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花流年民国初年北方乡镇富人家宅院的情感生活-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太太就笑,她要真正体验秀儿这份情感还得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二太太见这婴儿生得浓眉饱满,面色红润,多了牛旺的粗壮,少了秀儿的秀气,恰恰是一副男儿之态,只是鼻子稍显大了些。二太太想起牛旺,对这婴儿倒也喜欢。正看着,这婴儿醒了,小嘴巴一咧,鼻头一耸,大声啼哭,声音极为洪亮。  秀儿跟二太太说,给孩子起个名儿吧,二太太,要不是您老人家,这孩子的小命儿就没了。  二太太想逗秀儿,就笑,说,管这孩子叫牛鼻子吧。  亭儿就笑。秀儿也笑,说,这乳名儿不赖,牛鼻子!没人敢欺负咱们。  二太太说,说笑话,乳名随便起一个都行,什么猫儿狗儿的,别叫得太秀气了就行,免得招神鬼嫉妒,只要把官名儿起得好就行了,不过这官名儿还是让大老爷起的好,他们这些念过诗书的人道道多,我识得那几个斗大的字收在一块也没有一箩筐。  秀儿说,二太太跟秀儿还谦虚。赶紧解开怀给孩子喂奶,娃儿一口咬住奶头就不哭了。  二太太问,奶水够不够?  秀儿说,够着呢,只是这娃儿忒能吃。  二太太又问秀儿一些家常,知道秀儿的日子虽然过得不富,却也不缺吃穿。一方面是因为牛旺仍在保和堂做事,挣了一份工钱养家,另一方面也是秀儿省吃俭用会过日子。但秀儿说出来全是二太太的恩惠,使得二太太不大好意思了。  秀儿就岔开话题,问二太太,大太太好不?多少日子没见她老人家了。  二太太说,好着呢,天天带着大少爷。二太太联想到自己不知道会不会生个少爷出来?又一想,如今二老爷已经去了,就是生个少爷出来,怕也免不了招来风言风语,但眼下顾不了那么多。  霸气书库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七章(4)
牛旺呢?不在家守着伺候你?二太太问。  秀儿说,出去挑水了,有我婆婆伺候,用不着他,保和堂事多,过两天就让他回去。  二太太很想再见到牛旺,这感觉有点怪,又说不清是为了什么,其实在保和堂也时不时能见到他。  二太太叮嘱秀儿一番就准备走了。  秀儿拉住二太太的胳膊不放,冲着灶屋里的婆婆就喊,妈!二太太要走了,你帮我挡住她!  这是咋着的呢?来这么一会儿也不喝碗水就走?随着一口洪亮的声音,从灶屋里出来一位爽朗的老太太,冲着二太太就磕头。  二太太知道这是牛旺的妈妈,也是秀儿的婆婆,赶紧把老太太拉住了,口里说,这可使不得!  老太太也就不硬着头皮往地上跪了,说,二太太你好不容易才走到这穷旮旯里来,我这腿脚子笨,正烧着火呢,说一千道一万也得吃了鸡蛋荷包再走,要不就是扇我这张老脸呢。然后就拽住二太太不放手。  二太太见了这个场面,知道硬走也不合适,就答应吃了鸡蛋荷包再走,跟老太太说,就听你老人家的,吃了再走。  老太太这才眉开眼笑,往屋里让二太太。  这时牛旺挑着水回来了,见了二太太,一慌神,水桶碰在门框上,水泼出来不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顾在那儿站着,亏了秀儿提醒,牛旺这才赶紧放下水担子给二太太行礼。  二太太说,免了吧,待秀儿好就行了。  牛旺就傻乎乎地笑,倒不像个平时舞枪弄棒的人。在保和堂大院,牛旺最尊敬的就是二太太,以前见了二太太挺坦然,娶了秀儿反而不自然了。  二太太和亭儿在秀儿家吃了两碗荷包蛋,耽搁到中午才回保和堂来,还没有进大门,就听到一个外地口音的人吆喝,修锁配钥匙焊锡镴壶。二太太突然想起那个梳妆匣子来,便停下来站在那里看。  一个中年人挑着担子走到跟前来。二太太问,师傅是吆喝修锁配钥匙焊锡镴壶吗?  中年人把肩上的担子放下来,说,太太有啥手艺活儿?  二太太说,倒是有,怕师傅弄不来。  