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今天第一次上推,所以在此拜托各位朋友捧个场,收藏留言投票什么的,让我成绩别那么难看,至少不要辜负编辑大人的错爱,拜托啦各位!群么么~
022 贺家
李王氏是吃了午饭走的,自从她走后的几天,商孙氏的脸色都不太好,尤其看到李淑华时,脸上总会流露出明显的厌恶。然而她却诡异地很少挑刺儿,有时候明明想说什么,张了张口像是想到什么,又把嘴巴给闭上了。
商锦秀便怀疑,李王氏一定是警告了商孙氏什么,才让她收敛了起来。可明面上的找茬虽然没有了,她对李淑华却更加厌恶了。就连面对商锦秀和商锦云的时候,也从来没有好脸色。
商锦秀还好,骨子里是成年人的灵魂,商孙氏的态度她根本不放在眼里。商锦云却是个实打实的小孩子,好几次都被商孙氏的脸色给吓到了。
小孩子对于周围人的好意或者恶意,总是有着近乎野兽般的感知。商锦云才三岁不到,感受到商孙氏的恶意后,她便忍不住往人怀里或者身后躲,想要离商孙氏远一些。
她这样的反应,更是刺激了商孙氏的神经,心中对她们更加厌恶了。
好在商孙氏平时一般待在正屋,除了吃饭的时候几乎见不上面,倒也不用担心什么。
商锦秀却有些苦恼,这个世界虽然有不少她没见过的蔬菜,调味料却很少,平时吃的菜也就那么几样,味道一般,也就胜在食材新鲜无污染。商锦秀上辈子就是个吃货,就算在末世也因为拥有空间和物资从来没亏待过自己的胃。
到了这里情况却有些糟糕,她空间里物资倒是不少,其中就包括新鲜的蔬菜水果肉类海鲜,以及各种调味料。可难就难在,她根本没办法堂而皇之地把这些东西从空间里拿出来。
就在商锦秀纠结怎么把空间中的食物拿出来的时候,一队人马正朝着青山县而来。马车里,贺云绮将车帘掀开一条缝,看着城楼上‘青山县’三个大字,一颗心再也无法平静下来。
他们是贺家被遣送回原籍的家眷,原本三日前就该到青山县的,可是祖母突然生了病,没办法赶路,只得找了个农庄暂时住下。如今,祖母的病已经好了,而她,也终于又回到了这个地方。
前世,她也是在这个时候,跟着家人回到了青山县。一家人整日都过得惶惶不安,再也不复往日的自信张扬,直到祖父起复后,家里的情况才好起来。
那时候,没人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自然只能战战兢兢地度日。这一次却不一样,她很清楚,只要七年,朝中就会发生一场大动荡,局势改变。不仅祖父起复,就连父亲也能谋得一个不错的官位。
在那之前,她只需要等待就行了。
张秀华却不清楚女儿此刻的心思,把车帘从她手中拿出来,同时柔声对她说:“绮儿,这里就是青山县,以后咱们就要住在这儿了,你喜欢吗?”
贺云绮暗自翻了个白眼,一个小县城而已,又破又烂又穷,和京城简直没法比,有什么好喜欢的?
想到用不了多久就要再见到商锦秀,贺云绮的目光暗了暗。自从几日前见了那个老头,对方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后,她就一直耿耿于心。
一开始她原本以为,前世商锦秀必然是见到了那位神秘而强大的国师大人,所以这一世醒来后,就极力劝说张秀华,好在祖父虽然夺官流放了,人脉还在。负责护送的官差受了嘱托,对他们颇为照顾,这才让她有机会抢在国师离开那座小院前,赶到了那里,甚至抢在了商锦秀前头,取代商锦秀去见了那位大师。
孰料,对方根本不是她以为的国师大人,而是一个老头子,还对她说出那样的话!竟然让她‘一切随缘,莫要强求’,她强求什么了?上天既然给了她这个机会回到小时候,难道不是让她有机会改变自己命运的吗?
难道说,她就必须得按照前世的轨迹活着,嫁给那个人渣含恨而终吗?简直休想!
