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年人疼爱自己的子孙,希望子孙后代能生活得更好,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必须明白,究竟怎样做,给子孙留下什么样的遗产。才是真正的疼爱,子
孙才能真正受益,真正生活得更美好、幸福。在这个问题上,如果陷入盲目
性,感情用事,就会适得其反。给子孙后代留下大量的物质遗产,就等于给
他们栽种下“患根”,表面看是疼爱,实则是在害他们。老年人有丰富的生
活经历,对人生应当有更深刻的体验和认识,千万不要做那种愚蠢的事。给
子孙留下清白、俭朴的家风,教给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本领,这才是
最丰厚、最珍贵的“遗产”。这才是真正的疼爱,子孙将会受益无穷,生活得
更美好、更幸福。
坦白了为什么还要“从严”——谈社会的配合
诚实是做人的根本。因此,当我做了父亲以后,就特别注意教育我的儿
子要诚实。我时时提醒他,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说谎。就是做了
错事,也要如实说。
儿子上小学不久,一次他妈妈给他买了一双塑料凉鞋。买鞋时儿子没有
跟着去,妈妈对儿子的脚估计不足,结果买小了。儿子一试觉得有点儿紧,
但凑合着还能穿。于是,他穿上新鞋就到我们学校给我取报纸。回来后,新
鞋把他的脚给勒红肿了。刚刚买的新鞋就穿着紧,那脚怎么能受得了呢?我
说,得去商店换一双。可已经穿过了,人家商店还给换吗?我想,还是去试
一试,万一能给换呢。要不,不就白买了吗。
我帮儿子把鞋给擦干净,装进鞋盒里,让儿子自己去试一试。
过了不一会儿,儿子蹦蹦跳跳地抱着一双鞋回来了。我连忙问道:“换
了吗?”儿子高兴他说:“换了。那个售货员阿姨真好!”我又问:”你是
怎么跟人家说的呢?”儿子说:“那阿姨听说我要换鞋,拿过鞋反过来倒过
去地看了又看,然后问我:‘这鞋你穿过了吗?’我照实说了。那售货员点
了点头,朝我笑着说:‘小朋友,一般穿过的鞋,我们是不给换的,我看你
这小朋友很诚实,今天就破例给你换一双。’”说这番活的时候,儿子的神
情显得特别地得意,我听了也很高兴。使我高兴的不仅仅是因为儿子把鞋给
换了,更主要的是儿子的诚实。我趁机对儿子说:“儿子你看,说实话的孩
子,谁都喜欢。”儿子听了我的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事后,我特地到商店向那位售货员表示了衷心地感谢:“谢谢您给我儿
子上了一堂生动的品德课。”的确,我是由衷的感谢。
教育子女虽然是在家里进行的,其效果如何,却不能不受社会教育的制
约。我们教育子女要懂得做人的道理,要诚实,这种教育要为孩子们所理解
并接受下来,必须还要由他们通过社会实践去检验。如果我们的教育,孩子
到社会上去实践,行得通,社会承认,那么,家长的教育才会有效。就像儿
子到商店换鞋那件事,孩子的诚实受到了售货员的肯定和赞扬,实际上就大
大强化了家长的正确教育,增强了孩子对诚实品德的信念,也会进一步促使
孩子听从家长的教导。如果只是家长的教育很正确,但社会上不配合,孩子
到社会上去实践,结果是根本行不通,或是该鼓励的得不到鼓励,该肯定的
得不到肯定,那么,家长的教育再正确,也无济于事,孩子没有办法理解、
接受。
我们必须明白,要把我们的孩子教育好,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单靠学校教育不成,单靠家庭教育也不成,必须
依靠社会的有力配合和支持,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形成三结合
的教育网络,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要求,统一行动,孩于们不论到哪
里生活和活动,都能受到一致的正确的教育,我们的日的才能真正实现。
当前,我们的学校教育抓得很紧,家庭教育也日益被广大家长重视起来。
现在,要紧的是进一步优化整个社会环境,给儿童、青少年创造一个有利于
他们健康成长的最佳的环境。除了要继续开展“扫黄”工作,清除那些污染
孩子心灵的精神鸦片以外,我想,还要发动全社会,不管是从事什么工作的
人,只要是我们国家的公民,人人都要有一个社会责任,即树立正确的教育
观念,增强教育意识。在接触儿童、青少年时,在处理和解决儿童、青少年
的问题和事件时,坚持以教育为主,用正确的思想去教育,采用科学的正确
的教育方式方法。在言行举止上给孩子们做出好的榜样,给我们的下一代,
给千千万万个稚嫩的心灵上留下美好的回忆。这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义
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