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择天记-第3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片安静里,只能听到远处传来的几声狗吠还有孩子的哭闹声。

这画面更加诡异,就像是雪老城里那些很难看懂的哑剧。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人们收回了望向道殿的视线,继续向前行走,回到各自的生活里。

道殿的门紧闭着,残着雪的树林沉默着。

没有人知道里面正在发生什么事情。

直至暮色降临。

……

……

街上的行人不再望向树林里的道殿,带着某种刻意,但在别的地方,还有无数双眼睛看着这里。

汶水穿城而过,其中一段水势平缓,景致幽美,正好在道殿的后方。

在对岸有七名商贩、六个衙役、三个算命先生、两个卖麻糖的老人和一个买脂粉的小姑娘一直看着道殿后园。

还有一位满脸胡须的军官,偶尔也会往那边看一眼。

夕阳的光线落在如镜般的水面上,化作无数团火,仿佛燃烧的天空。

那些光线接着反射而回,落在他的脸上,胡须仿佛变成了燃烧的灌木丛。

罗布想起了唐家著名的汶水三式。

那三记剑招都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分别是——晚云收,夕阳挂,一川枫。

当年那位唐家前贤或者正是在这个地方看到这样的风景,心有所感,才会创造出如此绝妙而美丽动人的剑法?

道殿的后园幽静如常,人影都看不到一个。

忽然间,有琴声响起,淙淙如水,很是好听。

他转头望去,只见一名盲琴师,正坐在汶水畔拔动琴弦。

虽已暮时,西边洒落的光线反而更加明亮,有些刺眼,但那名盲琴师感受不到这一点,不像别人那般用手遮着光,而是眯着眼睛,随着琴声轻轻摆着头,显得极为享受,陶醉至极。

看着这幕画面,罗布走到琴师身前扔下几块碎银子。

听着碎银落下的声音,那位盲琴师心情更加愉悦,眉毛仿佛要飞起来般,手指拔弦的动作变得更快,曲风却是陡然一转,变得低沉了下去,不再是河面上的万千金叶,而是远方落日下的城关旧人。

……

……

第818章 道殿内外的夜唱

罗布站在琴师身畔听了会儿,忽然随着琴声唱了起来。

琴师奏的是首不出名的曲子,他唱的词在世间则极有名。

而且他的声音极为粗豪,与汶水城里的柳荫残雪相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顿时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

……

“我一剑西来

你衣群袅动

那么小小的可爱

流过庭院

我在寺中抄经

而明天要练拳易筋……

春山爱笑

明天我的路更远

马蹄成了蝴蝶

弯弓射箭,走过绿林

我是那上京应考而不读书的书生

来洛阳是为求看你的倒影

水里的绝笔,天光里的遗容

挽绝你小小的清瘦

一瓢饮你小小的丰满”

(注:温瑞安,黄河)

……

……

那位盲琴师弹了很久,罗布也唱了很久,河畔围着的人越来越多,盲琴师身前堆着的铜钱与碎银子也越来越多,借着最后那抹暮色,闪耀着令人心喜的光泽。

暮色越来越浓,直至变成夜色,汶水两岸的商铺与客栈点起了灯火,星星点点落在水里。

忽然,人群里响起了震惊的议论声,所有人的视线都离开了盲琴师与罗布,投向了对岸。

那里是道殿的后园。

罗布微微挑眉,转身向那边望去。

只见道殿大放光明,殿顶的流云缓缓地旋转,已经到了最高处,雅正高韵的礼乐缓缓吃起。

这是宣示。

教宗陛下,来到了汶水。

河畔的人们再次停下动作,就这样静立在原地,就像白天正街上曾经发生过的画面一般。

七名商贩不再呦喝,六个衙役垂下了手里的铁链,三个算命先生睁开了眼睛,两个卖麻糖的老人手里用来裹糖的纸在夜风里轻轻颤抖,那个买脂粉的小姑娘脸色雪白,仿佛已经涂了五层。

“没想到居然是个聪明人。”

看着对岸的无限光明,听着道殿里传来的礼乐声,罗布在心里想着:“或者你的身边有个聪明人。”

……

……

汶水城的历史无比悠久,唐家的历史更是比陈氏皇族、梁家都还要更加久远。

作为四大世家之首,世间最富有的家族,汶水唐家统领着无数行业、运输、军械、粮食、矿山,只要是真正重要的行业里,总能看到唐家低调却无法忽视的身影,而这便奠定了唐家在整个大陆的地位。

