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叫“知止而后有定”呢?我缺少考据的功夫不能做出确解,但从字面上,我主观地愿意它可以做两方面的解释,第一是目标,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就有了稳定的追求稳定的方向了,这很容易理解,不赘。另一个我愿意做出的解释,止是限度,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你即使对最好的朋友也应该知道自己能说能做的限度,任何超过这种限度的言行都是对他人的不尊重,都涉嫌以己为尺度强加于人。己所欲必施于人,与己所不欲却施于人,都是不好的。对友如此,对诸事又何尝不如此?知止而后有定,不知止呢?可就不是有定而是没了准没了谱啦。
《王蒙自述》 第二部分《王蒙自述》 怀旧的滋味与品位
怀旧的滋味与品位
和老友在一起有一件有味道的事,就是怀旧。
老友是最值得珍惜的,没有他们,谁能与你共同回忆往日的朋友,往日的激情,往日的笑话,往日的趣闻,往日的经验经历?
与老友一起怀旧,使你感觉到了此生的实在,此生的没有白过,此生的并非孤家寡人,毕竟还有友人与你共享旧事的悲悲喜喜。往者已矣,尚有记忆,尚有可回想可为之一恸一笑者也。
有一种廉价的怀旧就是认为只有自己的青年时代是最伟大最高尚的,是最无怨无悔的,是献身的与诗意的,自己这一代人是空前绝后的,是出思想的等等。包括当年的“红卫兵”、上山下乡的知青都这么怀旧。这也无大碍,只是说明你到老了也长不大。简单的今是而昨非,或者同样简单的昨是而今非,都太通俗也太幼稚,太简易也太快餐了。
能不能做到,怀旧的结果是怀者变得聪明一些,而不是更糊涂、更脱离现实、更自吹自擂和将错就错呢?
“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爱好也是千差万别的。有的工作就是最大爱好,有所谓工作狂,有开会迷,有写作狂,有整人整出瘾来的,也有废寝忘食地做学问的。这种单打一的爱好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好的一面前面已经说过,那就是我主张的“天才即精力集中”论。不好的一面就是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能钻进去也能跳出来,如王国维所讲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不入乎其内不钻进去,你做不好任何事情。不出乎其外,你也不容易给自己以客观的评价尤其有毛病有缺陷也不自知。这一点在写作上最为明显,你在刚刚写毕刚刚脱稿的那一刹那,常常自以为是写出了绝代佳作,常常激动得不能自已——很简单,你不激动就不可能得到那从事旷日持久的孤独寂寞的写作的动力,但激动又常常蒙住一个人的眼睛,使一个人自恋自赏没完没了。俗话说文章是自己的好,部分道理就在此处。我不止遭遇过一个作者,实在是写得不怎么样,但谈起自己的作品,别人没怎么样,他或她自己却是老泪纵横,捶胸顿足,怎么摆也摆脱不了他们的自我迷恋。什么时候人们能够比较客观比较超脱地对待自己的作品、自己的言论、自己的行为、自己的见解呢?
而没有一定程度的超脱就没有理智,就没有客观,就没有全面,就没有正视,就没有自我调节,就没有发展和进步。而只有自高自大、自吹自擂、自怨自艾、自哭自闹、自说自话、丑表功、气迷心、瞎激动、乱抒情讨厌得很。
《王蒙自述》 第二部分《王蒙自述》 不要讨人厌
不要讨人厌
世上的人不但有好人和坏人的区别,也还有讨厌与不讨厌的区别。讨厌的人中最常见的一种就是那些自视高得离了谱,顽固不化,见人就表白自己攻击旁人,一点歪理里唆不停地自我重复,不管旁人爱听不爱听总是滔滔不绝,永无休止地侵占别人从精神上强奸别人要挟别人的人。我衷心祝愿这些人有一点哪怕是最无聊的爱好,请他们多玩儿几次麻将多和几次一条龙吧,请他们多玩儿几次打百分多钻几次桌子吧,请他们多吸几包烟多喝一点二锅头吧,只要减少一点他们的诉苦牢骚加牛皮哄哄就行。哪怕是多搞一点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呢,那种事毕竟牵扯的面不太大,搞得太过分了还有法律和道德舆论管着他们,只要他们少一点牛皮和攻讦,少一点庸俗和自说自话。要知道民间的俗话,叫做:“吹牛皮不上税!”
