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36-性命要旨-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名:性命要旨
作者:汪东亭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年—1911年  


首序
属性:试看世上之人不求于名即贪于利而不贪不求者。盖亦鲜矣。惟修道之士。体混元之本法 
。天地之枢。立 
为洪炉。大鼎以炼其真毫无挂碍。随缘安止。故不与世俗等类也。予于是年作客。汉皋适遇 
柯翁怀经汪 
翁东亭丰姿俊秀品格高超。飘然有出尘之表。复探其行。止二翁常憩僻处。促膝论道。津津 
有味。无日不 
然。因谓曰二翁之学志在一身何不着书。广行天下。教后世人人修其慧。命同臻寿域。以建 
功德之不朽。二 
翁答曰。子之所言者。善也。然道至公岂敢私于一己不费苦心。切究不遭。明师指点。又焉 
能闻斯大道乎。 
顷即遂出书二帙。以示比阅之。乃知养性编。柯翁所作性命要旨。汪翁所着。退而读之。一 
文章华美学业 
功宏克继黄老之道脉一辞。旨浅显义理精详尽。露钟吕之玄机守劝以刊刻两卷合成一部。公 
诸海内。 
以预学人采药炼丹之快捷方式。超凡人圣之慈航也。恐误入傍门者。得遇是书可能去傍而归正 
有被伪师 
所惑者。得遇是书。亦可知伪而悟真辟其异端得入正道。不负二翁。寿世一片婆心。爰不揣 
固陋妄作序以志之。 
x时光绪十五年荷月天贶日新安弟程守一拜序于云鹤山房x 


自序
属性:盖闻玄学。自黄帝问道于广成子。以创其始。老子着道德经。以发其源。亘古迄今。成 
仙得 
道者。莫不以黄帝老子为宗也。予生性嗜慕玄学。搜罗丹经子书。博览经史道籍。历有年所 
。无非颇明其理。未得其诀是以浪迹江湖。遍越名山觅访明师。十有二载。一日由匡庐经过 
。偶遇天秩吴翁。睹其丰神洒脱。必非常人也。故请问玄旨。答曰。子虽有仙缘诚恐始勤而 
终 
怠。予以弟子礼事之。复询其诀。师乃大发鸿慈。遂传七返九还。金液大丹之法。火候次序 
之妙。予已心领神会。豁然贯通。乃知大道原在己身所得。决非向外求也。嗣后至汉。又遇 
柯怀经。李云岚。周俊夫。柯载书等四五道友。同参切究。顿悟全旨。始知起手。性命双修 
之理。生人生仙同出一源。下手功夫。明白玄关。一阳初动。神入气穴。化生机缄。次。地 
果还生。腹中觉有一物。活活泼泼。如盘走珠次。铅汞 
交归真土。仍从窍内发出。先天真铅。谓之药产。次。药物采归炉里。封固停息。以伏神气 
。次。气满督任。子进阳火。聚于干顶。卯沐浴以益其铅。午退阴符。降归坤宫。酉沐浴以 
益 
其汞。次。周天行满。铅气飞尽。 成一块干水银。斯为丹矣次用七日采功。神攒入鼎中。 
大药始萌。次。炼到火珠呈象。采大药出炉。营运大周天。穿过后三关降下重楼。落入黄庭 
。次。静养道胎。养到十月胎圆气足。迁至上田。次。寄居泥丸。百日冥目。始见天花乱坠 
。则出神之景至矣。次。调神出壳。初出顶门。俟金光如车轮之大。即收归于上田。次。一 
出一入 
。渐渐纯熟。能通天达地。遂以身化身。愈化愈多。不可胜数。古人谓之千百亿化是也。次 
。万殊复归一本。炼神还虚。功行圆满。永作帝乡之客。俾学人阅其纲领。庶不致前后 
之混 
杂也。因不揣谫劣。勉成书一卷。名曰。性命要旨。彰明玄学。大开道门。亦不敢以为己作 
。引诸仙口诀。概而证之。愿天下人人修此大道。超升上界。同享天福是予之浓望也夫。 
x时光绪十三年仲秋月中浣海阳汪东亭(序于北学草堂之玩月轩)x 


性命篇上
属性:大道起手。在乎性命。两者合一。得其把柄。 
东亭曰。学问之大。莫大于性命。性命之学。不明于世也。久矣。故今将性命之玄旨。遂 
以发明之 
。盖人父母未生之前。本来性命合一。到十月胎圆气足。形动胞裂。犹如高山失足HT 地一声 
。而性命到此。则分为一矣自此性不能见命。命不能见性。少而壮。壮而老。老而呜呼。是 
