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品茶地图-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贴士 紫砂壶是长兴茶文化的又一珍品,享有茶具之首的美誉,多次在国内获奖。中国茶叶博物馆大厅前的〃世界第一巨壶〃,即出自长兴。长兴的紫砂资源同陶都丁山同一矿脉,泥色紫而不姹,红而不嫣,黑而不墨。经过原料研磨调配,采用堆、捏、塑的手法,或松竹梅、瓜果、走兽为基础造型,或秦鼎汉器、古玩、人物摹本。巨壶与孩童等高,小壶寸柄盈握,刻诗铭画,贵如珩璜,珍同拱璧,有所谓〃觅得名人一壶,赛过无价之宝〃的说法。    
    茶导游 紫笋茶产于湖州长兴县顾渚山,顾渚山和金沙泉是茶人来此旅游的必到之处。    
    顾渚山    
    顾渚山位于长兴县西北17公里的水口乡。这里东临太湖,垂嶂叠岭,大涧中流,太湖水蒸气沿谷底蒸腾而上,具有天造地设的产茶条件,自唐以来,即以出产〃紫笋茶〃而著名。    
    唐代茶圣陆羽曾在这里考察、隐居,写出茶叶巨著《茶经》。并力荐顾渚紫笋茶为贡茶。唐末著名诗人、文学家陆龟蒙亦曾在此隐居,开辟茶园,著有《和茶具十咏》一书。自唐以后,历代有不少文人墨客到此游山玩水,品茶赋诗,留下不少诗篇和石刻题词。    
    顾渚山茶业到清末一度衰落。新中国成立后逐渐恢复,1978年开始紫笋名茶生产。这里先后开发了金沙泉、新建了〃忘归亭〃等景点,使山明水秀的顾渚山色和驰名中华的〃紫笋〃名茶及沁人心脾的金沙矿泉水交相辉映,吸引着中外游客。    
    金沙泉    
    古诗有云〃龙袱包紫笋,银瓶纳金沙〃,这里的〃金沙〃即指金沙泉。    
    金沙泉在顾渚山下,在唐代因〃碧泉涌沙,灿若金星〃而得名。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曾称赞道:〃泉嫩黄金涌,芽茶紫璧截〃。古代的《品茗》一文中也说:〃金沙水泡紫笋茶得全功,外地水泡紫笋茶只半功〃。用金沙水冲泡紫笋茶,色泽翠绿,兰香味甘,齿颊留爽,口感浓郁。    
    如今的金沙泉水是通过国家级鉴定的含氡偏硅酸优质矿泉水,目前市场已经开发有〃大唐贡泉〃、〃金沙泉〃、〃金沙贡泉〃等品牌的矿泉水出售。    
    纪念品 紫笋茶 金沙泉矿泉水 紫砂壶 太湖银鱼    
    茶肴美食    
    〃紫砂护国茶〃,用三分之二的野菜叶子,加上三分之一的茶叶掺和做成羹状,颜色油绿,口感清香、淡雅。    
    〃茶香迎贵宾〃, 是茶宴中的一道冷菜拼盘,用料跟卤水拼盘差不多,只是在开始时,用茶叶、茶根、茶茎的汁水与菜肴一同烹制,使菜肴具有茶香的味道。    
    顺道一游    
    谢安墓 谢安,东晋杰出的政治家、名宰相,著名文人,他领导的淝水之战,是历史 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谢安墓有两个特点:一是墓朝北。表明他不忘北伐、收复中原的决心;二是墓前栽一棵树叫〃黄连木〃(至今还在)。古时黄连称〃楷模〃,只有圣贤墓上才可栽种。    
    地质金钉子 古银杏长廊 仙山显圣寺 扬子鳄自然保护区    
    民间传说    
    急程茶的传说    
    顾渚紫笋茶在唐朝广德年间开始进贡,正式成为贡茶。那时因紫笋茶的品质优良,还被朝廷选为祭祀宗庙用茶。当时的皇室规定,紫笋贡茶分为五等,第一批茶必须确保〃清明〃前抵达长安,以祭祀宗庙。这第一批进贡的茶就被称为〃急程茶〃。    
    湖州的当地官员为了赶制急程茶,每年立春前后就要进山,进行全程监督,以保证按期保质地完成任务。当时的交通极不方便,从湖州到长安,相距约4000里,为了确保贡茶如期送到,送茶队伍常常在清明前10天就起程。曾经就有一个湖州刺史叫裴充的,因没有按期送到急程茶而被撤职。


第一部分第四站 开化开化龙顶

    〃钱江源头水,开化龙顶茶〃,开化是一座历史悠久、自然景观绝佳的古城,著名的钱塘江的源头就在开化,有林海茫茫的钱江源森林公园。整个开化也可以称作一个天然的森林公园,其境内崇山峻岭,森林茂密,光海拔在千米以上的高山就有20多座,终年云雾缭绕,具有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好山好水出好茶,名茶〃开化龙顶〃就出自这里。    
    茶史追溯 开化出好茶历史悠久,据记载,明崇祯四年已经成为贡茶。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县志有〃名茶朝贡时黄绢袋袱旗号篓,专人专程进贡〃的记载。后一度失传。20世纪70年代末,茶叶科技人员在开化县大龙山的龙顶潭周围的茶园里,采取一芽一叶为原料,精心研制出一种品质优异的好茶,遂以开化县名和龙顶地名而将之命名为开化龙顶。开化龙顶因其香气清幽、滋味醇爽,品质极优而被评为优秀名茶。    
    名茶鉴赏 开化龙顶属于高山云雾茶,其外形紧直挺秀,白毫批露,芽叶成朵,非常耐看。〃干茶色绿,汤水清绿,叶底鲜绿〃,此三绿为龙顶茶的主要特征。品龙顶茶宜以玻璃杯、用80度左右开水冲泡(先水后茶),只见芽尖从水面徐徐下沉至杯底,小小蓓蕾慢慢展开,绿叶呵护着嫩芽,片片树立杯中,栩栩如生,煞是好看。闻其幽香,啜其玉液,甘鲜醇爽,清高醉人。好一杯龙顶茶!    