想到这里,贺云绮就忍不住气得浑身发抖,同时她也愈发好奇,前世的时候,那人对商锦秀说了什么?可惜不管说了什么,她这辈子永远都不可能知道了。
不对!或许,她可以劝说商锦秀再去一次,等她见了那个老头子,再问她对方说了什么。
贺云绮觉得这个主意可行,心中积压的郁气便少了几分,就连眼前的青山县城都顺眼了很多。
她突然期待起和商锦秀的再次重逢了。
就她对商锦秀的了解,商锦秀是一个非常重感情的人,而且特别护短,人又善良得近乎愚蠢了,总是拿家里的银子出来赈济灾民,甚至还总是往慈幼院跑。虽说名声有了,可慈幼院里全是些穷人,她总是跟那些人混在一起,也不怕掉了身份!
想要名声,捐点银子偶尔去几次走个过场不就行了?
不过也好,这样的人才容易掌控。贺云绮想到这里,突然觉得她前世实在太傻了。商锦秀的母亲虽然只是个商户女,她的父亲最后却官运亨通,夫家也是显贵,这么好的条件她却没想过利用,反而因为心里的别扭不愿意和商锦秀见面,找她帮忙,她怎么就这么傻呢?
还好,上天总算补偿了她,让她回到了小时候,让她有机会改变自己的错误!
商锦秀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贺云绮给惦记上了,她此刻正在正房里,听着商孙氏跟李淑华说话。
张春华和商锦萝也在场,和上次一样,商锦萝依偎在商孙氏怀里,明显备受宠爱。经历了上次分家的波折,张春华面对李淑华和商锦秀的时候便再没了好脸色。唯一忌讳的只有商士功,有他在场的时候总是会收敛几分。
此刻,她便似笑非笑地看着李淑华,目光中带着毫不掩饰的嘲讽和鄙夷。
商孙氏则板着脸,语气中带着几分高高在上和颐指气使:“贺家对咱们家有恩,他们如今落了难回到这里,咱们家是绝对不能袖手旁观的。你拿出一千两银子,我做主给他们送去,就当是咱们家的一份心意。”
商锦秀眉梢一挑,难以置信地看了商孙氏一眼。一千两银子,她也敢说?这可是一笔巨款了,李淑华哪里拿得出来?
果然,就见李淑华面色为难地问道:“一千两银子,是不是多了点儿?”
商孙氏闻言,脸色更难看了几分:“你以为贺家是什么人家?没有一千两银子咱们怎么拿得出手?你可别忘了,当初老大能当上县令,贺家可是帮了大忙的,咱们不能忘恩负义,让人戳脊梁骨!”
————————————
昨晚写的时候有些卡,写到半夜也没写出来,所以现在才更新。另外,目前正在最新签约榜推荐,希望各位能帮帮忙,收藏或者投票什么的,当然,多多留言也欢迎,拜托啦。/(ㄒoㄒ)/~~推荐效果不好就没脸见编辑大人了~
023 欺负人(改标题)
李淑华看商孙氏脸色实在难看,便说道:“一千两银子这么大的事,我一个人做不了主,得问老爷的意思。”
其实要她说,给一百两银子就行了。不是她忘恩负义,只是贺家当初虽然确实帮了忙,但他们该孝敬的也都孝敬过了,之后逢年过节的,她也都会派人送一份礼物过去,算是心意。
如今贺家落了难,她也不是说要见死不救,只是他们能力有限,就算要帮忙,也该量力而行吧?可商孙氏倒好,一开口就要她拿出一千两银子来,她哪里拿得出来?她手里虽然有些田庄铺子,赚的却并不多。
一千两,已经是她手中一个田庄一年的盈利了。她手中虽然有三个田庄两个铺子,规模却都不大,更何况,青山县原本也只是个小县城,百姓的日子并不富足,不过能温饱而已。
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谁还能拿出多余的银子出来花?
不仅是她,就连她父亲李广财,说是附近首屈一指的富商,其实每年赚的银子也并不多,跟那些真正的富贾根本没法比。
李淑华也明白商孙氏这么做的理由,贺家是从京城来的,虽说如今落了难,到底身份不一般。商孙氏本来就爱面子,自从商士功当了县令后更是讲究起身份排场来,平时大部分银子都用在了置办衣服首饰和保养上。
贺家是从京城来的,商孙氏担心银子太少拿不出手,这才一开口就让李淑华拿出一千两银子出来。
商孙氏没想到李淑华会这么说,脸色更难看了几分,有些不耐烦地说道:“家里的账都是你在管,银子也都是你收着,问老大干什么?”
商孙氏很不满,她开口要一千两银子,其实并没有想过把这一千两银子全都给贺家。反正银子到了她手上,给贺家送多少还不是她说了算?