以上古至人。大发仁慈。教后世学人再入胞胎。重造我之性命。将我之神气。入于窍内。合 
而为一。古人谓之性命双修。而性命双修。斯为仙道。男女交合。斯为凡道。凡道仙道。其 
道一也。凡道以女嫁男。仙道以男嫁女。凡道汞去投铅。仙道铅来投汞。凡道未济仙道既济 
。凡道是顺。仙道是逆。顺行有生有死。逆修万劫常存。凡道妇人怀孕后。有一物如豆子大。 
觉 
在脐下跳动。医书谓之胎原。胎原者。人身从此发源也。由是而五脏六腑。由是而四肢百骸 
。 
由是而能视能听。能持能行。由是而能仁能义。能礼能智。由是而能圣能神。能文能武。若 
达此理。乃凡父凡母交。凝成一胎原也。仙道自结丹头后。亦有一物如豆子大觉在脐下跳动 
。惟斯命宝上天所秘。圣贤仙佛。留下丹经子书。佥不肯明言直论。巧喻设象。万号千名无 
非此物无非此窍也。如不谙此窍。而欲修道。真是涉水捕鸡兔。登山索鱼龙矣。三丰祖师云 
。修炼不知玄关。如入暗室一般。苟或不知玄关。但从何处采取。从何处烹炼。真种从何处 
觅。药物从何处产。炉鼎从何处立。周天从何处运。阳火从何处进。阴符从何处退。卯酉从何 
处沐浴。小周天始终功夫靡不在玄关用事。若达此理。乃圣父灵母交。凝成一玄关也。紫阳 
真人云。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是也。凡道无胎原。不能生男生女。仙道无玄关。又岂能 
成佛作祖乎。学人先明玄关之理待后行功。心有主宰也得此法者。至简至易。不得此法者愈 
繁愈难。自知一天必有一地。一日必有一月。一男必有一女。一龙必有一虎。一龟必有一蛇 
。一雄必有一雌。一阴必有一阳。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吕翁云。玄篇种种说阴阳二字名 
为 
万法王。三丰祖云女子无夫为怨女。男子无妻是旷夫。天下万事万物莫不有对。若能知二八 
同 
类。三五合一。自然语一悟百。豁然贯通。再加平时熟读丹经。仔细参悟。则无弗明矣。后 
信心愈坚。而功行愈笃。如拨开云雾而得见天日也。抱朴子曰。世或有好道者。不见此法。 
不 
遇真师无由闻天下之有斯妙事也。少年下手。立见效验。若不能顷刻见效。便是伪师。哄弄愚 
夫。乌足信乎然道有三秘。一曰采取。二曰药物。三曰火候。三者之外。更有玄关。三丰所 
谓不识玄关端的处。真铅采来何处安。只知玄关。而不知采取。紫阳所谓铅遇癸生须急采。 
金逢望远不堪尝只知采取。而不知药物。紫阳所谓鼎内若无真种子。犹将水火煮空铛。只知 
采取。药物。玄关。而不知火候者。上阳子所谓外火虽动而内联符闭息不应。枉费神功。以至 
逐节功夫。文武火候亦如算法。九九八十一归除也。其中细微。教人见子打子也。于是调息 
之法。人能知进气者。其心愈细。而气愈微。只消数十息。多则百余息。自然气伏于下元 
。则其息长而远矣。出于三焦之上。则其息短而促矣。所以灵龟千岁者。善调息之故也。常 
将日光下照。海水自然上潮。潮信至。则先天气生。入药镜云。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常 
似醉。是也。夫天气下降。地气上升。而万物始生男精和于女血。而胎原始成。丹道亦然。旌 
阳祖云。与君说破我家风。太阳移在月明中。又云。日精若与月华合。自有真铅出世来。柯 
怀经云。日里金乌。飞入广寒。此所谓心中之阴气。去和肾中之阳气。阴气得此阳气。则有 
安身 
立命之所也。朝元子云。南边血是砂中汞。北畔精为水内铅。柯怀经云。风吹杨柳铅情现。 
雨洒桃花汞性开。马自然云。铅汞鼎中居。烧成无价珠。都来两个字。了尽万家书。钟离翁 
曰。除却铅汞两味药。其他都是诳愚迷。欲修先天大道。妙在一阳下手。冬至乃一岁一阳。月 
出庚。乃一月一阳。子时乃一昼夜一阳。学人。须明白我身中一阳。身中一阳即外肾举也。 
无念而举斯为清。有念而举斯为浊。岂不究哉。柯怀经云。一阳初动自心知。正是 
丹家下手时华阳祖云。阳生之时即起手之时。能于此时。下 
