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于康熙末年 作者:雁九(起点2012.6.29vip完结,种田,扮猪吃虎)-第3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好一会儿,才见魏珠出来回道:〃万岁爷说了,今儿有些乏了,先收了折子,请两位爷先回去。〃

  真真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十四阿哥想要早些见到康熙,便没有回宫,而是直接留在园子里。

  讷尔苏自己个儿,带着贴身侍卫长随。匆匆返回城里。

  自己莫不是同十四阿哥走的太近了?

  讷尔苏想起之前曹地告诫,再想想四阿哥锋利的眼神,心里甚是堵得慌。

  回到府里,就有管事的上前禀道:〃爷,曹家舅爷来了。现下正在花厅候着,福晋主子陪着说话。〃

  讷尔苏闻言,脸上不由添了笑意。真是说不上谁是长者,谁是弟弟?

  从年龄上看,曹比他小三四岁,他的心中也是拿曹弟弟般宠的。

  到了正经说起话来,曹却是目光犀利、见解独到,让人不得不认真起来、

  走到花厅门口,就听到曹佳氏爽朗的笑声:〃怨不得母亲要瞒着。瞧着父亲地架势,是当成大喜事的,怕是用不了几日。就要宣扬得世人皆知……〃

  〃什么大喜事,说来听听?〃讷尔苏笑着问道。

  曹佳氏远是坐在炕上同弟弟说话,见丈夫回来,起身相迎道:〃爷不是使人说要晚些才回么?用了晚饭没有,弟也是才从衙门出来,才垫巴了两口饽饽。〃

  曹也从座位上起身,看着讷尔苏,一时不晓得说什么好。

  见识了十三阿哥的固执,曹对自己地说服能力真没有太大信心。

  曹佳氏已经是将近四个月的身子。有些显怀了。讷尔苏扶着妻子地肩膀,让她在炕边坐了,随后对曹笑道:〃弟,坐下说话……〃自送了出来,面上讪讪的,不晓得该说什么。

  曹硕跟在后头,脸上却是惨白。低着头掩饰自己的疲态。

  走到马车跟前,兆佳氏止了脚步,转过身来,对吴雅氏道:〃嫂子,他们小孩子胡闹,咱们做父母的,却是晓得轻重。这婚姻大事,岂能儿戏?那不是毁了两个孩子的后半辈子么?今儿我先回去,明儿我还来。就是哥哥嫂子怨我。我也厚着脸皮来接媳妇了……〃

  吴雅氏犹豫了一下,终是开口问道:〃姑奶奶。不是我多事,只是关系到如慧,少不得要问上一句。听说女婿屋里有个极爱的丫头有了身子,不知她现下……〃

  兆佳氏闻言,瞪了边上的曹硕一眼,而后才对吴雅氏道:〃什么极爱不极爱地?她也配!不过是个岁数大了、有了心眼地贱蹄子罢了!好好地爷们,都叫她们这些臊蹄子给拐带坏了,委实可恨。我已经使人都打发出去了,嫂子不用搁在心上。〃

  吴雅氏听了,微微地点了点头,道:〃这才是大家行事,万没有叫下人爬到主子头上地道理。我就说么,女婿是个好性的,要是没有人挑唆,小两口也闹不到今儿这般地步。〃

  〃是啊,是啊,还是嫂子是明白人!〃兆佳氏激动之下,伸出手去抓了吴雅氏地胳膊,道:〃哥哥却是恼我了,还要嫂子替我说项才好。〃

  提到丈夫,吴雅氏有些尴尬,小声道:〃他怕是三分怪姑奶奶,七分怪如慧呢。这些日子,行了家法,也没少给如慧苦头吃。〃说话间,带着几分心疼。

  兆佳氏神色一僵,道:〃如慧还小,有什么可怪的,哥哥真是的。〃

  姑嫂两个却是一阵缄默,有些不晓得说什么好。

  兆佳氏看看天色,已经是不早,便对吴雅氏道:〃嫂子,那我先回去,明儿再来。〃

  吴雅氏想着女儿这两天态度决绝,没有丝毫改口之意,也怕逼迫太过,出什么闪失,忙道:〃姑奶奶听我一言,不必见天来,总要让孩子缓和两天,我同你哥哥再好生规劝,过两日有了消息,给给你那边去信才妥当。〃

