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妻悍家福-第1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他这么说,大老爷抹了把脸上的泪:“她是生你养你的人,就算有些事做得再不对……因此你不能说你恨不得没有这么个娘。只是你以后的日子里一定要记住,无论是为自己谋求什么,一定要努力走正道儿。”

若不是大老爷这些话,六郎也许就没了活下去的勇气。这孩子,也是眼里揉不得一点儿沙子的主儿。再加上之后在家的几天里,无论是老夫人,还是萧孟朗与皇甫惜歌或是其他哪个,甚至哪怕是个下人对他也与以往并没有两样儿,六郎不再带着偏见看这些,竟也觉出了谁都可亲可近,好好活着似乎也有了意义。

大老爷成亲后的第六天,六郎便想重新回学院去。倒是大老爷舍不得了,说不如父亲给你们山长写封信去,咱们族学如今被你三叔父整顿得极好,又请来了几位好先生,何必再去那么远,叫家里都惦记你。

六郎心里还有些小别扭,不大愿意立刻就答应留下。又想到四哥成了家不再去念书,五哥也去了京城国子监,剩他一个怪没意思,正待执意要走,林家来人送了信儿——六郎他娘病重得厉害,只想看他一眼,再三恳求大老爷叫六郎去一趟。

大老爷将六郎叫到跟前,问他可愿意去。六郎摇头。大老爷沉了脸色:“还记得爹与你说过的话么?身体发肤,受之于谁,这是永远改变不了的事实。你若不愿去,爹也不勉强,只是等你年纪大了,你终会后悔的。”

皇甫惜歌在后院儿听说了这事儿,便叫白芷打点了些许的名贵补品,叫吴妈妈送过去给六郎带着。如今大老爷舍不得六郎再离家求学,六郎又是牛脾气执意要走,不如借此解开以往的心结,也许能将六郎留下。

林氏当初再过分,毕竟已经成为往事,她到底是六郎的亲娘。叫六郎收下这些,也等于是告诉六郎,三嫂早都把过去忘记了。

璎珞在清苑埋怨主子:“那林氏都快死了,若真出了什么事儿赖到您头上,这不是平白惹一身骚?何况她之前的那些事儿,您真的这么快便都忘了么。”

“我是不爱送人入口的吃食补品。若这些补品被六郎扔掉,我必会换个姿态对他;若是他乖乖提着去了林家探望林氏,也许往后会相处得轻松些。这几天找人盯着他些吧。”皇甫惜歌淡淡的说道。拿吃食诬赖她,林家还没这个胆子。

若说忘记林氏的所作所为,那是绝不可能的。可她如今已经低贱至尘埃,难道还追过去痛打落水狗?就算抛开林氏不提,就这么留下六郎,皇甫惜歌也不甚放心呢。

新大夫人太良善了,自家两个哥儿还都小,六郎若只是面上悔改,可是个不小的潜在威胁。

可人生不就是这样,哪有打跑了一个敌人便一劳永逸的?今天走了张三,明天还会来个李四,日子还是得一天天的过。大老爷新婚后好不容易舒坦了些,若再送走六郎,怕又得低迷一阵子,三郎瞧着也心疼呢。一切只为公爹与夫君着想吧。

六郎去过林家,回来便找了大老爷,面上无悲无喜:“爹,我不走了,我明儿便去族里上学去。我那院儿里,您嘱咐人将丫头们全撤了去吧,只留蒋妈妈和几个婆子小厮童儿便好。”

没成家的爷们都住在女眷后宅前面的一进院里,说是叫外院,其实离后院更近些,也算是内宅。如今这一进院儿只住着六郎一个,打发走丫头们也好,倒省得再像那会子,丫头们为了讨好爷做出不得体的事儿。

六郎不愿说去了林家都发生了何事,大老爷也不问,便只照着他说的,叫蒋德才家的将丫头们都打发回内院重新安排差事,又问过师总管挑了几个伶俐的小厮进六郎的院子当差。婆子们在某些事儿上比小厮顶用,也就没怎么换,还是原来的几个做些洗扫活计。

“禀主子,陪着六爷去林家的带了话儿回来,说是六爷将您送去的补品带进林家送给林氏了,据说还与林氏说是您送去给她补养身子的。林氏说了啥做了啥他倒不知道了。”六郎从林家回来后第二日午后,璎珞便进了正房里与皇甫惜歌回禀。

皇甫惜歌点头,又问那人可说了林氏的病情。璎珞摇头道:“他知道的也就是六爷和他学说的那么些,病情倒是听过林家小厮念叨,说虽是死不了,可能之后的日子也不会太好受。”

