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泪-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未来的发展行方看毛泽东的远见卓识
  毛泽东时代大方向是非常对的,包括人口问题,只要重工业运转起来,技术上来。人的吃穿用,都可以从国外进口,根本就不用担心什么。现代工业社会,所有的财富实际上就是重工业创造的,这种认识,日本人根深蒂固,什么GDP全是白忙。大家吃喝玩乐就可以了,跟本就不需要给外国人当装配工刷盘子。只要中国的重工业优秀了,那么中国的经济很快就会飞起来,根本就不是什么年百分之多少。只要重工业足够牛,就是把RMB对的比价倒过来,大家都没有脾气。老子的GDP就是美国的10倍。在重工业运转起来之前,任何改善生活都是对民族的犯罪,破坏重工业的也都是对民族的犯罪,这是日本人的铁律,也是日本被打倒后还能飞起来的原因,可能是日本所处的环境太恶劣的缘故,一场大地震,全瞎忙。所以日本人能够找出真正经济的原因,受灾后该如何恢复。轻工业和服务业能够创造GDP进行资本积累,资本积累好了就可以和别人较量,其实就是个陷阱。 
  毛泽东时代的公社非常英明。要积极性干什么,有空读读书,去玩玩不好吗。重工业运转顺了后,拖拉机就可以放出来了。即使来不及设立拖拉机厂,就把拖拉机零件免费或很低的价格发给农民好了,让他们自己按照图纸装,一次装不好,拆了再装,按现在标准都是GDP,然后要拖拉机干活。 
  愚小时候喜欢自学无线电技术,因为当时收音机很贵,但相应的元件则比较便宜。愚现在能够体会到毛泽东当时的构思,虽然愚很长时间没有理解,怎么生活品那么贵。把收音机卖的很贵,目的是有钱的主出钱买。国家把钱收回去后继续完善提高重工业技术。没钱的呢,那就很便宜的把收音机零件卖出来,让大家自学无线电技术装收音机,自己动手改善生活,又是对人才的培训,去迎接中华民族的奋飞。 
  小时候的事,现在回想起来历历在目。当时小学校有航模队,自己动手组装模型飞机,动力,遥控等,能够很锻炼人,比现在小孩子直接买有意思多了。愚现在做工程,非本专业的知识,基本都是哪个时代留下的。 
  那么按照毛泽东的路走下去。农村很快就会城市化,因为重工业放出基本零件后,人会想出很多方法去排列组合这些零件,设计出千其百怪的东西来,改善生活和生产。做顺了,就可以商品交换,大家的生活会急剧上升。然后,很多中小企业从农村也就诞生了,这些中小企业的竞争,可以迅速提高质量,很快,这些千其百怪的东西就会杀向国际市场,这种千奇百怪的东西特别来钱,比大批量的彩电冰箱来钱多了,因为这种东西批量小,有很多盲点,不容易想到。但中国人多,这种专用的怪东西肯定会很多。日本的GDP一大半来自中小企业,愚住的地方就是如此,30年前还是农村,现在却一瞬间工业化了。那些中小企业不需要什么技术,只要有点子就可以了,只要重工业够牛,提供这些基础元件。日本的经济起飞也就是这么回事。 
  进一步,还有更牛的。这些中小企业只用很少的原材料就换回很多钱。然后存在重工业的银行里,反正在联合会里大家不分彼此,把钱再补给重工业,更高的技术又给开发出来了,又促进中小企业飞。重工业有足够的资金做后盾,有计划的调整价格,比如说把汽车价格定得很低,去打垮别人的重工业。 
  如果这样的话,中国将有很多商品,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所谓的技术出口,很多人就会存RMB,因为可以买到各种商品和技术,RMB很快就会成为世界人民的钱。所谓的银行坏帐根本就不会有问题,因为会有人买单,而且因为有信心,不会挤兑银行。现代工业社会的钱其实根本就没有价值,润滑油而已。所以日本人就认为财富是重工业创造的。从帐面上看重工业亏无所谓。 
  但现在的问题是,要重工业自负盈亏,其实是打断民族的脊梁。现在经济的问题是求人家来办厂,给人家当装配工,装配工只是机器而已,其实是对人的摧残。你这里的人工贵了,外资立马走人,中国经济轰然倒地。其实所谓的金融危机也就这么回事,外国的产经联在倒鬼,他们可是在有计划的进行作战,我们还玩什么市场经济提高积极性,义和团斗得过洋枪洋炮吗。 
  我们想发展高技术,一看人家的重工业技术怎么这么便宜,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还看到人家重工业负债累累,更不敢发展了。一看人家吃喝玩乐的第三产业创造了巨大GDP,轻工业也创造了不少GDP,中小企业也创造了不少GDP。我们也应该发展这些行业,进行市场经济改革,创造GDP,改善人民生活。还能进行资本积累。国营的重工业效益不好,减员增效,干脆卖了算了。也就是这20多年的所谓经济发展,完全是舍本逐末。加大财政力度改善GDP也没有加到重工业上,帐面GDP好看了。但民族经济的根垮了,一有风吹草动就倒台。
  