到今天为止,没有任何人知道唐家到底拥有怎样的力量,因为直至今时今日,没有任何势力能够逼得唐家使出自己全部的力量,所以谈到唐家,人们只能用一个最含混的方式来描述,那就是底蕴。

底蕴在底,就像汶水底那些谁都数不清楚的水草,世人只知道在那里,却从来没有亲眼看见过,只能进行想象与猜测,所以唐家变得越来越神秘,也越来越可怕。

但总会有些侧面的证明,比如从来没有人敢在汶水里游泳或者捞鱼,比如无论是当年的太宗皇帝陛下,还是后来权势滔天的天海圣后,对待唐家的态度都是以怀柔安抚为主,因为下汶水容易溺死,而动唐家则必然天下大乱。

陈长生是当代教宗,是大陆身份最尊贵的人物,但即便是他,对唐家也没有办法。

如果离开松山军府之后,他便亮明身份,要来汶水城,唐家可以想出无数方法,把他礼貌地拒之城外,所以他只能隐藏身份,像一名普通旅客那般来到汶水城,哪怕汶水城早就已经知道了他的到来。

但现在他已经进了汶水城,如果他还想像前些天那般行事,试图通过暗中的行动救出被关在祠堂里的唐三十六,唐家真有可能让他直接消失在夜色下的汶水里——因为这里就是汶水。

所以,道殿里光明大作,流云直上穹顶。

他直接向整个汶水城亮出了身份。

汶水再如何幽深,河底的水草再如何恐怖,难道还敢把他如何?

这是很简单直接的宣告,在罗布和很多人包括唐家看来,却充满着智慧。

但事实上,这个决定与陈长生没有太多关系,他只是按照信里说的在做。

这半日道殿显得如此安静,也不是他与人们在商议讨论,而是因为他有别的重要的事情要做。

到处都是青郁的树木,在这寒冷的冬季里,很明显,道殿里有某种阵法正在不停地给大地提供着热量。即便在京都离宫,这都是过于奢侈的行为,唯独在汶水城,并不显得很特异,因为这座城实在是太过富有了。

树林里有条幽静曲折的石道,从正午时分开始,石道两侧每隔数丈便站着一位主教,神情谦卑而严肃。

越往深处去,石道两侧的主教位秩便越高,待到后殿神门外,更是站着四位红衣主教。

神门里种着一株梨花,梨花下是后殿的门,汶水大主教便站在门外。

数年前,陈长生曾经来过汶水,也就是在后殿住着,当时的他已经被教宗陛下任命为国教学院院长,整个大陆都知道他将是日后的教宗,大主教自然招待的极为殷勤,但也没有像今日这般。

对离宫来说,汶水城当然是最重要的地方,出任这里的大主教也必然是美差,国教这些年并不安稳,这位大主教能够在这里做这么多年,自然也不是寻常人物,但他就这样安安静静地候在门外,哪怕时间移走,也没有流露出任何不耐的神色,甚至就连脚都没有动一下,显得格外谦卑,甚至要低到尘埃里去。

因为现在陈长生已经是教宗了。

虽然很明白这个事实,但看着大主教似乎被刻意漠视,那几位红衣主教不敢腹诽,难免还是有些不舒服。

能让他们觉得稍微安慰的是,折袖与关飞白也被拦在了后殿的门外,这时候正在树林里发呆。

狼族折袖与离山关飞白,当然都是名人,他们与教宗之间的关系,也是举世皆知。

他们都不能进殿,更何况其余。

从正午开始,后殿的门便再也没有开过,里面也没有任何声音传出,谁都不知道陈长生在里面做什么。

直到暮色最浓的时候,河畔的树林与殿顶仿佛同时燃烧了起来,然后一道真实的热意传了出来。

那是由真实的火产生的热度,而不是来自道殿地底的阵法,梨树上的青叶微微卷起。

大主教终于抬起头来,望向紧闭的殿门,脸上流露出紧张的情绪。

第819章 蹄声乱晨光

关飞白用衣袖擦掉额头上的汗水,不知道是因为热还是紧张。

“这在炼的就是朱砂丹?”