师傅说,太太得把活儿拿来给俺瞅瞅,俺才知道摆弄得了不。  二太太犹豫了一下,说,那师傅就在这阴凉下等着,我叫人回去拿。  二太太可不想让这个陌生人到保和堂的大院里去,于是就让亭儿跑回去拿。趁着这工夫,二太太打量这个外地来的师傅,见他四肢发达,一副憨笨之态,尤其是那双握着扁担的大手,就像酸枣根一样,虬结粗糙,二太太想到那把精制的小铜锁,不相信他能修得上来。  这汉子被二太太瞅得不好意思了,从衣袋里掏了烟荷包出来,用一支小烟锅从荷包里挖了旱烟叼在嘴上,然后用手拿了火镰嚓嚓地打,没几下裹着火石的火绒燃起来,冒出一缕淡淡的蓝烟儿。汉子将一小撮燃着的火绒按在小烟锅上,紧吸几口,两片厚嘴唇在玻璃烟嘴儿上吮得啵啵的响,待烟锅里的烟烧旺了这才狠吸一口,接着呼的一声,两条烟柱从他的鼻孔里箭一般窜出来。小烟锅里的旱烟烧得火红,汉子用右手的大拇指非常实在地按下去,却不怕烧痛了,然后又猛吸一口,烟锅被吸得咝咝响,好一阵儿他才把这口烟吐出来。  二太太满鼻子闻到的是烟锅油子的辛辣味,化学家管烟锅油子称为尼古丁,又叫烟碱,是一种有毒的东西。二太太对这些还不懂,她其实并不十分讨厌这种烟味,二老爷活着的时候也抽烟,但很有限,更多的是在赌场里抽。  二太太问汉子,师傅不是本地人吧?口音不像。  汉子把小烟锅在鞋底子上磕得嘎嘎的响,燃尽的烟灰磕净了,这才把烟袋收起来,跟二太太说,俺老家是山东,那是好地方,出花生大枣和小麦,还有粘高粱。师傅脸上露出豪迈之情。  二太太不知道山东在哪里,也不知道离玉斗有多远,只是曾听大老爷闲话时提到过山东这个字眼,知道天下有山东这么个地方,至于花生大枣和粘高粱什么的,二太太觉得并不稀奇,玉斗也有。  
第七章(5)
这时,亭儿怀里抱着那个梳妆匣儿来了。  师傅伸出一双大手接过来,端详着看了一下,说,是件好玩艺儿,可惜锁鼻儿没了。  二太太问,能修得好不,师傅?  师傅说,有锁子没有?把锁子拿来看看。  亭儿说,都在匣子里呢。  师傅就把匣子打开了,那里面当然有被二太太拧断了的锁鼻儿和那把精制的小铜锁。师傅伸出小水萝卜般的大拇指和食指,将小铜锁捏起来看,翻来覆去地端详够了,这才咂着嘴说,天下还真有这么精的玩艺儿,可算是开了眼界了。  二太太几乎对这位山东汉子彻底失去了信心,说,师傅要是修不了就算了,我也不急着用。  但师傅并没有要把东西还给二太太的意思,几乎是用自言自语的腔调说,俺得试试,说不定能修得好。说着也不管二太太是否同意,自顾打开箱子,拿出来小钳子小锤子和小锥子一堆乱七八糟的工具,最后又拿出来一个小板凳,稳稳当当地坐了,拿了一串小锥子,在锁孔里捅。别说这汉子看起来笨手笨脚,动起手来却异乎寻常的灵巧,三下两下就听叮的一声,锁舌头落在箱子盖上,锁开了!  师傅怔了一下,倏然间兴奋起来,说,好了好了,这下好了,俺以为要费好大的事呢。  二太太也被师傅的情绪感染了,问他,这下能修好了吗?  师傅说,差不离,差不离。手却不停,先把半片锁鼻儿从梳妆匣子上卸下来,然后从箱子里翻出一条紫铜片,用锉刀几下便锉出一把钥匙来,跟那把精巧无比的小铜锁相比,宛如原配,试了试开锁竟是毫无滞涩。这下二太太彻底折服了。下面的事情是修那个断了的锁鼻儿。  师傅从箱子里捧出一个小火炉儿来,那炉儿里已经放着上好的木炭,他的箱子就像是变戏法儿的百宝箱,二太太觉得里面可能装了数不清的稀奇古怪的东西。同样还是那把火镰,师傅用它打燃了火绒,裹在草纸里用嘴吹了几下,呼的一下草纸冒出火苗儿来。师傅非常麻利地将燃着的草纸放在火炉儿里,将炉子里的引火物点着,用安在箱子底下的风箱吹,一会儿火炉儿便烧得通红了。师傅拿一块锡放在小铁勺里化了,把断了的锁鼻儿用锡水焊起来,并用锉刀打磨光滑,重新用钉子铆在梳妆匣上。  师傅将这件事情圆满做成之后,已经用了不少工夫,早过了吃午饭的时候了。  二太太高高兴兴捧了梳妆匣儿,问师傅,多少工钱?  师傅憨然一笑,说,太太看着给,看着给。  二太太就给师傅付了一块钱,是一块光洋,二太太衣袋里极少装钱,这一块钱已经放了好长时间。  