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二春-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药好了。红月大长公主依旧不肯用。

折腾了几遍,兴国公开口道:“我去问问小北。”

九月中午的阳光煞是毒辣,青石板上的温度很快就有些烫人了。花儿晨起才被喷过水,倒还鲜亮着。

杨广北跪的挺直。

兴国公叹息一声。摇了摇头。他大哥留下的这个儿子,绝对是个倔的。当年,老太太打定主意将他同亲人隔开,他居然就从不同旁人亲近!哪个小孩子能耐得住那种孤寂!偏偏他就那么不声不响地长大了!

这一次,他还不知道为了什么。

“小北。”兴国公没问为什么,而是对杨广北道:“你祖母不肯用药……二叔不知道你是为什么要求你祖母,但为了你祖母的身子,你是不是先服个软,待她病好了再说?”

杨广北摇摇头:“祖母既然气病了。我更该受罚。二叔您不必劝了。”

他是打定主意要跪着。

兴国公听他如此说,心中了然,便将杨广北面前的椅子往侧面挪了挪后坐下,低声道:“小北,能跟二叔说说为什么吗?看二叔能不能帮上什么。”

杨广北想了想。摇摇头道:“二叔您不必问了。祖母那里您也不必担心。直待过了后日,我会亲自劝她用药的。”

后日……后日是赏花宴。

定好的日子,帖子都发出去了,就不好随意变更。若到时候大长公主不露面,杨广北也不露面,只怕宾客们都要猜测杨府出了什么事……而那赏花宴的目的是什么,兴国公当然也知道。

“因为亲事?”兴国公很快就想到了其中的关键:“你是有了心仪的女子,但你祖母不同意?”

杨广北没有回答。

看来,自己是猜对了……兴国公心道。而被杨广北这么一闹,得知杨广北已经有了心上人,那些欲结亲的人家怕都要再思量思量了……

兴国公张了张口,想要再劝一劝,随即又想,还是先搞清楚那姑娘是哪家的,又是个什么状况,才好再劝。于是他便叹息一声,吩咐了让人去探消息,自己又亲自去问了大夫,大长公主几日不服药可有大碍,得到肯定的答案后,就回到大长公主床前,再劝不动,便放弃了。

消息很快便到了兴国公的手中,连同林宜佳的身份,二人如何相识的,说的都都十分详尽。

兴国公杨二爷让人请了武兴候杨三爷来书房,将自己所得给杨三爷瞧了。资料不多,杨三爷很快就看完了。

林府是个什么情况,两人都心中有数。

而据资料上说:杨广北是上次陪某人外出游玩之时,在心中遇险遭了蛇毒,被正好全家回庐州的林宜佳用药给救了。因为救命之恩,杨广北便认定了林宜佳。

杨三爷的目光盯着“某人”二字看了几眼,将那张纸推回给杨二爷,问道:“二哥您怎么看?”。

杨二爷端起茶盏轻轻吹了一口,微微苦笑,反而说起别的:“三弟,你知道上次贵人离家,是谁在后面帮她吗?我知道你一直怀疑是我……”他一手端着茶盏,一手点了点桌面上的纸张,道:“喏,这回你知道不是了吧?”

杨三爷沉默。

杨二爷又道:“实不相瞒,她走的时候没惊动谁不说,后来我几乎发动了府上所有的人手在找,找了月余都没有任何线索,后来看到她三五日一封信来,就这也没能摸到她的行踪,只好放弃了……”

“真是他做的?”杨三爷不敢相信。

杨二爷飘了他一眼,饮了一口茶。事情都过去那么久了,他也没有必要再弄个假消息来骗谁。

杨三爷再次将那资料从头到尾细嚼了一遍,才重新折起来,思索了一会儿,道:“以二哥刚刚的意思……他若是有那种能耐,这消息就是他故意露出来的吧?”

杨二爷点点头。

他这个大侄子,不声不响的,居然能有这般本事。上次出了事之后,他不死心地查了又查,居然没有查到关于杨广北的任何不同寻常之处……

而眼下,杨广北又突然间荣享堂一跪,抛出这么个事。

他本来已经想到了说法,劝杨广北,如果逼迫长辈娶到了人,让长辈心中存了芥蒂,将来他所心仪之人在杨家日子怕是会不易些,并名声也不好听云云,但杨广北又点出了“救命之恩”。

有了这“救命之恩”,知道的人都只能赞杨广北有情有义,他和她之间也不是那“私相授受”“不检点”,反而是一桩“佳话”;而杨府呢,因为这“救命之恩”,就再不能为难那女子……

当真是好算盘!

