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志愿军战事珍闻全记录-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特,第8集团军是属于你的,你认为怎么好就怎么干吧。”麦克阿瑟无可奈何,最近的失败消磨了他的锐气,不放手也不行了。    
    李奇微的目的达到了。麦克阿瑟在最后还是摆出校长的架子发了一通议论:    
    “千万不要小看黄皮肤的中国人,他们常常避开大路,利用山岭丘陵渗透,习惯于夜间行动和作战,他们是最危险的敌人。稍有不慎,就会铸成大错。”    
    这是麦克阿瑟在这场战争少有的完全正确的言论之一。李奇微应该是记住这句话了,他离开东京直飞南朝鲜大丘机场。    
    在机场上的记者们惊呆了。李奇微的个性装束比起麦克阿瑟来毫不逊色!他歪戴着一顶古怪的毛边帽,空降战斗服衣领上三颗将星和伞兵徽章闪闪发亮,一件马甲随意套在战斗服外,更让人提心吊胆的是,脖子上还挂着两颗黑不溜秋的瓜形手雷!麦克阿瑟可从来不喜欢摆弄这玩意。这两颗手雷可是真家伙!一直在李奇微脖子上陪着他度过了朝鲜岁月。每当有人就手雷的必要性问他时,他总是怒吼一句:“他妈的,这是战争!”


第三部分:血洒异乡土 终谁与争锋志愿军乘胜越过三八线(2)

    到第8集团军走马上任后,李奇微干的第一件事是扔掉了铺在司令部餐桌上的肮脏床单和盛饭的瓦罐。堂堂司令部居然用这种东西凑合着招待客人,足见部队已失去了最基本的荣誉感!    
    然后,李奇微下令拆掉吉普车上的帆布车篷:“把所有的车篷都给我拆下来!在战场上乘坐有篷的汽车,是在封闭的车厢里骗取一种自欺欺人的安全感和没有根据的舒适感。篷布挡不住子弹,这你们知道,这是一种同走投无路的鸵鸟把脑袋钻进沙子一样的心理状态。”从此,美军的军官在零下30℃也得坐在光秃秃的吉普车里来回奔跑……    
    李奇微在各个阵地到处视察,和宪兵一起用手枪逼着南朝鲜兵返回前线,他当然清楚这样做的效果:“一会儿他们就会以更快的速度开回来的……”    
    部队的状况让李奇微深感沮丧,第8集团军已丧失了所有的信心,士兵不相信指挥官,指挥官不相信还能打胜仗,所有的人一门心思就想着回家……    
    李奇微决定先拿前线指挥官开刀,每到一地,他就把军官们集合起来进行一番训话:    
    “诸位,美国步兵的老祖宗要是知道第8集团军现在这副样子,准会气得在坟墓里打滚儿!”    
    吊儿郎当的军官们被镇住了。    
    “你们再看看中国军队,他们总是在夜间行军,他们习惯过清苦生活,甚至吃的是生玉米粒和煮黄豆,这对你们来说,简直是饲料,简直是不可忍受的!他们能用牛车、骡马和驴子来运送武器和补给品,甚至用人力肩扛背驮。可我们呢?我们的军队离开了公路,就打不了仗!不重视夺占沿途高地,不去熟悉地形和利用地形,不愿离开汽车,结果连汽车带人一块儿完蛋!”    
    李奇微对美军弱点有相当清醒的认识,他还必须消除军官们对志愿军的畏惧感:    
    “我要你们记住,你们是步兵!你们必须学会走路!要知道中共军队并不是什么天兵天将,他们也是人,靠的是两条腿和步兵武器作战。他们的坦克和大炮数量少得可怜。他们没有制空权,他们的粮食和弹药供给几乎都是靠人力和畜力运送的,这必然会影响他们连续作战的能力。由此看来,第8集团军不能采取一味退却的战术,而是应代之以进攻。一旦实力允许,就应该使第8集团军转入攻势。当然,这种攻势必须协调一致,不能重复分兵冒进的错误。    
    “为了恢复第8集团军的荣誉,我要求全军军官必须以身作则,在战斗时刻,我希望师指挥官们和他们的先头营在一起,我还希望团指挥官和战斗最激烈的连在一起。总之,哪儿炮火连天,指挥官就应该在哪里!”    
    李奇微到处发表类似的训话,他甚至杀气腾腾地要求陆战1师:“把赤色中国血洗成白色!寻找敌人,再把他们盯在一个地方。找到他们!咬住他们!打击他们!消灭他们!”    
