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念春归-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站在一旁的石竹上前一步,脸上是恼怒的潮红。

慕念春用眼神制止了石竹的举动,然后冲善能微微一笑:“也好,我等傍晚再来。”

。。。。。。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心胸和涵养!善能眼中闪过一丝讶然,却什么也没说。起身便走了。

“小姐!那个善能太可恶了!”刚出了厨房,石竹忿怒的握了握拳头:“分明是故意让你难堪!以后我们别再来了,省的还要看她的脸色。”

“我要是就此不来了,岂不是趁了她的心?”慕念春慢悠悠的反问。

石竹哑然。

慕念春眸光微闪,若有所思的笑道:“她越是这样,我还就非来不可了。”这么高妙的厨艺,既已入了她的眼,不学到手岂能甘心?

。。。。。。

申时正,日头微微西斜。

慈云庵的厨房里,年轻的尼姑们愣愣的看着笑容可掬的慕四小姐。

中午善能师叔态度冷淡恶劣,这位慕四小姐竟然没被气走,又来了?!

“善能大师还没来么?”慕念春含笑问道。

一个女尼定定神答道:“师叔不用做这些杂事,所以来的迟一些。而且,晚上的饭菜更简单一些,师叔有时候不用动手下厨的。四小姐若是不想等了,不如暂且回去。。。。。。”

“不用了,我在这儿等她好了。”慕念春笑眯眯的,很和气很可爱,态度却很坚持。

女尼只得随了她,各自忙活着和面做馒头去了。

面点是慕念春的拿手好戏,见众人都忙忙碌碌的,一时技痒,卷起衣袖和起面来。十二岁的身子,力气当然大不到哪儿去。只和了半盆面,额上就冒出了细细的汗珠。

石竹想帮忙,却被慕念春撵到了一边:“既是要做馒头,和面岂能假手旁人。去去去,别来捣乱!”

石竹无奈的苦笑一声,知道拗不过主子,只得老老实实的站到一旁。

这句话,正好落入刚踏进厨房的善能耳中。

善能对慕念春总算有了一丝好感。虽然这位慕四小姐任性胡闹了一些,倒确实是真心喜欢下厨。。。。。。

不过,这丝好感,还不足以让她动容心软就是了。

善能从慕念春的身边走过,走到锅灶边,看了一眼,立刻皱起了眉头,冷冷的说道:“今天的锅灶是谁收拾的?”

那个最年轻的女尼战战兢兢的应道:“师叔,是我。。。。。。”

“锅灶不干净,重新擦一遍!”善能面无表情的吩咐:“下次再这样,罚你挑十天水!”

那个女尼不敢辩白,羞愧的去拧了干净的抹布,将锅灶仔仔细细的擦了一遍,直到能照见人影了才停手。

其他的女尼显然早就习惯了善能的脾气,没人为那个女尼求情。甚至连看都没多看一眼。

慕念春看着这一幕,对善能生出了一丝敬意。只有真正的厨艺高手,才会对厨房里的细节吹毛求疵。

。。。。。。

女尼们很快做好了馒头,整整齐齐的放在了蒸笼上。

慕念春的速度却慢的多,和好了面之后,又特意将馒头做成了圆滚滚的小猪模样。胡萝卜切成小小的圆片,贴上去就成了两只眼睛。再用筷子戳了两个猪鼻孔,在鼻子下切出一条缝,就大功告成了。

大大的耳朵,短短的尾巴,圆圆的身子,长长的鼻子。虽然时间仓促,却惟妙惟肖似模似样。令人看着只觉新鲜有趣。

众人的注意力被吸引了过来,你一言我一语的夸赞起来。

善能瞄了一眼,淡淡的说道:“四小姐果然心灵手巧。不过,慈云庵里这么多人等着吃晚饭,每天要蒸几百个馒头。若是这般精雕细琢,只怕要饿着肚子过夜了。”

虽未刻意,可言语中的讥讽之意却毕露无遗。

石竹最见不得主子受闲气,立刻上前一步怒道:“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贫尼说的是实话,若是贵主仆听不入耳,那也没办法。”善能态度淡漠,和石竹的愤怒激动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石竹涨红了脸:“你。。。。。。”

“石竹!”慕念春的声音忽的响起。

石竹陡然回过神来,顿时又羞又愧。小姐到厨房来是想学善能的厨艺,她却这么沉不住气,若是惹怒了善能就糟了。

石竹垂下头,低声说道:“小姐,对不起,奴婢错了。。。。。。”

“谁说你错了?”慕念春的反应却出乎石竹的意料:“你一心护着我,我心里高兴还来不及呢!”

