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常观以断自我的傲慢。弥醯!如果比丘具足无常观者,铃定能够成就无我。弥醯
      !如果比丘成就无我者,必定能够在现世断除一切自我的傲慢、得到寂静、苦的灭
      尽、没有再生、涅槃。”
  18。 佛说如是,尊者弥醯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陀如是说完之后,专者弥醯及诸比丘对于佛陀所说,都很欢喜地接受。

八五 中阿含经卷第十

八六 习相应品第五(56)弥醯经第十五

     (五七)中阿含习相应品即为比丘说经第十六

   1。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1) ,在胜林给孤独园(2)。
      以下是我所听到的:曾经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城的胜林给孤独园。
   2。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心解脱未熟,欲令熟者,有五习法(575)。云何为五?比丘自善知
      识(202)与善知识俱,善知识共和合(576)。心解脱未熟,欲令熟者,是谓第一习法。”
      有一次,佛陀告诉比丘众:“有五种方法,可以使尚未完全发展的心得到发展,并达
      到解脱。是哪五种方法呢?比丘有善朋友、善伴侣、善同伴。这是第一种方法,可
      以使尚未完全发展的心得到发展,并达到解脱。”
   3。 “复次,比丘修习禁戒(85),守护从解脱(301),又复善摄威仪礼节,见纤芥罪,常怀畏怖,
      受持学戒。心解脱未熟,欲令熟者,是谓第二习法。”
      “其次,比丘能够遵守戒律,以戒条的规定来守护身体、嘴巴、意念的行为,注意
      自己的行为礼仪,即使是微小的过失,也会心生畏惧,不违反戒条的规定。这是第
      二种方法,可以使尚未完全发展的心得到发展,并达到解脱。”

八七 中阿含经卷第十

八八 习相应品第五(57)即为比丘说经第十六

   4。 “复次,比丘谓所可说圣有义,令心柔软,使心无盖(577),谓说戒、说定、说慧、说解
      脱、说解脱知见、说渐损(578)、说不乐聚会、说少欲、说知足、说断(579)、说无欲、说灭、
      说燕坐(80)、说缘起,得如是比沙门所说,具得,易不难得(580)。心解脱未熟,欲令熟者,
      是谓第三习法。”
      “第三,比丘所说的是严肃的,有助于使心开明,即戒律、禅定、智慧、解脱、解
      脱知见、自制、远离热闹集会、少欲、知足、努力勤奋、无欲、涅槃、静坐、缘起
      法,并且能够没有困难,很容易具足所说的这些内容。这是第三种方法,可以使尚
      未完全发展的心得到发展,并达到解脱。”
   5。 “复次,比丘常行精进,断恶不善,修诸善法,恒自起意,专一坚固,为诸善本,
      不舍方便(38)。心解脱未熟,欲令熟者,是谓第四习法。”
      “第四,比丘能够努力不懈,断除各种邪恶不善之法,修习各种善法,并且对于善
      法能够维持正念,坚圈不失。这是第四种方法,可以使尚未完全发展的心得到发展
      ,并达到解脱。”
   6。 “复次,比丘修行智慧,观兴衰法,得如此智,圣慧明达,分别晓了,以正尽苦。
      心解脱未熟,欲令熟者,是谓第五习法。”
      “第五,比丘能够修行智慧,观生灭法,以此缘起的智慧了知世间的现象,彻底断
      尽一切苦。这是第五种方法,可以使尚未完全发展的心得到发展,并达到解脱。”
   7。 “彼有此五习法已,复修四法。云何为四?修恶露(581),令断欲;修慈,令断恚;修息
      出息入(582),令断乱念;修无常想,令断我慢(583)。”
      “比丘具足这五种方法之后,应再修习四种法。是哪四种法呢?修习不净观以断贪
      欲;修习急悲观以断瞋恚;修习数息观以断散乱;修习无常观以断自我的仿慢。”
   8。 “若比丘自善知识与善知识俱,善知识共和合,当知必修习禁戒,守护从解脱,又
      复善摄威仪礼节,见纤芥罪,常怀畏怖,受持学戒。若比丘自善知识与善知识俱,
      善知识共和合,当知必得所可说圣有义,令心柔软,使心无盖,谓说戒、说定、说
      慧、说解脱、说解脱知见、说渐损、说不乐聚会、说少欲、说知足、说断、说无
      欲、说灭、说燕坐、说缘起,得如是比沙门所说,具得,易不难得。若比丘自善知
      识与善知识俱,善知识共和合,当知必行精进,断恶不善,修诸善法,恒自起意,
      专一坚固,为诸善本,不舍方便。若比丘自善知识与善知识俱,善知识共和合,当