  
                  
日本右派是民族主义,中国右派是反民族主义
  这里从历史的脉络回答为什么日本的右派是民族主义的,中国的右派是反民族主义的。 
  中日几乎同时被打开国门。美国舰队打开了日本国门,日本人非常震惊,要向西方学习,造枪造炮,西体和魂,明治维新开始了。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日本的右派也就诞生了。所不同的是重工业优先发展,因为要造枪造炮。而棉纺等轻工业则发展缓慢,因为日本没地不能种棉花。所以一直日本普通民众其实并不富裕,很多时候,消费品还需要配给。2、30年代的东京其实还没有上海繁华,上海有东方巴黎之称。 
  中国被打开国门后也很震惊,于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也开始了资本主义改革。其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与日本的西体和魂没有本质区别。日本还是日本,它的民族服装和传统活动到现在都保留着。中国几乎没有了,另外日本学者比较中美日三国人的国民性,中国人与美国人更象些,日本人是另类。 
  但中国向资本主义转化时,与日本走上了不同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中国地大物博,当时还很有钱,据说当时的GDP有世界的1/3。与其自己去造军舰还不如去买军舰,即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洋务运动开办的工厂,也只是造简单枪械的小脚色,如汉阳兵工厂。因为投资少,见效快。而基干产业,钢铁、机械、化学等,由于投资大,见效慢,不符合比较效益,反正可以从外国采购,就放弃了。另外,中国地大物博,可以种棉花。发展棉纺等轻工业也符合比较效益原则。于是轻工业迅速成长起来,比如从日本采购纺织机械,纺织品再销回日本。当然轻工业来钱很快,于是生产规模迅速增长,需要种更多的棉花,纺更多的布,当然这些棉花还是布最终到了日本。中国的资本家,也就是中国的右派也诞生了。轻工业挣来的钱除了扩大再生产外,还用于消费,灯红酒绿,创造了巨大的GDP,2、30年代是黄金十年,上海非常繁华。 
  但这繁华背后却掩盖着白骨,中国大量的资源和农作物实际被轻工业象抽血机一样抽到外国。虽然创造了巨大的GDP。但绝大多数普通民众非常贫困,他们没有能力消费灯红酒绿的GDP,但日常生活所需的农产品和其他资源却被抽走了,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虽然人均GDP在高速增长。由于底层人民非常贫困,产生了左派,想要拯救民族,高扬爱国主义旗帜。 
  历史演变到那个时刻。中国和日本的资本家,也就是右派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日本右派凭借重工业,可以从国外抽到资源,改善本民族的生活,因此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中国右派需要抽本国资源,除一部分用来购买机器设备用于扩大再生产,其它用于改善自己生活,创造巨大GDP,所以反对爱国主义,直到现在称爱国者为爱国贼。中国左派,则必须高扬爱国主义旗帜,虽然人均GDP在增长,但却只能消费GDP数字,而没有实物,直到现在中国左派都宣称爱国主义。 
  我读日本学者写的日本经济史,中国经济史。读着读着,深刻领会到了日本产经联的铁律。在没有完善重工业之前,改善人民生活,即提高GDP,是对民族的犯罪。破坏重工业,用于提高GDP的行为也是对民族的犯罪。 
  其实现在的倾向很明显。在深圳,一个民工在机台上干10余小时司空见惯。他的工资只能维持基本生活。他也没有能力去逛锦绣中华或世界之窗。人均GDP在提高,但他只能消费GDP数字。与文革相比,其实生活水平下降了,文革中有基本的生活保障,还能逛公园,全国大串联去旅游。当然维持基本生活的消费品质量提高了,但只是科学技术带来的,与人的积极性毫无关系。 
  