剪刀刺脖子就算没刺正,也会伤了哪处筋骨吧,皇甫惜歌想着。难不成林氏下半辈子就是个歪脖子了?她觉得她本该笑的,不知为何却笑不出来。于是手里不停的摆弄着新大夫人章氏给两个哥儿做的小褂儿,努力不再去想林氏。

这几日每天一大早,皇甫惜歌都会先去给大夫人章氏请安,再陪着章氏往鹤年居去。老夫人看见婆媳相处得好,自然很是高兴,章氏却是满腹惶恐。今儿一早终于当着皇甫惜歌面儿与老夫人商量道:“有老夫人在,媳妇实在不敢先受三奶奶请安。”

“清苑离着媳妇那边又有些远,还与鹤年居是个相反的大掉脚儿。不如以后都来您这儿,给您请罢安、媳妇再受三奶奶一礼也便罢了。”

倒是这个理儿,她还活得好好的呢,老大媳妇哪里受得住三郎媳妇这般。才进门的几天三郎媳妇捧她一捧,也算心意尽到家了。老夫人随即便点头应了,又唤皇甫惜歌道:“还不谢过你们大夫人,她这是心疼你每日一早儿跑来跑去累得慌呢。”

皇甫惜歌当时连忙起身谢过章氏,又学着三郎调笑她那般道:“惜儿何德何能,换得祖母与婆母两人疼惜,真真是全天下最清闲省心的小媳妇了。”

这个继婆母与她全无利益冲突,就算再给三郎生个小dd出来又能如何,还不如她的琛哥儿成人早,一切全赖她与三郎照拂也说不准。才进门时的礼数尽到如今,章氏已经领情甚至有些惶恐,她也看得出来,再一味的坚持倒容易适得其反。

如今看着章氏做得的两个小褂儿,这才进门儿没八九天而已,看活计又不像经了针线丫头手的,恐怕全是章氏一针一线缝的,这得耗费多少工夫啊。

想到这儿皇甫惜歌便嘱咐璎珞,拿上几盒鹿胎膏给大夫人送去,务必告诉清楚大夫人如何吃它才能回来。大夫人没过门前吃的苦,本来她与老夫人便多少明白些,如今单看那细腰身与偏黄的面皮儿更是明了。趁着还是春日,赶紧补补也好。

璎珞应了声便拿着两盒鹿胎膏往大夫人那儿去了,一边走还一边暗暗叨咕着,谁都说我们家主子如何厉害,却不知稍微对她好些她便恨不得将心掏给人家。若都是好的也就罢了,只怕遇上给脸上脸的。守门婆子问璎珞姑娘嘟囔什么呢,倒将她唬了一跳。

花儿新书《家有匪婆》,书号1918828。敬请捧场,养肥了宰~

一句话简介:一手玩枪,一手经商

第一卷 菡萏 第二百零七章 心照不宣

第二百零七章 心照不宣

说起这鹿胎膏,皇甫惜歌又想起大老爷迎娶的头一日,她陪着几位亲王妃与郡王妃一同聊闲篇儿,端宁郡王妃陈月满说的那些话。说是听得京城贵妇圈子里传遍了平康郡主鹿场里产出的鹿胎膏甚好,她想替眉妃讨些回去用。

皇甫惜歌乍一听没弄懂哪个是眉妃。再一琢磨,原来说的是婉眉。于是当着众王妃与妩霞公主的面儿,对陈月满连捧带夸道:“六嫂真是贤惠,我们家五姑奶奶有您这样的主母百般呵护,真是修了几世的福德。”

之前婉眉小产,不偏不倚去想的话,陈月满做得还算情有可缘。毕竟婉眉当时才进了端宁郡王府没多久,陈月满给她个下马威也算叫她长长记性。哪有才进了那种地儿便迫不及待怀孕争宠的?王妃不给她喝避子汤,她便给鼻子上脸了呢。

如今却与以前不一样了,陈月满生了嫡长女后好久都不曾再开怀,萧婉眉又是皇后领会了皇上的用意之后赐婚的,陈月满到底不敢打压太过——即便暗地打压,表面也要装出贤良来。

陈月满如今当众拐着弯儿说出了她自己的意思,剩下的也只能靠萧婉眉自己了。所谓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说法儿虽说有些薄情,娘家人在子嗣这事儿上又能帮得上什么手儿?况且她嫁的又是端宁郡王那么一个人。

至于陈月满另一个拐弯抹角的意思,无疑是寒碜皇甫惜歌嫁进了萧家便带了商人味儿,就连自己的小姑、萧家的姑奶奶们身子不好,想用几盒鹿胎膏也要上赶与她讨要。

皇甫惜歌才不在乎这些。在座的众位既有自己的母亲又有自己的嫂嫂,自然都是偏着她的,陈月满妄图叫她脸上不好看,纯属白费功夫。

就像头些年在家时动辄便与这个王妃那个宫妃吵嘴时说的话:我往后不管嫁到哪里去,哪怕嫁个要饭的,我也是姓皇甫的,总是正经皇室血统。气不过的,下辈子好好投胎去,不要妄图靠着嫁人改变血统,屁用没有。