  兆佳氏犹豫了一下,也晓得别无他法,便笑着点点头,道:〃既是如此,就劳烦嫂子了,那我就等嫂子的消息了。〃

  吴雅氏点点头,兆佳氏扶了丫鬟的手,上了马车。

  曹硕在吴雅氏面前俯身别过,上马护着兆佳氏的马车回府。

  吴雅氏看着他们的马车渐行渐远,这才转身回府,脸上却没了笑容样。

  丈夫固执,女儿吃了秤砣似的,要想让孩子们将断了的姻缘续上,也委实不容易……

  嘎嘎求月票,拜求

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五百四十七章 暖心

  曹家,东府,内院,正堂。

  静惠随着绿菊走到院子中,便听到兆佳氏高亢的声音道:〃混账行子,这都是为了谁?我老脸都不要了,你还满心地惦记那个骚蹄子,你非要将你老娘折腾得闭眼了你才消停么?〃

  〃母亲,千错万错,都是儿子的不是。添香是受了儿子的拖累,她肚子里又有了儿子的骨肉,儿子求您了。〃曹硕的声音暗哑与悲痛。

  静惠不由地止了脚步,带着疑惑地看向绿菊。

  绿菊神色讪讪的,却是不晓得该如何辩解。总不能实话实说,这母子两个吵了半晌了,实在争执不下,才打法她去请二奶奶过来吧。

  〃拍〃的一声,就听到茶杯落地的声音,兆佳氏带着几分恼意道:〃我说话是放屁么?我答应你,留她一条贱命,自不会为难她。你这般捉妖,是恨我还不死?这是盼着我嘎嘣死了,你就逍遥自在了?〃

  〃母亲,儿子不敢,儿子……儿子……〃曹硕哽咽着,声音越来越低。

  绿菊站在廊下,看着身边眼观鼻、鼻观心的静惠,心神也是一禀,扬声道:〃太太,二奶奶到了!〃

  屋子里一片沉寂,随后听到兆佳氏没好气地道:〃既是到了,还不利索进来,还要我出去迎不成?〃

  绿菊挑了帘子,侧立一旁,请静惠进屋。

  西屋里,兆佳氏坐在炕边,身子板得端端正正,脸上没有半点笑模样。寒的像是能刮下二两霜来。

  曹硕跪在兆佳氏跟前的地上,耷拉着脑袋,露出额上乌青一片。

  静惠的身子往下矮了矮,道:〃太太安,您叫媳妇?〃

  兆佳氏眼皮也不抬,〃嗯〃了一声,道:〃先前我吩咐你使人将那个狐狸精送到庄子去,你是怎么安排的?这边咱们曹三爷没了心肝宝贝儿,这急赤白脸。要寻我算帐,这是要翻天了!〃

  越说越气,说到最后,她已经是满脸通红,不禁〃咳〃了起来。

  丫鬟们在门外候着,屋子里除了她自己个儿,只有跪在地上地曹硕与侍立的静惠。儿女双全,两人也算是有福气地,顺其自然不可强求。

  而后,出了曹失踪被绑架之事。

  待李氏去杭州接回儿子后,琉璃已经开脸,成了姨娘。在以后,李氏地心思就都搁在儿子女儿身上,不再惦记着生孩子了,这碗就使人收了起来。

  这一转眼,已经是十好几年的事了。

  李氏看着那碗璧上白白嫩嫩的童子,不由地有些失神。

  初瑜侧身坐在炕边。轻轻地揉着李氏的腿,轻声道:〃太太,不只老爷高兴,姑奶奶与大爷也高兴呢,三妹妹还没得了信儿,要不然也会过来。〃

  李氏闻言,忙将手中的燕窝撂下,想要说话,又怕外头的曹寅父子听见。便竖起手中,放到嘴边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初瑜捂了嘴巴,有些不解,就听李氏轻声道:〃老爷已经是胡闹了,你们还要跟着推波助澜么?三丫头那边,别使人送信儿,没得叫亲家太太笑话,这叫什么事儿……〃

  初瑜点了点头,想到平郡王府那边。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太太,就是咱们这边不使人送信。还有平王府那边,许是瞒不住……〃

  李氏闻言,脸上露出沮丧之色,无奈地叹了口气,面上欢喜不起来,喃喃道:〃天佑今儿还问我为啥不抱他,这事儿闹的……〃

  话音未落,就听到曹道:〃母亲,别再唉声叹气地,父亲会担心地。我们都是母亲地孩子,有了同胞小兄弟或者小妹子,只有高兴的,这是好事啊。母亲也当欢喜起来,心情这般抑郁,对大人对孩子都不好。〃