石竹心里一暖,紧接着,鼻子微微泛酸。小姐总是对她这么好,不管什么时候总护着她。。。。。。

慕念春看向善能,第一次收敛了笑容,淡淡的说道:“善能大师,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道理,你肯定比我更懂。只是如今你身在慈云庵,要负责这么多人的伙食,无暇面面俱到,只能在菜肴的味道上多下功夫罢了。你又何必这般咄咄逼人?”

善能被噎了一下,脸色有些难看。反驳的话到了嘴边,却不知怎么的又咽了回去。

那句“如今你身在慈云庵”,触动了她隐秘的心事,心情骤然低落消沉了几分。。。。。。

厨房里无人说话,一片尴尬的沉默。

一个小女尼匆匆的跑了进来,打破了沉默:“善能师叔,庵里来了贵客。善音师叔特地叮嘱你,立刻做些可口的素斋。”

贵客?这么晚了,还会有什么贵客来?

第六十七章 体贴

善能回过神来,吩咐女尼们一眼:“别发呆了,该忙什么就忙什么去。”说完,便站到了锅灶前。

各人各就其位各司其职,继续蒸馒头熬稀粥准备咸菜之类的。刚才那个不愉快的小插曲,像没发生过一般。

慕念春吩咐石竹把刚才做好的馒头放在另一个蒸锅上,然后站到善能身边。

善能依旧没和她说话,手上的动作却有意无意的慢了一些。

。。。。。。

从厨房出来的时候,已经是酉时三刻了。

天早已黑了,好在今晚月光明亮皎洁,将慈云庵的小路照的亮堂堂的。

慕念春走出几步,忽的发现前面的树下有一个身影,脚下不由得一顿。正要问对方是谁,那个身影已走了过来。

身影越走越近,少年清秀熟悉的脸庞也渐渐印入眼帘。

“表妹,”大概是夜晚的缘故,张子乔比白日少了几分羞涩,清澈的眼睛闪着温暖和关切:“听姑母说你到厨房来了。我放心不下,所以特地在这儿等你。”

慕念春微微一怔,一点暖意从心底涌起,迅速的蔓延至全身。她看着月光下的清秀少年,嫣然一笑:“有劳表哥费心了。你什么时候来的,等了很久吧!”

张子乔的头发已经被露水沾湿了,显然已经来了不短时候。口中却道:“我也刚来了没多久。”

慕念春没有揭穿他的谎话,顺着他的话音笑道:“没等多久就好。我们回去吧,不然娘该担心我们了。”

张子乔笑着应了,默默的和慕念春并肩通行。和往日一样,特地隔了两米左右的距离。既能听到彼此说话,又不会逾礼。

和当年一样,他一直是个谦和守礼的淳朴少年。

慕念春眼角余光瞄到他微微泛红的侧脸,既觉得亲切熟悉,又有些好笑。事实上。她也真的笑了出来。

张子乔听到清脆悦耳的笑声,心跳快了一拍,迅速的看了她一眼。莹莹月光下,那张俏生生的小脸似散发出晶莹的光芒。他不敢再看。迅速的移开了目光。

“表哥,我是老虎么?”慕念春忍着笑,一本正经的问道。

张子乔脱口而出道:“当然不是了。表妹怎么会忽然这么问?”

慕念春故意叹口气:“既然我不是老虎,也不会吃人,为什么你要离我这么远?”

张子乔微微红了脸,鼓起勇气靠近了一些。从原来的相聚两米,变成了一米。依旧是守礼的距离,不过,总算比之前亲近多了。

慕念春知道他脸皮薄,也不再逗弄他了。恢复了正常的语气问道:“你在慈云庵里可还住得惯么?”

张子乔也自在了不少,笑着答道:“这里清静自在,每日听听佛经温习书本,比在家学里轻松多了。”说完之后,唯恐慕念春多心。立刻又解释道:“其实,家学里也不算严苛。只是每个人读书都很勤奋,我不想落下,就得加倍的用功。”

平心而论,张子乔虽然好学勤奋上进,资质却不算出众,比起慕长栩差的远了。就算比起二房的慕长柏慕长桐兄弟两个也有所不及。也怪不得他压力这么大了。

慕念春笑着安慰道:“大堂伯性情方正严肃。在学问上一丝不苟,要求严格。你才来了一个多月,还没完全适应,日子长了就好了。”

张子乔心里一阵感动,低声道:“表妹,多谢你的安慰开解。说实话。这一个多月来,我一直战战兢兢的,总担心表现的不好,会让姑母姑父失望,也怕远在清池的爹娘失望。。。。。。”

“怎么会。”慕念春唇角含笑。清澈的眼眸里满是鼓励:“你好学上进勤奋刻苦,大堂伯对你不知有多满意,常常在爹娘面前夸你。娘觉得面上有光,爹心里也高兴呢!”

