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姐-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是这一出:“好,大姐知道了,我一定跟你姐夫说。”李月姐点点头。

随后姐弟俩又聊了几句,又说好明日去送田阿婆的时间,墨易便告辞,马上要开漕了,他也忙的很。

李月姐送他出了门,却立马转身回到屋里,打开箱锁,又拿出那几本册子,仔细的看了又看,里面牵涉到的人物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岂是好招惹的,可她心里却是明白的,做为刀徒,郑家的教导便是义气,郑典身上那义气尤重,再加上二王爷于他有知遇之恩,因此,二王爷交待的事情,便赴汤蹈火郑典也要拼了命去完成的,在这点上,郑典不会听她的,可查了这册子的事情,郑典便把整个通州官场以及京中的一个官员给得罪光了,这么大的一股力量,以郑典这么个小官,再加上郑家下九流的出身,到时,焉能留得命在,她答应郑老太的,要守着郑典,那么唯今之计,不管是为了郑典,还是为了郑家,都不能让郑典去查这事情,那么这册子就不能叫郑典知晓。

可又不行啊,这册子关系着贾五郎的死因,还有柳银翠蒙冤在里面,李月姐知道,若是真藏了这几本册子下来,她的良心绝对过不去的,而且她也不甘心,通州仓场,漕上,盐场已经烂成这样了,最后倒霉的还不都是她们这样苦哈哈的老百姓,或许这册子可以捅出去,只是不能由郑典郑典之手捅出去……

“月姐儿,正是鸡上窝的时候呢,屋里暗,你怎滴也不掌灯,小心得鸡爬眼。”正在李月姐犯难的时候,郑典下衙回家了,一进屋,就看到自家媳妇儿正背对着门站在箱前,屋里暗沉沉的,便道。

“哦,我正整理东西,一时没顾上,就好了。”李月姐吓了一跳,然后不动声音的将手下的一本册子放进了箱子里,然后落了锁。

然后转身帮着郑典换下衙服,换上常服,却见他神色有些闷闷的便问:“怎么了?可是衙里遇上难处了。”

“倒没有,有着卢主事帮忙,我又放了几个书办回来,如今衙里的事情倒是井井有条的,只是柳银翠的事情,我今日去找金大人要求旁听,他居然一口拒绝了,想来是之前,我放出要重查空廒案风声引得他记恨了,不过,我奇怪的是,为什么钱大人和张大人两个也阻止我插手柳银翠的事情,说实话,我有一种感觉,柳银翠很可能真的是冤枉的,歇衙的时候,我找人打听了,倒是听出一些别的味道来了,柳银翠今日在堂上说了个事情,那贾五郎因着跟她吵架,已经几天都没回过家了,所以柳银翠才会连着几日中午给贾五郎送燕窝粥,便是想和好,而柳银翠私下里打听过,据说贾五郎那几日就住在运河边上的一家私窠里,包了个粉头,每日开消和打赏都是大笔大笔的,端的就是一个豪客,这就奇怪了,贾五郎这钱打哪里来的,他就是一个书办,还是混日子没一点实权的那种,每月的薪钱并不多,再加上家里的钱也一向是由柳银翠管着的,因此,他手上这大笔的钱来的蹊跷,我估摸着这案子还是应该跟坐粮厅的人有关,我得找人暗中查查,我有一种感觉,搞不好贾五郎这案子说不定跟西仓大火有关,我还就不信了,你们不让我查,我偏要查。”郑典拧着眉道,有人不让他插手,他还就偏要插手了。

李月姐知道郑典这是铁了心了,不过她却是另有打算。

第二百零五章 坝楼

册子的事情,成了李月姐一块心病,夜里,李月姐翻来覆去了好久也睡不着。

“月姐儿,怎么了?”郑典迷迷糊糊的搂着李月姐,亲了一口问。

“六郎,我有点担心,仓场和坐粮厅的水太深了。”李月姐窝在郑典的怀里,喃喃的道。

“这官场上,哪处的水不深?既然走上了这条路,那再深的水我也要淌一淌,别多想了,睡吧。”郑典打了个哈欠拍了拍李月姐的胳膊道。

可要是溺了水怎么办?李月姐这话没有说出口,只是在喉头里打了个转又吞了下肚,不吉利。而册子的事情李月姐决定缓一两天再说,她要思虑清楚,李月姐直到天蒙蒙亮才睡去。再张开眼睛,天已经亮了。一边郑典已经起床了,李月姐正要跟着一起起床,却被郑典按住了。