手又何疑惑乎。铅返之际。运一点汞。以迎之此章凝神入气之时也。逐日行工。须藉巽风吹 
嘘。则铅尽化为气矣。栖云先生云。人吃五谷。化为阴精不曾 炼。此物在里面作怪。只用 
丹 
田自然呼吸之气吹动其中真火。水在上。火在下。水得火自然化而为气。其气上腾熏蒸。传 
透一身之关窍流通百脉。烧得里头神嚎鬼哭将阴精炼尽。阴魔消散矣。又觅元子云。阴精者。 
五 
谷饮食之精。苟非巽风坤火猛烹极炼。此精必在身中。思想淫欲。搅乱心君。务要凝神调息 
。使橐 鼓风。而风吹火。烹炼阴精。化而为气。其武火能采取。又能炼铅。文火能温养。又 
能益汞。古人谓之文烹武炼。是也。所谓巽风者。后天呼吸之气。乃母气也。先天真一之气 
。乃子气也。以母气伏子气。如猫捕鼠。见贼即擒。则用风之法得也。子时用武火。他时用文 
火。用橐 为武火。不用橐 为文火。然火候未得师授终难自知。天道无一息不运丹道无一息 
不行。必要行到无息。方成一个大丹。而先天之气。来自虚无真正迅速。若起大明觉。则入 
于后天。非先天清真之气也。倘稍迟。即转经化为浊精而泄。亦无所用矣。悟真篇云。见之不 
可用。用之不可见。恍惚里相逢。杳冥中有变。古人比喻亲切。今人心内糊涂。反谓丹经不 
曾直说。良可叹也。每当活子时。外形勃起。神入气穴。用武火猛炼。少顷阳痿。用文火温养 
或一月之间。或百日之期。则我身内之玄关。自然透露矣。天秩老师云。人能知铅汞二物。 
合成一物。则玄关始立矣。柯怀经云。玄关本无。待神气交而后有上阳子云。两者相形 
。一物生焉。五化篇云。阴阳相搏芝菌无根而生也。燥湿相育。蝤蛴不母而产也。以上言立玄关 
之法也。老子云。恍恍惚惚。其中有物杳杳冥冥。其中有精。庄子云。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魏 
伯阳云。知白守黑。神明自来。丹经云。真铅真汞。人不识。露出一钩清净月。此章言玄关初 
立。则五阴之下。一阳始生也。三丰祖云。玄关往来无定位。又云黄庭一路皆玄关。此二句 
盖言玄关透露已久。活活泼泼。曾无定向。纯阳祖云。玄牝玄牝真玄牝不在心兮不在肾。穷 
取生身受气初。莫怪天机都泄尽。悟真篇云。劝君穷取生身处。返本还原是药王。此二段。 
言透露玄关之所。则男子之气穴。与妇人之子宫。是也。而气穴子宫。其地一也。其位同也。 
间有不同者。只是中间颠倒。颠耳。如何是中间。程子曰。不偏不倚是也。知此道者。则曰。君子中 
庸不知此道者则曰。小人反中庸。如何是颠倒易曰。地天泰是也。既知颠倒颠。则可以盗天 
地之机 
。而成造化,程伊芳川云。若非窃造化之机。安能长生乎。阴符经云。其盗机也。能知盗机者。 
而命由我。不由天矣。且夫六合内一虚窍者,则上天下地交媾。于虚窍之中。东日西月。运 
行于虚窍之外。而万物得以生生无穷。实因天地之交感。日月之营运也。虽天地交感。日月营运 
。若无土为根基。而万物何以发生乎。然五行无土则不全。五金无土则不生。五谷无土 
则不实。金丹无土则不成。金丹之始终全赖真土以成功。盖土者意也。却非后天之意乃先天 
之真意也。尹真人云。真意者。干元也。乃天地之母。阴阳之根。水火之本。日月之源。 
三 
。终在玄关处交媾何也。东亭答曰。不在玄关处交媾。根基何所立焉。金碧古文云。上弦金 
八两。下弦水半斤。两弦媾其精。乾坤体乃成。即此义也。天秩老师云。修炼功勤者。效验极速。 
只消 
三两月。多则百余日。玄窍补足。其物上至心宫。下至肾府。纵横顺逆。莫可遮拦。庄 
子云。化而 
为鸟。其名为鹏。丹经所谓菩提子。又谓舍利子。又谓黍米玄珠。又谓人参果。异名极多。 
无非喻我身中之种子也。无非喻我身中之玄关也。无非喻我身中之太极也。学人。 炼至此 
。切勿犯淫。如有犯淫等事。大则必死。小则必疯。可不戒之。 


性命篇下
属性:药物火候。大小周天。根据法 炼。九转成仙。东亭曰。炼到玄窍充溢。炉内自有药物发 
生。 
则谓之真一之气。又为先天真铅。张三丰云。只在家中取。何劳向外寻。悟真篇云。此般至 