这世上,没有任何言语能及得上心上人的一句夸赞。

张子乔的眼睛亮了起来,脸上多了一丝自信。

“表哥,你想念舅舅和舅母他们吗?”离家这么远,只身在京城读书,想念家人是免不了的。

张子乔嗯了一声,略有些羞赧的承认:“娘刚走的那几天,我半夜曾偷偷哭过两回。。。。。。”

一直跟在后面的石竹一个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了声。

张子乔脸上一阵发热,反射性的住了嘴。

慕念春嗔怪的看了石竹一眼,石竹吐了吐舌头,索性退开了几步。这样就听不到表少爷和小姐说话了。也不用忍笑忍的这么辛苦了!

。。。。。。

很快就到了住处。

张子乔在院子门口停下了:“表妹,我就不送你进去了。”也免得慕元春慕婉春见到自己和表妹待在一起。

慕念春笑着叮嘱:“时候不早了,你也早些睡下,别再熬夜读书了。”

张子乔随口应了,显然只是敷衍,并未真正听进她的话。

他一直就是这样,看似温和好脾气,可一旦认准了一件事,就异常固执。

慕念春没有再多说什么,目送张子乔的身影远去,然后才转身进了院子。这个院子不大,几间厢房紧挨在一起,慕念春回来的动静,自然瞒不过慕元春慕婉春。

慕元春站在窗棂前,略略蹙眉。

慕念春不是一直喜欢表哥罗钰吗?可她和张子乔这么亲近,又是怎么回事?难道说,她是故意做给自己看,降低自己的戒心?

。。。。。。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真的是要不得的毛病!

慕婉春可没这么多顾忌,笑嘻嘻的迎了出来,**的眨眨眼:“好一个青梅竹马花前月下!”

慕念春心情甚好,没和她一般计较,直接无视她的挤眉弄眼:“这么晚了,你怎么还没睡?”

慕婉春见她不肯搭这个话茬,只得耸耸肩转移了话题:“听了一天的佛经,听的头都大了。哪里还能睡得着。想找你说话解闷,你偏又去了厨房。到现在才回来,说给我听听,这一天你到底学到什么了?”

慕念春随口笑道:“才一天,我又一直看着,哪里能学到什么。”

这番话却有些不尽不实了。虽然没具体的学会什么,可今天一整天的近距离观察揣摩,她的收获实在不少。眼界更是豁然开朗。

返璞归真,发挥出食材本身的味道,才是厨艺的最高境界。

慕婉春不疑有他,笑着说道:“慈云庵的素斋确实是难得的美味。明明都是些普通寻常的菜肴,也没什么特别的配料和调料,可就是觉得说不出的好吃。”

“是啊!更难得的是,她一个人要负责慈云庵上下所有人的菜肴。中午光是在灶台前炒菜就花了一个时辰。可在这样的情况下,依旧能保持这样的水准。就算是宫里的御厨,也做不到这一点。”慕念春由衷的叹道。

这才是真正令她服气的一点。

若是只做几盘菜肴,她自问绝不比善能差。可这样连续不断的炒菜,不仅考验掌厨之人的体力,更考验掌厨的经验和耐心。这些她就远远不及善能了。

“听说这个掌厨的善能在慈云庵里已经待了十几年,平日除了修行,就是下厨做菜,从不和外人有接触。”慕婉春显然对这位神秘的善能女尼很感兴趣,私下找小尼姑打听了一番:“听说她脾气有些孤僻古怪,不好亲近。你今天见到她了,感觉怎么样?”

慕念春轻描淡写的应道:“她脾气确实不算好。”

慕婉春饶有兴趣的追问:“她多大了?长的怎么样?”

“大概三十多岁,相貌还过得去。”慕念春下意识的隐瞒了善能令人惊艳的美貌和非凡的气质。

反正以慕婉春的性子,绝不会特意跑到厨房去看看善能的模样如何。

她这么一说,慕婉春对善能的兴致果然少了几分。想想也是,一个中年女尼能有什么特别的。

慕婉春又将话题扯到了慈云庵新来的这位贵客身上:“傍晚的时候,慈云庵来了一个神秘的贵客。妙云大师特地亲自相迎呢!”