八九 中阿含经卷第十

九○ 习相应品第五(57)即为比丘说经第十六

      知必行智慧,观兴衰法,得如此智,圣慧明达,分别晓了,以正尽苦。若比丘自善
      知识与善知识俱,善知识共和合,当知必修恶露,令断欲;修慈,令断恚;修息出
      息入,令断乱念;修无常想,令断我慢。若比丘得无常想者,必得无我想。若比丘
      得无我想者,便于现法断一切我慢,得息、灭尽、无为、涅槃(48)。”
      “如果比丘有善朋友、善伴侣、善同伴,那么比丘必定能够遵守戒律,以戒条的规
      定来守护身体、嘴巴、意念的行为,注意自己的行为礼仪,即使是微小的过失,也
      会心生畏惧,不违反戒条的规定。如果比丘有善朋友、善伴侣、善同伴,那么比丘
      所说的必定是严肃的,有助于使心开明,即戒律、禅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
      自制、远离热闹集会、少欲、知足、努力勤奋、无欲、涅槃、静坐、缘起法,并且
      能够没有困难,很容易具足所说的这些内容。如果比丘有善朋友、善伴侣、善同伴
      ,那么比丘必定能够努力不懈,断除各种邪恶不善之法,修习各种善法,并且对于
      善法能够维持正念,坚固不失。如果比丘有善朋友、善伴侣、善同伴,那么比丘必
      定能够修行智慧,观生灭法,以此缘起的智慧了知世间的现象,彻底断尽一切苦。
      如果比丘有善朋友、善伴侣、善同伴,那么比丘必定能够修习不净观以断贪欲;修
      习慈悲观以断瞋恚,修习数息观以断散乱;修习无常观以断自我的傲慢。如果比丘
      具足无常观者,必定能够成就无我。如果比丘成就无我者,必定能够在现世断除一
      切自我的仿慢、得到寂静、苦的灭尽、没有再生、涅槃。”
   9。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陀如是说完之后,诸比丘对于佛陀所说,都很欢喜地接受。

九一 中阿含经卷第十

九二 王相应品第六(57)即为比丘说经第十六

      七宝.相.四洲.牛粪.摩竭王,
      鞞婆丽陵耆.天使最在后。

      (五八)中阿含王相应品七宝经第一

   1。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1) ,在胜林给孤独园(2)。
      以下是我所听到的:曾经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城的胜林给孤独园。
   2。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转输王(383)出于世时,当知便有七宝出世。云何为七?轮宝、
      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主兵臣宝,是谓为七。若转轮王出于世时,当
      知有此七宝出世。”
      有一次,佛陀告诉比丘众:“如果转轮王出生于世间,则七宝也会出现于世间。是哪
      七宝呢?即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主兵臣宝。如果转轮王出生
      于世间,则此七宝也会出现于世间。”
   3。 “如是如来、无所著、等正觉(109)出于世时,当知亦有七觉支(154)宝出于世问。云何为七?