宝家家有。自是愚人识不全。陆子野云。家家有个家家有。几个能知几个还。白玉蟾云。原 
来家里有真金。修真诗云。随时药料家中取。又云。认取家园真种子。好收海底白莲花。以上所 
云家中家。家家里。家园即自家之谓。切勿听伪师之谬解也。夫药物欲生。俄顷痒生毫窍。肢 
体如绵。心觉恍惚。壶中药气外驰。玉茎挺硬。丹经所谓药产之子时也。华阳祖云。此乃药 
产之法象。不可惊怪。一起惊疑之念。则神驰气散矣。务须思虑顿息。以虚待之。不可妄起 
刻漏之武火。亦不可迷失真候。静听气之动旺。冲虚子云。觉而不觉。复觉真元。觉而不觉者 
阳气未旺。不宜急进武火。复觉真元者。阳气已旺。斯时速当下手采取矣。采取药物。怎知 
不老不嫩耶。即张三丰云。月之圆存乎口诀。时之子妙在心传。白玉蟾云。月圆口诀明明语 
时子心传果不讹。是也。而药物采入炉。乃一候武火封固停息。乃一候文火。达摩祖云。 
候采牟尼者。即此也。张三丰云。只于二候金丹就。亦即此也。又云。尚余四候有神功乃小 
周天。升降沐浴之四候也。寂无禅师谓采取。从督脉上升泥丸。烹炼。从任脉降下丹田。为 
一周天。许旌阳谓干用九。积得阳爻。二百十六。乃抽铅度数。坤用六积得阴爻。一百四 
十四乃添汞限规。为一周天。柳华阳谓十二规 
。为一周天。伍冲虚谓子进阳火三十六。歇火于卯谓之沐浴。午退阴符二十四。停符于酉谓 
之沐浴。为一周天。陈泥丸谓天上十二 
辰。行至卯位则刑杀。运至酉地则德生。为一周天。参同契谓十二个月。逢春分而榆叶落。 
遇秋分而麦芽生。为一周天。其小周天。功法甚多。姑不具论。有行几十周天。而满足。有 
行百余周天而满足。甚有行数百周天。而满足者亦有之。总之凡一动即一炼。炼而复炼。周而复 
周。又云。积之不过百日。则精不漏而返气矣。张三丰云。照此进功。筑基可翘。足而至。不 
必百日也。柳华阳云。百日是炼精之名。若少年功勤者。得丹速。则百日可期。若中年年迈 
之人未可定期。恐有外阳不生者。务要炼到外阳生。而外阳生者。又要炼到外阳不生。而外 
阳不生。何也。兹因铅气飞尽。炼就一块干水银。方得龟缩不举。佛经云。成就如来马阴藏 
相。黄庭经云。闭子精路可长活。李虚庵云。阳关一闭个个长生。圭旨云。逐日如此交媾。如 
此抽添。汞渐多。铅渐少。久则铅将尽。汞亦干。结成一颗摩尼。是为金液大还丹也。悟真 
篇云。用铅不得用凡铅。用了真铅也。弃捐。此是用铅真妙诀。用铅不用是诚言。朝元子云。 
汞干铅自捐。紫贤真人云。学人问道至此。则知师恩难报。当盟心于天日之下誓当成道。以 
答师恩。若负师恩。如负天日也。子野真人云。用 
铅之法。如捕鱼兔之筌蹄。鱼兔赖筌蹄而得之。既得鱼兔。则筌蹄无用矣。张紫阳云。始于 
有 
作人难见。及至无为众始知。但信无为为要妙。岂知有作是根基。有作若交媾也。筑基也。 
命功也。命者也。调药。采药炼药。以补其亏损。则固其命蒂也。无为者。炼已也。性功也 
。 
性也者。去三心。灭四相。绝六欲。断七情。一切俗虑俱忘。则养其性根也。白玉蟾云。性 
之 
根。命之蒂。同出异名分。两类。合归一处结成丹。还为元始先天气。诚哉是言也。炼丹到 
阳纯阴尽之际。自有阳光发现于眉端。已到阳光三现。速当止火。倘不知止足。必倾危矣。 
紫阳真人云。若也持盈未已心。不免一朝遭殆辱。所云止火。止其后天武火。遂用天然文火 
。悟真篇云。自有天然真火候。不须柴炭及吹嘘。于是真气尽凝于鼎中。必匿而不出。前文 
言小药先生而后采。此却言大药先采而后生。须用七日采工。其采法。以双眸之光。返视于 
鼎中。以两耳之聪。返听于鼎中。以心中之灵。注定于鼎中。一昼夜或两三次。或四五次。 
余时浑浑沦沦。如此行持。到七日之间。悬胎鼎中。则大药始萌矣。黄庭经云。昼夜七日思勿眠。 
易云。七日来复。又云。复其见天地之心乎。丹经云。天女献花。龙女献珠。即此也。前小 
周天。以元 
两肾汤煎。眼吐金光。耳闻风声。脑后鹫鸣。身有涌动。鼻有搐气。经此效验。当采大药出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