唉,至于那“救命之恩”的真假……又因为那“某人”二字,杨家就不能质疑查探,只能当做是真的!因为一旦要去探查,就饶不开“某人”,那就是将“皇后娘娘婚前失踪三个月”这件事暴露出来了!而当时杨府将这消息瞒的紧,借口说“元心郡主静心礼佛三月以示上感天恩”,此时就成了欺君之罪!而且还要连累皇后娘娘的名声威望,换做一个强势的皇帝,废后都是可能的!

这结果,无论是红月大长公主,还是兴国公,还有武兴候,都是承受不起的!

当真是好谋算啊!杨二爷心中长叹一声,看了对面杨三爷一眼,也发现了其眼中的深意——

他们这个大侄子,心计竟是如此之深!而且他手上肯定有一股子他们都不知晓的力量!而他们这个大侄子是长房嫡孙,若他不甘心如今在杨府中的地位……

杨二爷和杨三爷又碰了一个眼神,只一瞬间就齐齐错开了。

杨二爷抿了一口茶水,道:“如此也好。我没看到这资料的时候,还担心小北看中一个门第低的不像话的,或者是被风尘女子迷惑了……”

“林氏女同他也是相配的。”杨三爷点头道:“母亲应该不过是因为早年那个女人心中对林氏女存了芥蒂……如今有个救命之恩在,母亲一向疼爱小北,劝一下也应该就应下了。”

“正是如此。”杨二爷点头,饮尽了盏中茶。

杨三爷也顺势告了辞。

二人说是劝劝红月大长公主,却都是默契地不讲其中内情说出来,只反复地说着“不要气坏了身体”“保重身体”之类的,没有什么效果,两人都也不焦急。

杨府其他人看两位老爷如此,心中都存了疑。有人开口问,便会得到二人警告的眼神。情况有些诡异,都识趣地默不作声。

209 应

杨广北这一跪下,就跪了两日整,直到赏花宴那一日还没起来。

他倒是也用饭,梳洗,衣服也是有换过的。甚至跪上一两个时辰后,他还会起来活动活动手脚,而后才继续跪。

像是打定了主意要长长久久地跪下去。

红月大长公主在床上躺了一天,听闻了外面杨广北如此做派,又是一通闷气生。她哭了一阵子,依旧不肯喝药,倒是有气无力地喝了一碗参粥,之后又继续躺着,是不是地抹一把眼泪。

家中都知道,这是老太君同杨广北磨上了。

到了赏ju宴那一日,大长公主府上高朋满座,热闹非凡。却不见大长公主主持坐镇主持。既如此,宾客们自然少不得问一声大长公主,也都得到了答案:大长公主病了。

来客们当然要提出探病。

本以为杨家人不会应允,因为客人探病的话无论亲疏对病人来说都是一场或大或小的折腾……她们于情理上客套一句,没想到国公夫人和候夫人都应的极为痛快,当即或亲自或派人,纷纷引了众女眷前往荣享堂。

原来的武兴候府,今日的兴国公府,同红月大长公主府,只有一墙之隔,中间有角门相连,来去方面的很。

很快到了荣享堂,人人都看见了跪在那里的杨广北。

客人们当然都是识趣的,看到这样的情景,两厢联系之下,哪有不明白是这主人府上出了事?于是,都纷纷在红月大长公主门前打个转,就走了。

这些贵妇们也都是精明的。回想一下,也就明白,这是杨府故意让她们知晓这件事的。当即,都纷纷派人打探这是怎么一回事,果然轻而易举地就让她们得到了确切消息。

只半日,整个盛京城都知道了。杨广北有了心仪之人,且女方对他有救命之恩。只是,其中的细节,女方的名字,倒都还模模糊糊,不为人知,瞒的紧。

贵妇们也都理解,心道:杨家果然是真正的名门,行事才如此妥帖。

这是为了女方的名声。不然,事情没有定下来就宣扬出去了。女方脸上实在难看。退一步说。这万一若是不成。那岂不是将女方给逼死了?人家可还有救命之恩呢!