    接下来,李奇微一气撤了5个师长,几乎换光了美军师一级指挥官,提拔了一批愿意跟着自己卖命打仗的少将。麦克阿瑟的宠儿阿尔蒙德将军同李奇微的第一次谈话就挨了批,很显然,他以后再也不敢像对待沃克那样和李奇微捣乱了。    
    李奇微清楚,即使他像只铁皮屋顶上的猫一样到处跳来蹦去鼓舞士气,但彭德怀根本不会给他多少时间,败仗还是要吃的,这都是那个老家伙麦克阿瑟造成的。不过时机成熟时,他会立即发动反扑……    
    第三次战役于除夕之夜展开。    
    1950年12月29日黄昏,大雪纷飞,山林粉妆玉琢。志愿军的三个炮兵师进入了阵地,次日,所有的重炮四周用树枝和雪巧妙地伪装起来。志愿军向汉城进攻的各战斗梯队都已各就各位。31日黎明,所有的战士都已经在地下掩体里藏好,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天里,没有一个人、一匹马、一杆枪或一枚炮弹暴露目标。    
    下午5时,志愿军100多门火炮在主突方向进行了火力准备,一束束火光,一阵阵天崩地裂似的轰鸣,震破了战场周围的宁静。成群的炮弹,暴风雨似的飞向“联合国军”的工事,地垒,雷区,铁丝网阵地。敌阵地顿时成了一片火海……江南岸的土地在颤抖!伏在战壕里准备冲击的步兵们兴奋地高叫:“咱们的炮兵,咱们的炮兵!”这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第一次大规模使用炮兵。    
    短暂的炮击一结束,3颗信号弹升起,冒着零下30℃严寒,志愿军将士从战壕中跃出,军号声、冲锋的喊叫声,震荡山谷和野岭。将士们闯过雷场,徒涉临津江,英勇地杀向敌阵,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开始了。这次战役被美军和南朝鲜军方面称之为“新年攻势”。    
    彭德怀在指挥部的地图前低着头,来回踱步,焦急地等待着前线的消息。这次是中朝两国军队第一次联合作战,也是志愿军进入朝鲜以来第一次对有准备的防御之敌发起的进攻战役,潜伏在皑皑白雪中的中朝军队30万大军能不能突破防线,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    
    突破临津江防线的重任,是由四野的精锐39军116师承担的。


第三部分:血洒异乡土 终谁与争锋志愿军乘胜越过三八线(3)

    116师师长汪洋和政委石瑛在进攻前将地形摸个一清二楚,回去后经慎重考虑,决定走一着险棋,将突破点选在临津江对岸易守难攻、弯向敌方的地段,理由是地形对我不利,敌必防范疏忽。    
    更大胆的是,116师还提前一天将7;500人和70门火炮潜伏在距敌阵地前沿仅150~300米的地段,连惯出奇招的军长吴信泉都给这个作战方案吓了一跳。在军作战会议上经过激烈争论后,吴信泉最后拍板:不出奇兵,难以制胜!    
    果然,战斗一打响,防守此处的南朝鲜1师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116师7;500名将士从空无一人的雪原上忽然跃起,仅用5分钟就渡过临津江,大多数南朝鲜士兵几乎未及反应就被打了个落花流水。多年后,在南京军事学院给将官们上战役课的刘伯承元帅对116师突破临津江破天荒地打了满分,总参谋部则将这次战斗作为师进攻的典范,印发材料供院校和部队学习。    
    116师还创造了一个抗美援朝之最。突破临津江后,该部继续向南猛攻100多公里,一直打到了三七线附近的水原,成为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往南攻得最远的一个师。    
    在39军突破临津江的同时,38军仅用10分钟就在汉川滩上架起了一座浮桥。千军万马从这座桥上一举突破成功,放倒一片敌军后才发现这批尸体的鼻子特别大,是美国人。原来还以为全是南朝鲜兵守第一道防线呢!这一下38军更来了劲,一举攻克了号称“固若金汤”的敌阵地不说,有一个尖刀营竟孤军插入敌后40多公里,并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泅渡汉江,奇袭敌人老巢,一路所向披靡,缴获无数。    
    40军、50军在38、39军两侧也全线突破临津江,左翼的42军、66军同样进展顺利……200公里宽的战线上,20万志愿军将士冒着弹雨奋勇向前,与“联合国军”展开了世界战争史上罕见的艰苦搏杀。仅仅一个小时,志愿军就全线突破了“联合国军”吹嘘为“铜墙铁壁的临津江”防线。这次战役企图的隐蔽性和中国军队出色的伪装技能,在世界军事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连李奇微都不得不沮丧地承认:“真没想到中国军人在这片毫无生机的荒原上发起了元旦攻势。”    
    全线突破的消息传来,彭德怀心里像打开了一扇亮窗。除夕夜,他高兴地喝了好几杯酒,又和洪学智杀了两盘棋。    
    韩先楚此时已经到了前线,他自己和志司作战处副处长杨迪外带一名参谋,组成朝鲜战场上赫赫有名的“韩指”,统一指挥右翼的4个军向前猛攻。韩先楚作战一直提倡机关必须精干高效,从长白山打到海南岛,他的指挥所也就十几个人,打到朝鲜竟越发少了,现在是3个人指挥4个军。不久,他调任西海岸指挥所司令员,统辖7个军,他的指挥所竟只增加了一个警卫员、一个炊事员,人称“5个人指挥7个军”。    
    韩先楚跟着40军司令部一起过了三八线,路上险些挨了敌人的地雷,但不久就传来了好消息,继A防线之后,李奇微的B防线也被突破了,而且部队还在十几处地方包围了美军士兵,每一处少说也有1个营!    