个人爱好的另一面带有学习和丰富自己的性质,例如读书、欣赏音乐美术戏剧和比较有品味的影片等艺术作品、集邮、旅游、收藏等,这其中的乐趣与知识是无穷的。有的爱好与健身活动有关,如某种球类活动、登山、游泳、跳舞等。我从小身体情况不好,但我一直喜欢锻炼身体,长大后更嗜游泳。我多次与人说过,我的最高享受最大愿望就是夏日在海滨,上午写作,下午游泳。真是赛过活神仙呀!
还有的爱好也能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条件。即使“文革”中我在新疆过着艰窘的生活,但仍然时不时改变一下房间布置,学着烧几样小菜,换换窗帘门帘,给自己一点新鲜感。当然最大的爱好就是生活,生活是奇异的和有趣的,是包含了许多可能性的。
甚至比较不算健康也不算高级的爱好也多半是有比没有好。如找朋友一起畅饮几杯,如玩儿牌,如聊天,愈是在不愉快的时候愈要有办法愉悦自己,不能使自己快乐,也要想办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哪怕只忘掉那最不愉快的事15分钟。有了15分钟的忘却,就有可能再平静一个小时,而再平静一个小时的结果也许能绝处逢生,也许能从黑暗中看到光明看到希望,说得夸张一点,也许这是改变你的世界观的开始,是你的命运转折的开始。
《王蒙自述》 第二部分《王蒙自述》 惟专长是不倒的倚托
惟“专长”是不倒的倚托
关于老年人有所专长的说法也很有趣。我亲眼看到一些有自己专业专长的人,老了,离开正式的工作岗位以后,立即投入业务工作的情景。他们得其所哉,正好趁机得以用大量时间,完成自己早就意欲完成却由于公务太多而无法完成的著述,正好回到自己搞了一辈子的课题上,正好以某方面某特殊领域的专家的身份参加到重要的业务活动中去,正好向青年人授业解惑传道,培养业务方面的接班人。他们完全能够适应自己的角色的转换,一面的“下台”谢幕,正是另一面的上台鞠躬,没有空白,没有失落,没有苦恼,没有怨气甚至连过渡也不需要。即使他们的专长还不够“长”,还搞不出专门著述或带不成研究生,但至少有特定的兴趣,有固定的精神走向,有读书和学习的目标,而不至于一离开什么岗位就丧魂落魄。
而缺少专长或业务兴趣的人,只知道开会、谈话、接电话的人,退下来就显得尴尬一些。再没有人通知他去开什么重要会议了,再没有人追着他谈话了,又没有什么人来电话了,怎么办?临时抓一项业务吧,临时抓一项也比什么都不抓强。我也亲眼看到过这样一位老同志、大好人,退下来后每天早晨一支香烟,不等第一支香烟吸完就接上第二支,一天吸几包烟,只用一根火柴,这样吸了一年多烟,不幸,得了肺癌,走了。多可惜!
