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妞奋斗史-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划算的。

要不是他们的地都是盐碱地,小青进行一番了解,也不会知道,这些种子现在还没有推广开来,是因为还没有引起上级的重视,老百姓,特别是农民,又有一种守成的想法,田地的产物就是他们未来的生计,也不敢轻易的冒险。

所以,知道的人也比较少,就算是知道,也不敢轻易尝试,这些种子就没有推广开来,而现在,庄子既然要全面利用起来,小青又了解到田里最好是不能光种一种植物,这样容易招出植物的天敌,一些害虫来,再说,对于土地来说,总是种一种作物也不好。

再加上,若是所有的土地一时间全部都种一种的话,不说会忙不过来,就说,一时间这些东西收获了以后,也不一定能卖出去啊。

综合以上的原因,小青就决定,春天的时候,种植菠菜跟南瓜,特别是南瓜好存放,菠菜好种不好放,夏天的时候,就种棉花,等到棉花收起来,秋冬可以种的东西就多了,蚕豆、韭菜、芹菜、芥菜,可以全部都种上,这些东西种上以后,不然就是深冬收获,要不就是初春收获,正是蔬菜青黄不接的时候,卖的价钱还要高,在加上王丫留出来的那块地,再种些夏天秋天才收获的蔬菜,就更好了。

所以,虽然棉花种植的季节还不到,但是小青却买了菠菜跟南瓜的种子来种,特别是菠菜,小青之前不知道,等到咨询到的时候,这会儿菠菜还是可以种的,但是时间会偏晚一旦,好在初夏就收了,也不会耽误什么。

春天的粗笋也可以挖来做酸笋了,能做的事情很多呢,这样一来,庄户再住在城里就不合适了,每天劳作的话,不是一两天能做完的,还要来回的跑,哪里能行了,除了这个以外,还要买两头牛来耕作,这速度才会提高了。

这么一看,事情就很急迫了,好在那施工队的人也好说话,庄户的人家住在帐篷里也没有觉得比住在原来的房子里差,至少遮风挡雨的效果可比以前的好多了。

知道王家已经开始给他们建房子以后,住在那里,这些东西是完全看的见的,庄户人家也不会嫌弃条件差,心里更是火热的,每天都天不亮就起来耕作,也是知道时间比较赶,花了三天的时间,大家齐心协力把菠菜给种上了,菠菜好种,翻地又有牛,也不是要把所有的盐碱地都种了,还留了一半等到谷雨的时候种南瓜。

把这个地开发了以后,庄户们也没有闲着,这会儿春雨绵绵的下着,春笋纷纷的冒出,他们就多了挖春笋的工作,庄户人家其实跟佃农差不多,种的这些粮食里,他们也有收成的,如果是一百斤,他们就能收四十斤,特别是王家这种,种子啊,工具啊,就连房子什么的,全部都是由王家提供的,若是要收七十斤,让庄户只留三十斤,都没有人敢有意见,更何况是四十斤全留。

当然,王家接手以后,这模式就不一样了,王家提供了两种方案,一种是粮食作物全部都是统一规划,每个人干的好坏,他们会定一个工头,由工头记录在案,然后根据他们的劳动来发放成果,这样能做好的就是共同富裕,想要让个别富裕的,是不大可能了。

另外一种就是庄户可以自己决定要种多少地,或者根据劳动力人头来分地多少,收获多少,全部都看你自己的功劳,但是,这样一来,人口多的就占优势,人口少的,就比较劣势了,还有跟你自己劳作的产出有关系。不过,共同富裕的目的还是能够达到的。

若是那些富贵的村子,有的个别富贵的就不会不满意了,他们的村子本来就穷,就算是有区别,也不大,所以,王家这么统一分配也没有什么。

王丫提供的这两个分配方案,大家都选择了第二个,但是小青后来想了想,又跟王丫说了一下,毕竟他们的人数现在比较少,说的抽象一点就是劳动生产力不足,必须是**社会,大家齐心协力,服从调配,等到新的劳动生产力加入,生产力提高到一定的幅度,才能够按照后面的方式,来进行分配。

说白了,就好像一个是人类社会刚开始的模式,后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再到奴隶社会的模式,大家先是共同富裕,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大家能力的不一,富裕的程度差距就会明显了。

ps:鞠躬感谢雨丝飘飘为本书贡献第27张粉红!