    小贴士 开化县是钱塘江源头,是浙江、安徽、江西三省七县交界处,被称为〃中国绿茶金三角地区〃。开化境内山峰林立,绿水盘绕。举目四望,满目菖翠。〃晴日遍地雾,阴雨满云山〃,这种绝佳的气候,孕育了驰名中外的佳茗开化龙顶。    
    茶导游 开化龙顶茶的主产区在开化县吝溪乡大龙山的龙顶潭周围。这里层峦叠翠,林木葳蕤,潭水深碧,兰花吐香,值得一游。    
    顺道一游 钱江源森林公园 古田山自然保护区    
    纪念品推荐    
    开化龙顶 钱江源豆腐干 钱江源山泉水 开化板栗 开化香菇 开化金针菇 七彩山鸡    
    民间传说    
    龙顶潭的传说    
    龙顶潭位于大龙山的一个小山顶上,相传此潭原是一个干潭。某年一个高僧云游到此,见此潭周围古木参天,浓荫蔽日,惊呼〃好潭,好潭!〃,遂在潭边筑一石屋居住,每日亲自动手清理此潭。高僧不知清理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终于有一天,高僧挖到一块巨大的青石,用锄松动此石,果然从石缝中溢出清水,并隐约听到隆隆水响。忽然,大石碎裂,石下喷出巨大的水柱,清澈的泉水汩汩不绝,很快溢满了整个深潭。    
    高僧抚髯长笑,在潭边广植茶树,开辟茶园。因这里有龙顶潭水浇溉,土质松软肥沃,四周奇花异树,遍地芳草,茶树生长在云蒸霞蔚之中,终年被香气、雾气缭绕,日久天长,终于练成极品佳茗。


第一部分第五站 金华婺州举岩 双龙银针

    人们知道金华,最普通的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因著名作家叶圣陶的游记《记金华双龙洞》,让金华的知名度大大提升;二是因鲜美可口的金华特产金华火腿。金华的双龙洞是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区内林木参天,溶洞奇特,风景极是秀丽。金华火腿是金华的传统名特产,以〃色、香、味、形〃四绝而闻名中外。可是,没去过金华的人可能不知道,金 华还出产两种名茶婺州举岩和双龙银针。    
    金华茶区多位于海拔650米左右的山地,终年云雾笼罩,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砂质红壤土结构疏松,富含腐殖质。茶园附近水源充足,茶树生长健壮,叶厚芽壮。出产名茶不足为怪。    
    小贴士 浙江金华是著名的旅游城市,物产丰饶,商业繁荣,享有中国火腿之乡、五金之乡、佛手之乡、茶花之乡、兰花之乡、木雕之乡、水晶之乡、书画之乡、药材之乡、香菇之乡、花木之乡等多种美誉。义乌商品城、永康五金城、金华商城、浦江水晶博物馆、东阳工艺美术街、磐安特产城享誉海内外。金华的小商品、小五金、水晶工艺及火腿、佛手、府酒、药材、茶叶、酥饼、水果等深受中外游人欢迎。不计茶之因素,金华亦着实值得一游。    
    婺州举岩    
    茶史追溯 婺州举岩茶因金华旧属婺州治,产茶之地有玲珑巨石,巨岩重叠,犹如仙人举岩而得名。五代时期毛文锡所著的《茶谱》中即有〃婺州有举岩茶,其片甚细,所出虽少,味极甘芳,煎如碧乳〃之记载。李时珍著《本草纲目》、黄一正著《事物绀珠》、詹景风著《明辨类函》、方以智著《通雅》等书中均将其列为最佳名茶之一。该茶闻名于宋,兴盛于明,并被列为贡品,至清道光年间仍有进贡。清代末叶濒临失传。20世纪70年代,科技人员根据历史记载,对举岩茶的制作工艺进行挖掘,经过精心培植,举岩茶终于获得重生。1981年全国供销系统名茶评比会上,举岩、龙井、紫笋、莫干黄芽同被列为浙江省四大名茶。    
    名茶鉴赏    