    大家都非常高兴,但韩先楚却冷静地说:“可能也就高兴一会儿吧,等天亮了,还不知怎么样呢。”    
    果然,被围美军晚上用坦克围个圈,躲在里面不出来,志愿军手中的轻武器打不动铁乌龟,炮兵又跟不上来,只好望着瓮中之鳖叹气。到了天一亮,大批飞机过来低空扫射轰炸,掩护美军突围,地面上的铁乌龟也爬起来了,汽车也动起来了,躲在山上防空的战士们只好大眼瞪小眼地看着敌军逃跑,只有少量美军被歼。唉,手中的家伙不如人啊!    
    在志愿军右翼4个军向南猛攻的同时,左翼的2个军也在奋勇争先。42军先用125师一举突破天险道城岘,又用124师顺着突破口向南猛插。吴瑞林要占领交通枢纽济宁里,堵住南逃的南朝鲜第2师、第5师退路,与正面进攻的66军全歼这2个师。    
    372团2营教导员带了1个重机枪排、2个步兵排,从南朝鲜溃军中杀开一条血路向济宁里猛插。疯狂的追击开始了,沿路的南朝鲜兵“像只猴子上树打几枪”又缩回去了,这支100人都不到的志愿军小部队向几千敌人的腹心冲去。一路上,他们逮着个毛衣仓库,还俘虏了南朝鲜2师的美军上校顾问。一名叫冷树国的班长带着5个战士追赶一辆美军吉普车,率先跑到了济宁里,美国人的四个轮子竟让中国人的两条腿给撵上了!冷树国将这几个美军俘虏后,才发觉自己一直赤着双脚。他后来被志愿军授予了“追击英雄”的光荣称号。    
    至此,像无法遏制的雪崩一样,“联合国军”全线大溃败。李奇微决心以身作则地去阻止溃军,把他们赶回前线,但形势是令人绝望的,他后来回忆道:     
    ……在元旦拂晓,我乘吉普车想去找这支溃退的部队。要是可能的话,我想方设法阻止它一个劲儿冲到后方去。在汉城北面几里路,我碰上了第一批败兵,他们想尽快南逃到汉城去。他们把武器抛掉了,只有几个人还带着步枪。我把吉普车横在路中心,阻止这条人流,然后设法找出他们的长官来。以前我从来没有这种经验,我希望以后再也不做这种事,因为要设法拦住一支败军,就等于拦一次雪崩一样……


第三部分:血洒异乡土 终谁与争锋志愿军乘胜越过三八线(4)

    这当然说的是南朝鲜人,李奇微的讽刺挖苦伤了南朝鲜人的自尊心,因此他们的战史也毫不客气地反击说:     
    “联合国军”的士兵扔掉了所有的重炮、机关枪等支援武器,爬上卡车向南疾驰,车上的人挤得连个小孩子都不能挤上去了,甚至携带步枪的人也寥寥无几。他们只有一个念头:把那可怕的敌人甩掉几英里,拼命跑呀!跑呀!控制不住的后退疯狂蔓延开了。     
    这部分反映了美军的实际情况。李奇微也试图去拦住美24师的溃兵,发现“他们像皮球一样泄了气”。    
    由于汉城以东南朝鲜部队的溃逃,使汉城地区的十余万“联合国军”陷入被中朝部队从右翼实施深远包围,在汉江以北背水作战的危局,李奇微只好无奈地下令:有秩序地放弃汉城。    
    在汉城屁股还没坐热的李承晚一听傻了眼:“将军不是讲过,准备长期留在朝鲜吗?怎么刚到朝鲜一个星期,就要放弃汉城?”    
