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他有眼儿媚-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家眷都在一起住。相国家其实很热闹呀!那领头的一位胖胖的夫人,就是公子的母亲,正宗的相国夫人,她穿着朴素,直领对襟的褙衣和灰色褶裙,一张满月脸,笑起来很憨厚,眉目间没有骄矜之气,不像个颐指气使的贵太太,旁边一个高个的夫人,一色金黄的半臂绣袄和罗裙,她一边满面含笑的与人招呼,一边给我们打赏,倒是又富丽又精干。我旁边的一个小花匠告诉我,那就是内府里管事的五夫人。

是了,这一位我也听说过。她相国之弟王安国的夫人。因为相国夫人不擅理家,相国基本无暇顾及内府,所以内府的管理都在这五夫人手上。

小姐们开始拿出各种香袋儿,往花枝上挂,又撷下各种花卉,舒展手腕插到发髻里去。那些玉兰,迎春,牡丹,丁香,芍药……都是修剪过的,事先缠了红绳,彩笺,再给她们环佩叮当,珠玉琳琅的一摆弄,满目都是锦绣,身畔都是香风。我捧着衬着红缎的托盘,里面是系了丝线的铜钱,也是可以挂在树上的。不时有丫鬟从我手中接过,再递过她们的小姐。

一只手轻轻捻起一串小铜钱,在我眼前晃了晃,“麝奴,发什么愣?”

是梳洗一新,容光焕发的琳铛姐姐。她穿着乳色的襦裙,鬓边插着一枝丁香。延续了一贯的别出心裁,与别人外罩的褙衣不同,她的是一层轻纱的圆筒,在腋下,腰下都有开叉,迎风招展起来,像好几条彩带翻飞,飘飘若仙的壁画效果。

“达令琳,好赞。”我觉得她真是好看,忍不住赞她,“密斯喜呢?”

“密斯喜”就是喜姐儿,我这样叫她,她从来不肯应,根本没有琳铛儿风趣。琳铛向后指一指,我便看见了一身簇新鲜艳石榴裙的喜姐儿,正用染了红蔻丹的指尖,纤纤拈起一个小锦囊,送到身边一人面前去……前面的人群分了分,人缝里终于露出了公子。他仍是平素打扮,一身的淡色长袍,轻衣缓带,面含笑意的接过喜姐儿手上的锦囊,再挂到一株桃树上去。不停的有他的姐妹们上前与他喁喁絮语,他低头耐心耐气的听着,不时轻柔一笑,再说上两句。

琳铛儿又将手来挥我的眼睛,“又岔什么神?今儿个老大人也要来,你得仔细点,千万别捅娄子!”

“没有啦,”我挡掉她的手,低头理着盘子,再抬头琳铛儿已经走到公子身前去了,和喜姐儿一起,两人娥皇女瑛一般的围着他。我定一定神,不能再发痴了,我不过是个小花奴,一辈子也没这机会,在他身边,与他同行絮语。哼哼,稀罕么?我是谁?我行我素的独行侠海棠,学校里多少男生追我,都不稀得看一眼的。

这时大家摆开了香案,上了花果素品,要拜花神了。忽然有人咳嗽一声,一个小厮急急赶来,说,相国大人来了!

顿时所有的声音都小下去,正在给花树灌木挂彩旗和香袋的小姐丫鬟们都停了手,一众花匠仆役也都放下了家伙。众人一起垂手肃立,倒像一群兵士在列队观摩。公子回过身,上前几步,将一位黑袍老人迎了过来。

我忍不住挤到人群前面去。真正的大人物出现了,边城论文中的主角,令我不顾死活穿越来研究的谜题,传说中的拗相公,历史上声名地动天摇的变法宰相,北宋著名的思想政治文学大家,王安石。

原来不过是个矮小的老人,面色很黑,如果把那顶漆纱帽换成顶竹笠,还真像个憨厚老农。但他的脸,使人过目难忘。怎么说呢,就像是画画,纸质太厚,所以不得不下笔用力。他的眉梢清癯,眼窝深廓,鼻子也壮硕,额上,嘴角,都有深刻的纹路。他应该不算很老,但这每一处都痕迹很重的眼睛鼻子嘴巴,使他看上去咄咄逼人。他轻描淡写看人一眼,也像是全神贯注的瞪视。

他“轻描淡写”的瞪了我一眼,我立刻觉得背心出汗。被他看着就像被200瓦的灯泡烤着。他问我,你是新来的花奴?我说是。这不过是一句简单问话,也被他说的过分专心,嘴角很用力,使得纹路更深了。他上下看我一眼,我紧张起来,一定是我这奇怪的衣着不入他的眼了吧!