    举岩茶条索细紧略扁,依稀可见白毫,色泽银中有翠,泡茶后茶汤浅黄明亮,叶底嫩黄成朵,滋味鲜醇甘美,茶香浓厚隽永,略带栗香。举岩茶在清明后、谷雨前一芽一叶时采摘。经摊(摊青)、炒(杀青)、抓(整条)、挺(挺锅)、烘(烘干)5道工序制作而成。工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创新,从而保持举岩茶独特的色、香、味、形。举岩茶又因其汤色如碧乳,古时称婺州碧乳茶。    
    双龙银针    
    茶史追溯 双龙银针是金华当地茶叶科技人员选用良种茶树,结合当地制茶工艺优势而开发的茶叶新品。双龙银针产于金华市双龙洞附近的鹿田村和冰湖洞上的北山林场,因其产地和外形而得名。该茶创制于20世纪80年代,以其优良的外形和品质,1984年被浙江省农业厅评为一类名茶。    
    名茶鉴赏 双龙银针条索紧直,形似银针,色泽绿中带白,银毫显露;成汤色黄绿清澈,叶底嫩匀、硕壮,香气鲜爽持久,滋味醇厚甘鲜。    
    茶导游 婺州举岩产在金华市旅游胜地双龙洞附近的鹿田村。双龙银针主产于双龙洞、冰壶洞的北山林场。这里四周群山环绕,树木葱郁,气候湿润,土质疏松,有很厚的腐殖质层,极有利于茶树生长。来金华,游览著名的双龙洞、冰壶洞后,即可顺道观赏蓊郁的茶园。    
    纪念品推荐 金华婺州举岩茶 金华双龙银针茶 磐安云峰茶    
    金华火腿 金华酥饼 方岩红桔 金华寿生酒    
    义乌红糖 兰溪毛峰茶 白玉蜗牛 兰溪金丝蜜枣    
    民间传说    
    黄大仙的传说    
    传说很多年以前,在金华村有一户姓黄的人家,这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黄初起,二儿子叫黄初平。初平八岁的时候就开始在家放羊,尊老爱幼,勤奋好学,乡亲们都称赞他圣贤。    
    在初平十五岁的那年,有一天他在金华山下放羊,有一只小羊失足受伤,他就细心为小羊疗伤,精心护理,小羊依偎着他,眼角含泪。黄初平看着小羊,想到小羊长大以后,免不了被屠宰的命运,觉得很可怜,不禁动了恻隐之心,十分烦忧。这时恰好有一位道人经过,问初平为何如此的烦忧,初平就将原因说明。道士问:〃那你希望小羊怎么样呢?〃,初平回答说希望羊能长生不死,道士说:〃这很简单。〃说完就施展法力把羊群化成了一片白石。初平看着一大片白石,很惊奇,就恳求道士收他为徒。    
    道士见他很有慧根,态度又很诚恳,就将黄初平领进金华古洞,理悟修道玄机,修得法道。    
    多年以后,初平回到家乡,其父母已经去逝,只见到了哥哥黄初起,就向哥哥讲了这么多年的修道经历。哥哥问初平当年的山羊到哪里去了,初平说仍在山中,哥哥不相信,于是初平就带哥哥来到山上看,却只看见一群白石,哪里有山羊呢?只见初平不慌不忙,口念法咒,叱声〃羊起〃,山上的白石顿时应声而起,变成千万只羊。后来,黄初平乘着仙鹤,带着哥哥一齐登上仙府,修得正果同列仙班。这就是如今在港、澳、台、北美、东南亚一带流行的侨仙黄大仙的传说。    
    今天的游人来到金华,在景区内仍可见到与黄大仙传说有关的黄大仙祖宫、金华观、卧羊山、叱石成羊、白马腾空、撞石成仙等多处景点。


第一部分第六站 天台山华顶云雾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破〃,以一把破扇走遍大江南北的活佛济公人人皆知,可是你知道吗,活佛的故乡就在浙江天台山。天台山,风光旖旎,山清水秀。不仅济公出生在此,著名的诗僧寒山子亦曾在此隐居,同时,天台山还是道教和佛教名山,佛教的500罗汉的根本道场也在天台山。    
    天台山,不仅有多达上百处的优美景点、丰富的人文资源,更以产茶历史悠久而著称。这里山谷幽邃,树木葱茏,四季云雾缭绕,土层肥沃,富含有机质,适宜茶树生长。这里出产的茶叶品质优异,尤以华顶云雾为最。    
    茶史追溯    
