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人学-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回音,就以为平公不同意赦免自己,于是悬梁自尽了,公子佐很快被立为太子。

    不久,平公逐渐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发现了伊戾的真面目,对自己冤杀太子痤的做法十分悔恨。很快,伊戾也落得了个被处死的下场。

    像伊戾这样的小人,身为太子的老师,受到太子的信任,而且在平王面前也是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谁会想到这副忠义之相底下藏着一颗阴险毒辣的报复心?太子痤纵然凶恶,但他是门户大开,一切都露在外面的,看清楚后再刻意提防着其实也并不可怕;可是伊戾呢?他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本质完全是两回事,直到他最终向太子发难人们才知道他是怎样一个人。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人和事是不乏其例的,特别是有一些人还一向被我们认为是知心的朋友、同行的战友,其结果却证明我们把自己的一腔热情和信任全抛给了一个随时准备暗算自己的死敌。对于这样的敌手,我们无论如何是竞争不过的,因此也最好不要过分招惹,各行其道、相安无事是一般人最好的盼望。

    (2)一般人都遵循一定的社会规范,而小人却没有原则立场可言,这使得一般人往往会轻易毁于小人之手。一般人在社会上的生存方式是与小人不同的。譬如为了达到同样一个目标,一般人就好像一棵无牵无碍的树,靠着自己的。力量沐阳光,餐雨露,走过一年一年的炎日冰雪,这才能够艰难地达到所期望的高度;而小人呢,则类似于某种藤蔓植物,或依着墙、或靠着树,枝枝蔓蔓横滋竖长,很快也能达到同样的高度。小人之所以能够创下最高的办事效率,正是因为他可以不顾原则,没有立场,顺着私欲的导火索一味地燃烧下去,直至利益的顶端。谋取个人利益如此,对敌手实施打击报复也是如此。往往,当我们面对一个我们所仇恨的小人,我们会发现我们简直是无从下口、无从人手,因为我们按照一般的道义原则去跟他们理论、争斗简直是以卵击石,而违背了道义原则的“以毒攻毒”的手段我们又不熟练或者说根本就用不来。而如果小人要打击我们呢,却似乎总有那么多卓有成效的手段可以供他选择,甚至于某些手段用起来易如反掌却会对我们的事业和生活产生毁灭性的打击。譬如解放前的一群小人仅仅散布了几个恶毒的谣言就置年轻当红的影星阮玲玉于死地。如此这般,谁还敢得罪小人呢?

    小人案例之三十二:1943年,童陆生在延安工作。任军委一局局长,一天,童陆生遇见了林彪,就问他林育南的情况。原来童陆生和林彪是同乡,小时候和林彪的哥哥林育南十分要好。林彪一听有人问起自己的哥哥,自然十分高兴,就问:“你们原来很熟悉?”童陆生笑着回答:“我们俩熟得很,是好兄弟呢。”你们家的情况我也知道一些,我记得你父亲还娶了个小老婆呢。“几句话谈下来,两位老乡异常亲热起来,就拉起了家常。

    林彪早知道童陆生是个将才,不论是指挥作战还是组织管理都很有一套。谈话间,林彪更感觉到童陆生是个人才,因此就希望能够把他拉拢到自己身边。当时中央已决定派林彪到东北去,林彪就邀请童陆生与他同往。童陆生听了,立刻严肃起来,说:“这恐怕不行。我刚刚担任一局局长的职务,怎么好马上离开呢?”林彪劝他说:“你可以找个理由向军委提出申请嘛。”童陆生是个很讲原则的人,坚决说:“中央有规定不准带人,我实在不能破这个规矩。”林彪苦苦规劝,还是打不动童陆生的心,这让林彪一脸的不高兴,二话没说扭头就走了。从那时以后,林彪和童陆生的关系不仅没有获得任何发展,并且随着林彪的调往东北而中断了。

