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字文化中的养生之术:从字到人(-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阴之人要提防

太阴之人比少阴之人阴气更重,他们“贪而不仁,下齐湛湛,好内而恶出,心和而不发,不务于时,动而后之”。意思是他们贪婪而不具备仁爱之心,只喜欢得到而不喜欢给予,为人阴险狠毒,狡诈奸猾。

这就不只是小人的问题了,是大恶之人,但这种人也是喜怒不形于色的人,能力强,能干大事。这样的人我们在生活中必须要提防。

◆太阳之人刚愎自用

太阳之人的阳气特别充足,而阳气过足的话,往往性格狂妄。这种人“居处于于(喜欢住大房子),好言大事,无能而虚说(小事不做,大事做不来),志发乎四野,举措不顾是非(是非感不强),为事如常自用,事虽败,而常无悔”。意思就是太阳之人好大喜功,爱幻想、爱谈论不切实际的宏图大志,但做事并不踏实、稳健。他们好高骛远,刚愎自用,且不知反省,屡败屡战。

◆少阳之人沾花惹草

少阳之人的阳气没有太阳之人那么多,这样的人性格上比较自恋,特别好面子。

少阳之人“谛好自贵,有小小官,好为外交而不内附”,就是自己特别拿自己当回事,当个小官就高兴得不得了,天天指手画脚,老想去管别人。哪怕就是当个小组长也要整日发号施令,开个玩笑说,这样的小组长往往特别喜欢开会,为什么呢?因为一开会好挥斥方遒啊,充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另外,少阳之人还比较喜欢四处交往,不顾家,到处沾花惹草。

◆阴阳和平之人奔向成功

无疑,阴阳和平之人是五种人中最好的,这样的人气血平和,为人中正。

他们“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尊则谦谦,谭而不治,是谓至治”。就是阴阳和平之人喜好安静,不争强好胜,但这样的人遇事能担当,办事稳健大度,无往不利。他们常常表现出一种很高的境界——无为。无为不是不做事,而是能够轻松掌控全局,不用亲力亲为,却能使事情按着自身的规律运作得通达顺畅。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强调的“有所为有所不为,无为而无所不为”。

阴阳和平之人喜怒不形于色,因为他们肾精足,气血和谐,所以他们能够做到“婉然从物”。就好比老子对水的推崇,“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水放入圆形容器中就成圆形,放入方形容器中就成方形,水能够适应任何环境的变化,即使因温度的原因它或蒸发或冻结,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又能恢复成水,它能够不断地变化和修正自我。

阴阳和平之人既不一味守旧,也不过度膨胀,他们能够与时俱进,顺势而为,顺利奔向成功。

事实上,一个成功的人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锐气藏于胸,和气浮于面,才气行于事,义气施于人。

锐气藏于胸。人要有锐气,没有锐气就没有生命力。才华横溢,锋芒毕露,咄咄逼人,不仅会伤害别人,更容易伤害自己。想成功,就要保证自己的气血精足;精足则生智慧,这里的智慧就是能“藏”,就是能把锐气放在胸中藏起来,就能具有最大的生命力和最具韧性的持久力。

和气浮于面。做人要谦逊,要有一团太和之气。跟人打交道,要学会礼貌待人,不能看人下菜碟,要一视同仁,尊重你生命中遇到的每个人。和气能使他人更容易接纳你,为你打开更广阔的空间。

才气行于事。才气不是整天挂在嘴上的,而是体现在做事上,只有将每一件事情做好后,才能真正体现你的价值,也就是做人做事。

义气施于人。人要学会担当,承担责任。俗话说:“万事先为他人想,自有荣华在己身。”我们做事要先考虑他人,好处给别人,自己多承担责任,做人要讲义气,要乐善好施。

锐气、和气、才气和义气,这几个气有的要藏,有的要浮,有的要放在外面,有的要放在内心。记住这句千古名言,才能更好地修炼自我,才能用以养生,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用阴阳五行来识人识己,其实只是中医提供给我们的一种看问题的角度与方法,并不是判断一个人的绝对根据,而这种利用阴阳识人的方法的基本原则还是气血水平。

《黄帝内经》不是算命的天书,它所表述的东西都有内在的道理。阴阳识人就是在表述什么样的气血决定了人什么样的性格,决定了人做事的行为。这其实也是一种识人之术,认识好了别人,也认识好了自己,才能知道如何与人交往,这也是养生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话的根在哪里?——传统医学!