“你昨天夜里睡的很不安稳,再多睡一会儿,我上衙去了,别太多担心。”郑典道。

李月姐这时确实觉得那太阳穴一阵突突的直跳,不过,她一会儿要去码头送田阿婆,也没时间睡了,便道:“不行,得起来了,我一会儿要跟二弟去码头送田阿婆。”

“怎么?田阿婆要走了?”郑典边穿衣服边问。

“可不是,说是淮安那边来信了,程田氏身子不大好了,田阿婆必须走了。”李月姐道。起身披了衣,又帮郑典系着腰带。

“哦,按理我也该一起去送的,不过今天是祭仓神的日子,我怕是走不开,帮我跟田阿婆道一声珍重,说起来田阿婆这个岁数了,这次回淮安,怕是再难见面了。”郑典道。

“可不是。”李月姐点点头,心里不由沉甸甸的很不是滋味儿。

郑典上衙了。李月姐吃过早饭,又拿出嫁妆,在里面挑了点细绸布和缎子,又挑了一对景德镇瓷瓶,预意着平平安安,再各色首饰盒子。这个是送给程田氏家那边的,另外再上衙买了四色果盒,然后候着墨易年兰儿和月娇月宝过来,几个便坐了马车朝码头去。

“对了,墨风呢。他怎么不来?”李月姐问墨易。

“他说今天几个同窗有一个祭仓神的文会,不能缺席,所以就不来送了。让我们代他问候一声。”墨易道。

李月姐听了不由瞪眼了:“这怎么行,再怎么也不过是一个文会,当初他病的时候,可是田阿婆在京里照顾他的,以前,又因着他体弱,田阿婆在吃食上为他操了多少的心,如今田阿婆回乡。如何能不来送,便是天大的事也得丢一边,快。把马车直接驾到书院去。”

李月姐沉着脸道,更何况她心里有数,田阿婆就是她们兄弟姐妹的太祖母。而田阿婆这年纪了,那真可以说是过一天算一天的,因此,这一别,很可能是永别,墨风如何能不来。

于是,马车立马拐了个弯,朝着书院去。

墨风穿着月色的书生服,跟着一帮差不多大的学子从书院出来,今天是祭仓神祭漕神的日子,一帮十三四岁的少年,意气风华,便约了一起去坝楼那里,激扬文字一翻。没成想一出门就看到自家大姐和二哥站在不远处。

“大姐,二哥,你们怎么来了?”墨风连忙上前。

“来叫你一起去送田阿婆。”李月姐干脆的道。

“可我要去参加文会。”墨风有些不乐意的道。远处,几个同窗又朝着墨风招手:“墨风快点。”

李月姐一听墨风这话,那真是有些气着了:“文会这次错过了还有下次,田阿婆这回乡那以后再想相见就难了,到底哪个重要你不会不明白吧,我说你读书都读狗肚子身上去了,田阿婆待你如何,你心里应该有数吧,如今她回乡去,你因着一个文会居然能不去送,你说你这事情做的对吗?”

李月姐说着,尤不解气,伸着食指,直点着墨风的脑袋。

“大姐,大姐,我去,我去还不成吗?同窗们看着呢,给我留点面子。”墨风叫自家大姐这么一点,只得苦巴着一张脸告饶了。

“早这样不就好了,去跟你同窗说一声,然后我们去码头。”李月姐瞪了他一眼。

墨风这才一溜小跑的去跟同窗道别。

不一会儿,李家一行人便到了码头,因着去找墨风,耽误了点时间,李家人到的时候,申晴容正扶着田阿婆准备登船了,只是田阿婆那头还一个劲的回头朝着码头望,这会儿正回头之即,看着李家一行人急匆匆的过来,那满是皱纹的脸便绽开了笑容。

“阿婆,我们来迟了。”李月姐边忙上前在另一边扶着田阿婆道。

“不迟不迟。”田阿婆一个劲的道,两手握着李月姐的手飞快的拍着,随后腾出一只手,拍拍墨易的肩,又摸摸墨风的脑袋,最后却是拉过月娇的手,然后那眼神便一个个的看过去,一脸舍不得的样子。

“老祖宗,上船了。”一边的申晴容瞧着田阿婆跟李家那一副难舍难分的样子,便不太舒服了,重又扶过田阿婆道。

“哎哎哎。”田阿婆又忙不叠的应着申晴容,转脸又有些依依不舍的望着李家一行人。然后和在申晴容和于于期的搀扶下上了船。一边申学政带着申家小郎同行,申学政是去江淮各府督办学政的,正好陪着田阿婆一起回乡。。