这么些年过去了,被她骂过的众人还心有余悸。这小郡主实在是太刁蛮了,骂人专往七寸上打……

再想起婚礼当天一早儿才见到淳亲王妃,淳亲王妃报给她听的喜讯:婉妃有孕了,已经快满三个月。皇甫惜歌如同头天听到陈月满说起眉妃一样,照样当时没纳过闷来。后来缓过神来,心想还真真好笑,萧家出了两个侧妃,她竟全忘光光。

不过这个可不赖她。由婉眉的眉妃想到墨儿,她自然想不到倒取了中间的婉字。淳亲王妃便笑着揶揄她:“一瞧就没拿自己的小姑当回事儿,若叫墨妃的话,难听不难听?”

倒也是皇甫惜歌笑着点头,又握了淳亲王妃的手:“十一嫂,谢谢了……只是……苦了你。”

淳亲王妃要的就是这句话。既然必须要与人分享夫君,自然要与合适的人分享才好。有了堂小姑这句话,萧家与洛家对淳亲王的支持也就八九不离十了。至少,这是个善意的态度不是,之所以要这几家支持,也不过是要个世家的态度而已。

皇甫惜歌一边回忆之前的这些事儿,一边暗自祈求,如果可能,待禹哥儿与琛哥儿长大后,远离皇家这些事儿吧。无论带些恶意的端宁郡王也好,还是带些善意的淳亲王也好,细究起来都不是善茬儿,若干年后的这王那王还是一样。

若是可能,还不如踏踏实实做个商人……做世家有什么好儿啊,又当不得银子花,还成日里提心吊胆的。

皇甫惜歌一直都纳闷,她为何这么看重银子。是因为病重昏迷时跨越九生九世的那个梦?那九生九世缺食少穿的日子也不多啊,怎么还能导致这一辈子像穷疯了眼似的,看见银子就两眼发亮?

如今细想之下她才明白。要想远离皇室纷争,没有银子万万不可。否则日子过起来可就艰难了。想到这里她已经坐烦了,便想起身往两个跨院走一走,去瞧瞧两个哥儿也能解解心宽烦闷。

吴妈妈却快步进来,屈了膝后低声道:“大夫人请您去一趟……老奴瞧着大夫人身边那瞿妈妈面色甚是不虞,便打听了一二,说也好叫您心里有个底儿。瞿妈妈说,是大夫人被陪嫁丫头气着了。”

“嚯,才嫁进来没几天,身边的丫头都有沉不住气的了?”皇甫惜歌觉得有些好笑。可大夫人未免太弱了些吧,打死了再知会她一声,又有什么不可以?

她正这么想着,吴妈妈提醒了一句:“大夫人毕竟是新媳妇,又是三爷的继母,听听她什么意思再帮她处置奴才也不迟。”

皇甫惜歌一愣,转瞬也就明白了,笑对吴妈妈说声我知道了,便唤着花黄与防风随着她一同往大夫人的小院儿走去。

大夫人章氏一共陪嫁过来四个丫头两个妈妈,四个丫头是两个一等两个二等。一等的这两个,一个便是阿四家的说过的那个路上捡来的、大夫人打小儿当妹子般养在身边的桂萍,另一个也是十来岁便进屋服侍她的。若说惹怒了大夫人,这两个倒不大可能,极有可能是章家姨娘在她出门子前给安排这两个小的。

等到了大夫人屋里,却全然不是来时路上想的那回事儿。跪在明间地上的那个,正是大夫人养大的小乞丐桂萍。大夫人本来还在抹眼泪,见她进来连忙起身过来迎,又是一脸羞愧道:“叫惜儿看笑话了。”

“瞧您说的,这有什么可笑话的,刁奴欺主的事儿媳妇看多了。您也莫哭了,本来就整日爱做些针线活儿,再哭伤了眼睛,我们禹哥儿琛哥儿还找谁做那么好看的小褂儿去。”皇甫惜歌笑着挽了大夫人进了东次间又拉上隔扇门,只叫大夫人院子里的妈妈们看好了外头地上跪着的那个。

之前皇甫惜歌也劝过大夫人,说莫整天做些活计拴人又累眼,大夫人却说她做惯了闲不住。否则皇甫惜歌怎敢与她说这番话,倒好像儿媳妇拿着继婆母当苦工一般。

低声问过大夫人到底发生了何事,皇甫惜歌怒从心头起。先不说这桂萍是如何在大夫人与三郎六郎之间挑拨离间的,单说大夫人的年纪,不过才二十二岁而已,怎么就被她一个奴才一口断定不能生、还要她帮着怀上一半个?