鞠躬感谢江南小郎君为本书贡献第28张粉红!

越说大家越热情哈,天使谢过大家这个月的大力支持,你们订阅过的每个章节,投的每张票,不管是粉红还是推荐票还是评价票,还是打赏,你们的每个点击,每一个收藏,还有留在书评区里的话,对天使来说都是支持,谢谢大家,只恨天使的水平就是这样,不能写的更加精彩,如同大神一般情节精彩纷呈,跌宕起伏的回报大家(咳,还喜欢写错别字,还总是粗心大意,还喜欢歪楼),不过,天使会努力啊,努力啊,真的会努力滴!

第三十九章 王家庄丰收的喜悦

当时,王氏不相信的又算了两遍,确定还是这个数字没有错,王氏不禁有些傻眼,心想:单单就这菠菜的一项收益就可以把当时买庄子的钱给挣回来了啊,既然这么容易挣,为什么当时那个庄主还要卖呢?这也太傻了。

后来,王氏自己倒是想通了,自己家里之所以能这么多,主要是规划的好,谁知道,种菠菜真的能养活,而且还是在初夏的时候出产,这样一来,可不就挣大发了,事实上,单纯以京城的消费能力,这些菠菜自然是消耗不完的,还有不少外地的客商进了菠菜去他们本地当作高档菜来卖,那价钱就比王家卖的更贵了。

不过,可能王家庄也就能占这回便宜了吧,其他的庄主知道了,明年肯定也会这么做的,到时候这个菠菜就卖不起价了。

菠菜收割完成,他们就又要开始种棉花了,基本上按照小青的规划来看,整个庄子一整年就忙个不停,基本上没有停歇的时候,但是这样的生活,庄户人家们却都不会喊累。

按照之前他们的协议,王家给他们提供的这些米粮要从这一次的菠菜收益中扣,现在王家是统一安排统一分配,以人头跟贡献力来分的,平均一下,一个人可以分得九两银子左右,这在以前,他们是根本就不敢想啊,这要是再以前,大家要挣多久累死累活才能挣这么多钱啊?

所以,尽管累,王家庄的庄户人家做事情却更加的积极了,这些银子放在家里,时时刻刻暖着他们的心,时时刻刻刺激着他们,要更加的努力做事。

种棉花的活计就比种菠菜累了,因为以前没有种过,有些手忙脚乱,还不知所云的。因此弄坏了不少的种子,好在王家人也不怪,缺的这些种子又补上了,而庄户人家也有耐心,在弄明白以后,就加快了速度。

等到种菠菜地的棉花种好了,刚刚给这边的地加加肥,那边的南瓜却也都长好了,有的已经成熟可以卖了,收获的季节对于庄户来说。是倍兴奋的季节。收获意味着他们又有收入了啊。

当时种南瓜。还特意弄了支架,这样南瓜才有更多的地方生长,古代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树。不缺森林,虽然费了一番功夫,但是,若能够挣的更多,他们也愿意,不是吗?

收获南瓜因为有支架,就不好收了,那些垂下来的,在地上长的还好。剩下的,基本上都要架个梯子才能摘,好在南瓜只要不剥开,很容易储存,而且在这里也是个新鲜的东西。若不是小青提前定了,这些东西还没有呢。

而这些南瓜的亩产量就更是惊人了,在现代的南瓜亩产量最高的可以达到万斤,在古代也不差,亩产量三千斤,这会儿其他的菜也陆续的出产了,南瓜要上市,这个价钱自然是不能像菠菜那么贵了,但是南瓜也比较稀奇,一斤南瓜就算是卖五文钱一斤,比之其他的菜价格多一点,看着便宜,但是架不住量多,五文钱一斤的南瓜还是批发价,若是零售卖的,基本上要十文钱。

这一回,小青改变了策略了,这南瓜不能卖零售了,只能卖批发,一斤五文钱,然后随便这些人卖到哪里去,一斤五文钱的话,一亩地就能挣十五两,总共是两百五十亩地,总共是挣三千七百五十两。

别看着这些南瓜种的多,按道理来说,应该根本就卖不上价钱,但是,南瓜却不一样,第一,是新鲜物,第二,南瓜易保存,就算是运到再远的地方去,也可以,也不会担心路上的破损,且南瓜的价格不贵,不管是用来做菜,还是直接蒸了来吃,花样还是很多的,又因为味道甜甜的,即使是孩子也很喜欢吃,颜色又漂亮。

这样一来,别看两百五十亩地的南瓜,却全部都给卖光了,尽管有了第一次的经验,但是王氏还是傻了眼,这,这,庄子上两次的收益竟然就把本给收回来了不说,还盈余了很多,王氏不禁怀疑,是不是自己家里有谁是招财神的,不然,怎么能这么火呢?