随后于子期同申晴容便下了船,一边的船夫正要抽了搭板,李月姐看着船头那一直朝着自家兄弟姐妹挥手的田阿婆,心中突然觉得有些空落落的,田阿婆这一走,今生怕是再没有相见的可能了,李月姐想着,一咬牙冲着那船夫道:“等等。”说着,便几个跨步,冲上了船。

“怎么了怎么了?”田阿婆还李月姐有什么事情,颠着脚步迎上来忙不叠的问。

李月姐却是迎着田阿婆上前,伸开胳膊,便抱着田阿婆,然后在她耳边低语了句:“太祖母,一路顺风。”

虽然李月姐没法子接受申大人,但不防碍她接受田阿婆。

田阿婆听到李月姐和称呼,那有些驮的背猛的直了起来,两眼眼晶晶的盯着李月姐,嘴唇更是抖动了个不停,好一会儿才道:“好,好,好,你们也好好的啊。”

“嗯。”李月姐重重的点头,随后才又转身下了船,这时船夫才抽了搭板,船悠悠然然的离开了码头,田阿婆的手仍挥个不断。

“你刚才跟我老祖宗说了什么?让她那么激动。”等到船渐渐的驶出众人的视线,那申晴容才回转过脸来,冲着李月姐道。

“没什么,祝她一路顺风喽。”李月姐淡笑的道。

申晴容一脸狐疑的看着李月姐,很明显的,李月姐说的绝对不会仅仅是这句话,但李月姐不说,申晴容也没法子,只是没好气的瞪了李月姐一眼。

有着田阿婆这一层关系,李月姐自不会跟申晴容计较,仍是一脸淡笑,反倒让申晴容一脸悻悻,随后便上了一乘小轿,一边于子期在轿边说了句:“夫人先回去,今天张家湾坝楼那边有祭仓神和漕神的议式,我得过去一下。”

申晴容点点头,两个轿夫就抬着小轿回去了,于子期这时却是转过身,冲着李月姐道:“郑娘子,借一步说话。”

“有什么事于大人不防直说。”李月姐回道,墨易在一边皱着眉头,这男女之间是有大防的,怎可私下说话。

于子期便看了看一边的年兰儿月娇和墨风等人。

“大姐,今天坝楼热闹的很,我带月娇他们去逛逛。”那年兰儿颇是知情识趣,知道于大人说的事情她们不方便听,便道,而月娇柔更是个喜欢凑热闹的,自是在一边应和。

“是啊,大姐,我们先去坝楼那边,说不定文会还没散呢。”那墨风也道。

“那好,你们带着月宝去逛逛吧,人多,小心点啊。”李月姐便点头,由着月娇和墨风带着月宝儿去玩玩。

看着月娇和墨风月宝三个离开,李月姐同墨易相视一眼,然后才又冲着于子期道:“于大人,有什么事你说吧。”

“于子期看了看周围,然后示意李月姐和墨易两个跟着他,三人便离开人群,到了河堤边一株老柳树下,绿柳拂堤,倒是一个清静的所在,随后于子期才拿出一封信递给李月姐:“这是我今天早上收到的。”

李月姐一脸狐疑的接过,拆开一看,直觉脑袋就那么轰的一下,信的内容竟是有人告郑家借漕船夹带私货:“这……历来漕帮不都是这样的吗?”

“漕船带私货,这是一种约定俗成,但实际上却是违反朝延律法的,平日相安无事,也不过是大家心知肚明,民不举官不究,可真要有人一旦较真起来,再加上漕帮人好勇斗狠的,谁手上没有几条命案,到时,只要上官一较真,那是一抓一个准的。”于子期道。

竟是这样?李月姐拿着信,手在发抖,她知道,这定是有心人对郑典的报复,而其目的应该是阻止郑典查仓场和坐粮厅的事情。

正想着,突然墨风气喘吁吁的跑来:“不好了,大姐,姐夫从坝楼上摔下来了。”

第二百零六章 赌便赌了

李月姐赶到坝楼的时候,郑典已经被人送回家了,便又急忙的往家里赶。

五斗巷,郑宅。

“月姐儿,别担心,我没事,那坝楼不过是年久失修,一根柱子叫虫子给驻烂了,才会突然倒塌的,我身手好着呢,只是扭了脚,瞧,走路完全不受影响的。”郑典坐在矮榻上,安慰着一脸紧张的李月姐,还站了起来,咬着牙在李月姐面前走了几步。

李月姐看着他疼的嘴角直抽,即心疼又没好气,连忙扯了他在榻上坐下,又拿出跌打损伤的药水帮他揉着肿了老高的脚腕,心里是一阵后怕,也幸好郑典身手还算是灵活的,要是换了一般的人,那腿说不定就得折了,再要运气不好一点,有个三长两短也未可知。

想到这里,李月姐更是一阵后悔,背心直冒冷汗。

只是虽知道这里面另有隐情,李月姐却是并不说破,便故意一阵子唠叨:“你说你这监督主事怎么当的?上任也不少时间了,这年久失修你也不监督监督,这顿苦可不成了你自找的了吗?”