  是曹与曹寅父子进来,初瑜已经起身,避到一边。

  李氏嗔怪地瞪了曹寅一眼,终是不忍儿子担心,挤出几分笑意,道:〃儿无须担心,我没事,这些日子辛苦媳妇了。又要照顾我,又要照顾几个孩子,你当好生谢谢她。〃

  曹尚未说话,曹寅对初瑜道:〃委实辛苦你了,往后我从衙门早些回来,下晌太太这边就我来照看。〃

  初瑜被闹了个大红脸,忙低下头道:〃不辛苦,都是媳妇当做地。〃

  曹走到初瑜身边,见她这些日子早起晚睡,下巴都熬尖了,也有些心疼。

  曹寅已经坐在炕边,瞧见炕桌上的半碗燕窝,皱眉道:〃这是害喜了,总要多吃些才好。既是不耐烦吃这个,叫厨房给你下碗牛筋面如何?记得你原来就爱吃那个的。〃

  〃老爷……〃李氏见丈夫絮絮叨叨的,也不怕儿子媳妇笑话,实在是不晓得该说什么了。

  曹听着,却是已经有些饿了。

  从衙门出来后,他去了平郡王府,被平郡王拉着吃了几盅酒,没吃什么东西。

  现在看着老两口相处的模样,再呆下去却是太不知趣。曹忍了笑意,对曹寅与李氏道:〃父亲,母亲,不早了,二位也早些歇着,儿子与初瑜先回去了。〃

  李氏〃嗯〃了一声,道:〃回去吧,也去看看孩子们歇了没有。这几天,你们也不得空,孩子们都放羊了。〃

  曹寅则是摆了摆手,道:〃去吧去吧,别忘了跟外头地丫鬟吩咐一声,叫厨房下一碗……不,我也饿了,下两碗牛筋面送来。〃

  〃是,晓得了。既然母亲爱吃的东西,那儿子也借借光了,正好想吃宵夜。〃曹笑着应了,同初瑜两个出去。

  事情揭破,虽说李氏现下还有些不自在,但是毕竟过了明路,这请太医诊脉也好,用补品调理也好,都使人心中有数。

  曹与初瑜两个,都是松了口气。

  回到梧桐苑,看看座钟,已经是亥正二刻(晚上十点半)。夫妻两个见东屋的灯还没熄,就轻手轻脚地进了东屋。

  地上地灯没点,只有炕桌上点了盏琉璃灯。

  天慧的坐在炕头,手中推着摇车。天慧却是不肯睡,嘴里咿咿呀呀的,不晓得说什么。

  天佑与恒生在炕梢,天佑已经睡熟,恒生却是睡眼朦胧地坐在那里,看着炕头的方向,迷迷糊糊地不知道嘴里嘀咕什么。

  恒生的就是当初蒙古老福晋送的家奴,嗓门有些大。

  因天佑已经睡了,她不敢应声,就是轻轻地拍着恒生的后背,希望他能早点睡。

  听到动静,见父母进来,恒生脸上多了笑模样,站起身来,长着小胳膊,往炕沿来。

  曹忙上前接了,恒生将小脑袋埋在他的脖颈上,小胳膊使劲地搂着,不肯撒手,丝毫不怕他身上的酒味儿。

  他只是跟父亲亲热,一声都不吭,显然是怕吵到哥哥与妹妹。

  们都想要行礼,被曹挥手止住。

  天慧渐渐地止了声响,睡着了。初瑜给女儿掖好被子,又到天佑跟前,将他身上地小被儿拉了拉。

  恒生这番折腾,倒是比刚才清醒了不少,眼睛亮亮的,看看曹,又看看初瑜。

  看这小家伙没有困意,曹拍了拍他的小屁股,直接将他抱到西屋来。

  恒生的跟出来,有些手足无措,不晓得如何是好。

  曹侧过身子,对那道:〃你先歇吧,今晚天佑在这屋睡。〃

  应声下去,恒生才皱起小鼻子,在曹的身上闻了闻,用小手在鼻子前煽了煽,奶声奶气道:〃臭!〃

  曹见他这虎头虎脑的样子,将他放在炕上,不禁莞尔,道:〃好汉子,就是要有酒量。恒生不是说要做大将军么,不会喝酒怎么行?臭是臭,恒生要不要喝?〃

  在这之前,曹曾用筷子头沾过酒,喂过天佑与恒生两个。

  恒生不晓得记不记得,但是听到〃酒〃字时,却是条件反射似的,小脖子一缩。

  初瑜已经吩咐完人去厨房准备吃食,又叫人去抬了木桶与洗澡水,随后走到炕边对曹道:〃额驸,既是乏了,就泡个澡,也能解解乏。〃

  说着,她又伸手摸了摸恒生,轻声道:〃恒生想吃东西,还是想睡觉?〃

  恒生歪着小脑袋,小脸皱皱着,半晌才小声回道:〃母亲,要喝酒……〃月票、推荐票。明天起点年会,大神们都去桂林玩去了。

  要是没有意外,明天就能办理出院手续,趁他们玩,俺努力码字,月票就拜托大家了。

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五百四十八章 侧目(上)

  直待吏部尚书出京两日,才有消息传出来,道是在陛辞之际,康熙口谕,〃军机大事、不宜迟缓、尔至彼有应调遣之事、不必请上〃。

  这却是有军中自专之权,岂能不令人眼热?