这就是阴阳之道教给我们的亘古不变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天地有阴阳,阴阳和合又谓人,天地人三才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基础。

人要遵从生命的规律,就要顺其自然。顺其自然首先就是要因天之序,即春夏秋冬这四季的周而复始。

下面,我们就讲一讲“天”字。

人的头上有片天

“天”字的大篆

“”字的下面是一个“大”字,就是一个站立的人。上边的一横是指头顶。所以就是头上有片天之意。

◆天,颠也

《说文解字》中对天的解释有两个,第一个为“颠也”。颠即指头顶。

正是由于“天”字中含有头顶的含义,因此古代很多跟头有关的用词都会有个天字。

在中医里,管头痛病也叫做疾天症,也是用了天有头顶的含义。

◆“天”与“帝”

“天”字的第二个含义是指至高无上。如我们常说的“老天”、“上天”、“天帝”,都是这个概念。至高无上的定义在于老天有“好生之德”,这个“好生之德”表现在“帝”这个字上。

中国古代没有“上帝”这个概念,但有“天”和“帝”这两个概念。

天为天之体,为本体;帝为天之德,就是所谓的德行、功能,它的功能就是指古代的生殖崇拜。

“帝”字的小篆

“帝”(帝)字上面是一个“冠冕”的样子,下面是一个“巾”,“巾”字在古代就是一块遮羞布,古代没有裤衩,就拿一块布遮挡一下。所以“帝”就代表一个戴冠的男性生殖器象,其德行在于生发生长、不断繁衍。

中国古代的“帝”是专门负责丰收和生殖的一个神。

丰收,解决的是“食”的需要,也就是族群生存的需要;生殖,也就是所谓的“色”,解决的是个体繁衍的需要。所以,“食、色,性也”。生殖崇拜,其实源于古代部族繁衍子嗣的一种生存需要。

天人合一的具体体现

◆修身是一切的基础

天与人又有什么样的密切关系呢?

“天”字的造字就是由“大”和“一”组成,“大”字就是人的正面像,是指人的身体。

《大学·中庸》里曾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也好、治国也好、平天下也好,做一切事都是从修身开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

从这句话里,我们就可以看到一条中国传统生命文化的线索:由“天”延伸到“修身”,而修身既包括个人修养,也包括对养生之道的感悟,最终就是人对生命的感悟。

“天人合一”就是人的身体要首先遵循天道。这样来理解“天人合一”就顺理成章了。

◆疼叫妈、苦叫天

“天人合一”绝非一个空洞的概念,从我们的日常用语中,就会发现一些非常有趣的痕迹。

“疼叫妈、苦叫天”,这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我们挨打的时候都会叫喊,回想一下,我们会叫什么?通常都是叫“妈呀”。人的身上只要一疼,就会本能地叫“妈”。这是为什么呢?

老话的解释是:孩子都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肉一疼痛,就自然会叫妈。

用中医的理论来趣解一下:脾主肌肉,而脾胃在人体的五脏六腑中就扮演着家庭中母亲的角色,无论家里人谁生病了,母亲都会跟着难受。所以,人的身上一有痛楚了,就自然会引发到母亲头上。

人在情急之下所发出的声音都是一种本能,而这种本能是有共性的。五声对应五行,五行又对应人体的五脏,所以,通过呼喊的发音就可对照判断是哪个脏器发出的声音。

肉体感受到痛苦会使人本能地叫“妈”,而心灵感受到痛苦和伤害就会叫“天”。
人在失去亲人的时候极其痛苦,比如,我们常看到,女人死了丈夫总是哭喊“天啊,天啊”,这时候就不会喊“妈呀妈呀”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刺激时就会本能地喊“天”,就好像是天塌了一样。

“疼叫妈、苦叫天”,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也从某种程度上展现了人体和天之间的内在联系。