还有那种本来确有专长的人,得到了一个什么职务,就完全放下了自己的专长,甚至也不欢迎旁人说到自己的专长,生怕旁人不把自己当做天生的指挥者,而把自己混入了专业人员。这种心态太害人害己了,谬矣。最后,他是武大郎盘杠子,政治、业务两头够不着。
我们还是要做生活的主人。我们最好及早有所爱好有所钻研有所业务。我们尤其是要有一个学习习惯学习乐趣,要为自己开辟一个学习的天地。学习是不必批准不必延长期限也无须返聘的,学习是人生至乐,专长是不倒的倚托。
《王蒙自述》 第二部分《王蒙自述》 笑向夕阳觅古诗
座右铭:笑向夕阳觅古诗
许多老年朋友喜爱古典诗词,而中国的古典诗词往往汇集了大量的人生的阅历和经验,那里的一些句子常常被我想起,并加以引申发挥,触类旁通使之成为我的人生座右铭。例如: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是我读唐诗的开端,也是我心怀宇宙的开始。你看到一轮明月想到的却是天涯海角,由此及彼,由近及远,永远延伸着扩充着挂念着,清醒而
又多情地认识到意识到此一明月并非专门为你而明而亮,有无数友人邻人都沐浴在这轮明月之下,此一海域亦并非单独存在,而是与大洲大洋天涯海角连结在一起。呜呼,壮哉!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的这两句诗似乎是一个终极的参照系,一个无人类无自己的本初世界。首句苍茫混沌,悲凄神秘,静静地定格在那里,令人尘念顿消,令人不再斤斤于鼻子下边那点事。首句的惶惑感对于个人英雄主义、惟我论、惟意志论、独断论、速胜论等各种极端的热昏者与热昏的极端者都有很好的清醒作用与降温作用。次句则静极思动,无中生有,似乎进入了生命的准备期,进入了宇宙的自行活动。悲极则喜,寒彻乃温,玉烟虽然渺茫,但毕竟有几分温热,有几分袅袅升起的势头。于是有所期待,却并非渴求,有所注视,却并非凝眸,有所美丽,却并非明艳,有所希望,却并非执意。随时可以有所作为,随时也可以跳将出去。
这是一个前提,一个出发点,没有自我却有天心,没有运动却有酝酿,没有人生却在准备。有了这样的浩渺而又并不归于虚无,有了这样的肃穆却又不归于严丝合缝,面对这样的准终极人似乎多了一些智慧与从容,多了一些原谅与阔大,于是,可以言其他矣。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的两句诗似乎并无深意,却有一种万物自在之理。松遮月光,然而月光是遮不住的,松之遮只是增加了月光的立体与层次,而月之照反而提供了松的形体与清幽。松与月相反而相成,相悖而相得。如果月光不受任何阻碍,如果月光是在大海上,那就成了李商隐的那两句诗了,成了史前期了。如果月光是照射在沙漠上,那也太死寂了。反过来说,如果没有月光,松之姿态与分布又如何能被人感知呢?石与水也是如此,石头妨碍了水流,造成了水势水纹水波水花,水洗净了石头,却又改变着石头,水滴石穿嘛。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春花秋月何时了,帘外雨潺潺,绿肥红瘦,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切的一切都使人感到天道有常,万物有定,此长彼消,各得其所。当然,这种常,这种道,这种定数,都不是僵硬的,事物既有存在的即是合理的这一面,又有合理的终将存在的那一面,常、道、定、数之中就包含着变化就包含着人的主观努力。但是即使是为了改变某些现状,也必须首先弄清楚现状所以是此而不是彼的道理,要改变什么首先要理解什么,不理解的改变多半是不能奏效的,或者是只能是效果适得其反的。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后主的人生固不足道,这两句词表达的本来也是消极的情绪,但我读来只觉得消极中有洒脱和动感,有痛快和大气,太好了。愁虽多而美如春水,丰盈充沛,浩如长江,愁就愁它一江春水吧,俱往矣,东流而去,也就与愁告别了嘛!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这两句并非出自诗词而是出自苏东坡的《赤壁赋》。这很有趣地反映了事物的相对性。月并未小而是被高山所反衬变小,石并未要冒出来而是水之落使之出头露面。你想让月亮小一点吗?没有直接的办法,但是可以寻找和进入巍峨高山。你想看看水下的石头的真面貌吗?多放掉一点水吧,至少等待枯水季节的来临吧。
另一方面这又说明了事物的绝对性。山再高,你感觉到月再小,其实月并未小,还是一般大;水再枯,石头露得再多,其实石头并未移动也无意活动,石头保持稳定,一旦大水前来,它们还照旧无误地隐没到水下面去。你是不是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或而觉得此小,或而觉得彼出了呢?是不是也是没有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误将山之高视为月之小,误将水之落视为石之欲出欲奔呢?面对大自然的各种现象,我们是多么肤浅,多么幼稚啊!