慕家女眷来,妙云大师可是连面都没露。这位贵客到底是何方神圣,竟能让妙云大师亲自相迎?

慕念春心里闪过一个念头,忍不住蹙了蹙眉。

该不会是宫里来的人吧。。。。。。

“四妹,你说这个贵客到底会是什么身份?”慕婉春好奇的猜测起来:“会是京城哪一家的勋贵女眷,还是皇亲国戚?说不定是宫里的嫔妃娘娘。。。。。。”

慕念春笑着打断了慕婉春:“不管这贵客是谁,总之身份尊贵不同寻常,我们离的远一些别招惹就是了。”

到慈云庵已经两天了,接下来的三天老实安分点熬过去最好,千万别节外生枝。她对皇宫这两个字有阴影,只要和皇宫沾上边的,她都敬谢不敏敬而远之。

慕婉春悻悻的瞪了她一眼:“是是是,就你最安分。算了,懒得和你说了。”说完,便转身回了屋子。

又使小性子!

慕念春耸耸肩,也没放在心上。反正以慕婉春的脾气,也气不了多久,最多明天早上就会憋不住的跑来和她说话了。

第六十八章 贵客

这位贵客的到来,对慕家一行人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最明显的就是,妙云大师讲佛经的时间缩短了一大半,由善音代妙云大师招呼朱氏等人。

对此,慕元春慕婉春俱都暗暗高兴。朱氏等人却是满心的懊恼和不悦。这个贵客到底是什么来头?竟让一向超然的妙云大师如此郑重相待?

朱氏故作不经意的问道:“善音大师,不知昨晚来的那位贵客是哪一家的女眷?若是相熟,我总得带着儿媳孙女们去打个招呼,免得失了礼数。”

姜不愧是老的辣!分明是想打听人家的来历,一番话却说的冠冕堂皇滴水不漏。

善音略一迟疑,才低声应道:“老夫人既是问起,贫尼也不便隐瞒。这位贵客是宫里的娘娘,到慈云庵来是代皇后娘娘烧香还愿,会住上一些日子。只是不愿张扬,来之前就命人传过话,不得随意透露她的身份。真是对不住了!”

竟然是宫里的妃嫔!

朱氏心里原有的些许不快立刻烟消云散,忙笑道:“我只是随口问问。贵人喜欢清静,我们自是不会前去打扰。我们来了三日,慈云庵也转了个遍。接下来两天,不会再随意出来走动。”

朱氏如此识趣,善音也松了口气,含笑说道:“老夫人通情达理,贫尼代师傅谢过了。”

按理来说,慕家女眷是先来的贵客。妙云大师应该讲足五天的佛经才是。可偏偏宫里来的这位娘娘身份尊贵,妙云大师不得不出面接待。这么一来,不免会怠慢了慕家女眷。

幸好朱氏等人没有介怀。

。。。。。。就算想介怀,也没那个底气就是了!

慕念春知道这位贵客的身份之后,唇角的笑意微微一顿。

“。。。。。。皇后娘娘这些年忙于宫务,凤体虚弱,向佛之心愈发虔诚。每年都会赏赐慈云庵金银,长年供奉,希望菩萨保佑她身体安健寿元绵长。此次宫里来的这位娘娘。就是代皇后娘娘来烧香还愿的。”

张氏低声叮嘱慕念春:“这样的贵人我们慕家招惹不起,你这两天也要小心些,千万不要惊扰了贵人。”

张氏说的慎重,慕念春只得同样郑重的应了。

皇后与皇上是结发夫妻。太子是皇后嫡出。比起一众皇子更矜贵。大秦朝素有立嫡不立长的规矩,因此,排行第五的皇子周怿在十二岁就被封了太子。成年的皇子们成亲有子之后,皇上便下旨命就藩。

几位藩王的嫡长子到了八岁就回京城,封了世子之后,和太孙一起进上书房读书。赵王世子周珣天资聪颖文武双全,吴王世子周玦记性极佳过目不忘,晋王世子周玹擅长书画文采过人。

相较之下,太孙周琰只能用心地善良憨厚淳朴来形容了。。。。。。

一众皇孙里,皇上最喜欢允文允武的赵王世子。吴王世子晋王世子也很得皇上欢心。当然了。太孙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身份尊贵血脉正统无人能及。更重要的是,只要宫里有皇后在,就没人能越过太孙,太子的位置更是稳若泰山。

繁琐的宫务。整日的殚精竭虑,让年过五旬的皇后娘娘身子日渐吃不消,三日一小病五日一大病是常有的事。

为了延年寿命,皇后暗中花费大笔银子供奉菩萨香火。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