“是是是,都是我自个儿的不是。”郑典一阵从善如流。却是逗得李月姐开怀了些。

一边送郑典回来的卢有财这会儿眼观鼻子鼻观心,早听说监督主事没成婚时便有怕老婆一说,成了婚后更叫家里的娘子拘的紧,如今果然这般,这会儿见着监督大人跟自家娘子打情骂俏般的话,自是不便多留,便拱手告辞。

郑典脚不方便,李月姐便代着郑典送卢有财到门口。

“卢知事,你跟我实话实话,那柱子倒底是年久失修还是有人故意做的手脚?”到得门口,李月姐却突然的开口问。

卢有财心里一阵叫苦,监督主事大人一早就吩咐了他不准说的,可这位监督夫人却是个难糊弄的主儿。这里面的内情怕是早早猜个八九不离十了,想了想,便实话实说的道:“是有人故意做的手脚,事先将柱子截断的。”

“还请卢知事说的更明白一点。”李月姐这时做了个福礼道。

“夫人这般,小的担当不起,罢了。有些事情我估妄说之,夫人估妄听之。”那卢有财不敢受李月姐这一礼,便连忙虚扶的道,最后想着自己既然从县衙门里投到监督主事衙门,那跟郑大人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便说了自己的看法:“监督主事认为柳银翠案不是主凶,贾五郎之事可能牵涉到仓场的内幕。力主从仓场下手,这怕是引起一些人的警惕了,今儿个这事,便是有人故意给大人的警告吧,夫人最好劝劝大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回祭仓神。通州所有头面人物都到了,唯有二王府的管家三贵没有出面,由此可见如今二王府方面的处境不太妙。他们哪里还顾得上通州这边,而郑家,底子太薄了。一时却是撼不动仓场坐粮厅这颗大树的。”

本来前太子病故,顺位立太子的应该就是二王爷,可天下人谁都知道,这位二王爷性子刻薄,最不为皇上所喜,所以,如今,皇上把暄皇孙接到身边时,便立刻传出皇上欲立皇太孙的消息了,连消带打的,二王爷那边便门前冷落了下来。

“可你家大人却是个认死理的,这回这样叫人坑了,那肯定是要想法子找回场子的,再加上这次牵涉到了柳银翠案,柳洼人同气连枝,如今那柳银翠很可能是冤枉的,郑家做为柳洼人的领头人,不可能不理会的,叫他不查这事怕是难了。”李月姐说出自己的担心。

“即然都是查,那也得看谁查,听说夫人认得御史衙门的于大人?当年还曾凑巧救过于大人。”这时,卢有财突然问道。

李月姐点点头:“倒不能算是我救的,只能说是有些牵连。”李月姐道。

“如果柳银翠这案子,于御史能站出来就没问题了,江淮仕林在朝中根深地固,便是皇上也忌惮三分,而据我所知,于御史在通州三年,其实也一直在查仓场弊案,只是却是苦于抓不到证据啊。”说到这里,卢有财又叹了口气摇摇头:“说起来柳银翠倒也算得是一个突破口,只是这个突破口对于整个仓场弊案来说,作用实在有限,就怕于御史不愿意接。”

李月姐听着卢知事的话,心里倒是一亮,或许可以把册子交给于子期去查,于子期别的不说,清廉是毋庸置疑的,再凭着当年他一举揭出的贿举案的劲道,相信他要是得到了册子,必不会坐视,而正如卢知事所说,江淮仕林,根深地固,可不是郑家这等出身能比的,自不用怕别人的报复,而有了那册子,仓场之弊可以说必然会水落石出,于子期便得大功一件,少不得要升迁的,到时这也算是他的回报吧。

李月姐心中有了主意,却不再多说什么,目送着卢有财出门,这才回转屋里,李月姐又坐在郑典身边,两眼深深的望着他。

“月姐儿,你知道了?”郑典叫李月姐看的有些心虚。

“知道什么?”李月姐明知故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