◆人体中的天

古语有:“天下即人身。”天和人的身体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人把人的身体按各个部位划分成“天地人”。

中国古代对人脸的描述为:两眉之上叫天,鼻子下面叫地,中间的部分叫人。

形容一个人长相很好的时候,我们常说“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知道了人脸上“天地人”的位置,就知道这句话都指的是什么部位了。

古人认为:人脸上两眉之上叫“天”,也代表你的童年。为什么呢?因为人小的时候,父母就是你的“天”,指父母对你的养育;两眉与鼻子之间为“中”,代表你自己要努力的人生,你要自己去完成这段生活,你既不可以靠天也不可以靠地,因为地是你的后代,你这一块走的好,你的人生后面才走的好。鼻子下面叫地,为“下”,代表你的老年,你奋斗一生的结果。

中医在认识人体的时候,也是遵循“天地人”的观念,人体上的很多穴位的名称都以“天地人”来命名。比如鼻子的下面有人中穴,嘴的两边有地仓穴。

头是诸阳之会,是人体阳气最盛的地方,头部也是人体的天,它就具有天的特性——喜清凉。我们头部是人体中最不怕冷的。而人的脚就是典型的地,地属阴,阴就喜暖。所以说,在冬季我们一定要做好脚的保暖工作。

天枢穴示意图

人的整个身体也可按“天地人”来分,人的肚脐是分界线,肚脐以上为天,肚脐以下为地。肚脐作为人体的中央,十分关键。

肚脐这个地方的穴位叫做神阙穴,就是当我们人一出生的时候,在剪断脐带的那一瞬间,先天的神灵就缺失了,随即我们就开始了后天的生活。

人体肚脐以上为阳,肚脐以下为阴,阴阳沟通的枢纽就在肚脐旁开两寸,此穴位名为天枢穴。

天枢穴是人体的一个大穴,地位十分重要,因为它是人体天地(阴阳)之气转化的枢纽。

医家对于天枢穴的认知源自天象。天枢为星象中的一个星宿,它主持各星的运动,也就是天上所有星宿的运动全部都是由天枢星这个枢纽来把持的。

是故,天枢穴在人体中的枢纽地位极其重要,它可推陈出新,上下沟通。

养生巧用天枢穴

经常按摩天枢穴,可以养生。

劳宫穴示意图

按摩的方法是用两个拇指顶在天枢穴位置,然后做轮转按摩即可。这样做可以使腑气通畅,帮助人改善脏腑气机,治疗便秘。

经常这样做,对不少疾病也有独特的治疗作用,比如说腹痛、痢疾以及高热等。腹痛如果是因上下气机不交引起的,我们就可以用艾条灸天枢穴二十分钟,就能使病情很快得以改善。

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个简易的按摩养生的方法——揉肚子。

我们的手心上有劳宫穴,劳宫穴的位置是在中指握拳以后指尖停留的地方,把两只手的劳宫穴交叠贴放在我们的肚脐上,然后大面积地旋转按摩。注意一点:手的摆放姿势男女不同。女子是右手在下,左手在上;男子是左手在下,右手在上。这么做,可使人体全身的气血都运转起来。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人的生命要因天之序。天的顺序体现在哪呢?在春夏秋冬这四季的交替轮回之中。

古人对春夏秋冬的描述都用一种小动物来表示,非常有意思。是用什么小动物呢?——虫子。虫子就象征着生命的小种子。

春是蠢蠢欲动的小虫子,是生命的开始;

夏是扯着嗓子狂喊的知了,是从虫蜕变到蝉的生命变化的过程;

秋是缠缠绵绵的蟋蟀,是生命成熟的象征;

冬是虫子进入冬眠,生命开始重新孕育。

春夏秋冬就是用万物的生命状态来表现我们内在生命的运转,即生、长、化、收、藏。

春:蠢蠢欲动的小虫子

“春”字的大篆

《说文解字》中对春字的定义为:“春,推也。”就是阳气开始生发了,于是推动万物萌发。

“春”字的大篆写做“春”。上面是小草;中间的这个“屯”表示声音,其实屯也是草初生的样子;底下是个“日”,代表阳气。

那么,这个“日”的位置会让人觉得很奇怪,太阳都是高高悬挂在草之上的,怎么在这里太阳跑到草的底下去了呢?