师傅欢天喜地,一再声称给多了。只要不是闹灾荒,无论是在京西太行山还是山东,一块光洋可以买二斗粮食。  二太太心情很好,说了几句夸奖师傅的话才进了保和堂大门。护院房看大门的人见二太太回来,上前点头哈腰地施礼,口里说,二太太回来了?二太太也点头带笑的算是回礼了,说,回来了。二太太不喜欢这种应付,但又不愿让人家说看不起下人,这是一件没办法的事。  中午饭是小米粥,一碗炖豆腐。二太太和亭儿因为在秀儿家吃了鸡蛋荷包,肚子里饱,勉强吃了半碗就收了。  二太太觉得有些累,嘱咐了亭儿几句就一个人上炕睡了。刚睡着就做了一个梦。二太太极少做梦,并且从来不做白日梦。但今天显然不同,二太太不但做梦,而且还梦到了二老爷,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天空有些泛白,阳光从云缝中斑斑驳驳地撒下来,弄得满世界都是一副支离破碎的样子。二老爷就坐在院墙边的桃树底下,一动不动地看着二太太手中那个梳妆匣子。二太太就有些心虚,想转身走开,却又没那份勇气。  二老爷问,那里面装的什么?好像是很不经意的样子。  二太太当然不好回答二老爷,关于梳妆匣的事她一直没跟二老爷提过,但二老爷显然什么都知道。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七章(6)
你不该用这东西,二老爷说。  二太太说,我没用过,我只是想生个儿子。这理由不太充分。  二老爷说,我知道你怀上了,但不是我的种,我天生不能耕种。  二太太说,你别这么想,只要生下来就是你的。  二老爷摇摇头,无可奈何地说,用吧,用吧,咋着也比用他的强,保和堂哪一代当家的都是人面兽心的家伙,你千万记着。  二太太满腹辛酸无法对二老爷说出来,她觉得一个女人要真的用这玩艺儿,其实跟偷汉子没什么两样。  二老爷说,算了,我不说了,不过你最好是烧了它,那上面有我的血。二老爷说的当然是那个膀。  二太太很想跟二老爷说,等生了孩子再说,但二老爷一晃不在了,然后梦就醒了。二太太发现自己出了一身汗。  从梦中醒来的二太太完全清醒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那个木制的阳具膀物归原处,同样是用那把精制的紫铜小锁将梳妆匣锁了,放在了内堂的神龛里,并且上了一炷香,恭恭敬敬地磕了头,最后将梳妆匣的钥匙用一根红带子拴了,同样戴在了手腕上。二太太的右手腕上还有三把钥匙,那是管库的,我们在前头说过。  关于梳妆匣及膀的故事到了这里基本上告一段落了,十几年以后,也许二太太的后代会翻弄出这件神奇的东西玩耍或者浮想联翩,那却是后话了。二太太之所以保藏它自然有她的道理,既然来得蹊跷,当然就是天意,天意的东西最好是丝纹别损。二太太并不认为将这件神奇之物藏在神龛里有玷污神灵或祖先的嫌疑,同样也不认为是对二老爷的不敬,这东西是属于二太太自己的,关于这一点,二太太表现出孩子般的固执和任性。  也许是过了端阳节七八天的光景,大老爷从县里回来了,一副容光焕发的样子,大太太不用猜就知道这次去县里办事是顺当了,心里也禁不住高兴,亲自给大老爷沏了一壶茶。  大老爷净了脸,摘下头上的瓜皮帽给大太太放好,四平八稳地坐在太师椅上呷了一口茶,这才对大太太说,这议员也是空头衔,没职权,谈不上是光宗耀祖,但承蒙大家抬举,只好勉为其难了。  大太太知道这并不是大老爷的心里话,大老爷在面子上向来看得很重,这一点不及老太爷蒋翰雉,高官厚禄一直是大老爷的理想,可惜生不逢时。  大太太说,这总是一件光彩的事,山里也只有你,要是勾八他们哪能行!  大老爷说,勾八充其量不过是个土财主,哪里见过什么世面,如何选得上议员?这议员是很要一些资历的。大老爷用手理了一下他头上的二刀毛,想起来一件笑事,很想说给大太太,但话到嘴边又改了主意。  在县议员推举会上,县长何隆恩当着全县各界人士的面,点名夸奖了大老爷蒋万斋。何隆恩说,在山区,万斋兄是第一个敢于剪掉头上大辫子的人,是反封建的榜样!