  只要这趟差事不出纰漏,那么富宁安的品级就要往上升一升。

  吏部尚书已经是从一品,再往上升一升就是殿阁大学士。富宁安的父亲,是已故武英殿大学士阿兰泰。

  阿兰泰也曾任过吏部尚书,如今富宁安也算是子承父业,在吏部尚书任上做的津津有味不说,这眼看大学士也不成问题。

  说起富察氏,是满洲大姓,八旗皆有分布。

  像与曹家有姻亲的傅鼐,是镶白旗,祖父是开国名将、保和殿大学士额色泰。

  还有大学士马齐家族,所在镶黄旗,其父是康熙朝早年的名臣,力主撤三藩的户部尚书米思翰。

  这富宁安所在的富察氏,是在镶蓝旗,祖孙三代都是康熙朝的臣子。其父阿兰泰,更是早年的名臣之一。在噶尔丹叛乱时,曾随御驾西征,在御前总理军务。

  富宁安年轻时在御前任侍卫,后来外放到军中。等他父亲过世,丁忧起复后在转为文官。

  派出这样的大员,总揽军政,不只有康熙的器重,也同他之前军中履历有关。

  要不然地话。派出一个书呆子十足地官员过去。纸上谈兵。那康熙也放心不下。

  兵部这边。司员们是小声议论。那些王爷郡王则是毫无顾忌。都不禁叹富宁安好运气。这不只关系到仕途。还有军功在里头。看来他地爵位也要再升一升。

  太平了小二十年。昔日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平定噶尔丹叛乱。对于这些年数不大地王爷来说。都是太遥远地事了。

  满人尚武。不管是王公宗室。还是名门世家。这家族荣誉多是来在战功。

  作为满洲男儿。他们除了讲究个吃吃喝喝。也盼着能有机会一展拳脚。给子孙后代赚些军功。

  曹没有那么热血。但是职责所在。也不敢在这个关紧地时候出纰漏。

  从兰州到西安,从西安到京城,从归化到京城,为了保持军情畅达,这三条官道上的驿站要补充马匹人手。

  虽说曹这个兵部郎中,同任户部郎中时品级一样。都是正五品,但是差事还有有些不同。

  户部郎中,一个司只有一个。算是个小头头。

  兵部这边,车驾司却是除了曹,还有两位郎中,一位是宗室,一位是汉郎中。另外,作为辅官的员外郎,则是有四人,宗室一,满人二。蒙古一。

  下边还有满汉两位主事,一位宗室笔帖式,十九位满、蒙、汉军笔帖式。

  总共,不到三十人的车驾司,就有三位宗室职位。剩下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都齐全了。

  这其中派系林立,感觉扯脖子吆喝地人多,干实事的人少。

  现下的宗室郎中申穆德是庄亲王府的旁支,身上袭着奉国将军的爵,三十二三岁的年纪。长得很是勇武。

  汉郎中则是科班出身地一个老学究,五十多岁的年纪,姓李,单名一个运字。

  自打考中进士后,他便留在京中做官,前后也二十来年,但是乡音始终不改。

  他一开口,就是满嘴的淮阳音,不是〃末(没有)〃。就是〃忙(马上)〃。要不就是〃多晚子(什么时候)〃、或〃这骨(这里)、〃、〃那骨(那里)〃的,听的不少人直咧嘴。

  曹在南边待了多年。对于淮阳话虽不会说,但是听起来却是没有问题的。

  这样一来,倒是解放了大家。每每李运要说什么的时候,众人的眼神便齐刷刷地瞅向曹了。

  李运的年岁同庄先生差不多,曹对这个喜欢较真地小老头也就生不出恶感。遇到他要说什么,都仔细地听了。

  一来二去的,李运倒是越发乐意同曹说话,这衙门里淮阳话就〃扒拉扒拉〃的老能听到了。

  到了最后,连新来地笔贴氏也会来一句〃那歪那歪(哪里哪里)〃。

  曹并未刻意拉拢,但是因李运的缘故,却使得不少人觉得这位上官待人和气。

  不管背后的家族如何显赫,自己带着多高的爵位,在车驾司的排班中,宗室郎中为首,其次是满郎中,随后为汉郎中。

  申穆德身上的爵位不过是三品,或许在旁人面前能端起架子,但是在曹身边却是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