  
                  
苏联的产经联为什么会崩溃
  造民族的经济永动机产经联,基干产业,如钢铁、机械、化学、电子等是非常困难的事。因为很长时间不能产生效益,即使产生效益后,由于机器的调试磨合,进入快车道,再到经济起飞,到根本改善人民生活,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日本是模范生,打造产经联从明治起用了近百年。45年到60年是调试磨合期,60年是经济起飞,改善生活是进入70年代。 
  英美是幸运儿,诞生在阳光下未开垦的土地。英美的产经联伴随着坚船利炮,铁甲战车,人头滚滚,血流成河,茁壮成长。其间英美人民自由民主且快乐着,因为从外界抢到了大量资源。民主自由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 
  轮到日本就没有那么好事。只有一面对外征战,一面对内节衣缩食,去打造民族的自动机器…产经联。人民就没有那么民主自由了。 
  轮到俄罗斯及后来的苏联,更没有好事。当时的俄罗斯虽也算工业国家,但本民族的产经联的规模和技术水准不值一提。列强已经把肥肉瓜分完毕。怎么办?只能用铁腕去实现本民族的自动机器…产经联。收缴剩余物资去支持民族的未来。如有异义想改善生活,斯大林坚决镇压。竟然把一些优秀的飞机设计师关进了监狱。奇怪的是,卫国战争时的一些优秀飞机竟然诞生在监狱设计局。后人为了缅怀斯大林的丰功伟绩,也采用一样的组织管理方法,不过换了个名称,叫封闭式开发。 
  斯大林时代的政策,按照产经联论,是非常正确的,只是不够细腻。问题出在后面,应该逐步放开产经联的下游产业。诞生一大批拥有高技术的中小企业。即象日本经济起飞一样。但到戈尔巴乔夫和叶利欣,竟然把民族的产经联分解卖钱,想改善生活,按照产经联论,则是民族的罪犯。当然俄罗斯的人才还在,产经联还有修复的可能。但十余年后,苏联时代的人才退了,俄罗斯就彻底成后进国家。在GDP高歌猛进之中,人民生活会越来越贫困。 
  中国更加不幸。1949年,几乎没有任何重工业基础和技术,人民绝大多数是文盲。清朝时积攒的巨大财富,早已被列强盘剥干净。几乎一无所有,除了人。伟大导师毛泽东从历史的脉络中找到了中国前进的方向。全民族节衣缩食,自立更生,艰苦奋斗,打造民族的产经联,中华民族要做一流的民族,而不是刷盘子的角色。发动群众,政治运动,读《毛曰》,20余年让民族扫盲。读《子曰》2千多年竟绝大多数是文盲,很奇怪。靠着他的权威,把中华民族带到了奋飞的起点。但是…… 
  其实对比日本,苏联是很幸福的。日本必须依靠国际市场获得原料,必须给美国刷盘子,挣钱去实现经济起飞。但苏联则不同,有的是资源,没有必要去给别人刷盘子去获得经济起飞的资金。 
  其实,日本的70年代以前还很穷。有很多电影或记录片反应了这个情况,如小孩围着美军要巧克利,或到美军基地去卖春。比如,在东京立川,有个很大的公园…昭和纪念公园,70年代以前是美军基地,所以当时的立川也就象个大妓院。这是我听老一辈日本人说的。 
  其实,在现代工业社会,人的积极性非常藐小。人只要想办法动脑子就可以了,根本就不需要去干刷盘子等体力活。人是享受生活的,实在不想动脑子,吃喝玩乐,游山玩水就可以了。想办法让别人刷盘子。 
  其实改革开放是否正确并不重要,关键是心态,我有这个技术力,就是先进民族。GDP少暂时不要紧,把民族的经济永动机调顺了,经济就起飞了。大家动动脑子,或享受生活。 
  日本就有这个良好心态,可能是它没有别的选择吧。而中国和苏联的生存环境比日本好,容易被灌迷魂汤。 
  日本的改革开放非常值得一学,什么该开,什么坚决不开。所以日本一直是非常封闭的市场,现在都是。只是进入90年代后,在美国的压力下,放开了一些市场。我想原因可能是日本的产经联雇佣的一帮御用文人很有水平,能够精确计算出来什么该开,什么不该开,然后精确制定政策。 
  比如,前不就NHK放的节目,讲日美达成协定,3年后开放美国的一种工程机械进口。但那个时候,日本的工程机械的质量还不能与美国相提并论。但日本组织人员攻关,结果硬是在期限内把质量提上去了,反而还把那家美国企业打垮了。为什么定3年期限,肯定日本的御用文人经过了周密计算。 
  在日本有个说法,即日本的政治家不行,但官僚很厉害。比如操纵外汇市场,都能体现日本官僚的厉害。反观中国的,…… 
  
