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世之铁血枭雄-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只好微微笑了一下道:“只要我等力所能及,一定为寨主办到。”

张弃这时说道:“如果你们有功夫的话,我希望你们能在谷中呆上几天,我需要好好的想一下,如何?”

蓝叔也正愁不能跟林玲商量,自是满口的答应,于是一行人被安排到了几处村民的家中,他们之间怎么商量先是不提。

单说张弃随后叫李烨将吴去、白狼等人找了过来,由李烨将事情的经过和这几人一说,张弃则静静的看着几人,几人心下一阵的忐忑都是心想,来了,看来这位寨主是想看看众人都有什么本事,这才将众人叫来。

还是白狼不脱草原汉子直来直去的性子,首先开口说道:“万劫寨的人在这烟云山中一向是横惯了的,这次前来恐怕是来打探谷中虚实的,不如我们将人先扣下,再趁其不备杀上万劫寨先灭了他们再说。”

白狼到也不是不知道万劫寨的实力,之所以有此一说,是见识了谷中的实力这才有这提议。

沈天云却是自在,一副你们怎么说我就怎么干的神情。

那吴去沉思了一阵,看了看张弃说道:“不知寨主只是志在烟云山,还是真想建一番功业?”说完直直的盯着张弃,眼神中尽是狂热之色。

众人脸上神色都是一变,尤其是李烨,逆贼之语险些脱口而出。却被张弃的一个眼神堵了回去。

张弃却神色不动,淡淡说道:“怎么讲?”

吴去按下心中的激动之意,侃侃而谈道:“要是寨主只想作这烟云山中之主的话到也简单,只许按着白狼所说行事,不出半年这烟云山中必是寨主的天下,到时寨主的话在这烟云山必是人人遵循,还可以下山劫掠,到也威风。”话说到这儿,轻蔑嘲讽之意呼之欲出。

见张弃听的聚精会神,丝毫不以为许,语声中已是带上了一丝鼓动诱惑之意继续说道:“要是寨主志不在此,去可以为寨主献上三策,保寨主今后就是不能名标青史,也能为一方之诸侯。”

说完这些话后,却是再也不往下说了,从容的拿起张弃桌上的茶杯喝着里面的凉茶,不时的还摇摇头,也不是说茶不好,还是故意做作。张弃冷冷的看着他,面上毫无表情,心下却在想,也不知这人是真有诸葛亮一样的本事还是在大说空话。

这时吴去的感觉也不好受,被这样一位凶神盯着,还要故作从容,真真是难为他了。他自从经历了一次生死之后,胆气实在已是有异于常人,但是在张弃那冷到了骨子里的目光的注视之下,还是冷汗直冒,但是他有家仇在身,仇家又是大宋当朝的吏部尚书,可谓是权势滔天,幸好老天有眼,在生死之际竟然让他遇到了这样的一个人。

这些天在他养病期间,他已经对张弃有了一些的了解,这是一个冷酷无情,且对别人充满控制欲望的人,只要稍加诱导,将来的成就将不可限量。于是才有他投效之举,今天的这一番话也是其深思熟虑的结果。他也知道自己无异是在玩火,在这样一个人的身边,还要时常的助长其野心和实力,一不小心就会有生命之忧,但是家仇却是要落在此人的身上,就是搭上自己的性命又有何妨?

张弃也知道此人的话不可轻信,但是这人话中之意却着实对他有不小的吸引力,于是说道:“讲。”

吴去这才又抬起头来看着张弃道:“我就知道寨主乃世之英雄,其志不在这方寸之地。”这时的吴去哪里还有刚才的半点从容,满眼都是兴奋狂热之意。

吴去此人自小聪慧,当年之所以不去考朝廷的进士,就是因为心知朝廷吏治黑暗,以自己一个毫无背景之人,就是考中了,也是在翰林院中终老,再加上此人实是一个心高气傲之人,实在是不愿意皓首穷经,他自负满腹学识,胸中也有千般锦绣,再加上这八年来的历练,心志之坚,见识之远在大宋已是实数少见。仇家更在朝廷身居高位,吴去心中对当今朝廷实在厌恶痛恨之极,这样的一个人实在是当叛逆的好苗子。

只见他又接着说道:“先说这第一策,去也曾在北疆呆过一段的时间,万劫寨的大名也曾听说过,这万劫寨之富有却是我亲眼见过的,说来他们的敛财手段也是平常,借着自己的地利,运一些私货到北疆甚至是革兰变卖,避过了大宋朝廷所设的众多的关卡,获利之丰真是让人膛目结舌。这也可见朝廷对商人的盘剥之重了。”说完拿眼看来我身边的李烨一眼,眼中尽是痛恨之色。这时的李烨也不和他计较,只是自己若有所思的站在那里,也不知是在想什么?