小青笑着解释道:“婶子,这个,其实就是占个先机,今年看着咱们南瓜大卖的人可不少,所以,若是等明年就卖不起这个价钱了,婶子不要看着多,若是等明年种的话,都不知道有现在的一半没有,有都要偷笑了,我们的地,主要是别的菜不能种,恰好西域的种子又特别适合种这些,才值这么多的。”

王氏道:“就算是这样,我们也是挣了,至少把庄子的钱,都挣回来了,翻倍的挣!”

能挣这么多,王氏高兴,王家高兴,小青他们一干人都高兴,庄子里的人自然是更高兴了,再次印证了跟着新东家是明智的选择。

即使是王生跟王丫都没有想到,王丫只觉得一阵骄傲,这小青果然是个人才,不愧是自己看中的,容嬷嬷诧异了一下,然后就是跟王氏一样的想法了,心想:这王家果然是受到财神爷眷顾的,不然,怎么人家的庄子,再大的,王容嬷嬷也不是没有见过,可是,就是没有见过哪个庄子能挣得这么多的,这一个庄子能抵得上多少个大庄子呢,那些大庄子都还不一定有这样的收益呢!

所以,容嬷嬷这才会觉得王家是受到财神爷的眷顾,不然,就不说别人了,就说之前的庄子主人,怎么就没有挣这么多,别说挣了,全都是赔钱的,现在倒好,一到王家的手里,硬是专利为盈,而且这才过了多久啊,竟然就全部收回来了不说,挣的钱也够再买一个庄子了吧?

三千七百五十两银子,扣掉成本,光是净收益就有三千五百两,再扣掉税收,以二十税一的比率,只要交一百七十五两税收就可以了,扣掉了这些,还有三千三百二十五两银子,然后,再以众人的贡献力和人头来分,差不多不到四成的比率算下去,平均每个人可以分得二十五两银子,这一次分得的钱数可比上一次多了,这一次的收益再一次的让整个庄子上的人都震荡了起来,没有想到庄子上竟然挣了这么多。

当然,分银子的时候,小青跟庄头都说清楚了,在现场对于王家庄的纪律再次强调了一遍,那就是庄子上的所有人不得把自己的收益说给外面的庄子的人听,若是有人泄露了出去,那么就将这人赶出王家庄,并且没收他所有的收益。

又把各种情况,包括若是犯事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都说了一遍,都按照最严重的说了以后,看着众人眼里的惊惧,小青和庄头这才满意,不是他们想要吓唬这些庄户人家,而是担心有人不懂事把这个事情泄露出去,到时候给王家庄招来麻烦。

然后,小青又道:“别看着这两次收益不错,可第一这是东家仁慈,第二,这些事情都是占了一个先机,等到明年,别的庄子也会种,那么我们这些就卖不起价钱了,每个人能分多少,我们也不清楚,不过,就我预测,若是有二两银子,当然,是两次加起来的,就已经不错了。所以,只要大家不说的话,有没有人知道,我们到底收益了多少,不是吗?到时候,我们能挣的,自然更多一些了,也不要想着自己娘家,自己的什么姐姐妹妹的嫁到哪里去了,生活不好,所以想要给他们支招,要知道,这些都是我们王家庄能兴旺的根本,若是你们的收益传得更远,你们能挣的就更少了,若是你们一个都不说,说不定明年我们还能挣的多一些,所以,为了让大家生活好起来,大家互相监督吧,而在这之前,只有把这份契约签了,你们的收益才能拿!”

小青说的这份契约就是保密协议,在钱的面前,还是二十几两的巨款面前,谁能不签了这份协议?

