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部分女人的专利在苏菲·玛索身上表现得更加让人感慨唏嘘,那是她的命运,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去接受关于悲剧的结局。尽管它不是苏菲·玛索本人的命运,但我们已在心里认可了那样的角色,并把她们看得与苏菲·玛索同等重要。 在她的第一部电影《初吻》里——那是25年前,苏菲·玛索才14岁——人们或许还记得她双手枕在脑后的那一幕。她的微笑,那样拘束而仓促的笑,那样苍白,那样突然,也许连她自己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她做好了一个姿势,哦,是这样子的,她觉得这个姿势美极了。
第6章 化身千万,一以贯之每一道眼光都是爱情(2)
在《我的夜晚比你的白天更美》中,苏菲·玛索饰演一个能预知未来的美丽女子,她与男主角偶然邂逅就一见钟情,虽然她知道男主角即将死亡,仍然毫无保留地付出了自己的爱。这种无私的爱,蕴含在苏菲·玛索隐秘的笑容与无可透露的真诚中。 在《仲夏夜之梦》中,她与一个男人举杯共饮,她的笑容雍容华贵,在那一夜,她是个温婉的新娘子,笑得让世界上的男人都开始眷念她。 苏菲·玛索在影片里始终随意而自信,无论哭泣、笑容和愤怒,都来得如此自然,因为有爱,才会有如此的美。 大多数女人一生都在笑与哭中度过,苏菲·玛索也不例外。感情丰富的她,在笑与哭中演绎了别人的人生,也走过了自己的历程。 纵观苏菲·玛索出演过的20多部电影,几乎都与爱情相关。在现实生活中她是一位万人迷,在电影世界里,她也将各种各样的爱情演绎得意乱情迷,清晰而又模糊。不管那是一些怎样绝望的爱情,苏菲需要做的仍然是不断地体验,不断地为自己的情人角色寻找最合适的定位。 有人说,苏菲·玛索,她是爱与美和谐统一的女神,她的每一道眼光都是爱情,直击着每个观众的心扉。尤其是那双为世人所熟悉的美丽深邃的眼睛,顾盼流波,荡漾着可以融化一切的温暖力量。 在《勇敢的心》中,苏菲·玛索饰演的王妃与民族英雄发生了一段如泣如诉的恋情,她在影片中的美丽令人惊呼,而细腻之处又会让你潸然泪下。在这部纯好莱坞电影中,苏菲·玛索在高贵、野性、坚毅、克制、诱惑、从容等众多的矛盾因素中有无法抑制的对自由与爱情的渴望。 在《心火》中,苏菲·玛索穿着17世纪的束身长裙,暗夜里灯光映照,格子窗棂后那张美丽的脸,美得没有人间烟火气。然而心火在沉默中点燃,她在湖心的玻璃屋中,看着游来的人,镜头缓缓向门推进,从心底涌起的情欲淹没了一切。 在《路易十四的情妇》中,那个雨中跳舞的少女,大笑着仰头向天,雨水从晶莹的肌肤流进破旧的紧身胸衣里,那样的生机蓬勃,像在雨里抽条的一根绿藤。 有谁说天妒红颜?苏菲·玛索也演过许多薄命的美丽女子,比如服下有毒的巧克力的玛奇丝,她在舞台上诉说:“悲剧演员总在第一幕出场,在第五幕死,中间那几幕有谁知道?悲剧演员付出的是自己的生命,她演角色,我演我自己。”但是,苏菲·玛索自己仿佛是一个例外。 在她的电影中,一个个爱欲饱满的形象令我们激情澎湃,几乎就要窒息在她为我们所营造的那种氛围里。 苏菲·玛索化身千万,然而也一以贯之。她们那样地不同,却又都只是苏菲,只因苏菲的美丽而有意义。除去电影的情节故事,她依然存在,她的美丽是所有电影的核心。这是她的幸,抑或不幸?最后,观众也许都只记住那双欲说还休、藏着千言万语的眼睛,暗潮汹涌,水波不兴。
第7章 节外生枝的明星生活两次失态的戛纳电影节(1)(图)
