利文为“uppanduppandukajate
      dhamanisanthatagatte”(MN。 II。 p。121),中文译为“变成黄色,
      全身血管浮现”。
2138。 白病:对应之巴利文为“Bandhukarogo”(MN。 II。 p。121),中文译
      为“黄疸”。
2139。 乐行端正,面色悦泽,形体净洁,无为无求,护他妻食如鹿,自尽形
      寿修行梵行:对应之巴利文为“hatthapahatthe udaggudagge
      abhiratarupe pinitindriye appossukke pannalome paradavutte
      migabhutena cetasa viharante”(MN。 II。 p。121),中文译为
     “非常喜悦、非常欢喜、非常快乐、诸根愉悦、不被扰乱、安心、
      安隐、以如鹿之心而住”。
2140。 我本几了几失:对应之巴利文为“Mayam vata bho anassama;
      mayam vata bho anassama。”(MN。 II。 p。123),中文译为
     “我们几乎灭亡,我们几乎灭亡。”
2141。 我自若居国,无过者令杀,有过者令杀,然在都坐,我故不得
      作如是说:‘卿等并住,无人问卿事。人
                                                                                 493

                                                                                 494
      问我事,卿等不能断此事,我能断此事。’于其中问竞论余事,不
      待前论讫:对应之巴利文为“paraham … raja khattiyo
      muddhavasitto pahomi ghatetayam va ghatetum japetayam
      va japetum pabbajetayam va pabbajetum。 Tassa mayham;
      bhante; atthakarane nisinnassa antarantarakatham opatenti。
      So 'ham na labhami: Ma me bhonto atthakarane nisinnassa
      antarantarakatham opatetha; kathapariyosanam me bhavanto
      agamentuti。 Tassa mayham; bhante; antarantarakatham opatenti。”
      (MN。 II。 p。121…122); 中文译为“我身为刹利灌顶王,
      我可以杀死应被杀死的,处罚应被处罚的,放逐应被放逐的。
      佛陀!当我坐在栽判座时,他们妨害我,中断我的说话。虽然我说:
     ‘各位贤者!当我坐在栽判座时,不要妨害我,中断我的说话。’但
      是没有作用,佛陀!他们依旧妨害我,中断我的说话。” 
2142。 仙余及宿旧:巴利文为“Isidatta; Purana”,这二人是
      波斯匿王的大臣。
2143。 法庄严经:对应之巴利文为“dhammacetiyani”(MN。 II。 p。124),
      中文译为“法庄严”。“法庄严”是指用来表达对法尊敬的词句。
2144。 一奔陀利象:巴利文为“Ekapundarika naga”,
      是波斯匿王骑乘的大象。
2145。 尸利阿荼:巴利文为“Sirivaddha”,又译“财益”是波斯匿
      王的大臣。
2146。 鞯:音ㄐㄧㄢ,马鞍下的坐垫。 
2147。 如来颇行如是身行,谓此身行为沙门、梵志所憎恶耶:对应之
      巴利文为“Kin nu kho …… so Bhagava tatharupam
      kayasamacaram samacareyya yvassa kayasamacaro
      oparambho samanehi brahmanehi vinnuhiti?”(MN。 II。 p。
      113),中文译为“佛陀是否会造作那种会被有智慧之修行人、
      婆罗门谴责的身行呢?”
2148。 我所不及。若聪明智慧及余世间者,而阿难及之。阿难!若
      有不善相悉而毁普称誉者,我等不见彼真实也。阿难!若有善相悉而
      毁普称誉者,我见彼真实也,对应之巴利文为“yam hi mayam …
      nasakkhimha panhena paripuretum tam bhante; ayasmata
      Anandena panhassa veyyakaranena paripuritam。 Ye te bhante
      bala avyatta ananuvicca apariyogahetva paresam vannam
      va avannam va bhasanti; na mayan tam sarato paccagacchama。
      Ye ca kho te; bhante; pandita vyatta medhavino anuvicca
      pariyogahetva paresam vannam va avannm va bhasanti; tam
                                                                                 495

                                                                                 496
      mayam sarato paccagacchama。”(MN。 II。 p。114); 中文译为
     “我们所无法完成的问题,已经由季者阿难对问题的解说而完成了。
      尊者!那些愚痴、不聪明者,他们未经调查、深解,便称赞或责难
      其他人,我们不会认为他们的话有真实性。尊者!那些有智慧、聪
      明的贤者,他们经过调查、深解之后,才称赞或责难其他人,我们
      认为他们的话有真实性。”
2149。 鞞诃提,彼第一,王以伞柄孔中盛送来为信:对应之巴利文为
     “bahitika ranno Magadhena Ajatasattuna Vedehiputtena
      chattanaliya pakkhipitva pahita”(MN。 II。 p。ll6),中文译为
     “外衣是摩竭陀王阿阇壮韦提希子装在伞盖的管子中送过来的”。
2150。 舍罗、舍罗磨尼离:巴利文为“samanera; samaneri”; 又译
      “沙弥、沙弥尼”(参考注解4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