我们都知道天为阳,地为阴,虽然底下的地为阴,但阴中也是有阳气存在的,当春天阳气起来的时候,地下的阳气就要靠天的阳气把它一点点地往外带动,也就是唤醒的意思。所以太阳跑到底下的意思在于唤醒地下的阳气,草木就开始在春天这个季节里生长发芽。

“唤醒”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我作为一名虔诚的中医文化的宣介者,这些年出来讲《黄帝内经》也好,以《黄帝内经》的原理讲《从头到脚说健康》也好,都是希望唤醒普通老百姓对生命的一种更为深刻的认知。很多东西其实在我们心底当中都是存在的,但是如果不去触动它的话,它就永远在那里蛰伏不动,而当我们把道理讲清楚以后,它就能够慢慢地生发出来,使我们开化、觉悟,了解自己的身体,洞悉生命的哲学,感悟宇宙万物生生不息的轮回。

























中国古代有多部解释汉字的图书,其中东汉末年刘熙所著的《释名》是一本通过字的发音来解释文字的经典大作。

在《释名》中,春被解释为:“蠢也。”就是蠢蠢欲动的意思。

我们来看一下“蠢”字,它的下边是两只小虫子,上边是春天的“春”。阳气好比是小虫子,当春天来到的时候,在地下冬眠的小虫子就逐渐地苏醒过来,一点点地活跃起来。所以,“蠢”就是阳气蠢蠢欲动的意思。

春,就是蠢蠢欲动的小虫子,是生命的开始。

春季如何养生?

春季为一年中的前三个月,包含六个节气,是阳气一步步生长、壮大的阶段。

《黄帝内经》记载:“春三月,此谓发陈。”“陈”为陈旧,就是说春天的生发之机是把积聚在冬天的东西发出来,然后万物就开始生长发育。

人和万物一样,需要在春天好好地颐养生机,那应该如何去养呢?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里对四季的养生作了详细的阐述,就春季该如何去调理自己的神志介绍了几个养生的###。

◆夜卧早起

夜卧早起的意思就是晚睡早起。春天重在生发,不能总睡觉,否则会阻碍身体气机的生发,所以要适当地少睡点。

睡眠是我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但我们理解它的真正含义吗?

《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睡,坐寐也。”这是什么意思呢?

“垂”字的小篆

“睡”字左边是一个“目”字边,右边是个“垂”字。“垂”的含义是什么呢?“垂”字的小篆写做“垂”,就好像是眼皮闭上后坐在地上的样子。所以“睡”就是坐着打盹。

“眠”字从“瞑”。就是闭目合眼的意思。

睡眠跟我们人的寿命长短直接相关,所以往往睡眠都会是各种养生###里的第一要旨。

《黄帝内经》从一开始就在强调睡眠的重要性。人为什么要睡觉呢?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睡觉是为了养阴,而只有养好了阴,身体的阳气才能起来,白天才能有精神干活。白天是用来工作和学习的,这时你处在完全的运化状态。那么到了夜里,你要让生命处在一个相对的止息状态,这样才能使生命有一个休养生息的过程。

关于睡眠,我们总听俗语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我们一年四季的精神状态都跟睡眠有关。

春困:春天温醺的阳气开始一点点地充溢我们全身,虽说阳气在头,但此时生机刚起,大脑的供血还是略显不足,所以难免春困。

秋乏:秋天我们身体内部营养丰富,但阳气内收,四肢气血有时就显得有些不足,故秋乏,肢体沉重。

夏打盹:夏天暑热,对人的精神和体力都有消耗,打盹就是自保。

睡不醒的冬三月:冬眠了,气机全部内藏,可以通过多睡来养精蓄锐。

在春天,我们的阳气也要跟着天地的阳气一起慢慢地生发起来,所以,我们要适当地晚睡早起,达到春季养生的目的。

◆广步于庭

“步”,行也。就是要走,而非跑,跑就会生发太过。

“庭”指四方的大院子,表示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