吴去转过头来看着张弃接着说道:“万劫寨作了这些年的买卖,资财富有,但是寨中实在是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人才,空有这许多的钱财,却不知怎么花用,要不然这烟云山哪里还是现在的形势?早就是万劫寨的天下了。但是现在却是不同了,他万劫寨地遏东南,我却独占西北,我等与其攻下万劫寨独取其钱财,不如与其结为盟好,借助其这些年来所建立的人脉,从中占上一份儿,还可以借助其财力扩充山寨的实力,何乐而不为呢?据说烟云山中还有一个恶虎寨,不如我们先拿他们开刀,借此建立我们山寨的威名,也好在以后的合作中有以威慑。”

他说到这儿顿了一下,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接着说道:“这第二策吗还要借助平王殿下的神威了。”说完侧头似笑非笑的看向旁边的李烨。

李烨正听的入神,听到这话心中大骂,真真是欺人太甚,这人鼓动大哥造反,还要我这个大宋的亲王帮忙,我不杀了他就已经给大哥好大的面子了,真是岂有此理。有张弃在场他又不好发作,所以冷着脸憋出来两个字道:“说吧。”

吴去也不在意他的脸色如何,微微一笑道:“我在这些走私的商队中呆过一段的时间,也听说过一个消息,就是不知平王殿下是否感兴趣?”

也不待李烨答话,接着说道:“听说文和郡的韩家与革兰人正在作一些交易,这烟云山中过往的商队有七成就是韩家的手下,他们主要私运的货物有盐茶和钢铁,他们从中赚取了巨大的财富,要是韩文和在地下有知,不知是不是会被气地又活过来,他一生以北伐进军大漠为目标,却不想自己的子孙却与革兰人做起了生意,真真是世事难料啊?”

这时李烨已经是脸上变色,大声道:“胡说,韩家世受皇恩,决不会作出如此的蠢事,再说朝中韩家的官员也决不会让自己的家族作出这种可以被诛灭九族的事情。你这是在谣言惑众,罪当处死。”说到这儿,已是声色俱厉,威势毕现。

吴去冷冷一笑,嘲讽道:“殿下好大的威风,却也只能对我这布衣小民发威。朝堂之上贪贿成风,我记得韩家的家主就是那当朝的吏部尚书韩让吧?我在京师可是听说要见他一面,可是要千两白银的,京师人称要钱尚书可是有的?这样的家主还能管得住自己的家人?真是笑话。再说这北疆山高皇帝远,韩家在这里经营了几百年之久,还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第二十七章威势

更新时间2006…11…2023:55:00字数:0

吴去说到这儿脸色已是涨得通红,这吏部尚书正是他的仇家,他接着说道:“也不怕说,我这一策就是针对韩家而设,这其中有我的私心,但是对寨主和平王殿下却是好处不少,我等即是山贼,行事上就少了许多的顾忌,如寨主信得过我,我愿带领一队人马到韩家的老巢将韩家的交易账目偷出,然后交到殿下的手中,这之后的事情就看殿下的了。不过事成之后,还请殿下将韩家在北疆的五处马场交给我等,我瞧殿下和寨主相交莫逆,将这些马场交到我家寨主手里总要好过别人吧?”

李烨沉思了半晌,吴去的话现在他已经信了九分,就算他说的是假的,按他说的话,韩家在此事之上作的如此明目张胆,漏洞肯定极多,只要派人一查也就知道他说的话是真是假了,想到这李烨缓缓点头道:“如果你说的是真,我必定上奏皇兄灭其九族。至于马场却只能给大哥两处,只因北疆也是急需良马,大哥应该理解我的难处。”

张弃这时微微点头道:“好,你接着说吧。”

吴去接着说道:“这马即然有了,那么训练士卒的事就是寨主的事了,这也与我的第三策是有一些关系的。革兰人自从三年前远征伊兰后,实力已经大漲,我这次来到北疆听说了一个消息,也不知是真是假,说冠军侯李纬病重即将回京修养,也不知接任北疆统治使的是谁?不过,李纬在北疆虽然建树不大,但是革兰人却也不敢贸然入侵,毕竟十几年前的教训实在是太深刻了。现在革兰的大汗脱脱雄才大略必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这也要看这位大汗的耐性了,不过以我的估计,少则一年,多则三年,革兰人必会大举来攻,到时这曲州正是革兰人的主攻之,到时北疆大军能不能挡的住革兰人的兵锋还真是难说,如果这位新来的大人谋略得当还好说,如若不然。这曲州可就难说了。寨主与殿下交好,必不会任由革兰人侵我疆土,到时连场的血战可要靠寨主在马场训练的士卒了。不知平王殿下是不是知道一些确切的消息呢?”