他的声音也变得有些干涩,又非常低,因为担心别人听到了。

折袖也不知道殿门里的情形,但他服过朱砂丹,知道味道,点了点头。

得到他的确认,关飞白吸了一口气。

在北方雪原,这一年被谈论最多的就是朱砂丹,他当然也知道这种传说中能够活死人、生白骨的神药。

但他这时候不是因为震惊而倒吸凉气,而是因为确定了另外那个传言的真实性。

原来朱砂丹真是陈长生炼制的,难道还真是用的他自己的血?

半年前,离山剑堂一位师伯,与二十一魔将在黑山军府外一场血战,断臂而归,流血将尽,圣光术都失去了效用,在最后的危急时刻,全靠着一颗朱砂丹才重新活了过来。

想到这一点,关飞白真的不知该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陈长生了。

……

……

后殿的门终于开了,一道热浪涌了出来,梨树上的青叶簌簌直落,仿佛来到了盛夏。

南客扶着陈长生从里面走了出来,他的脸色有些苍白,看上去就像重病初愈。

汶水大主教赶紧上前迎着。

陈长生把手里的那个小瓷瓶递到他身前。

小瓷瓶里自然是无比珍贵的朱砂丹。

这一年多时间里,陈长生每隔一个月,会给前线的军士提供一瓶朱砂丹。

他的血是有限的。

按时间来说,这个月的朱砂丹应该在十余天前便已经炼制出来、发放完毕,但他在雪岭上被魔君重伤,流了很多血,其后一直在阪崖马场养伤,根本没有可能做到。

他一直没有说过什么,但其实有些着急,因为他知道,在拥蓝关、拥雪关、在葱州、在黑山,在很多地方,有很多重伤将死的将士正在等待着朱砂丹的出现,那些人才是真正的着急。

所以离开汉秋城的时候,他便已经暗中传书汶水,让这边的道殿做好了相应的药材准备,待今日抵达汶水,也顾不得其实伤势还没有完全复原,便开始了药物的炼制。

现在这瓶朱砂丹终于炼制出来了,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自然就是把送到前方的军府里去。

在最早的时候,这件事情是由国教英华殿负责,后来则是交到了唐家的手里。如今他在汶水,却没有把继续交由唐家办理的意思,因为雪岭那夜的所有事情都是唐家引出来的,而且唐家明显并不在意他通过朱砂丹释放的善意。

陈长生说道:“派人连夜送到汉秋城,找到槐院的主事,怎么分放,他们知道。”

很安静,大主教没有接话,也没有接过那个小瓷瓶的意思。

不是他敢不遵圣谕,又或者在权衡得失,而是太过震惊。

这句话里有几个很重要的信息,其中一个信息必将震动整个大陆。

王破重回了天凉郡。

不管他的人是不是回来了,但槐院既然到了,也就等于他到了。

谁都知道,槐院就是王破。

但真正令大主教震惊的,还不是这个消息,而是小瓷瓶本身。

派人连夜送到汉秋城,这中间足够做很多手脚,如果他想做的话。

大主教的脸色不停变幻,一时红一时白,最后归于平静。

他伸手接过小瓷瓶,最轻微的颤抖都没有。

“必不负陛下所托。”

……

……

折袖看着陈长生苍白如纸的脸色,说道:“血能自生,但长时间如此,对修行会有很大影响。”

陈长生说道:“我每日食用很多灵果地参,问题不会太大。”

折袖说道:“若要成圣,便是大问题。”

陈长生沉默了会儿,没有接话。

折袖盯着他的眼睛,说道:“难道她就没有阻止你?”

陈长生知道他说的她不是徐有容也不是那封信的主人,而是小黑龙。

想着最开始时那场激烈的争吵,他笑了笑。

折袖说道:“和救那些人相比,你自身的强大,对这个世界来说更加重要。”

陈长生把目光在门外那树梨花上停留了片刻,说道:“我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如果一开始我就没想到这件事情也罢了,可是现在我明明知道自己只需要每个月流些血便能救回数十条人命,却不这样做,真的很难。”

一直没有说话的关飞白说道:“有道理,换作是我,也会觉得为难。”

折袖在严寒残酷的荒原上长大,对南方这些名门正宗弟子的想法无法理解,摇了摇头,不再多言。

“先前你炼药的时候,道殿已经向汶水宣告了你的降临。”