可她没想到李淑华竟然这么不上道,还学会拿商士功做筏子了,实在可恨!商孙氏隐隐觉得,自从李王氏那个老货来过之后,李淑华就越来越难对付了。
一定是那个老货跟李淑华说了什么!
想到李王氏警告自己的话,商孙氏的脸色更是黑如锅底。商户就是商户,早晚有一天,她要让士功把李淑华给休了!
商孙氏正运着气,张春华却不甘寂寞地开口了:“娘说得对,大嫂要是觉得有难处,直接开口就是了。何必拿大哥做筏子,以前哪次不是大嫂直接做的主。要我说呀,一千两银子是多了点儿,可贺家毕竟是咱家的恩人,这银子,该给!”
说到这里,张春华眼波一转,目光在商孙氏和李淑华脸上扫过,就拿帕子掩嘴笑了起来。要是换了她,那是一两银子也不想给。反正银子是李淑华出,她看个热闹,还能给李淑华和商孙氏添堵,何乐而不为?
更何况,以她对商孙氏的了解,这一千两银子未必就会全部交给贺家,商孙氏肯定会偷偷扣下一部分,她若是把商孙氏伺候好了,说不定还能占占便宜。
商锦秀看她们联起手来欺负李淑华,心里不满,就说道:“既然贺家是咱家的恩人,那不如这银子就从所有人的月历里扣吧。下人的例钱不好动,那就从咱们每个月的例钱里扣好了。一千两银子的话,是多久的例钱啊,娘?”
说到最后,商锦秀转头问李淑华,余光却偷偷注视着商孙氏和张春华的反应,果然二人都变了脸色。不仅是她们,就连商孙氏怀里的商锦萝都不满了。
没等商孙氏和张春华张口反驳,商锦萝就抢先说道:“不行!要扣扣就扣秀儿的,我的例钱谁都不能动!”
商锦秀不屑地看她一眼,这个商锦萝可够嚣张的,也不想想她的例钱是谁给的。
张春华也冷着脸说道:“秀儿,你还是个孩子,这些大人的事儿你不懂,就别搀和了。”张春华心里简直恨死了,李淑华可真会教女儿,商锦秀这个死丫头才多大点儿,心眼儿就这么多,竟然还打起月例银子的主意了!
商孙氏心里也恨,她张口就要一千两银子,原本是想趁这个机会中饱私囊,哪晓得商锦秀这个死丫头竟然想出了这么个招儿!
不对,商锦秀才多大点儿?哪能想出这样的主意,肯定是李淑华教她说的!不过,这孩子确实发烧之后就不像以前那么听话了,整个人就像个刺头一样,看谁不顺眼就要刺一下。
商孙氏眯起眼睛看商锦秀,心里突然忍不住想,这孩子不会真的是在阴曹地府走了一遭,沾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吧?
她并不是自己差不多快真相了,只是想着,有机会还是找个高人来家里驱驱邪,可别真的沾上脏东西才好。
商锦秀敏锐地感知到商孙氏目光中的恶意,往李淑华身后躲了躲,这才抬起眼眸去看商孙氏,察觉到她眼中的意味,商锦秀忍不住皱起眉头。
李淑华见商锦秀被商孙氏给‘吓’到了,心中对商孙氏的不满更多了几分,她配合着将商锦秀护在身后,嘴上笑道:“我倒是觉得秀儿的主意不错,咱家不是大户人家,要真的拿出一千两银子送给贺家,那以后的月例只能扣下不发了。天儿的月例是四两银子,萝儿、秀儿和云儿都是二两银子。我和弟妹的月例都是五两银子,娘是二十两银子,老爷和二弟则都是十两银子,算下来,咱们家每个月的月例一共是六十两银子,那从下个月开始算,有十六个月的月例不能发了。”
她话音刚落,商孙氏便怒斥道:“你敢!李淑华,你可真不愧是商户出身的,瞧这帐算的,张口就要扣十六个月的月例,你是掉进钱眼儿里了吧!你别想骗我,我虽然没管账,咱家每年的进益有多少还是有数的!一千两银子虽然多了点儿,但也不是拿不出手的,你不仅要克扣老二家的例钱,就连我的例钱也想扣,李淑华,你还记得自己的身份吗?”