李烨这时脸色难看道:“我这次来就是为了接李大人回京的,我还知道接任北疆统治使的人是谁。”说到这儿,李烨的神色更加的难看了,他接着说道:“是北定州节度使忠武将军李徳远。”

众人听到这儿除了张弃外都是一愣,这李德远在北疆可是声名远播,人们私下里都叫其“好色将军”或是“镇定将军”这却是有缘故的,这位统军节度使有二十几位夫人,好色之名实至名归,他之所以又叫什么“镇定将军”那就要说到几年前的一场战事了。

几年前,一股几百人的革兰骑兵在进行例行的劫掠当中被北疆的骑兵发现了,这些革兰骑兵慌不择路之下竟然幸运的摆脱了追敌,但是却已经深入到大宋几百里的后方也就是北定州的境内了,这些革兰人被数倍于己的敌人追的来到这么一个承平日久,犹如不设防的地方,自然是凶性大发,将北定州北部闹了个翻天覆地,这位节度使大人在得知情况之下惊慌失措,立即下令属下的各军严守各自的城池,谁若出战必定严惩,一面修书向北疆求援,于是奇怪的一幕上演了,仅有几百人的革兰人在北定州内肆意横行,拥军十几万的宋军却是不闻不问,直到北疆的骑兵赶到之时才将这些革兰人杀掉,李纬大怒之下向朝廷上书要斩了李德远,却没想到半月之后从朝廷下旨竟是嘉奖李德远临敌镇定,确保了北定州的城池不破,对李纬却是责斥其放任革兰人入境,罚奉半年。后来人们才知道这位节度使大人是当朝太师左丞相李黎的侄子,这样的旨意也就不奇怪了。所以这位节度使大人就有了“镇定将军”的称号。

众人面面相觑,眼中全是迷惑,这样的一个人竟然要接任北疆统治使,这不是将北疆拱手让人吗?真真是不可思议,难道朝廷中的官员全是酒囊饭袋不成?

众人的脸色一下变得比李烨还要难看了许多,且齐齐将愤怒失望的目光看向李烨,李烨也是有苦说不出,现在的大宋朝堂之上,不是李党就是范党,李党就是以李黎为首的各部官员,再就是范党,却是以军务省中丞范续为首的一些军中将领了,这次看来是李党棋高一招,在军队之中开始争权了。

吴去低声叹了一口气道:“看来,我们应该抓紧时间未雨绸缪了。”

接着吴去又语带兴奋之意道:“到时如寨主能挽狂澜之即倒,不说这北疆千万百姓会对寨主感恩带徳,就是大宋朝廷也会将寨主当作救命恩人,到时别说荣华富贵,就是名标青史也是有的。”

随后几日,吴去带人到郡城去搜集证据,和万劫寨的结盟也很是顺利,万劫寨爽快的答应可以提供一些铁匠以及打造兵器所需的上好钢铁,在年初二的时候张弃派关任及白狼带队抄了恶虎寨的老巢,杖打的很是顺利,在影部潜入寨中杀死执夜的人大开寨门的时候,恶虎寨的人还在酣睡之中,按照张弃的命令不留活口,全寨上下近万人的大寨就在几个时辰之内化为了一堆灰烬。张弃训练的部下也在此战当中经历了自己的处女战,虽然没有什么激烈的打斗,但是一万条人命换来的就是这些经历半年训练的新丁身上令人畏惧的杀气,自此以后烟云山中又多出来一个被叫作“杀神”的大山寨,寨主据说是一个地狱魔鬼化身的人物。

几天之后吴去回到了遗人谷,这人也真是一个干才,这么短的时间内,竟然真让他将账目拿到了手中,张弃也不细问账本是如何得来,在他看来结果才是最最重要的,当将这些账目交到李烨的手中,李烨急急忙忙的动身赶去北疆大营接李纬了。