公子走过来,轻描淡写的对他父亲说,麝奴负责豆蔻圃,这一片开起来,倒是好看,想必母亲喜欢。相国唔了一声。公子又对我说,这里没事了,你去花棚帮忙吧。他朝我眨了眨眼,一丝笑飞快掠过去。

我吁了口气,立刻转身撤了。一直到了花棚里,我才重新看出去,相国正与公子说着什么,郑重其事的样子。相国与公子的风轻云淡多么不一样,其实如果他不是这一副使人惶恐的表情,几乎就可以算是个慈眉善目的老人。

公子似乎蹙起眉头,但他不说话,只是一躬身,相国对后头招招手,一名穿紫衫的中年男人缓步走了过来,对着相国和公子,深深一揖。【。 ﹕。电子书】

我瞪大了眼,料不到在这里竟会见到他,瓦当里的英俊大叔,和我有一面之缘的气派绅士,吕惠卿。

在不怒自威的相国和翩然若鸿的公子面前,吕惠卿依然保存了不凡的气度,他不卑不亢的行礼,隐隐听得他说,盛世逢春,天和人祥……其余听不清楚,也知道他定然措辞文雅,妙语成珠,在称赞天气或者环境的美丽。他看看花田又看看天色,对着一众女眷行礼却绝不抬头正视,怎么看都是一位谦谦君子。

相国脸色舒展,显然对这一套很受用。公子自见到吕惠卿,便一直蹙着眉,也不多话,显得甚是冷淡。他不喜欢这吕惠卿。为什么?

相国似乎对公子瞪了一眼,看起来是不满意。但吕惠卿并不在意似的,仍是面带微笑,说了一会话,躬身告辞。

我不知道是哪个念头窜进了脑子,回身就溜出花棚。绕过这一片,我的小麦正栓在圈里,现在骑驴赶上去,吕惠卿定然没走远,赶得上。

街上今天也比往常热闹,到处都有买彩缎和丝绣的摊子,很多人挑挑拣拣,准备带到花神庙去。我好不容易的赶着小麦分出条路。过了一个街口,果然看到他,慢悠悠骑着匹马,两个随从跟在后面。我想了想,又拨转驴头进了旁边一个胡同,从这里岔过去,可以赶在头里,和他来个正面相遇,绝不像是从相国府那条路过来的。

我加了一鞭,小麦疯跑起来,我对着迎面的吕惠卿冲过去,一边叫,都闪开啊,这驴疯了啊!

我演的一定不错,主要也是小麦肯配合,一头驴玩激情,也能吓得两旁人纷纷抱着担子后撤,倒了一个摊子,一大盒彩珠子滴滴答答撒了一地。我一转眼已来到了他的马前,却有两名卫士一起上来揪我,揪小麦。

“没长眼?看不到大人在这里?!”

两个卫士都是好手,小麦被勒得仰起了头,一掀,我还没反应,已经一个倒葱向后倒去,慌乱中揪住一样东西,小麦又是一声长嘶,我已经一屁股坐在地下,才看清手里揪的是小麦的尾巴。

尾骨剧痛,腿好像也错了筋,我咬着牙,慢慢的想挪起来。地下还滑着被小麦撞翻的坠珠,滚的到处都是,一时站不起来。两位卫士已到了我面前,其中一人举着鞭子,就要迎头击下来。

“住手!”

鞭子在我头上顿住。我坐在地上看看那骑在马上的吕惠卿大人,他果然认出了我。

“桂兄弟,果真是你?”

一只手从马上伸下来,伸到我面前,我搭住,他微微一笑,将我提了起来。

“多日不见,你倒还是那个莽脾气。”

我们坐在街边的小馆子里,点上糖醋熘鱼,木桶烧鸡,香油水煎,清汤笋菇肉,还有店家自酿的甜米酒,我吃的头也不抬。

吕惠卿好笑的看我开荤,把他面前的一碟琥珀肴肉也移到我面前来。“多久没吃肉了?馋成这样?”

我顾不上理他,我好久没有吃的这么爽过了。我埋头大嚼,心里却在细细算计,怎么开头?跟他说什么好?我的记录一直没有什么进展,每天鸡婆一样絮絮叨叨记的都是花事。这么下去就是白穿越了一回,就算回去,也没脸把那本子掏出来显摆。但这姓吕的不是凡角儿,他是王安石手下第二大变法要员。若能跟他挂上钩,必能打通其中若干窍门。前提是,他不怀疑我。

吕惠卿轻松的谈天说地,他也是一线大员,却一点架子也没有。又有一副好口才,什么平淡的小事被他一讲,都像加了作料一样有趣过瘾。亲和力是没话说。他问我最近在哪里谋事,我随口编个地方。他问我不在相国府干么?我忍不住问他那天怎么看出来我在相国府。

他一笑,“你的驴身上有标志。相国府的人,衣服上都有黑色丝绣,连驴的鞍辔上也有。”

我一惊,回头看小麦。还好,小麦自从正式跟了我,我就给它换了副鞍辔,眼下却是没有什么标志。这人眼光好毒,连驴也不放过。但话里隐隐有讽刺,他是在暗讽相国府中人与驴一样么?