    十七年后,林彪出任共和国国防部长。在一次会议上,他大骂不买他账的朱德总司令。当时童陆生也在中央,听说此事,觉得林彪这样做没有任何道理,于是就在小组会上谈了自己的看法,讲了朱德总司令的丰功伟绩,不同意动不动就拿共和国的功臣开刀。这一消息很快传到林彪的耳朵里去,惹得林彪十分的恼火。本来对于童陆生这个名字,林彪时隔多年已渐渐忘记了,只是听起来有些耳熟,于是向部下询问是哪个地方的人,现任何职。当林彪得知童陆生是自己的同乡时,一下子就想起了十七年前遭到拒绝的情景,新仇旧恨一齐涌来,搞得林彪怒火万丈。很快,在一次会上,林彪点了童陆生的名字,明言:“这样腐朽的干部,还留着干什么?”由于当时林彪的地位越来越高,党羽也越来越多,因此他一句话就使童陆生被革了职,戴上了“右倾分子”的帽子,并发配到北大荒九三农场进行劳动改造。一位有原则、有立场的人民的功臣,就这样被林彪陷害,蒙冤达二十年之久。

    借助于特定历史背景之下的逆风,小人往往会窜上政治舞台耍弄一番拳脚,乍一看来似乎也真像极了时代的主角。小人一旦被时势推上这样的位置就势必有许多有德有才的正人君子倒霉遭殃。就如林彪,他在向上攀爬的过程中究竟打击了、暗算了多少正直善良的干部和群众?且不说间接的后果,光是直接的受害者就难以计数。林彪之所以有这么大的破坏性,就在于他一朝大权在手则不会顾及任何道德、规范乃至于法律,肆无忌惮地打击报复那些他看不顺眼的无辜者。特别是他以及后来的“四人帮”对于众多德才皆备的知识分子的迫害,几乎造成了中国整整一代人的知识断层!小人报复起人来可以达到这个程度,我们一般人怎能与之对垒呢?

    (3)一般人谋事,没有时间和小人纠缠;小人谋人,总是纠缠不休,妨碍别人做正事。对于一般人而言,人生是异常拥挤忙碌的。为了生计,为了家庭,为了个人的一番事业,他们奔波劳碌,人生的很多风景和情致都是无暇顾及的,更不要说分出心思来跟小人纠缠、勾斗。小人的人生也同样是忙碌的,但他的脑力和体力投注于对人的捉摸上,以至于他即使是想做点正事也是根本做不成的。小人一旦发现当前时期内有可以利用的目标,就会极尽阿谀奉承,迎合拉拢、蝶恋花一般不离左右,直至善良的人们相信了他、亲近了他甚至于将他引为知己。这样,小人和善良人们就会有一段或长或短的情谊上的“蜜月期”,在这段时间里小人可以算得上是善良人们的亲密战友、得力助手、肝胆朋友和最有力的支持者。然而,小人的本质决定了他不可能长久的和某一对象保持亲和,小人死硬的内心世界也并不渴求拥有一份真实的友情,因此一旦小人完成了对他人价值的利用,或者小人的真实面目被人察觉以至于妨碍了他计划的顺利实施,那么小人的“耍泼期”也就来到了。应当说,小人一旦耍起泼来还是相当可怕的,不说别的,单是想想向上粘了一块污泥洗也洗不掉,或者是几只令人恶心的蚂蟥叮在你的胳膊上、大腿上死死不放……单是想想这些类似的场景你就已经足够毛骨悚然了。而问题的关键恰恰在于我们没有那么的时间、心思去洗一块总也洗不掉的污泥或是清除一只又一只顽固恶心的蚂蟥,我们要去忙我们观念中的正事,于是,也就没有办法不头皮发麻,没有办法不意志游移,没有办法不退避三舍了。

    小人案例之三十三:杨杰,云南人,自幼聪颖。1906年被清政府遣送到“保定陆军北洋速成学堂”学习,结识了年长他三岁的蒋介石。因两人成绩突出,被一起保送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炮兵科学习。在日本期间,杨杰全心学习军事,而蒋介石则较多地参加了海外的革命活动,但两人的友情还是比较深厚的,经常一起下餐馆喝酒,共叙乡愁。

    回国之后,杨杰参加了辛亥革命,和蒋交往渐少,只是偶有书信来往。虽然如此,蒋介石追随孙中山革命这一点大大增强了杨对蒋的信任。

    1920年,杨杰自费去日本陆军大学学习,成绩斐然。毕业后,他收到了蒋介石的邀请函,希望他念在多年同窗之谊,回国报效革命,助蒋一臂之力。杨杰很高兴,拒绝了日本方面的盛意邀请,毅然回国参加革命。

    蒋介石很快给杨杰委以重任。杨杰在蒋桂战争、中原大战中显示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立下了赫赫战功。其间杨杰夫人逝世,蒋介石、宋美龄亲往吊唁,可见蒋对他的赏识。