这样的赞誉之辞令所有在场的人刮目相看,却让大老爷无地自容。他认为这是一种调侃,段四不可能不跟县长提起半夜三更在荒郊野外割了他大辫子的事。出乎大老爷意料的是他当选了,并且头上的二刀毛的确给大老爷增添了几分神气,后来大老爷想,也许这就是天意!  是不是要请两桌酒才好?大太太问。  大老爷说,当面喝酒话说出来都是好听的,过后难免有人说出保和堂炫耀的话来,这酒吗,请不请都有的说。  大太太说,要不跟二太太商量一下再说。  大老爷说,也好,你们俩妯娌商量着办吧,我看是不请为好。  那就听你的,这次不请了,大太太说,等二太太生了孩子,办满月酒的时候再搞得像样儿些。这其实是一件比较遥远的事,大太太是第一次正面跟大老爷提起关于二太太怀孕的话题。  大老爷的面色倏然之间变得严肃起来,在端起茶碗饮茶的同时,非常认真地观察了一下大太太。一脸平静的大太太反而让大老爷担心这件事恐怕有些微妙。回避肯定不是最好的办法,这一点大老爷明白。 &
第七章(7)
这都是做不得准的事,即便是,打那时候的主意也早了些,大老爷说,二太太要真生个一男半女的,也算是蒋家的福气。  大太太还想说什么,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但脸上已有几分不悦,等到大老爷喝了两碗茶下肚,大太太这才喊丝红进来。  丝红正怀里抱着依呀学语的大少爷,问大太太有什么事。  大太太说,给大老爷做面的事跟柳师傅说了没有?  丝红说,是杏花去的,这会儿恐怕早就做好了。  大太太说,那杏花呢?死到哪里去了!  丝红说,这会儿不知道哪儿去了,刚才还在来着呢。其实丝红是给杏花打掩护,杏花给柳师傅传活过去就没有回来。  大太太发泄说,这个死丫头,整天没个勤快的时候,趁早儿找个婆家嫁出去省事,好吃懒做的东西!  大太太正骂着,灶上做饭的柳师傅亲自端着一碗热腾腾的肉丝打卤面送过来了。大老爷先垫补一下,晚饭马上就好了,柳老疙瘩说。这是个憨厚的男人,平时话不多,但有一把好手艺。  大老爷和大太太给柳老疙瘩说了一些客套的话,柳老疙瘩便回灶上去了。  面做得很地道,大老爷连汤带水地吃了个干净,而后跟大太太说,我到铺子里去转转,待会儿回来吃晚饭。大老爷戴上瓜皮帽匆匆地出门去了,并不曾跟大太太说一些体贴的话,甚至没有抱过大少爷来亲热,这在以前从来没有过,大老爷自己也没有察觉。  大老爷真正急着要见的人当然是二太太,倒不是完全因为情感所至,大老爷想知道大太太跟她之间是不是已经起了矛盾。  二太太正教亭儿做针线,见大老爷来了,亭儿赶紧给大老爷让座,并且张罗着去烧水沏茶。  大老爷说,不用了,刚喝过茶。  二太太见大老爷隐隐忧郁的面容,停下手里的针线问,县里的事办得不顺当?还是赶了几天的路累了?你的容颜不大好看。  大老爷这才察觉到有点失态了,这是没有城府的表现,对大老爷来说,这样的时候极少。  大老爷说,许是赶路疲劳的缘故,县里议员的事倒是推选上了,只不过是个空衔。  二太太说,那倒不管它,只要当选上了就好。  大老爷终于还是开口问二太太,你嫂子没跟你闹别扭吧?  二太太有点惊讶,说,没有啊,挺好的,你听到什么了?  大老爷这才放心了,说,没有就好,没有就好。  二太太心里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但表现得很坦然,顺手拿起桌子上的针线活儿,一边做一边说,大太太是个宽厚人,即使我有个什么不是的,她哪儿会跟我一般见识,好着呢。  大老爷瞅着二太太这副端庄贤淑的样子,着实心里喜爱,要不是怕给亭儿看见,大老爷很想跟二太太亲热一下,但大老爷最后忍住了。  大老爷对二太太说,我扯了半匹缎子回来,你们姐儿俩每人做件衣裳,涞水那地方没什么稀罕东西,比起咱们天津绸缎庄的货就差得远了,待会儿让丝红或是你嫂子送过来。  二太太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