至于红月大长公主为何不愿意,大约是女方门楣低了些吧……

夕阳染黄了整个院子。

丝丝微风带动了整个院子里的花香,无端地显得有些杂乱,没了那点儿雅意。

杨广北从地上起来。换人来净了面漱了口,吩咐厨房去准备大长公主的药粥后,才一脸平静地走进了荣享堂。

红月长公主还有些恹恹地躺在床上,看见杨广北进来,立即扭头不看他,开始淌起了老泪。这一天有贵妇过来瞧她她也知道。她都没有见。她有点怨两个媳妇没有眼色,她家的长房嫡孙正在外面跪着,她们居然都不知道遮掩一二。

这是让整个盛京都看自己长孙的笑话吗?!

想到自己的大孙子还跪在外面任人指点,红月大长公主就又是一肚子的闷气和火气。心痛难当,粥也喝不下一口,暂时也无力去责骂两个媳妇诛心做派,只在心中记上了账,先紧自己大孙子这里处置妥当了再说。

想起杨广北。红月大长公主这几日又不免想起自己早去的大儿子和大儿媳。长子嫡孙,两个都是她放在心尖上疼大的,都是她的眼珠子命根子!当年老大走了,生生要了她半条命!若不是有个嫡长孙需要她看顾,她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挺的住!

人老了,总是想起年轻时候的事。

大儿子生下来皱巴巴的、满月时候粉嫩嫩的、周岁时候一只手抓了笔一只手抓了小宝剑、才三岁就聪明伶俐,她拿着千字文教着玩儿,没想到他居然很快就背的又快又好……而她的嫡长孙生下来的时候,那样子和她的长子小时候一模一样……

她躺在床上,半梦半醒的时候,渐渐分不清到底是长子三岁的时候摘了一朵牡丹花给她插髻,还是长孙四岁的时候滚在她怀里撒娇嚷嚷着要学会骑小马,拿着小弓箭要给她打到雪貂做皮裘?

想着想着,她便痴了。

说到底,她的嫡长孙是个可怜的。

如今他们一家人,二房得了国公爵不说,连庶子三房也将武兴候的爵位揽了去,反倒是长房嫡孙的,连个差事都没有。虽说这种情况也是阴差阳错不得已,但哪家的情况像杨家这样?

只怕她百年之后,这长房就变成了旁支了。

红月大长公主终于心疼起杨广北来,心中想:只要他来服个软,她便应下他所求就是了。虽然她不喜欢林氏女,但只要她能同自己大孙贴心恩爱夫妻和睦,她就能忍下那点儿不满了……

但真看到杨广北来到她床前,红月大长公主的眼泪又止不住地下来了……

“祖母。”杨广北坐在床前,低声道:“祖母,您先别再生气了,听孙儿说完……”

他便将那林宜佳的“救命之恩”说的活灵活现:“……孙儿将要昏迷的时候,就看到她。当时孙儿迷迷糊糊的,心想,难道是上天派仙女儿来接自己了么?后来,孙儿醒过来,就到了镇上的一家医馆里,而她已经不在了。但孙儿却是忘不掉她……后来孙儿好了,就偷偷跟上林家车队,偷偷看了她好几次,也终于清楚了自己的心意,下定了决心想要娶她……”

“你这傻孩子,你怎么不早对祖母说?”听到自己孙子道明白了其中的缘由,知道了人家林氏女只是好心救人,再无任何不妥之处,更不是同自己孙儿有过“私情”的,甚至都没有想让杨广北欠恩情,心中对林氏女的芥蒂便消失了,倒是替杨广北心疼起来。红月长公主眼中泛泪,拉着杨广北的手,道:“平白让咱们祖孙之间添了误会,都遭了罪……”

杨广北低声回道:“是孙儿不孝,祖母您莫要再生气了。孙儿之前见祖母替孙儿操心许多,而孙儿只能愧对祖母的好意,所以才自个儿罚自个儿,没想到更惹的祖母伤心了……都是孙儿行事不周。”

这个时候,丫鬟将药粥送了进来,杨广北接过,亲自捧到大长公主床前,道:“孙儿服侍祖母用膳。”

大长公主眼中含泪,眼前恍惚又想起大儿子出征之前,也亲手侍奉了她一碗粥……昨日种种,恍若眼前。药粥中和着她的眼泪,大长公主不知不觉间偏将一碗粥全部吞了下去,只觉得分外的香甜,又分外的酸涩。

让人收走了碗,杨广北又同红月大长公主细细说道:“孙儿惦记着她,又怕冒昧上门失礼,便想着托人探一探她家人的口风。孙儿同安悯公主的驸马宋阶宋兄有些情谊,而宋兄是林伯父的学生,于是便托了宋兄。”

“费这劲儿做什么,祖母直接请人上门提亲,难道林家还能不应?”红月大长公主饭后有了些精神劲儿,又是惯坐了高位了,当下就道:“你可是咱家的长房嫡孙!何须探什么口风!谅林家也不敢拿乔!祖母这就让你二婶请人上门去!他们林家在庐州呢,一来一回可有点儿远,得抓紧时间了,我也早点儿看到重孙!”