    “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对日军态度的不同,蒋杨两人渐生分歧。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撤除了杨杰的职务。后杨杰一心从事军事教育工作,为国家培养军事人才。借着与蒋的同窗之谊,杨杰屡次谒见蒋介石,陈说抗战主张,均被蒋斥为“只懂军事,不懂政治”。自此两人感情益发疏远。

    40年代,杨杰仍然为抗日而奔走,结果受到蒋介石的监视。杨杰察觉此事,非常生气。1945年夏,杨杰回云南为母亲办丧事,特地对蒋说:“我这次是回家奔丧,请你不必派人监视我了。”蒋介石十分尴尬,连连说:“并无此事,并无此事,你我同窗之谊笃厚,学兄不必多疑。”

    1946年,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想让杨杰去云南当主席,杨杰托病不去。蒋介石之所以拉拢杨杰,是因为他的影响较大,如果站到自己的对立面,蒋的日子会更不好过。但杨杰已彻底厌恶了蒋介石的所作所为,开始和各界民主人士为民主救国而奔走。

    蒋介石派人秘密暗杀李公仆、闻一多等民主爱国人士后,杨杰十分愤怒,在公开场合斥骂蒋是独夫民贼,什么见不得人就做什么。这使得蒋大怒,派特务加紧威逼。有一天杨杰正在一次会议上发言,突然会场外出现一群彪形大汉,作出凶狠的样子,使会场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但杨杰毫不畏惧,继续侃侃而谈。

    这以后,杨杰的爱国活动一直受到蒋介石特务的跟踪监视,蒋经常使出一些恐吓的手段迫使杨杰放弃,但杨身正不怕影歪,甚至晚饭后还要出来散步。蒋介石很快把杨杰列为“九。九整肃”黑名单的第一个。

    杨杰得知蒋介石“整肃”的消息,马上乘班机飞往香港。特务们涌人杨宅扑了个空。蒋介石听说杨杰跑了,大为震怒,先是派人赶到昆明,抄了杨杰的家,后又派叶翔之等人追至香港,伪造介绍信骗出杨杰,然后将他暗杀。昔日的同窗挚友,就这样死在了蒋介石的魔爪下。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汰铭”,蒋介石对于杨杰的长期迫害又不幸印证了这两行著名的诗句。诚然,蒋介石算不得典型意义上的小人,但他所使用的种种卑劣手段却又是小人伎俩的极致。我们身边的小人也许不会具有像蒋介石这样强大的权力,可以玩弄人的性命于股掌之间,但他们却可以把自己卑鄙的躯体纠结、粘连在一具高贵的生命上,妨害人家走正路、做正事。高贵的生命如若受不得污辱而奋起反抗的话,其代价则往往是巨大的,得不偿失的,最终也许只能是教人无奈的摇头:跟小人较劲真是犯不着。面对小人,越是高贵的生命就越要面对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4)小人记仇,这是小人重要的性格特征,同时也是小人不可得罪的根本所在。在上面,我们曾经比较深入地分析了小人内心深处的自卑感和对于公众的仇恨情绪,这些深层的心理特征使小人对于有损其利益的各种事物极其敏感,体验也极其深刻,特别是对于得罪过他的人和事更是反应强烈、刻骨铭心,这就形成了小人记仇的鲜明的性格特征。我们一般人生活在社会中,也难免和人产生一些摩擦,对于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还是能够看开、看淡的,即便是因此影响了与他人的感情,也还不至于轻易就把人家当作仇人看待,特别是随着人们知识的丰富、修养的提高,也就越来越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发展到后来甚至对一些极其细微的事物都会产生神经质的仇恨反应。正因为如此,许多被小人攻击、伤害的人在蒙受损失后竟然搞不清自己究竟在哪个地方得罪了小人,以致招来这样大的祸害,他们无法想像某些匪夷所思的缘由竟可以成为小人肆行打击报复的正当借口。小人如此记仇,是一般人害怕得罪小人时根本原因。