九三 中阿含经卷第十一

九四 王相应品第六(58)七宝经第一

      念觉支宝,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息觉支、定觉支、舍觉支宝,是谓为
      七。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出于世时,当知有此七觉支宝出于世间。”
      “同理,如果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者出生于世间,则七觉支宝也会出现于世间。
      是哪七觉支呢?即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觉支宝。如果佛陀出生于世
      间,则此七觉支宝也会出现于世间。”
   4。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陀如是说完之后,诸比丘对于佛陀所说,都很欢喜地接受。

      (五九)中阿含王相应品三十二相经第二

   1。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1) ,在胜林给孤独园(2)。
      以下是我所听到的:曾经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城的胜林给孤独园。
   2。 尔时,诸比丘于中食后,集坐讲堂,共论此事:“诸贤(120)!甚奇!甚特!大人成就三十
      二相,必有二处真谛不虚(584)。若在家者,必为转轮王(383),聪明智慧,有四种军,整御天
      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宝(585)。彼七宝者,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
      居士宝、主兵臣宝,是为七。千子具足,颜貌端正,勇猛无畏,能伏他众。彼必统
      领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乐。若剃除须发,着袈裟衣,
      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者,必得如来、无所著、等正觉(109),名称流布,周闻十方。”
      有一次,比丘众于午餐后,在讲堂集会谈论这样的事:“各位贤者I 真是稀有罕见
      !具足大人的三十二种大人相之大人只有二种经历,没有其他的可能性。如果他过
      着在家的生活,必定成为转轮王,具足聪明智慧,及四种军队,即骑象部队、骑马
      部队、乘车部队、步兵部队,能够非常容易地统领天下,并且是一位如法者、法王

九五 中阿含经卷第十一

九六 王相应品第六(59)三十二相经第二

      四方的统治者、征服者、人民财物的守护者、具足七宝者。所谓的七宝者是轮宝、
      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主兵臣宝。此外,他还拥有一千位的儿子,个
      个面貌端正,勇猛无畏,能降伏敌军。他不是用武器或惩罚,而是用法治的方式,
      便可以统领整个大地直到海边,使人民得到安乐。如果他剃除须发,身着袈裟,正
      当地从俗家离开,成为无家者,过着游行的修行生活,必定成为如来、无所著、等
      正觉者,名声远播,周遍十方。”
   3。 尔时,世尊在于燕坐(80),以净天耳出过于人,闻诸比丘于中食后,集坐讲堂,共论此
      事:“诸贤!甚奇!甚特!大人成就三十二相,必有二处真谛不虚。若在家者,必为
      转轮王,聪明智慧,有四种军,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宝。彼七宝
      者,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主兵臣宝,是为七。千子具足,颜
      貌端正,勇猛无畏,能伏他众。彼必统领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
      令,令得安乐。若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者,必得如来、无所
      着、等正觉,名称流布,周闻十方。”
      当时,佛陀正在安静处禅坐思惟,以清净超越一般人的天耳,听到比丘众在讲堂集
      会谈论这样的事:“各位贤者!真是稀有罕见!具足大人的三十二种大人相之大人
      只有二种经历,没有其他的可能性。如果他过着在家的生活,必定成为转轮王,具
      足聪明智慧,及四种军队,即骑象部队、骑马部队、乘车部队、步兵部队,能够非
      常容易地统领天下,并且是一位如法者、法王、四方的统治者、征服者、人民财物
      的守护者、具足七宝者。所谓的七宝是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
      主兵臣宝。此外,他还拥有一千位的儿子,个个面貌端正,勇猛无畏,能降伏敌军
      。他不是用武器或惩罚,而是用法治的方式,便可以统领整个大地直到海边,使人
      民得到安乐。如果他剃除须发,身着袈裟,正当地从俗家离闲,成为无家者,过着
      游行的修行生活,必定成为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者,名声远播,周遍十方。”
   4。 世尊闻已,则于晡时(79)从燕坐起,往诣讲堂,比丘众前敷座而坐,问诸比丘:“汝等今
      日共论何事集坐讲堂?”
      佛陀听到了之后,在午后接近黄昏时,从禅坐中起来,前往比丘众聚会的讲堂,坐
      在比丘众前面已准备好的座位,问比丘众:“你们今天在讲堂集会谈论什么事情呢
      ?”

