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月01日 清十二帝疑案之总说 (三) 阎崇年-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种意见相反,说很好,西方的文官制度就是学了中国的科举制度,就是有人看到了它的消极面,也有人看到了它的积极面。怎么看待?
我认为清朝的科举制度,既有它积极的一面,也有它消极的一面。清朝科举制度积极的一面,我想有这么几点。
第一、满洲人,蒙古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考四书五经,这样一来,就提升了满洲文化和蒙古文化。
第二,满洲、蒙古、汉军、汉员都一起参加科举考试,这就有利于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第三,大量的汉族知识分子,特别是一些贫寒之士,他们通过科举考试,找到了一些途径可以参政,给他们多了一条出路;第四,满洲人参加科举考试,他自己会满文,他要熟读四书五经,他就有条件把四书五经翻成满文。因为满文是拼音文字,按照他们的理解来翻成满文,后来西方耶稣会士,又根据满文的四书五经把它翻译成西方的文字,流传到西方,加强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第五,就有利于清初的社会稳定,因为清初汉人的一个反抗力量是很强的,通过科举考试很多人觉得可以和清朝政权合作,有利于社会稳定。
第六,清朝科举考试制度,一部分被西方吸收,有利于他们的文官制度,就是对西方也产生了影响,第七。科举考试的很多可取的地方一直延续下来,所以对科举制度不能全盘否定。
但是,科举制度也有它消极的一面,它消极的一面主要表现在科举考试内容,是四书五经,不考科学技术知识,还有科举考试的方式是八股文,于是,科举考试最大的弊病,就是扼杀了人们的科学精神和创造精神。
明清特别是清以来,中国落后于西方,应当说科举制度没有与时俱进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科举制度有弊病,科举考试很难,很多人想要做官,通过科举考试这条路,走不通,于是就想了一个办法就是花钱买官,这个在清朝叫捐纳制度。
下一讲,我就讲清朝官员的捐纳制度。
(来源:cctv…10《百家讲坛》栏目)
(编辑:兰华来源:CCTV)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