“祖母!”杨广北面色微红,神色有些无奈,忙劝道:“祖母您别急,林家老太太年前离了世,她家正是孝期呢!而且……”杨广北放低了声音,道:“林伯父因着些旧事,此时只想教教书过平淡日子。宋兄探过口风,林伯父并没有将她嫁回盛京的打算……孙儿想着,强扭的瓜不甜,两家要结亲的话,总要心甘情愿,将来才能过得好,便想着慢慢来……”

“你的意思,是林家不愿意?”红月大长公主当即脸色要变。

杨广北忙摇头,道:“林家的意思,是待她出了孝期再议。祖母,您先别着急,左不过只是几个月的时间了。”

“那也得两家先通过了气……”红月大长公主觉得这是林家拿乔,心中有些不愉快,便道:“若不是为了我的孙儿,哼……”

杨广北又说了好些话,才劝得红月大长公主暂且对他的婚事放手不管。老太君没了心结,很快就觉得累了,杨广北便告退了。出了内室,见杨二爷和杨三爷正守在门口,便神色如常地行了礼,道:“二叔,三叔。”

“小北,关于你的婚事,”杨二爷道:“待你觉得时间合适了,就告诉二叔一声,二叔让你二婶替你张罗操持。”

“多谢二叔。”杨广北郑重行了谢礼。

“你熬了几日了,赶紧回去歇着吧,别将身子熬坏了。”杨二爷又嘱咐一声。

杨广北再次应了声“是”后,便出了荣享堂,回了微光院。他取了自己的作品细细欣赏了一会儿,而后前后又思量一番,觉得没有什么漏处:皇后那里也统一了口径,这之前也给林宜佳去了信说明了“救命之恩”……他对寅一道:“准备一下,我后日要出京。”

他还是想将这个消息亲口说给她听。

210 成

他还是想将这个消息亲口说给她听。

如此,林家应该对自己的这一番努力表现满意吧?杨广北轻轻用指肚摩挲着油画上的笑颜,嘴角含笑,神色温柔。

宋阶说:杨家如今是后族,是顶级豪门。而他的身份又有些微妙。林家未必愿意将林宜佳嫁给他。虽然他盘算着以后定然会分家,但红月大长公主百年之前,分家是没有希望的。若他想要说动林家,便必须让红月大长公主对林宜佳有十成的满意,保证林宜佳在府中不会受到长辈刁难,林家才能稍微放心将林宜佳交给他。

宋阶又说:杨广北你往年过于地调,导致你这个人在盛京籍籍无名,除了一个身份外其他都鲜为人知。加上你府上形势复杂,你必须表示出对林宜佳的百分诚意,并展示出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将来的任何局面能护得林宜佳周全,林家才会应下这亲事……

……

后院的半亩田,当真得了几种好东西。

最开始发现的,是南瓜。这个名字,还是林大夫人见了藤蔓结成的果实时候,一口给取的名字。南瓜藤蔓攀援而长,开黄白色小花,花谢之后,结绿色嫩皮扁圆形果实,果实生长极快,只几天时间,便长了海碗口大小。因为这南瓜这一次居然得不少,林大夫人便让人摘了两只清炒来吃,一家人尝了个新鲜,也分了两位农妇一些。

小南瓜清炒起来,就足够香鲜味美,十分好吃。

“瓜菜半年粮,这南瓜一株就能结这么多果,看样子又不是难侍弄的,农家人往墙根下点几颗,青黄不接的时候。也能混了半饱了。”那两个农妇十分欣喜,瞧林家人再来摘未成的嫩瓜,便紧紧盯着看。像是被摘的是她们的心尖肉似的,弄的林大夫人等人也都十分不好意思。摘了几次后,就再不摘了。

“待明年多种几亩,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林大夫人道。

南瓜长起来很快,似乎是没几天就长成了脸盆大小,喜的两位农妇每日都要用绳圈量一量它们的个头。南瓜渐渐不再长大,皮子也由绿而黄,看样子就要成熟了。

这个时候。那两个农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