苏菲·玛索,昔日的青春少女偶像,如今的国际巨星,在电影里不管怎样神圣,在生活中却是一个并非完美的世俗之人,她也有普通人的性情与爱憎。前几年的一次戛纳电影节闭幕式上的失态和昏倒让苏菲·玛索昔日的完美形象第一次失去光环,也令她身陷公众与媒体的指责和猜疑,在这样一个媒体化时代,这不过是刚刚开始。 2001年,戛纳电影节主席吉尔·雅各布热情地邀请苏菲·玛索参加金棕榈奖的颁奖典礼,不知途中出了什么事情,直到典礼的最后一刻,她才赶到会场。雅各布与她在后台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之后,她竟在颁奖过程中当场昏倒在台上,这一连串意外让雅各布很下不了台。 是什么让苏菲·玛索竟然在著名的戛纳电影节上失态呢?她自己肯定也不想看到这一幕。她开门见山地解释:“压力、疲惫、激动,那一天很累,我一大早从伦敦出发,上午和下午的一部分时间都在安西的彩虹协会度过。”彩虹协会这个慈善机构还有需要她资助的贫困儿童。有记者说:“也就是说,仪式一开始,大厅里的气氛就很紧张。”苏菲·玛索说:“可能是吧,不过这不是借口。当时我还活在自己的思想世界里,想让大家和我一起分享如此强烈的感情。不幸的是,我的头脑一团糟,思路也混乱不堪。我结结巴巴,想坚持到底,可最终还是失去了控制,摔倒在地。我的记忆一片空白,直到今天也还是这样。我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发生的一切,也不知这个噩梦持续了多久。”从苏菲·玛索的解释中,我们发现她还是一位说话直接、心迹坦荡的女子,也可以看出她是由于疲惫和突然的情绪激动,才出现了颁奖典礼上的混乱。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新闻媒体对苏菲·玛索并不温和,她受到了深深的伤害。面对公众和媒体的各种评论,她保持了沉默。她试着不看任何东西。其实,真正让她感到烦恼的是,吉尔·雅各布可能认为她在嘲笑他和电影节,认为她对他们不尊重。“我不想让他误解我疲惫不堪地来戛纳只是想做一场个人表演,实际上我真的认为,能够参加金棕榈奖的颁奖仪式是我的骄傲和幸福。我随后给他去信请求他的原谅。不过幸运的是,在漫天的批评和嘲笑声中,我也接到了一些表示支持和友爱的信。这些信不仅来自公众,也来自同行的问候。” 在苏菲·玛索的一次次解释之后,第一次戛纳的“失态”就这样过去了,疯狂的媒体没有对她不依不饶,也没有长时间追究她,还出人意料地对她表示了宽容。但还是有一些不明真相的公众与媒体,从此认为苏菲·玛索与戛纳电影节结下了过节。 2005年5月,法国巴黎举行了第58届戛纳电影节,这次,苏菲·玛索出席了自己的电影新作《何处寻真相》(Dovelaveritàmente)的放映仪式。随着影视界名流相继到场,参赛影片逐一放映,电影节的气氛日渐高涨,影迷、媒体追星的火爆场面随处可见。在众多媒体面前,在无数闪光灯前,依然性感美丽的苏菲·玛索也热情回应,摆出不同造型任记者拍照。 正当苏菲·玛索身着白色上衣、黑色半身裙,如往常一样仪态万方地行走在戛纳电影节的红地毯上时,她晚装长裙的肩带竟然当众滑落!苏菲·玛索的整个左边胸部立即暴露在全世界的摄影记者面前!尽管她本人很快发现了这一尴尬局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拉起了肩带,但她的动作再快也没有闪光灯快,她裸露的胸部以及惊慌的表情早已被众多的摄影镜头捕捉到。目睹这一幕的记者和影迷们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天哪!那可是苏菲·玛索的胸部!”这戏剧性的一幕并没有让她过度惊慌甚至手足无措,面对此起彼伏的闪光灯,优雅的苏菲·玛索只是法国式地耸了一下肩,随后大笑着离开。
第7章 节外生枝的明星生活两次失态的戛纳电影节(2)(图)