我不动声色的找话题,话题与话题都没关系,说到最近的米价,家里赋税难交,找活干不容易。不如回老家。这都是平时听那些花匠闲谈知道的,我照搬来打开局面。果然吕惠卿听得认真,然后说,青苗钱确是难还,不过相国大人已经奏请圣上,可以青苗钱视各家状况而定,绝不强贷。而且相国最近的免役法,非常的得人心啊!

他讲话滴水不漏。要从他口中套话,想必比才进府那时见公子还难。

我沉吟着,小麦在外头嘶叫,我丢一口水煎包子给它,它吃着不吭声了。吕惠卿问我今日是去哪?

我说去花神庙,灵机一动,又说,相国家在花神庙那里开粮济民,我怎么得也要去抢两升米。大家都说,这时候幸好有相国,满朝的官儿,只有相国是为百姓想的。

我说完就紧紧盯着他,他神色不动,但我分明看到他眼中,针尖一样的光色一闪。然后他提议,如果不弃,可以去他的府上,必有好差事适合我。

我说家道不济,母亲催我回去,这京中虽好,还是不能常住,回去老实务农,胜于在京中瞎混。就要征兵了,我去入征,就免了交税。

他忽然说,他日我若为相,便将这一条免了,岂不是好。

我真的惊了,这人对相国谦恭有礼,怎想得到却包藏了这份野心?他已经不多说了,似乎纸灯笼包住的火,火舌一吐,立刻又下去了。

看着吕惠卿低头品酒,雍容斯文的举止,英俊的欧式鼻梁和平和的微笑,我只觉得一股寒气漫上后背,料峭的春寒,又悄悄随黄昏而来,挟住了我。

第九章、步步为营

今晚的半日园也和平日不同,各处都挂了彩灯,明晃晃的像一场烟花会。白天的姑娘们早回内府了,花田里还漫着人声,这是各种管事家的媳妇,和邻近村子里的姑娘,因为公子交代过,难得的花朝节,可以让附近乡邻都来半日园。所以这时处处笑声,倒比半天更显热闹。

我蹑手蹑脚溜进竹林,找到我的记事本,就着不知何处射进的灯光,将这一出记下来。吕惠卿,相国的心腹,一向器重的门生。变阵营里肩负重任的人物。这人一面帮相国做事,一面想着自己取而代之,难怪公子对他态度冷淡,想必早有察觉。但相国必不以为然。想到吕惠卿那从容潇洒的派头,我只有叹气,实在看不出他是个奸人。

小麦挨着我,对我磨头蹭腿,好亲热的样子,它今天受了委屈,倒不跟我一般见识。我解了它,出了林子,牵着遛弯儿,却看到公子那匹叫做逐月的骕骦马,正放在一边自如的吃草。

这是一匹只有在传说中才能见到的马,极神骏,通体灰寒,纯粹匀细,如霜纨。

我忍不住走过去,抚着它的颈项,它冷电般的大眼睛优雅的看着我,然后低头吃一口我手心里的食。小麦在身旁蹭着我,小叫一声,我摩挲着它的脖颈,在它耳边说话,它乖巧的低下头去。

“你在做什么?”背后的声音问我。

公子衣袂飘飘的站在风里,眼睛如一泓清波,脉脉流淌在浓汤般的暮色中。

“和它聊天……”我说。我相信我喂他的马,和小麦说话,这些都被他看在眼里了,他语中带着分明的笑意。

“你和它讲什么?”

我说我告诉小麦,东西不能吃太多,会长胖;晚上也不能多叫,会挨刀。

“它能听懂?”

我说动物比人可靠。你看它的眼睛。

小麦有一双温顺的美目,长长的眼毛,又羞涩又文静。公子果真对它凝视了一会。

“我的逐月,也听得懂我的话。”

“它听得懂你说什么?”我问他。

“我说,我骑着它打瞌睡的时候,要放稳步子,别摔下我。”

我们一起笑了,我真喜欢这时候的公子,柔和安详,白天的疲惫,冷峻都一扫而空。

“这时候不回房里去,还在这里傻玩什么?”