本来听说平均下来,一个人有二十五两银子,大家都兴奋的要死,接着就听到小青说的那些情况,接着又是关于明年收益的估测,大家的兴奋劲就都没有了。

本来,一些庄户,特别是一些婆娘确实是动了心思了,现在被小青一说,庄头也附和了,这些婆娘不禁熄了心思,也有的觉得自己说了,也没有人知道的,好在,能在王家庄以前这么穷的庄子里生活这么久的,都是比较朴素的,若是签了协议,基本上都不会有人动心思。

小青是扮黑脸,庄头是扮红脸,私底下呢,给大家分析利弊,虽然小青说了,但是毕竟不如庄头跟他们亲近,更得他们信任。

这样一硬一软,大家也知道主家的态度了,小青说完这些,然后就让人上前领钱,一人一份钱,在这之前,会念出这个人有什么贡献,做了什么事,工作了多少事情,再念出数量,所谓二十五两,不过是平均值,事实上,一个青壮年的多的能挣四十两,一个老婆子也有十五两银子左右,小孩子多是在二两到十五两之间,让这些孩子们也很兴奋。

ps:

顶锅盖默默的爬走~! ̄□ ̄||

第四十章 收获的喜悦 又是丰收的季节

等到小青拿着协议回去了以后,庄头这才对大家道:“其实,青爷说的没有错,这些东西,是我们能挣钱,特别是能挣大钱的秘诀,若是你拿着一样配方,你愿意告诉别人吗?要是告诉了别人,那么别人岂不是也会做了?所以,对于这个事情,你们不能掉以轻心,觉得只是顺口一说都没有什么?你们要知道,我们的东西,事实上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我们会种,别人就不会吗?那些种子才花了多少钱啊,种出来的就全部都是收益了,卖这些东西的人多了,我们的东西还能卖得起价吗?还记得以前吗?风调雨顺的时候,我们大丰收了,可是,粮食降价了,灾害来了吧,我们又吃不饱饭,为什么?粮食不足!粮食是贵了,可是,我们自己的粮食自己吃都不够,哪里够卖?也就是因为粮食少了,所以灾年的时候,它卖的贵,丰收年的时候,粮食多了,自然是不值钱了!”

庄头这么一说,那些原本不以为意的婆娘都是心里一激灵,对啊,是这个道理。

接着,庄头又道:“你们要帮助亲戚,我也不反对,可是我们是不是有别的方式呢?不过,若是我的话,我是不是帮助亲戚的,这几年,我们王家庄最贫困的时候,也没有见哪个亲戚资助过我们,都嫌弃我们穷,但凡有一点亲情,都不会这么做,我跟我婆娘大年初二回一趟家,什么东西都不能吃不说,还要被岳家一阵责骂,当作是丢脸的东西,所以,若是我,我不会资助他们。又不是真正都要饿死了,以前既然没有钱了,不愿意来往。那么现在咱们有钱了,也不用来往了。能来往的那些情义都是假的!所以,那些人,你们也别惦记了,就逢年过节,按照礼数送东西过去的就可以了,当年我们衣不蔽体,快要饿死的时候。也没有谁说来看看我们,给我们送件衣裳,送点吃食!”

庄头这么一说,大家也都想起来了。基本上,能嫁到王家庄的,基本上都是嫁不出去了,人也很朴实的,不然。就算是宁愿当个老姑婆,他们也不愿意嫁到这个最穷的村子来,有嫁了女儿过来的,直接跟那闺女说,以后不用再回娘家了。他们也就相当于不要这个女儿了,就担心王家庄太穷了,会找他们要各种东西。

事情就这样被定了下来,王家庄的人彻底的安心了,每天要做的就是如何把明天的事情做好,怎么样能给庄子创造更多的利益。

事实上,现在王家庄的人事情实在是不少,王丫说的那些鸡鸭鹅全部都送过来了,又买了几只山羊,山上还放着几窝兔子跟野鸡,就等着他们在山上一直繁殖下去,甚至等到冬天的时候,还要用一些保暖的手段,让这些野鸡过了冬,等到了一定的阶段,这些野鸡充足了,再进行贩卖。

所以,王家庄现在每天做的事情特别多,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鸡从鸡舍里放出来,赶到田里去,这样一来,鸡就可以给那些苗捉虫子,然后把鸭子赶到池塘里,把鹅放开,让他们随意走动,然后呢,要拉着牛羊去放牧,让他们又充足的野草吃,又要割野草,每天还要去捡柴,这样才有柴火烧,而且每天能捡多少就捡多少,多了的话,冬天就可以少买些柴火了,现在他们家里都是用的炕,从庄头那里知道,这个东西是费柴火的,所以,若是不想要花钱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