可皇甫惜歌到底记着吴妈妈头来前嘱咐的话,还是问问大夫人想如何处置为好。哪怕大夫人太心软,也得听完了她的意思再说不迟。

“我这人再良善,到底容不下最亲近的人昧着良心这么欺负我。若本就是对头,祸害我也就罢了……”大夫人摇摇头,话音才落,又是两行清泪。皇甫惜歌忙安慰着拍了怕她的背,说声既是如此媳妇知道了,您在屋里坐着,也不要出去了。

出了东次间坐在明间的太师椅上,皇甫惜歌不出声的打量那秋桂,上上下下左左右右,一直打量了有一炷香的工夫。不要说这秋桂,就连旁边站着的妈妈丫头们也有些胆寒。在章家时便听说过萧家这位三奶奶不好惹,却没想到行事竟是这般叫人捉摸不透,既不发怒也不冷笑,却平白的叫人心惊胆战。

“听说你要给大老爷自荐枕席?” 皇甫惜歌终于开了口:“你可知道你的身份?还懂不懂得一点规矩?”

秋桂被羞辱得满脸通红抬了头。自荐枕席,这叫什么话?她又不是个婊。子,“不是陪嫁丫头都是给姑爷做通房的么,我又有什么错儿?”

防风走过去一掌砍在秋桂脖子上,“给我将头低下,我们主子也能叫你这么抬眼看的?说话也没个分寸,什么你啊我的。”

“谁告诉你陪嫁丫头都是给姑爷做通房的?亏你想得出。就算萧家真有这么个规矩,也得等你家夫人开口允了才是,容得你一个奴才主动开口指手画脚的?”

皇甫惜歌笑着唤回防风:“莫和她一般见识了。我本来还想听她表表心迹,说她是如何替大夫人着想的,不想她还蛮有理,这样的奴才留不得了。瞿妈妈,你这就去找邓嫂子,就说我说的,叫她给大夫人挑两个伶俐的大丫头来。”

又嘱咐防风,“你去吩咐个快腿儿小厮,叫个人牙子来,将这丫头赶紧领了去,莫留在这儿叫大夫人堵心。一条好命是谁给的竟都忘记了,卖了也算便宜她。”

秋桂听得这些话,不由得爬起来就想往东次间里冲。好在皇甫惜歌进来时便唤了两个院子里的粗使婆子来,那两个婆子手疾眼快又将她按了回来,饶是如此,那秋桂还杀猪般喊:“小姐,你不识好人心,早晚有你后悔那天。两个人生孩子总比一个人快些,比那长大成人的继子贴心得多啊小姐。”

“塞了她的嘴先拖出去扔进柴房吧。”皇甫惜歌对那两个粗使婆子摆手,又指着秋桂道:“你若还不老实,我就叫人牙子也莫来了,直接拖到乱坟岗子活埋去。”

周围的丫头妈妈们齐齐打了个冷战。也有人想,哪怕这秋桂说的是真话,以后谁也莫再提,烂在肚子里总比没了命好得多。

嘱咐罢这些话儿,皇甫惜歌又回了东次间:“大夫人若是不忙的话,我给您讲个元隐寺解八字的故事。若是听完了还觉得心里不爽快,那秋桂是留下收房还是作甚,随您心意吧。”

才讲了一小半,大夫人章氏早已明白,这故事里的女子就是她啊。章氏的眼泪几乎流成河,紧紧攥住皇甫惜歌的手:“惜儿,我求求你,你别说了。秋桂的话,我从始至终都不曾信,否则也不会唤你过来,你是当家主母,我哪里好私自发卖丫头……”

万事全都说开、心照不宣就好,皇甫惜歌笑着点头。若真怕你生下一男半女,谁还费劲去给你解什么八字。而你若真是一点都不曾信那丫头说过的话——找我来到底是做什么?我又不是人牙子

……*……

第一卷 菡萏 第二百零八章 九生九世后的大团圆(全文终)

第二百零八章 九生九世后的大团圆(全文终)

就在萧大老爷娶了章氏这一年的秋天,皇帝再一次因风寒卧床不起。虽说二十几天后又在太医们的攘治之下好转起来,却依然坚定了皇帝马上立储的决心。

消息传到殷州萧家时,皇帝立储诏书已下。以后再见淳亲王不能再称呼淳亲王、皇甫惜歌也不能再唤他十一哥,得称呼太子了。

皇甫惜歌当时便松了口气。立储这么迅速,并没起什么大风浪就定了,对萧家来说是个好事。并不是说淳亲王做了太子、萧家便能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