“我不放心那群人,”我找理由,“怕他们踩坏了豆蔻,好不容易才搭的棚子,发的新苗。”

“他们去不了那边,”他回身望一望,“只在桃园里闹一闹,也就够了。你做花匠这样称职,也真难得。这里有十几个花匠,倒没有你这么用心的。”

我说我对喜欢的东西都用心,如果不养花,让我喂马,我也乐意得很。

“你喜欢马?”

“我养不起马,不过小麦也很好。”

“唔,倒是懂得知足。”他说,将我肩上的衣服拉了拉。“玩够了,这就回去吧,白天暖和,但馀寒犹厉。去吧,别在外头傻等着。”他眼中又是那春水一般的暖意。

第二天安妈妈告诉我,运气来了,公子让你去马场。她笑得神神秘秘。

果然是好运气来了。公子亲自吩咐了,给我挑一匹性子好的小马。

桂杨骑着一匹高头长蹄的油亮黑雄马,谁都能看出这是匹骏马,旋风一样从我眼前跃过去,确实是神威凛凛。要不是我闪的快,早被踩在马蹄下,但他浑不当回事,头也不回一下。

马场里起伏着奔跑的马背,缓行的马几匹几匹的聚在一起,姿态极是从容美观。一匹流星般的小红马忽地窜出来,几下就纵上一个小高地。桂杨双腿夹紧,人随马动,手基本是脱缰的,他手中挥着一个绳套,被他高高挥了几圈,长长套出去,同时一声大喝,一声马嘶,那匹小红马被他套住了。

大家都赶过去看,倔强的马驹在桂杨的手中挣扎,无论怎样也要脱出缰绳的样子。枣红的背上一圈小漩儿毛,水波一样温顺,脾气却如烈火。

我不知怎么,脱口说,我就要它。

桂杨一边用力,一边奇怪的看我,“你就要它?”

我说是。桂杨看着梓博,梓博怒一努下巴,“给她。”

桂杨把糖递到它嘴边,它一个响鼻喷的老远。桂杨骂了一声,将缰绳丢给我。

“拿去吧。”梓博说。“它是你的了。留神栽下来摔断脊骨。”

我欢天喜地的牵过小马,也不跟梓博计较了。梓博是个深沉的男子,和桂杨的烈性子不同,梓博喜怒不形于色。每回桂杨口气冲冲的针对我,梓博都只是深深看我一眼。我知道,他比桂杨难对付的多。

而这匹小红马偏偏就真的和我投缘,我简直爱它到心窝儿里。要知道在现代,想自己拥有一匹马完全是个梦。嗯嗯,这也是古代的好处。现在我每天余下的时间,都是和这马待在一起。我已经有了一匹叫小麦的驴,这匹小红马,我叫它大麦。

小麦和大麦一起栓在我的屋子后头,这是我的新住处,一个单人小间,靠近半日园的那道侧门里。现在我算清净了,门口总有守卫,安全问题不用担心,但我若要溜出府去,也很容易。

我疑心这也是公子的安排,因为这事我只私下跟小幺儿发过牢骚。而公子有一天问我,新房间还习惯么?

我说习惯,他就不多问了,我有意想谢他,但他只是与我讨论如何在我山坡上开排水沟以防积水。或者让我骑上大麦,跟他出门。

自从有了大麦后,我有了一些和公子出门的机会,我不能和他并骑,小心的勒着大麦骄傲的步子,跟在桂杨和梓博的后面。公子一般习惯去市税处看。再去各个配苗点和征役点看。他是个控制力极好的人,对那些下属办事官员的阿谀态度只是微微一笑,对事情从来只简洁定论,对于不同的意见也从不屑争论,更少做解释。如果看到有百姓哀告还不起青苗钱,他便勒马头,唤那人来细细询问,现利几分,还上几分。他眉头深蹙,分明的忧虑。如果某天各处的情况都好,他也只是略微点头肯定,眼中一点欣慰而已。

我在记录本里写:公子雱这个人,在外,情绪从不张扬。对一切发生的事,就如对待每天的金肴玉食一般,再好,也像带着轻微的忍耐。他对任何事都抱有这样的三分忍耐,因为一切事都不在他眼中。

但他有个最大的对头,是他不得不付出全副力道,去争执和争取,乃至失态和失措。这就是他的父亲相国大人。

相国大人难得来半日园,如亲自来,基本是有非同小可的事,使他不能在书房安坐。公子恭敬对他父亲一揖,两人就在旁边的竹舍里坐了。这时候一众仆役都回避,相国带来的几个随从守在左近,半日园里的差役花匠更是走得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