  
                  
为什么产经联不能通过私人资本自发形成
  钢铁、机械、化学、电子等基干产业虽然是一流工业化国家经济的根,真正的经济,是这个国家技术力的精华。但从经济效益上来说,却是没有比较效益的。建立重化学工业需要大量的投资,长期的人才培训。即使建成后,也是没有经济效益的,需要巨额军费和政府采购去维持和提高技术水准。 
  私人资本会在重化学工业巨大的投资和很少的收益面前却步,如日本30年代以前,地主的资金会向资本转化。之后,由于日本重化学工业化,需要大量投资,地主的资金也就停止向资本转化,转向有价证券投资。而在此其间,由于战争需要,经济的基盘向重化学工业移动,政府与三菱住友三井等财团其实不分彼此,重化学工业急速成长。同时,“不要不急”的中小企业,如纺织、自行车等,被强制转废业,成为三菱住友三井等军需企业的部品下请、协力工厂。这种组织形式也就是战后高度成长期的组织形式。缩写自《现代日本经济史》'新版2002' 
  英美的情况有所不同。虽然英美重化学工业来自私人资本,由于诞生在阳光下未开垦的土地。英美的重化学工业伴随着坚船利炮,铁甲战车,人头滚滚,血流成河,茁壮成长。但是,英美重化学工业却不是市场经济的,而是由政府的巨额军费和政府采购支持的。在他们背后站立着大量的国立研究所和大学。 
  苏联和中国的重化学工业的建立则完全是国家资本和计划经济。因为他们的重化学工业在建立过程中,不能够对外进行掠夺战争。 
  完全依靠私人资本和自由市场经济建立起的重化学工业,在世界经济史中竟然找不到一例。英美是私人资本加计划经济,日本是半私人资本加计划经济,苏联和中国则是国家资本加计划经济。实际反映了它们诞生的历史时代,即能够自由发动掠夺战争,不那么自由发动掠夺战争,不能发动掠夺战争。 
  但自由市场经济会损害重化学工业,苏联不用说,中国也受到了极大损害。科研体制转向了个体户体制,积极性是提高了,却使这20余年竟然没有能拿得出手的成果。 
  没有重化学工业的经济是依附型经济。经济的好坏其实与自己的经济政策没有多少关系。纯粹取决于寄主的需要和可能。4小龙就是典型,它们的经济政策其实与其它第三世界穷国也没有太多差别,可以找到对应经济政策的国家,问题就只是它们发达了。印度是民主典范,也被力挺,但太大,寄主也没有能力挺起来。 
  
                  
GDP成份论
  时间:2005…10…50:29:54来源:三农中国 
  为什么以前造出大飞机,现在不行了。 
  为什么80年代以前中国那么贫穷? 
  为什么现在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是人才过剩吗? 
  一切因为这0。6%。 
  单纯比较GDP多少是没有意义的。做1亿条裤子和造1架飞机的GDP是一样的。但是造飞机的是富国,做裤子是穷国。就是造100亿条裤子也比不上1架飞机。国家的穷富不是看GDP的多少,而是看GD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