关飞白望向陈长生说道:“我不理解的是,就算亮明身份,唐家再也不敢动你,但你又能有什么办法把唐棠救出来,就算你亲自去拜访,他们不让你见,你又能如何?教宗也没办法闯祠堂。”

“我也不知道,明天先看看情况。”

陈长生看了眼夜空,只见繁星点点,明天应该是个晴天。

白昼晴暖,夜里却是风大,自北方群山拂来的冬风,顺着汶水进入城内,在道殿四周徘徊不去。

梨树微摇,青叶再落,看着有些凄凉,似乎预示着有可能变天。

……

……

第二天清晨,变化来了。

不是突然落下了一场纷纷洒洒的雪,也不是起了一眼令人双眼迷离的风,而是响起了无数道雷。

蹄声如雷,晨光骤破,大地震动,原野不安,汶水城响起警讯,已经数百年没有关闭过的城门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合拢。

城墙上各式各样的守城神弩转动着方向,对准了北方的原野,无数道肃杀强大的气息向外散溢而出,说明在城门里、城墙内甚至地底,有无数座阵法开始运行起来。

只看那些守城神弩的数量、阵法的密集程度,还有破空而起的飞辇,便知道,汶水城的防御能力极其强大,严重地超出了规制,甚至完全不逊于洛阳城。

更令人感到凛然的是,无论是城门处的士兵还是反应更快的唐家侍卫,又或是那些最普通的商贩走卒,虽然被远方如雷的蹄声惊吓得脸色剧变,但依然并不慌乱,遵守着秩序,以很快的速度全部退回了城内。

很明显,过去的无数年里,汶水城虽然没有面临过之刀兵之灾,却从未忘战。

且不说唐家深不可测的底蕴,只凭这座坚城与这些训练有素的军民,任谁来攻都要付出极惨重的代价。即便是最血腥残酷暴戾的魔族狼骑,也不敢凭着一口气便直接冲杀过来,必然会停在那数百座神弩的范围之外。

果然,如雷般的蹄声渐渐停止,那片黑潮停在了千丈之外的原野上。

第820章 春风入老城

那片黑潮停在远处的原野上,即便是唐家特制的千里镜,也很难看清楚这些骑兵究竟是什么来历。

没有过多长时间,有百余骑离开了队伍,向着汶水城疾驰,竟是完全无视城上的那些神弩。看着这幕画面,纵使平日里演练过无数次,守城士兵与唐家侍卫还是紧张起来,毕竟他们从来没有真实的经验。

城主在下属们的陪伴下匆匆赶至城头,衣衫都没有穿齐整,更不要说穿戴盔甲。

看着远方那片如潮的骑兵,还有越来越近的百余骑,城主的脸色越来越苍白。

眼看着那百余骑已经进入了神弩的攻击范围,他却不敢下令发起攻击,汗水如浆一般涌出。他望向那些唐家侍卫,惊慌喊道:“主家呢?主家怎么没有来人?”

汶水城的城主由朝廷亲自任命,但他自己非常清楚,自己永远都不可能是这座城的主人。

这座城的主人从无数年前开始,就只有一个姓氏,那就是唐家。

从警讯响起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就算反应再慢,唐家的人也应该到了才是。

为何直到现在,城墙上只有那些侍卫,却看不到一位唐家的大人物?

一位幕僚盯着那越来越近的百余骑,想到一种可能,低声说道:“主家没动静,说明必然无事。”

城主听着这话,觉得好生有道理,擦掉脸上的冷汗,颤声问道:“那……来的究竟是什么人?”

……

……

时间流转,百余骑兵来到汶水城前。

没有战斗发生,因为城墙上的人们很快便知道了对方的身份。

来到汶水城的并不是魔族的远征军,而是两千名护教骑兵。

他们的任务是护送三位圣堂大主教进入汶水城。

三位圣堂大主教来到汶水城的原因更加简单——随侍教宗陛下。

无论汶水城里的军民,对今天清晨这场突如其来的动静有多么的不愉快,他们也没有任何理由把对方拦在城外。

——两千护教骑兵绝大多数都留在了原野上,没有任何敌意。

刚刚关闭没有多长时间的沉重城门,缓缓开启。

两座大辇在百名骑兵的护送下,在无数双情绪复杂的眼光注视下,走进了汶水城。

桉琳大主教与城主隔着帷幕说了几句话,没有出辇的意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