也许是因为高卢人血统的关系,法国的媒体对她的“走光”事件表现出无比的宽容和释然。法国主流周末报刊《BARED》称此为电影节上“最美妙的发现”。《星期日报》甚至将3张“走光”照片印在封面上,供大家观赏评论。直播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在目瞪口呆之后,马上幽默了一把,嘲讽苏菲·玛索是时尚的牺牲品,尽管她的礼服确实很漂亮。看来天性浪漫的法国人把这仅仅看成一出纯粹的意外,没有任何追究的意思。 在公众面前滑落衣衫暴露出身体的隐秘部位,苏菲·玛索不是第一个。她在戛纳电影节上发生的这一幕,让人们很快联想到2004年引起轰动的美国黑人歌星珍妮·杰克逊的露乳事件。 珍妮·杰克逊2004年在美国橄榄球杯赛期间上演了惊人的一幕,不仅让这位黑人女星颜面尽失,还造成了转播球赛的CBS电视台被索赔55万美元。她只能忍气吞声,事后发表声明,向公众诚挚地道歉,但她依旧躲不过穷追不舍的责问。当时无法忍受珍妮·杰克逊的人,这次对苏菲·玛索更加愤愤不平。有人怀疑她是用报复戛纳电影节主席雅各布的方式,达到炒作和出位的效果。 虽然苏菲·玛索对此事坦然处之,但也有媒体对她的“春光乍泄”不依不饶。欧洲电影媒体《银幕消息》就对此事发出不客气的评论和质疑,他们称苏菲·玛索是第二个珍妮·杰克逊,因为同样是“走光”,甚至部位都相同。在戛纳电影节这样一个重要场合上,这种举动的动机值得怀疑。其实,在法国这样一个开放的国家,无论有意还是无意,这都是一种自由。 事实上,常以性感装扮示人的苏菲·玛索,意外“走光”的情况也不是第一次发生,2004年5月,她第三次到台湾为高级珠宝做广告时,就险些因礼服布料太少而“走光”,可见美女明星一举一动都是万众瞩目的焦点,举手投足要特别小心,才不至春光外泄。 从公众的反应与网上的评论来看,很多人猜测,苏菲·玛索这次“意外”走光有很多策划的成分。但是,这样一位成功美丽的女影星,会用“走光”这种愚蠢而庸俗的方法炒作自己吗?她的很多铁杆影迷始终不相信这是事实。他们相信这只是西方媒体所说的“红地毯上最美丽的意外”。而且,事后她调皮地做了个鬼脸,优雅地耸耸肩,大笑着离开,把这次本来应该尴尬的时刻化解得异常巧妙。机智,俏皮,可爱,迷人,在一瞬间都展示得淋漓尽致。 让我们感到耐人寻味的是,苏菲·玛索这次参加戛纳电影节,为的是替自己的一部新片《何处寻真相》做宣传。何处寻真相呢?在我们周围,每一天都有真相被掩盖,苏菲·玛索的突然“走光”可以说是最意味深长的真相。 话说回来,我们在电影中也不止一次看见苏菲·玛索为艺术而“献身”,看电影的时候也没有多少人见了她的正面全裸就大惊小怪。这样的事情一旦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这样一个高度娱乐化的时代,爆炸性的新闻就足够让世界各国的娱乐记者们八卦好长时间了。
第7章 节外生枝的明星生活车库遭劫后的“逃之夭夭”(图)
“不要伤害我,我是孕妇!”苏菲·玛索战战兢兢地叫道。几个劫匪竟然没有认出这个大明星来,他们看中了她开的那辆豪华轿车。 2002年年初的一天午夜,苏菲·玛索参加一个电影拍摄后驱车回家,被几个强盗盯上了。她开的是一辆配有超级保险装置的汽车,若是在行进中,匪徒根本就不会得逞。尽管巴黎变得越来越不安全,大意的苏菲·玛索竟然没有注意,后面有汽车跟着。匪徒一直尾随她,到她寓所的地下车库里,苏菲把车开进坡道的时候,曾感觉后面的保险杠被撞了一下,她还以为是邻居回来不小心碰了她的车呢。当她停下车子出来看个究竟时,一个劫匪用手捂住了她的嘴巴,另一个劫匪夺过她的车钥匙,抢走了她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几分钟后,五个劫匪开着汽车扬长而去。所幸的是,苏菲·玛索在这次遭劫事件中只受了轻伤和一点小小的惊吓。 据调查,窃贼明显是有组织的,是专门盗取名贵汽车的匪帮。他们一向的手法是先袭击车主,抢去车钥匙,以逃避先进的汽车防盗系统,然后驾车逃去。 惊魂未定的苏菲·玛索只在好莱坞电影里见过这样的场面,没想到这次落在自己头上。她虽然精神上受到了惊吓,心里却暗暗庆幸——她已身怀六甲,孩子6月份就要出生,劫匪并没有伤害她。当她意识到遇上歹徒时,第一个反应就是要保护好小宝宝。 更让苏菲·玛索庆幸的是,劫匪没有跟到她家里,那里还有她6岁的儿子。 这次出乎意料的劫案,很长时间都让苏菲·玛索心有余悸,这让人不由得想起她在《云上的日子》中扮演的疯狂地用刀捅死父亲的杀手形象。