    小人案例之三十四:唐代中期,大将郭子仪I临危受命,挽大厦于将倾,率军一举击溃叛军,平定了安史之乱,因此一度官至太尉、中书令,而且深得皇帝信赖。

    郭子仪生性爱热闹,喜排场,因此每次会客时总要留众多侍女爱姬相随。有一次,手下人报告说卢杞来见,郭子仪一听,马上面色严肃地屏退所有陪侍的妇女。郭子仪的几个儿子见了很是奇怪,问道:“以往父亲会客,总是姬侍满堂,怎么卢杞一来,父亲就赶她们走呢?”郭子仪摇摇头,严肃地说:“你们不知,这个卢杞长相很丑,面色发蓝,女人们不懂事,见了他没准会嗤笑出声。可卢杞这个人我很了解,他表面谦和,但心地险诈,将来一旦成事。为了这一笑之仇就可能将我们全家斩尽杀绝。”几个儿子听说,虽然觉得有些道理,但还是暗笑父亲有些大惊小怪。

    后来的事实证明郭子仪的担忧确实不是杞人忧天。卢杞凭着各种手段作了宰相之后,果然对以前得罪过他的人大加陷害,而郭子仪却因谨慎小心而得以保全身家。

    卢龙会因别人讥笑他丑而诛其全家,小人那一根记仇的神经就是如此的敏感。而且,小人对仇恨天生有一种无限放大的倾向,不论你当初招惹他的缘由是多么的琐细、不值一提,他总能够将其放大为对于他灵魂的伤害,因而你伤我一寸,我必还你一尺,你伤我一尺,我还要还你一丈,总之其报复的程度远远大于别人损害他的程度。仇恨已经成为小人生命的重要的,凡是小人孳生的地带一定充满了仇恨的残酷气息,而在这样的空间内一般人是要窒息的,因此惟恐避之不及,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小人的嚣张气焰。

    (5)小人胆小,不会放过被伤者,一旦得势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在我们一般人眼里,小人是无所忌惮的,撒泼耍赖他不怕丢尽脸皮,玩弄伎俩他不伯舆论指责,他的所言所行以及他谋取利益的方式是我们不敢仿效的,因此在我们看来,小人虽“小”,胆量却是大而无边的。其实,小人表面看起来虽然张狂,其本质上却是异常胆小的。我们完全可以设想,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绝大多数人都按照社会的道德与规范说话做事,谋求各自的发展,而独有一小撮名为“小人”者蝇营狗苟、通过一些不合道德、规范的伎俩来谋取不属于他的利益,其间还往往伴随着清白的玷污、无辜的蒙冤、机体的败坏和效率的失灵,且不说正常人能否容忍,恐怕就连小人自己也清楚自己在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吧,而整个社会对于他们的态度他们也应该是心知肚明。小人败坏正常的事业、生活,这不会带给他们道义上的负担,但却无法不带给他们一种严重的不安全感。如果说对于社会某一机体的破坏还显得不足为患的话,那么对于某一个具体社会成员的损害则无法不让小人心怀忧虑。小人强烈的报复心令他对于被伤害者不得不采取同等的警惕,这种不安全感相对于整个社会的敌视而言显得实实在在,可见可触,带给小人的无形的压力和恐惧也来得更为真切。但是,小人的胆小与一般人相比较又有很大的不同,一般人会因胆小而慎于做事,而小人却会因胆小而拼命地纠缠、迫害被伤害者,通过彻底搞垮对手来消除不安全感产生的根源。小人骨子里的胆小,偏又激发了其更具破坏力的报复欲望。

    小人案例之三十五:我们曾经引用过费无忌将本来嫁给太子的姑娘“转嫁”给楚王做妃子的故事,相信读者还有一些印象。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费无忌办成这件妙事之后又有些什么勾当。

    费无忌巧施妙手,为楚平王纳来一位貌若天仙的妃子,自然哄得国君高兴得不得了,从此深得楚平王的宠幸。费无忌此时虽然春风得意,但内心里却一直惴惴不安,因为他清楚这件事对太子建来说无疑是重大的屈辱,太子建无力跟父王讨得公平,将来即位后肯定会车裂他费无忌以泄心中怒气。一想到这里费无忌就夜不能寐,好容易睡了也是恶梦不断,常常惊得一身冷汗。为了能够高枕无忧,费无忌决定设计谋害太子,以清除心头的这处大患。

    首先,费无忌要想办法让太子远离王宫,无图个眼不见心不烦的清静。于是他就对楚平王说:“晋国之所以能够称霸,是因为他们靠近中原;我们楚国处于偏僻的南方,很难和晋国抗衡。我发现城父(今河南宝丰东)是通过中原的大门,如果在此地扩建城墙,扩充军备,再派强干的太子建前去驻守,这样太子和君王一南一北控制国土,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