过得半月,万劫寨来人,竟然是来提亲的,这事儿要从林玲回到万劫寨说起,自从林玲到遗人谷中一行之后,林玲的心目当中竟然牢牢的印上了一个人的身影,回到寨中后,神情之中总是带着一丝的迷茫之色,这哪里还是那个冷若冰霜,处事果决的一寨之主,林玲的部下在林玲回寨之后的十几天之后就察觉到了自己寨主神态之间的异常,顿时大家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但是积威之下却是没有什么人敢去问她,这事在传到久已不管寨中之事的林玲的两位叔叔的耳里之时,这两人找上林玲细细一问,在林玲羞羞答答的将事情说了一遍之后,这两位顿时大喜,这个侄女的终身大事一直是两人心中的大事,这时哪里还敢迟疑,再说恶虎寨被屠的消息众人都是知道的,两人心想这个未来的侄女婿到是好本事,到了烟云山不过几个月的时间就能创下如此的威名,到也能配的起自己心高气傲的侄女。

于是才有了提亲之举,这时恰好张弃不在谷内,而是带着自己的部下在搞什么越野训练,谷中由吴去做主,吴去一听之下自是满口的答应并定下一月之后完婚,不过这位万劫寨的大小姐却是要作张弃的二妻,因为张弃与小姑娘的感情是有目共睹的,万劫寨的人早就得过吩咐,很是爽快的答应了,于是这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张弃回到谷中听吴去说了这事,看着吴去冷冷一笑道:“你的胆子可是越来越大了,我的事你也敢替我决定,这事我答应了,但是你一定要给我记住,你的头并不比别人的头贵重,在我不高兴的时候我会毫不犹豫的将它拿下来。”张弃对女人娶的多少并不在意,只要别威胁到自己就行,对于娶的是谁他可不在乎。

说完之后转身走了,吴去在他的身后躬身答道:“去记住寨主的话了,以后一定不敢再犯。”直到张弃的身影不见之后他才抬起头来,擦了擦头上的冷汗,心下却是知道张弃不是在开玩笑,这些日子跟随在张弃的身边,他可是深深的了解张弃的脾性,刚才张弃是真的动了杀机,吴去暗暗的提醒自己以后千万不要犯这样的错误,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这才转身干自己的事去了。

一月之后,良辰吉日林玲大小姐嫁入了遗人谷,新婚之夜被张弃折腾的死去活来,这也算是张弃对以前的教官的一种变相的报复吧。自此遗人谷和万劫寨合而为一,声势一时无两。外有张弃,内有吴去和林玲把持,烟云山内群匪归附,当真可以说是一呼百应,张弃所说的话在这烟云山内就是命令,再没有人可以和这遗人谷再作扛手。

走私的商队更是大盛,烟云山内的土匪可以用日进斗金来形容也不为过,生活更是富足,对张弃更是感恩带徳,对他的命令是遵循无背。

这时的烟云山哪里还像是以前,简直可以说是人间乐土,只有那一队队路过的浑身冒着杀气的士兵还让人觉得是在土匪窝中。

第二十八章三年

更新时间2006…11…220:06:00字数:0

(谢谢各位读者对我的支持,第一卷结束了,故事将进入到本书的第一个高潮,各位大大你们的支持就是河边草更新的动力,希望各位能够多多点击,多多推荐。)

张弃躺在山坡之上浮想联翩,现在已经是大宋景帝五年夏末之时,在经历了前年对北疆韩家的大规模清洗之后,大宋颓势日现。这次清洗规模之大,被定罪人数之多,自大宋开国以来罕有,韩家在北疆经营几百年之基业几乎是在几日之间就被根除,官府甚至动用了十几万的北疆大军,可见韩家在北疆势力之盛。

自景帝四年开始,好像老天都跟大宋在过不去,先是夏河大水,两岸数百里尽成泽国,饥民遍野,大宋的地方官员非但不赈灾救民,还大肆吞没朝廷划拨的赈灾银两和赈灾的粮食,各地粮商更是抬高粮价,囤积居奇。一时间三州数十郡县饿孚遍地,正所谓官逼民反,有章州王县灾民王三儿,这人本是一个地痞无赖,在景帝四年注定会被记入史册,这人饿的实在受不了,手里又没钱去买那贵得离谱的粮食,于是深夜就想去官府的粮仓弄一点粮食来救救急,那知却被人发现当场抓获,这县官也倒干脆,当即将王三儿毒打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