    李奇微愤怒了,他反唇相讥说:“总统先生,我只是暂时撤离汉城,并没有离开朝鲜。请看看你的军队在中国人面前的表现吧,除非我们有绝对的指挥权,否则没法同你的军队办成事。”    
    他又看了看脸色灰暗的李承晚:“另外,必须将那些南朝鲜军队的无能者立即撤职,否则,我不会再继续供给你们装备和增强你们的实力。”    
    然后,李奇微敦促总统同他上前线,恢复南朝鲜军队的一些信心,虽然这根本不会起一丝一毫的作用。为了防止第一次撤离汉城时汉江大桥那悲剧性的一幕再次发生,李奇微立即命令帕尔默准将到汉江大桥全权负责交通管制,这次第8集团军几十万人就靠那座桥保命啦:    
    “你要以我的名义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保证第8集团军源源不断地通过……从下午3时起禁止非军方以外的一切车辆和行人通过,以免堵塞交通……我最担心的是,汉城的数十万难民拥上大桥,那就帮了中共军大忙了!”    
    “将军,如果成千上万的难民拒绝离开汉江大桥呢?”    
    李奇微杀气腾腾地回答:“那就让你的宪兵向他们头上鸣枪示警,如果还不能阻止,那么就直接向人群开枪!”面对美国兵一排排黑森森的枪口,几十万汉城难民默默地看着美国兵过江。李奇微还觉放心不下,亲自赶到了汉江桥头。只见一批批士兵缓缓拥过汉江桥,庞大得看不到边的机械化部队从江面上的浮桥上慢慢驰过,重型武器将浮桥压入了冰层下的江水……李奇微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1月3日下午,志愿军司令部的情报参谋向彭德怀报告:“收听到美国无线电报话机里要撤离汉城的对话。”彭德怀立刻命令39军、50军和人民军一军团攻击汉城。    
    中朝两国军队在数百里长的战线上展开了排山倒海般的追击。尽管“联合国军”是机械化,跑得快,志愿军靠两条腿很难抓住大股敌人,但士兵们依然士气高昂,扩大战果。    
    志愿军第50军的部队在追击途中,打垮了美军一个营的阻击,然后与在议政府担任掩护美军撤退任务的英军第29旅“皇家重坦克营”及皇家来复枪团第1营狭路相逢。英军第29旅曾是蒙哥马利麾下的部队,参加过诺曼底登陆战役。虽然大部分英军在坦克飞机掩护下逃跑,但还是有一支分队永远回不了英国了。英国军队的一支王牌装甲部队——29旅皇家重坦克营被50军团团包围!    
    1月3日晚,一场惊心动魄的步兵打坦克的好戏开始了。    
    朦胧的夜色中,英军的大队坦克像一群钢铁怪物,向志愿军埋伏圈逼近。从未见过坦克的志愿军战士提着爆破筒、扛着炸药包冲向50吨重的英国坦克,有些战士离炸点太近,竟被震得吐血。一个名叫李士禄的战士只身冲入坦克群,一人就击毁了3辆坦克。他荣立特等功,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战士荣誉勋章。经过3个多小时,战斗结束了。公路上、田野里,到处燃烧着的团团大火,这是被击毁的31辆英军坦克在燃烧。一夜下来,皇家坦克营全部报销!    
    一群群英军士兵举着双手,盯着志愿军士兵手中的爆破筒和炸药包,有个英军士兵困惑地说:“天上的飞机是我们的,地下的坦克、大炮是我们的,可是,谁知道,最后当俘虏的也是我们。”    
    1951年1月4日傍晚,雪花轻轻飘着,志愿军第50、39军各一部和朝鲜人民军第一军团进入汉城。    
    汉城如同古老的北京一样,是一座历史悠久、繁华昌盛的城市,有着辉煌的宫殿、典雅的城楼、狭窄的街道。此时,汉城已遭到严重破坏,大火在蔓延,马路上的几辆汽车被毁坏。在一个石塔周围,躺着10多具手被反绑的、早已僵硬的尸体。政府大楼顶部重新飘扬起一面红白兰色相同、中央有一颗红星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国旗。这样,第39军因为解放朝鲜平壤和汉城两个首都而名扬天下。    
    在美国第8集团军司令部,墙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