而在007系列的《末日危机》中,苏菲·玛索“恶毒”的表演更是让人结结实实地记住了她。 在电影中表现得比男人还勇猛的女人,在现实生活中却脆弱得让人无限怜惜,这或许就是好莱坞女星们不可逃脱的宿命。 有了遭劫事件的耻辱,同时也作为一种动力,年近不惑的苏菲·玛索在影片《逃之夭夭》中演了个冷艳的蛇蝎美人,充当一件美丽的致命武器。 在《逃之夭夭》中,弗朗索瓦(伊万·阿达勒饰)是个刚遭女友抛弃的普通男人,打算去法国南部的蓝色海岸散心度假。在南下的火车上,他邂逅了苏菲·玛索扮演的神秘、美丽的吉雅拉,旋即被这个风情万种的美女深深吸引。这位热情大胆的美女建议两人共度周末,弗朗索瓦欣然同意,他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好运气。整件事像一场美梦,可惜美梦总是醒得太快。吉雅拉突然失踪,弗朗索瓦由天堂坠入了地狱。他决心不惜一切代价让吉雅拉回到他的怀抱,但是事情远非他想的那么简单…… 对于自己在《逃之夭夭》中的表现,苏菲·玛索不觉得自己很有魅力,“吉雅拉把引诱男人当作一种武器,这个角色其实和我一点也不像。我是一个非常自然又感情外露的人,我对吉雅拉表现出的性感魅力感到有些不安,即使在某些照片中,我具有那种风情,可那并不是真正的我。因为我从小就像个假小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才逐渐学会展现女性柔媚的一面,但我还不能灵活运用。其实,我不喜欢去引诱别人,我更喜欢被引诱。” 苏菲·玛索还讲述了她是怎么进入吉雅拉这个角色的:“为了演好吉雅拉,我需要穿着贴身的裙子,摆动臀部,这有点矫揉造作,却很有意思。我小时候,父亲第一次发现我穿着裙子时,这么女性化的形象还真把他吓了一跳!” 上个世纪的一次访谈中,刚刚出道的苏菲·玛索曾经羞涩地说:“我只是刚刚证明了自己会表演,其实当时的我远没有那种激动和羞涩的感觉,那一切表现都是假的,是捏造的,来自我看见大人怎么做,就照样做的一种假象,但它能骗过全法国人的眼睛,我真幸运。” 如今,苏菲·玛索可顾不了那么多了,她已经换上紧裹的裙装、热辣的太阳镜,投身到另一个谎言中。这次,她扮演了一个利用美貌去酝酿和实施一场阴谋的危险美女。这是一个拥有致命美丽的女人,可苏菲·玛索从不认为自己是个极具魅力的女人,她认为自己远没有那么性感,甚至更像一个男生。而且还有苏菲·玛索10岁的儿子为证,小文森对她说:“妈妈,你应该再性感一点。”还说:“如果我妈妈更性感一些,她也许就能演《达·芬奇密码》了。”这也许只是他们生活中的玩笑话,但苏菲·玛索认真说过:“20岁时,我既不接受自己的乳房,也不接受我的身材,什么都不接受。我不知道怎么利用自己的价值,我和自己的身体相处得太笨拙了。” 《逃之夭夭》中每个角色都戴着自己的面具。每个人都在极力掩饰,角色复杂,关系交叠。女主人公吉雅拉更是摇摆着臀部,打破设防的心灵。戏里戏外,苏菲·玛索又将撒一个弥天大谎,然后逃之夭夭。这时,苏菲·玛索会不会彻底忘记那次让她失了财又丢了面子的遭劫事件呢?
第7章 节外生枝的明星生活慈善使者
苏菲·玛索曾经参加一场游行,抗议在吉尔若德射杀鸽子和在晋罗旺斯斗牛:“我憎恨任何形式的暴力。对我来说,折磨公牛的斗牛士失去了作为男人的尊严。任何人都应该尊重生命,人们不能批准这种死亡游戏。” 她曾经拥有一个古老的农舍,但在她的猫被猎人捕杀、她11岁的西班牙长耳猎犬被偷走之后,她离开了那里。 除了为动物谋福利,她还是彩虹福利基金会的资助人,这是一个帮助患病的儿童实现梦想的组织。这个协会的目的是帮助那些身染重病,特别是身患绝症的孩子完成愿望。在协会里,她是教母,这使她感到自己又有用武之地了。很早以前她就约定那一天要在协会里度过,即使是参加电影节这样的大事也不能改变和孩子们吃午饭这个重要的约会。离开病童,苏菲更多的时候感到不安。 苏菲·玛索曾被选为法国对东亚地区的亲善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