“莫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乘年华。”苏东坡的这几句词是有几分潇洒。每当吟咏起这几句,便不由得显出笑容,扫开阴霾。我不喜欢怀才不遇这一类的语言,连一点爽气都没有的才子,算什么才子?假冒伪劣罢了。也不要以为东坡先生一辈子就搞了诗、酒、茶,他做了许多大事至少在当时他认为是重要的事,但他永远保持着对于火、茶、诗、酒的儿童般的兴趣,这不是很好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最常被人引用的诗句。一般引用这诗是说明人们不要轻易不抱希望,许多事情是绝处逢生,是无路之中找到了路。我对这两句诗的理解与受用则包含着亲和得多积极得多主动得多的内容,还包括了一种斗争和工作的策略。就是说不纠缠,不死抬杠,不在一个兴奋灶上钻牛角尖。你必须随时开辟新的战场新的战线新的话题新的思路与新的角度。有时讨论一个问题陷入僵持不下的局面,有时你的某一句话某一件事受到歪曲受到误解受到夸张,你再纠缠下去并无效果,而会中了胡搅蛮缠者的计。胡搅蛮缠的人不搞创作,不搞理论研究,不搞翻译也不搞实际工作,只是在那里生事找事找碴儿钻空子,他们最怕的就是没人理他们。陷入与他们的讨论,那才是山重水复全无路呢。怎么办?不理,另辟新的战场。对于集中精力从事建设性的工作的人,他要做的题目他要涉及到的领域他要讨论的课题他要贡献的意见总是太多太多了,题目必须由你自己来选,领域必须由你自己来定,主动权应该掌握在自己手里。
这是一个策略,但又不仅是一个策略问题,因为只有你具有广阔包容的视野,触类旁通的见识,举一反三的智慧,高屋建瓴的气度,宠辱无惊的修养才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摆脱无谓的争论,摆脱无聊的个人人身攻击,摆脱流言飞语的涂抹,摆脱腐蚀人消磨人的人际关系勾心斗角,做你自己想做而且需要做的事,不做你不想做也对任何人无益的事。就是说,柳暗花明的新村靠的是自己去创造。
“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可以发挥来讲沉默的妙处,不需要我特别讲什么。可叹的是,有多少人通过毕生的努力做到了会说什么,却做不到会不说什么及不会说什么;做到了会说得精彩,却做不到不说得精彩;做到了甚至超过了该说的要说,却没有做到不该说的不说。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许多话的后面还有话,如同天凉好个秋的后面是无限的愁苦。许多事的后面还有事,不仅仅是表面的那些东西。什么时候能够判断清楚每事每语的内蕴和来由呢?什么时候能使自己的行为语言也多一点含义呢?
“有意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是常见的现象。它的意义有二,第一是人常常不能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人常常是想进彼间房子,却进入了此间房子。第二是人的过分的努力过分的干预过分的企盼常常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成为完成一件事的阻力。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我最喜欢的诗句之一。多么乐观,多么自信。才总是有用的,有时候能够得到超水平的发挥,有时候则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然而,限制,不正是对于才华的激励和挑战、考验和召唤吗?只能捧着抬着哄着才能发挥好的才华叫什么才华?古今中外,我不喜欢怀才不遇的说法,比如贾谊,那种性格能承担重任吗?文人议论,有时候带有纸上谈兵的性质,何必那么自恋自怨自艾?千金云云,更妙了,千金的用途恰恰在于能够散尽,而且能够复来,一尽一来,这才是人生,这才是丈夫!大开大阖,大踏步地前进,大踏步地后退,这才是正道!
还有多少诗句,多少辞章,多少俚语,多少成语中包含着人生的道理。一些东西表面看来是那样浅俗那样一般那样粗鄙,然而这都不是偶然形成的,都包含着实际的经验实际的思索和一代代人的思考。想一想,智慧的源泉无边无际,我们能不能从中获益呢?
《王蒙自述》 第二部分《王蒙自述》 只要心儿不曾老
只要心儿不曾老
解放前后,倾向革命的学生当中有一首歌曲十分流行,这首歌既轻快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