九七 中阿含经卷第十一

九八 王相应品第六(59)三十二相经第二

   5。 时,诸比丘白曰:“世尊!我等今日集坐讲堂共论此事:‘诸贤!甚奇!甚特!大人
      成就三十二相,必有?二处真谛不虚。若在家者,必为转轮王,聪明智慧,有四种
      军,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宝。彼七宝者,轮宝、象宝、马宝、珠
      宝、女宝、居士宝、主兵臣宝,是为七。千子具足,颜貌端正,勇猛无畏,能伏他
      众。彼必统领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乐。若剃除须发,
      着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者,必得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名称流布,周闻
      十方。’世尊!我等共论如此事故集坐讲堂。”
      比丘众回答说:“佛陀!我们今天在讲堂集会谈论这样的事:‘各位贤者!真是稀
      有罕见!具足大人的三十二种大人相之大人只有二种经历,没有其他的可能性。如
      果他过着在家的生活,必定成为转轮王,具足聪明智慧,及四种军队,即骑象部队
      、骑马部队、乘车部队、步兵部队,能够非常容易地统领天下,并且是一位如法者
      、法王、四方的统治者、征服者、人民财物的守护者、具足七宝者。所谓的七宝是
      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主兵臣宝。此外,他还拥有一千位的儿
      子,个个面貌端正,勇猛无畏,能降伏敌军。他不是用武器或惩罚,而是用法治的
      方式,便可以统领整个大地直到海边,使人民得到安乐。如果他剃除须发,身着袈
      裟,正当地从俗家离开,成为无家者,过着游行的修行生活,铃定成为如来、无所
      着、等正觉者,名声远播,周遍十方。’佛陀!我们在讲堂集会,是在谈论这样的
      事情。”
   6。 于是,世尊告曰:“比丘!汝等欲得从如来闻三十二相耶?谓大人所成,必有二处真
      谛不虚。若在家者,必为转轮王,聪明智慧,有四种军,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
      法法王成就七宝。彼七宝者,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主兵臣
      宝,是为七。千子具足,颜貌端正,勇猛无畏,能伏他众。彼必统领此一切地乃至
      大海,不以刀杖,以汰教令,令得安乐。若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
      学道者,必得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名称流布,周闻十方。”
      于是,佛陀告诉比丘众:“诸比丘!你们想要听我解说三十二相吗?即具足大人的
      三十二种大人相之大人只有二种经历,没有其他的可能性。如果他过着在家的生活
      ,公定成为转轮王,具足聪明智慧,及四种军队,即骑象部队、骑马部队、乘车部
      队、步兵部队,能够非常容易地统领天下,并且是一位如法者、法王、四方的统治

九九 中阿含经卷第十一

一○○ 王相应品第六(59)三十二相经第二

      者、征服者、人民财物的守护者、具足七宝者。所谓的七宝是轮宝、象宝、马宝、
      珠宝、女宝、居士宝、主兵臣宝。此外,他还拥有一千位的儿子,个个面貌端正,
      勇猛无畏,能降伏敌军。他不是用武器或惩罚,而是用法治的方式,便可以统领整
      个大地直到海边,使人民得到安乐。如果他剃除须发,身着袈裟,正当地从俗家离
      开,成为无家者,过着游行的修行生活,必定成为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者,名声
      远播,周遍十方。”
   7。 时,诸比丘闻已,白曰:“世尊! 今正是时。善逝(100)!今正是时。若世尊为诸比丘说三
      十二相者,诸比丘闻已,当善受持。”
      比丘众听了之后,告诉佛陀:“佛陀!现在正是时候。佛陀!现在正是时候。如果
      佛陀为我们解说三十二相,我们听了之后,一定好好地受持奉行。”
   8。 世尊告日:“诸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广分别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