    据 《天台山志》记载:〃东汉末年葛玄植茶之圃已上华顶。〃 他开辟的茶园被后人称为〃葛仙茶圃〃。唐宋以来,天台山云雾茶名闻全国,并东传日本。唐陆羽《茶经》称:〃台州始丰县生赤城者与歙州(今安徽歙县)同〃;五代温庭筠《采茶录》云:〃天台丹丘出大茗,服之生羽翼〃。据北宋时期的《太平寰宇记》记载,北宋时云雾茶已列入贡茶。〃茶非华顶炒青不可饮〃的清代茶人彭颖著有《记华顶茶说》一文,对华顶云雾作了详尽说明。新中国成立后,华顶云雾茶在各级茶叶评比会中多次获奖,已被公认为国家名茶。    
    茶诗为证    
    饮茶歌送郑容    
    皎然    
    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    
    名藏仙府世空知,骨化云宫人不识。    
    云山童子调金铛,楚人《茶经》虚得名。    
    霜天半夜芳草折,烂漫缃花啜又生。    
    赏君此茶怯我疾,使人胸中荡忧栗。    
    日上香炉情未毕,醉踏虎溪云,高歌送君出。    
    赞美了华顶山人饮茶成仙之事,虽然稍嫌夸张,但也从侧面说明了华顶云雾茶的优异品质。    
    名茶鉴赏    
    华顶云雾茶,历史上为浙江四大名茶之一,素有〃佛天雨露,帝苑仙奖〃的美誉。华顶云雾茶色泽绿润,具有高山云雾茶的鲜明特色。采摘约在谷雨至立夏前后,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成茶外形细紧略扁,芽叶壮实,颜色绿润,冲泡后香高持久,滋味浓厚鲜爽,叶底嫩绿明亮。    
    茶导游 华顶云雾主产在天台山的华顶山,据 《天台山志》记载:〃东汉末年葛玄植茶之圃已上华顶。〃在华顶山的归云洞口,有著名的葛玄茶圃遗址,那里的几株茶树被人们称为〃茶祖〃,至今依然生机蓬勃。另外,零星点缀在茶园里的精巧别致的华顶 〃茅蓬〃也是有名的看点。这些茅蓬是古时僧人为护理茶园所筑,也有说是为纪念高僧坐禅而建的。据传华顶茅蓬原有108座,至清代,还剩下65座。乾隆时,潘未有诗吟道:〃天台六十五茅蓬,总在悬崖绝涧中,落尽山花人不见,白云堆里一声钟〃,赞美了华顶茅蓬的幽雅、僻静。现仍存有药师、必明、长春、驾云等茅蓬。此外,还有著名的华顶避暑山庄、华顶寺,也是理想的避暑、疗养好去处。    
    小贴士 华顶山是天台山的主体,华顶主峰拜经台,海拨约1100米。身临绝顶向远处眺望,能看到八大山峰,层层围裹,像八瓣莲花,华顶之说由此而来。峰顶四周常有浓云翻滚,有时云雾笼罩之下,咫尺难见。从归云洞看过去,只见白茫茫的云雾阵阵弥漫过来,恰如滔天白浪,〃华顶归云〃因此得名。    
    顺道一游  天台山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分13个景区,100多个景点,著名的还有赤城栖霞、双涧回澜、石梁飞瀑、桃源春晓、琼台夜月、寒岩夕照、螺溪钓艇。不仅如此,天台山还是华东著名的避暑胜地,其海拔在500米以上的山地达50多万亩,夏季平均气温比杭州、上海低约5~10℃。    
    交通指南 天台山位于浙江省东中部,东连宁海、三门,西接磐安,南邻仙居、临海,北界新昌,天台县是台州市的北大门,上三高速公路、104国道线贯穿全境,与各大城市交通十分便捷,至上海只需3。5小时、至杭州2小时、至温州2小时、至宁波1。5小时。而景区内交通十分便当,大巴直达各主要景点,县城到各景点有公共汽车和旅游车。    
    民间传说    
    如来和老君斗法的传说    
    天台山不仅茶文化历史悠久,也形成了特定的佛教、道教文化圈,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呢。    
    据说有一天,西天的如来佛祖和天上的太上老君同时睁开慧眼,寻找人间的仙山。二人搜寻良久,竟不约而同地盯上了山高谷深、云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