商锦秀撇撇嘴,什么叫贼喊捉贼反咬一口,她今天可算是见识了!正想开口,却被李淑华瞪了一眼,商锦秀只得暂时闭嘴了。
————————————————
说明一下,对古代发月例啥的不是很了解,这里就随便写的,如果有错的地方,欢迎指出来哈。不过这文毕竟是架空小说,完全按照古代实际情况写肯定不现实。当然,如果有朋友帮忙科普下相关知识,我也可以适当修改下。最后说一句,打滚求收藏推荐~
024 再见
商孙氏本想借着贺家的事逼李淑华拿出一千两银子,她好捞点好处,可惜被商锦秀搅了局,提出用月例银子来抵。李淑华便趁机反将了商孙氏一军,提出若是拿出一千两银子,那剩下十六个月的月例银子都得扣下不发。
商孙氏和张春华气得浑身发抖,想威逼李淑华就范,李淑华却咬死了不肯松口,说是让商士功来决定,便带着商锦秀离开了正房。她们还没走出门,商孙氏就气得拿起手边的茶盏狠狠扔在了李淑华脚边。
李淑华却理也不理,带着商锦秀小心翼翼地避开地上的碎片,回到了东厢房。
商士功处理了衙门的差事回到后院,李淑华就把这件事一字不落地告诉了他,只掩去了月例的事。末了她说道:“咱家受过贺家的恩惠,如今他们落了难,要帮忙我没话说,可一出手就是一千两银子,这也太多了。你是个清官,可这事要是传出去,别人会怎么想?”
商士功听完,眉头就皱了起来,觉得商孙氏有些过分了。一千两银子不是少数,就这么拿出来当做心意,被人知道了反而要落人口实。李淑华手里虽然有些田庄铺子,她却一直很低调,打的也是李家的旗号,很少有人知道铺子是她的。
他是县令,若是一出手就是一千两银子,被人知道了,肯定会有人怀疑他银子的来路,反而惹来事端,还不如低调些的好。
贺家如今既然到了青山县,能报恩的机会很多,没必要直接给一笔银子,反而显得生分了。
更何况,他已经打听清楚了,贺家的男人虽然流放了,家产却还在。那些家产并不少,他们就算送一千两银子过去,对方也不一定能看得上。
商士功便直接去找了商孙氏,告诉她不用给银子,他会在职权允许内多给贺家帮忙,算是还了贺家当年的提携之恩。
商孙氏虽然心有不满,却不好违逆商士功,只是她虽然答应了,话语间却没少数落李淑华和商锦秀,尤其觉得商锦秀小小年纪太不懂事,不尊长辈。
商士功这才知道月例的事,不过他向来疼爱商锦秀,倒不生气,反而觉得商锦秀小小年纪就聪明,长大了肯定有出息,让商孙氏憋了一肚子闷气无处发泄。
青山县是贺家祖籍,贺家在青山县有自己的房产,占地还不小,修得很是气派。只是贺家人几乎都住在京城,住在祖宅里的人并不多。
贺家落难后,一家人都低调起来,仆人遣散了很多,一些家产也变卖换成了银子,拿去打点关系了。贺家人到了青山县后,商士功就主动借了一些人手过去,到贺家祖宅帮忙。
三日后,贺家一切打点妥当,贺家老夫人便派人给商孙氏送来了一份拜帖,想要登门道谢。
收到拜帖后,商孙氏整个人都容光焕发,嘴角总是上翘着,浑身透着股得意。她没有及时给人回话,把送帖子的人晾在茶厅约过了半个时辰,她才派人把人叫过去,说了一番好话,并定下了贺家上门的时间。
那人一直赔着笑,躬着身,注视着地面的眼中压抑着愤怒。等商孙氏定下时间,他又说了一番好话,把商孙氏恭维了一番,看着商孙氏因为两三句话就喜不自胜的模样,眼中迅速闪过一丝不屑。
次日,贺家老夫人贺柳氏带着媳妇张秀华和孙女贺云绮亲自上门道谢,唯一的孙子贺云意却留在了家中,并不想他和商家人接触。
因为要见贺柳氏,商孙氏特意换了一身新衣服,配着赤金嵌红宝的头面,比平日更多了几分贵气。她又注重保养,看着比同龄人要年轻很多,和张春华、李淑华站在一起,看着倒像是姐妹。
贺家人到的时候,商孙氏亲自带着人从正房里迎了出来,等在了垂花门口。商孙氏一看贺家人穿得朴素,尤其是贺柳氏,额头眼角都已经有了皱纹,比她要苍老很多,身上穿的也是旧衣服,头面也普通,一点也不打眼,商孙氏的嘴角就忍不住翘了起来。
想当年,她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